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听完陳陽的解釋,不住地點頭,他深棕色的眼楮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仿佛打開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門。他粗壯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發出「咚咚」的聲響,像是在回應陳陽的話語,又像是在消化著這些新奇的知識。
“陳,”杰克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道,同時豎起一根大拇指,臉上洋溢著贊賞的笑容,“你比那些華夏人好多了!”他忍不住提高了音量,似乎想要強調這句話的分量。
陳陽被杰克突如其來的贊美逗樂了,他笑著問道︰“哦?怎麼說?”
“我問他們什麼都不肯跟我說,”杰克的聲音里帶著一絲無奈,“他們總是遮遮掩掩,好像生怕我學了去似的。而且...... ”他頓了頓,“他們也講不明白,總是說一些我听不懂的專業術語,听得我一頭霧水。”
杰克模仿著那些古董商人的語氣和神態,惟妙惟肖,惹得陳陽哈哈大笑。
“反正,我只要一掏錢,他們就立刻眉開眼笑,好像我是冤大頭一樣。”杰克說到這里,語氣中帶著一絲嘲諷,“他們只顧著賺錢,根本就不關心我到底想了解什麼。”杰克搖了搖頭,表示對那些華夏商人的做法很失望。
陳陽看著杰克夸張的表情,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他能夠理解杰克的心情,畢竟在異國他鄉,想要了解一些當地文化確實不容易,尤其是在面對那些利益至上的商人時,更是容易踫壁。
“如果杰克先生現在拿出一沓鈔票扔到桌面上,”陳陽調侃道,一邊指了指桌子中央,“我保證,我能講解得更加詳細,讓你听得明明白白。”
杰克愣了一下,隨即也跟著哈哈大笑起來。他知道,陳陽是在開玩笑,但他心里也清楚,陳陽確實是一位知識淵博、樂于分享的古董專家。
陳陽收起玩笑的表情,用手指著瓶底的「樂善堂」三個字,開始向杰克介紹起這對瓷瓶的來歷。樂善堂確實是乾隆皇帝在皇子時期的堂名,最早可以追溯到雍正四年,當時乾隆皇帝被賜居圓明園桃花塢。此後,樂善堂不僅作為乾隆皇帝的私人書房和工作室,還成為了制作瓷器的地點之一。
但不能因為這樣,就說這瓶子是乾隆時期燒制的,樂善堂燒制的瓷器,在行里鋪面被認為是民國時期的,當然刻板印象是不對的,想要知道到底是乾隆時期燒制的,還是民國時期燒制的,主要還是要看瓷瓶本身的工藝。
陳陽指著瓷瓶上精美的紋飾,解釋道︰“你看這對瓶子,形制端莊大氣,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還有這軋道工藝,在粉彩地上用鐵錐劃出細如毫芒的紋路,就像鳳凰的尾羽一樣漂亮,再配上這四時花卉、牡丹花,寓意著錦上添花、富貴榮華,真是美不勝收啊!”
這軋道粉彩工藝啊,可是乾隆年間才有的新鮮玩意兒,後來也一直有人在用。所以啊,要想知道這對瓶子到底是乾隆的還是民國的,還得仔細瞧瞧它的工藝。
陳陽輕輕地敲了敲瓷瓶,說道︰“這對瓷瓶的胎質比較粗松,跟乾隆官窯的瓷器比起來,那可是差遠了,就算是跟晚清的比,也顯得粗糙了一些,這可是民國時期瓷器的典型特點。”
“再看這釉面,明淨細潤,光亮柔和,卻不刺眼,這是因為時間久了,釉面自然而然就變得柔和了。”他拿起咖啡杯,與瓷瓶並排放在一起,“你看,這老工藝和現代工藝的區別,是不是一目了然?”
最後啊,你看這顏色,雖然純正艷麗,但是不夠沉穩,有點漂浮的感覺,跟現代工藝那種光感強烈、缺乏柔和感的釉面完全不同。
陳陽放下瓷瓶,自信地說︰“所以啊,我敢斷定,這是一對民國時期燒制的黃地軋道粉彩開光花鳥瓶,絕對是好東西!”他朝老杰克微微抱拳,“恭喜杰克先生,淘到寶貝了!”
老杰克听了陳陽的鑒定結果,臉上立刻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如沐春風,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悅,仿佛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寶貝,比蜜糖還要甜蜜。
最後,陳陽的目光落在了那件瓷碗上,他鄭重地伸手拿起,如同捧著一件稀世珍寶。他將瓷碗托于掌心,細細端詳,眼神專注而深邃,仿佛要看透其歷史的痕跡。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半個小時過去了,陳陽始終眉頭緊鎖,一言不發,只是目不轉楮地盯著手中的瓷碗,仿佛在進行著一場無聲的對話。
周圍的人都被陳陽的專注所感染,大氣都不敢出,靜靜地等待著他的最終判斷。空氣中彌漫著一絲緊張的氣氛,仿佛一根細線繃緊到了極點。一向沉不住氣的哈森,端起咖啡,輕輕地抿了一口,然而這細微的聲音卻像是在寂靜的夜晚敲響的鐘聲,顯得格外突兀,引來眾人不滿的目光。
他尷尬地放下杯子,心中暗自嘀咕︰至于嗎?不就是喝口咖啡嗎?
陳陽手中的這件瓷碗,直徑約十一厘米,器形端莊雅致,弧度優美的碗壁微微向外撇開,胎質細膩緊密,潔白如雪,毫無瑕疵。外壁上,栩栩如生的虞美人躍然瓷上,黃色的花瓣透著高貴典雅,白色的花瓣盡顯清新脫俗,紅色的花瓣則展現出熱情奔放,紫色的花瓣則流露出神秘高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翠綠色的葉子襯托著五彩繽紛的花朵,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迎風怒放,縴細的花睫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低聲吟唱著生命的贊歌。幾塊形態各異的石頭半遮半掩,幾只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整個畫面布局疏密有致,渲染描繪技法細膩生動,仿佛一幅活靈活現的花鳥圖。
瓷碗的另一面,用墨筆題寫著明代詩人徐桂的《詠虞美人草》詩句︰迎風似逐歌聲起,宿雨那經舞袖垂。詩句前寫著「佳麗」二字,後添「翠鋪」與「霞映」,並用紅料印有三枚印章,碗心處還裝飾著三顆寓意吉祥的多瑞果,整體畫面更加清朗秀逸,更顯皇家氣派。瓷碗的底部,在雙方框內用藍料書寫著「乾隆年制」四字宋體款,筆法遒勁有力,彰顯皇家風範。
從老杰克拿出這件瓷器的那一刻起,陳陽就憑借著敏銳的觀察力和豐富的經驗,一眼就認出這是一件清乾隆年間御制的琺瑯彩虞美人題詩碗,後世時候,有人曾問過自己,為什麼畫這植物的碗,被稱作虞美人碗?上面畫的又不是虞姬?那是因為碗上畫的植物,叫做虞美人。
相傳,楚漢相爭之際,西楚霸王項羽被漢軍圍困于垓下,四面楚歌。虞姬為免項羽分心,拔劍自刎。後人為了紀念這位美麗多情、忠貞不渝的奇女子,便將她自刎之處長出的艷麗花草命名為虞美人。
而這件瓷器,據傳曾被放置于乾隆皇帝的案頭,可見其珍貴程度。能夠得到乾隆皇帝的青睞,足以證明這件瓷器的珍美絕倫。流傳至今,更是彌足珍貴。
這件乾隆御制琺瑯彩虞美人碗,曾在2003年香港甦富比拍賣會上亮相,最終以近3000萬港幣的價格成交,轟動一時。2018年,這件消失了15年的珍貴瓷器,再次現身港城甦富比拍賣會,最終以高達1.7億港元的價格成交,再次刷新了人們的認知,被業內人士譽為瓷中皇後,成為收藏家們夢寐以求的珍品。
當然了,像陳陽這種人,曾經的2018年是絕對買不起這物件的,當時的他也確實就在拍賣現場,只跟到500多萬的時候,自己就放棄了。但為了彌補心中的遺憾,他入手了一只精仿乾隆御制琺瑯彩虞美人碗,那件精仿,可以說與真品難分真假。
當陳陽將這件瓷碗拿在手中仔細端詳時,他心中卻泛起了一絲疑惑,一種莫名的熟悉感涌上心頭。他知道,這是一件精仿,手中的這件瓷器,無論是從胎質、釉色、繪畫技法,還是款識來看,可以說與真品相差無二。
最後,陳陽小心翼翼將碗放到了桌面上,側頭看了一眼老杰克,“杰克先生,您這件琺瑯彩,真的不錯!”
考眼力開始,猜猜哪個真,哪個假,我相信有人之前一定看過,但我相信很多人都沒注意到一個地方。
喜歡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請大家收藏︰()重生93︰拎著麻袋去撿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