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份的工作完成的倒是極快,張北夜里帶著藏狐舒舒服服的吃了一頓,隨後各自就開始處理起了自己的事情。
張北靠在床上,思索著昆侖山那邊該怎麼去直播,突然間今天剛剛出了黑名單的李陽華再度打來了電話。
“老板!”
“有屁快放,你知道我作息時間的。”
“出了點意外狀況,今天日海的一個保護組織聯系到了我們,問我們能不能接收一批海洋動物。”
“海洋動物?”
“沒錯,核污水的排放已經影響了他們那近海的大部分海洋生物,大部分保護組織都做了搶救性保護,但畢竟有些大體型的家伙……”
李陽華的話雖然沒說完,但張北已經能理解他的意思了。
將大海中的動物帶到陸地上,需要準備極多的東西才能保證它們的生存。
而那個島國又不可能因為排放污水的問題給保護組織一塊珍貴的地皮。
搶救性保護的工作下,這些海洋動物的數量多到頭皮發麻。
讓保護組織自己負擔那肯定是負擔不起,但放生的話……
這就涉及到海洋放生一個很嚴肅的問題了︰地區適應性!
除了那些需要遷徙的海洋動物之外,大多數海洋生物終生都只能適應一種氣候。
一旦換了一種氣候,基本上也就距離死亡不遠了。
這些于近海搶救性保護的動物,若是放生到別處,恐怕至少要死掉百分之八十才能適應下來。
若按照這個死亡率,他們又何必要救下來這麼多呢?
思來想去,這些人只能將注意打在了張北基金會的身上。
听著李陽華的介紹,張北靠在床頭沉思了許久。
“你們的想法呢?”
李陽華能將電話打到他這里,從某些程度也說明了他們這幾個領頭人肯定是提前開過會的。
“目前我們有兩個想法,第一先造一個特大號的海洋館,期間和這些保護組織合作,一點點將動物引進。”
听到這個方案,張北也忍不住搖了搖頭。
消耗時間太長,而且海洋館這玩意的麻煩程度絲毫不比給這些海洋動物找能存活的放生地來的輕松。
“另一個方案……”
說到這,李陽華也猶豫了片刻才開口。
“另一個方案我們打算讓天山分部承接,人造一個內海出來。”
“你的意思是要在內陸造一個人工海用于養殖?”
思索了一下李陽華所說的方案,張北竟然意外的發現這還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首先新疆那邊本身就是鹽堿地,只要找到一個範圍足夠大的地方,完全可以形成一個類似于人工湖一樣的內海。
甚至這種技術還很成熟,畢竟那麼多海鮮都能養活,也不差這一堆保護動物了。
“給我訂兩張機票,明天我和藏狐去天山分部。”
這種涉及到大工程的事情別說一個天山分部了,就是讓總部親自來也需要張北到場才行。
如果只是單純工作上的事情,張北那確實沒什麼興趣,但若要是說事關海洋保護動物,那這一趟走的就很有價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