“這瓶子......”陳陽看完之後,輕輕地將瓶子放回盒子里,那動作輕柔得仿佛對待一件易碎的夢。
“嘖嘖,”他咂了咂嘴,眉毛一挑,看向羅爺爺,眼神里帶著一絲狡黠,“羅爺爺,您這瓶子,還真有點意思。”
羅爺爺一听,胡子都翹了起來︰“哦?有意思?怎麼個意思法?小伙子,你倒是說說看!”
陳陽故作神秘地笑了笑︰“羅爺爺,您這可不是一般的瓶子,這可是明崇禎年間的青花簡瓶!如假包換!”
羅爺爺瞪大了眼楮,指著那簡瓶︰“崇禎年間?小伙子,你可別蒙我!我老頭子雖然不懂古董,但這瓶子上面也沒刻字啊,你咋就看出來了?”
陳陽哈哈一笑,擺了擺手︰“羅爺爺,您瞧您說的,這要是刻了字,那還值錢嗎?這古董的奧妙,就在于這沒字的地方!”他頓了頓,又補充道,“而且,準確來說,不是明代,是明末崇禎時期!
他拿起瓶子,指著瓶身上的紋飾,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您看這青花,濃煙深沉,吃透胎骨和釉面,甚至在釉面能看到突起的青花筆觸。這修足,是沙底平足,這都是崇禎時期瓷器的典型特征。”
“再看這畫風,”陳陽指著瓶身上的山水人物圖,“地上的形草紋v,山石邊的魚卵狀葉片,半空中飄著浮雲拱衛的山尖,山頭上有成排的杉科塔形樹,中睫留白的蕉葉紋,山石縫間的介字點葉片,皴染畫法的山石,平行括號狀的浮雲以及蕉葉山石旁的椿葉點,這些都是明末時期繪畫的典型元素。”
“最絕的是,”陳陽壓低了聲音,神秘兮兮地說道,“您看山石旁這三處潑墨式的苔點,這是五代畫家董源的獨門絕技,明晚期才在董其昌的提倡下重新流行起來。用在瓷器上,那可是晚明初清的時代特征,極其罕見!”
他停頓了一下,觀察著羅爺爺的表情,然後才緩緩說道︰“只可惜啊,這瓶子雖然是真品,但市場價值不高。”
羅爺爺听得一愣一愣的,半晌才回過神來︰“市場價值不高?這是為啥?”
陳陽攤了攤手︰“物以稀為貴嘛。明末泰昌、天啟、崇禎三朝,官窯停燒,卻給民窯帶來了發展機遇。當時的民窯瓷器工藝水平,已經不輸嘉萬制品,甚至有的超過了嘉萬官窯產品。”
“所以這崇禎年間的青花瓷器,存世量相對較多,所以價格上不去。” 他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當然,這只是市場價,它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那可是無價的!”
羅爺爺听得一愣一愣的,半晌才回過神來,不禁感嘆道︰“小伙子,你真是厲害啊! 我活了這麼久,還是第一次見到有人能把一件瓷器說得這麼頭頭是道!”
陳陽謙虛地笑了笑︰“羅爺爺過獎了,我也只是略懂,略懂。”
陳陽一邊解釋,心里卻越來越覺得奇怪。這偏僻的小山村,怎麼盡是些明代的東西?而且眼前的崇禎青花,雖然精美,但畢竟是民窯。崇禎年間,官窯都停燒了,一件民窯瓷器,怎麼會被人如此珍視?難道這村子里曾經有過什麼大戶人家?可就算是大戶人家,也不至于把一件民窯瓷器藏得這麼嚴實吧?這其中,一定有什麼緣故。
“嘿,小伙子,這玩意兒啥時候的,老頭子我可不管。”羅爺爺說著,眼角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當年啊,可是……”他故意拉長了聲音,卻沒繼續說下去,只是神秘地眨了眨眼。
“總之,你能看明白就行!”羅爺爺爽朗地笑了起來,臉上的皺紋仿佛都帶著笑意。他放下手中的旱煙桿,慢條斯理地解開第二個包袱上的繩結,動作輕柔,仿佛對待珍寶一般。解開最後一層布的時候,他故意賣了個關子,停頓了一下,才掀開布,露出里面的一件景泰藍雙耳爐。
這件景泰藍雙耳爐,敞口圓潤,如同春日暖陽;短頸秀氣,仿佛少女脖頸般優美。爐身穩穩地立于三只乳足之上,造型別致的三足,如同三只小獸,守護著爐身的安穩。口沿兩側,一對沖天耳傲然挺立,彰顯著皇家氣派,卻又帶著一絲俏皮可愛。爐身整體造型規整,比例協調,卻又小巧別致,透著一股精致之美。明 景泰藍雙耳香爐 爐身外壁,通體施以天藍色琺瑯釉為地,如同晴空萬里,純淨深邃。在這片藍色天幕之上,工匠以精湛的掐絲工藝,填繪出栩栩如生的圖案︰頸部環繞一周如意雲紋,朵朵祥雲排列有序,其間點綴著紅、黃、白、藍等各色琺瑯,色彩斑斕,艷麗奪目,仿佛一道彩虹,為這件香爐增添了幾分靈動和喜慶。
爐身腹部,則是一幅生機勃勃的葡萄紋圖案。只見一枝枝葡萄藤蔓,睫葉自然下垂,仿佛秋風拂過,藤蔓輕輕搖曳。葉端,一串串葡萄果實沉甸甸地掛著,顆顆飽滿圓潤,仿佛清晨沾著露珠,晶瑩剔透。工匠用透亮的紫色琺瑯釉填繪葡萄,更顯其誘人光澤。而那一片片掌形的葡萄葉,則以墨綠、淺綠、紅色等不同層次的色彩,描繪出葡萄葉從青翠欲滴到成熟後的色彩變化,仿佛秋霜降臨,層林盡染,美不勝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件景泰藍雙耳爐,從器形上看,端莊大氣,給人一種莊重而祥和的感覺。爐身呈圓筒狀,腹部渾圓豐滿,線條流暢自然,整體造型別致考究,體現出工匠的高超技藝。這種器形在古代宮廷中十分常見,既符合皇家審美,又具有很高的實用性,是宮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物之一。底部落款景泰年制,字跡清晰,表明了其制作年代和皇家御用的身份。
“這爐子不錯!”陳陽邊說邊把玩著景泰藍香爐,目光在爐身上流轉,仿佛要看透它背後的歷史。
“羅爺爺,這是明景泰年間的官窯,工藝精湛,色彩艷麗,這寶藍色的琺瑯釉面,在光線下隱隱透出一種深邃的光澤,真漂亮!”他嘖嘖贊嘆,手指輕輕摩挲著爐身上的葡萄紋飾,“你看這葡萄粒粒飽滿,仿佛還帶著清晨的露水,栩栩如生,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名匠之手。”
陳陽接著說道︰“最難得的是,這件香爐保存得如此完好,幾乎沒有一點瑕疵,品相完美,這在明代的景泰藍中可是不多見啊!絕對是件不可多得的寶貝!”
他把香爐輕輕放回桌上,轉頭看向羅爺爺,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羅爺爺,您老可真是慧眼識珠啊!這物件要是放到拍賣會上,那價格……”陳陽故意頓了頓,伸出兩根手指搓了搓搓。
羅爺爺坐在一旁,吧嗒吧嗒地抽著旱煙,听著陳陽的夸贊,臉上卻不見多少喜色,反而像是帶著一絲憂慮,他吐出一口煙圈,緩緩說道︰“喜歡就好,喜歡就好。這東西放我老頭子這里也沒啥用,你們要是真喜歡,就給兩個錢拿走,省得佔地方。”
陳陽和馬戶對視了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驚訝,這可是明景泰年間的官窯景泰藍啊!價值不菲,羅爺爺竟然這麼輕描淡寫地就打算出手?
陳陽和馬戶交換了一個眼神。陳陽伸出右手,比劃了一個五的手勢,又悄悄比劃了一個萬字,示意馬戶出價五萬。馬戶心領神會地點了點頭。
“羅爺爺,這兩樣東西,五千塊,您看怎麼樣?”馬戶試探性地問道。
陳陽一听,差點沒一口老血噴出來。五千?你這小子,我明明比劃的是五萬.....對了,他t看不懂袖里藏金!這可是撿漏的大好機會!他連忙用眼神示意馬戶加價,可馬戶卻像沒看見似的,一臉真誠地看著羅爺爺。
羅爺爺吧嗒了一口旱煙,沉吟片刻,“五千塊呀?有點少吧……”
陳陽心里一緊,連忙準備開口。
“不過,”羅爺爺話鋒一轉,“算了,反正放著也是放著,就五千吧。以後村里要是再有什麼事,你們可別再把我這老骨頭折騰出來了。尤其是你,二狗子,”羅爺爺指著馬戶,笑著說道,“要是敢把我這把老骨頭折騰出來,我就去找你爺爺算賬!”
馬戶嘿嘿一笑,“放心吧,羅爺爺,以後肯定不麻煩您了。”
“羅爺爺,不是五千,”陳陽笑呵呵看看羅爺爺,“這小子理解錯了,我剛才是說五萬塊!”
“多少錢?”羅爺爺听完瞬間吃驚的看著陳陽,“這兩個東西,你說 五萬?”
陳陽笑著點點頭,“羅爺爺,您那件崇禎青花瓷瓶,市場價值確實不高。但這件爐子可是好物件,這是明景泰年間的官窯。”
“您和馬戶都是鄉親,要是換了別人,五千塊我真就把這兩物件收了,但您和馬戶的關系,我不能這麼干。”陳陽笑著跟羅爺爺說著,“我真要五千塊錢收了,過後你們知道了價值,還不得把馬戶他們家罵死呀,這事我可不能干!”
陳陽說完,示意振豐將錢遞給羅爺。振豐連忙從包里點出五萬塊錢,遞給羅爺爺。羅爺爺接過錢,笑得合不攏嘴。
“你這小伙子行,我看好你,以後你一定能干大買賣!”羅爺爺看著手里的錢,笑著跟陳陽說道,“做生意,就得實誠,我看你行!馬戶這小子沒跟錯人!”
交易完成,幾人起身準備離開。就在陳陽轉身的瞬間,眼角的余光瞥到牆角處,一個醬色的物件靜靜地躺在那里,像是被遺忘的角落里的一抹暗影。
喜歡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請大家收藏︰()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