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環球音樂亞太區
中島剛將那份從華國傳來的曲譜放在鋼琴上,眼神中帶著難以掩飾的懷疑。
他壓根不看好,這首華國歌手原創的霓虹歌曲。
道理很簡單,中島剛作為資深音樂制作人,見過太多懷揣夢想的外國藝人,有不少是來自華國的,大多數人不是對霓虹音樂市場一無所知,就是試圖用蹩腳的水準,以為可以討好霓虹听眾。
華國還算不錯的是他們的中國風, 而霓虹流行的不是這種風格,這是沒辦法的事。
音樂的背後,是有文化基因的。
這不是一兩個歌手自以為是,就能夠撼動的。
“真麻煩。”中島用霓虹語喃喃自語,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在霓虹誰都不認識,也就只能拿來吸引一下眼球了。”
他的助理小林站在一旁,見到中島臉色陰沉,小心翼翼地問︰“中島前輩,需要我幫您彈一遍這首曲子嗎?”
“不必了,我自己來。”中島擺了擺手,坐到鋼琴前,“讓我看看這位華國偶像究竟寫了什麼樣的霓虹歌曲,希望別浪費我寶貴的時間。”
他的語氣中有一些諷刺,也有滿腹的牛馬怨氣。
如果不是因為公司簽訂了合同,為了遵循職業道德,中島平時都懶得去看了。
因為這大概率又要讓人失望,有什麼好去試的。
作為一個在霓虹音樂界摸爬滾打二十余年的老手,中島剛對自己的判斷力和專業有著絕對的自信。
當坐到琴凳,夾好曲譜,做好一切準備之時。
“《小小戀歌》?”他讀著曲譜上的標題,嘴角微微上揚,“又是情情愛愛的,算了,不能要求太高。”
小林禮貌地笑了笑,沒有接話,只是垂著眉頭,表達了恭敬。
在霓虹國,對前輩的謙卑可是刻在骨子里的,然而物極必反,下克上同樣也是存在的。
這種矛盾就在于,相處久了會察覺到,霓虹國里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卻又極端地不想給別人添麻煩,到了一種反而給自己增加負擔的程度。
霓虹語里有一個詞,讀空氣——就起源于日本集團文化,強調在集體中通過揣測他人心理來維持人際關系和諧。
然而,這種別扭在霓虹的社會中卻是無處不在。
中島的手指落在琴鍵上,開始按照曲譜演奏,明明他的手在黑白的琴鍵上,但在腦海里,隱隱在以譜子進行著演奏。
只是甫一看到,他發現前奏部分居然是電吉他,而不是抒情的其他樂器。
“咦,好像有點意思。”
只是中島剛仍然面不改色,手下復刻著下一段旋律,心中莫名想著,看看對方還能有什麼樣的新花樣。
“廣ゆ宇宙ソ數やペ一コ廣闊宇宙中 唯一僅有的一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