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別說,顧淼從前的定位一直都是偶像帥哥,扮丑或者演有缺陷的角色……這些在粉絲眼里不太可能。
本身的流量放在哪了,想賺錢很容易的啦,但凡接個代言都比演戲香。
就算戲癮犯了,想搞點跨界,一直演男主不就好了嗎?
大部分的粉絲是很盲目,且自信爆棚的,她們個個都認為,自家愛豆名氣如此之高,演技也很是不凡,去哪個電視劇里演男主,都不埋沒啊。
所以,究竟是公司不行,還是老板腦子有坑,為什麼一定要演精神病呢。
這樣的疑惑,實際上一直浮現在粉絲的腦海里,想不通,實在是想不通。
直到有人,親自看了自家愛豆上路演,那副真情實感,勤勤懇懇的樣子,不像是被逼的。
再結合一些業內的流言蜚語,小水花們其實覺得自己破案了,這一波啊,是顧淼自己心甘情願的。
顧淼為了當好演員,賭上了自己愛豆的尊嚴,這種追求演技的精神,實在是令粉絲動容。
想想,這得吊打隔壁多少愛豆,完全可以拿來向別家吹噓,這怎能不讓事業粉感到爭氣驕傲呢
畢竟混跡演藝界的大都清楚,但凡絕世帥哥,都很難得到什麼跟演技沾邊的大獎。
這算是偏見,只要長得太帥太賺錢的小生,人家評委都不想給你投票,這可能是出于某種妒忌,又或者是什麼更深層的考量?
就看前世吧,這小李子陪跑都多少輪了,實在是辛酸淚的,為了奧斯卡,不得已都增肥成了大叔,才獲得了獎項的垂眸。
帥哥要想有演技的進步,扮丑是必然的一步,因為舉凡出彩的角色,都不可能只是一個帥就能覆蓋所有。
他們反而欠缺的是對平凡的領悟,就像是成為化進河流里的一滴水,如何在鏡頭里看上去不足為奇。
事業粉的欣慰和開心,溢于言表,並不吝嗇發評論和彈幕,鼓勵一下顧淼。
“在看到你小子去演精神病,我就感覺你邁出了突破自我的第一步,吾家愛豆初長成,出息了,這很好!”
緊接著,畫面里的鏡頭變了。
背景樂也轉而驚悚起來,就見下一瞬間,視角里,張子奇明顯佝僂起腰,眼神空洞。
他的手時不時搓著繩子,仿佛沉迷其中,看上去像是被什麼上身了一樣,讓人無端感到害怕。
“你在干什麼呢?”沈月推開門,瞳孔微縮,似乎注意到了他的情況,耐著性子湊了過去,希望得到他的回應。
只是張子奇木木的,沒有反應,還是自顧自搓著繩子。
“繩子不好玩,姐姐帶你玩別的?”
面對著護理師的祈求,他自顧自地走著,偶爾腦袋偏向一邊,身體抽風似的,像是在躲著什麼。
一瞬間,沈月別過頭,通過傾斜的角度,向著他目光的方向望過去。
什麼都沒有。
再回神,明明天剛黑,她卻有一種,看不清少年臉,很暗的感覺。
“嗯?”
張子奇渾然忘記自己貼在牆壁,沉浸其中,晃悠地隨時都能跌倒。
沈月想起來了什麼般,喊了句︰“等等,你不要筆嗎?”
曾經的張子奇,寫過很多東西,沈月無意間听到過他喜歡記錄,曾經有寫日記的習慣,只是一直都沒看到對方寫過。
這樣的小細節,她自然記得。
張子奇聞言,卻定住了身子,被觸動了一霎,又鴕鳥般不敢靠近,害怕地往後縮。
顯然是見到有戲了,沈月再接再厲。
“子奇,我給你筆,還記得怎麼寫嗎?”
沈月可憐巴巴地看著他,幾乎是用哄著的語氣,帶起他的手,讓他握筆。
張子奇本能排斥肢體接觸,想抽掉手,但看到她很堅持,只是僵硬地拿著筆。
她抽了一張紙巾,鋪在少年面前。
“我是子成。”
張子奇忽然在上面寫著,字跡潦草,與他日記的字體大相徑庭。
然後他抬眸,面容沒有改變,眼神出奇的發亮,瘦削的手指抓著筆,骨子里有股無法宣泄的憤恨。
沈月同樣也是露出了悚然的神情,她也不禁開始懷疑,眼前的人到底是誰。
這股毛骨悚然的感覺,沿著畫面直接傳遞到了觀眾的心尖。
路人看到這都僵住了,像是被恐懼傳染了似的,暫停冷靜了會兒,有點想拉進度條。
“臥槽,害怕,麻麻地,顧淼怎麼那麼嚇人。”
“顧淼啊,你這樣我一下子晚上都睡不著覺了。”
“難不成顧淼演的精神病不簡單,會不會這醫院里的幕後大boss?”
顧淼的某些事業粉,也有些滿頭大汗了。
“阿水啊, 你收著點演,別真的成精神病典型了,這樣轉型也很難的啊。”
“演太好了,不太像演的,我現在有點相信了,無風不起浪啊,我淼有可能真的病情加重了。”
倒是原本的顧淼唯粉,齊齊松了口氣,宛如靴子終于落地一般,開始責怪上到公司,下到導演,迫害除了顧淼的一切。
“阿淼不可能有這樣的演技,偶像男主都演不利索,哪可能演好精神病,一定是被經紀人威脅了,本身出演了,嗚嗚嗚,這小破公司,什麼時候解約啊。”
“黑心導演,肯定壓榨水哥了,這一看就不像演的,太逼真了,誰能演成這樣……?”
這群粉絲,有的是真受不了愛豆吃這種苦,連忙掛機到一旁,冷靜冷靜。
不過,等理智回歸後,也有不少人開始琢磨,難不成這劇情接下來的發展,會是張子奇不是張子奇,而是張子成嗎?
如果是廖導拍戲,應該不止是這個反轉吧。
不過這情節,已經足夠大家遐想了。
“說起來我有個很富的親戚,好像被子女關到精神病院去了,現在都沒有下落了,以前的世道亂啊,現在才合規了很多,但也講不清楚有沒有別的門道。”
有評論都揭露起了現實的灰暗面,大部分人都沒親眼見識過,能這麼坑爹的子女,終歸是少數的一撮,但也足夠觸目驚心了。
“嘶,這也太可怕了,你這麼說我真要昏了,人到中年,上要防父母昏聵投資買東西,下要防子女心智不成熟整坨大的。”
打個比方,前世有個新聞,魔都的獨生女反手伙同中介,假扮父母轉走了千萬房產去抵押貸款900萬,500多萬都用來換加拿大永居卡了。
父母都崩潰了,表示如果還不上貸,他們就無家可歸了。
這就是現實,總有兒賣爺田心不疼的人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