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左大力秘書手里接過兩大袋子生活用品,將她請進房間。
    原本不大的客廳,一下子擠進來三個人,瞬間就顯得小了很多。
    “這什麼地方!太差了!”
    看環境實在不過眼,憋了半天,左大力終于忍不住吐槽起來。
    “哪里差?就我一個人住,難不成還租個大平層不成?”
    “大平層?這個主意不錯。”左大力點點頭,看向自己的秘書,秘書會意,立刻開始打電話安排起來。
    “別別別,美女,別搞~~不是,別听大力姐的,搞什麼大平層啊,被媳婦知道該認為我金屋藏嬌了。”
    不容顏卿拒絕,將這件事定了下來。
    “別貧,說正事。濱哥說你在邊沿混的不咋好,他本來想看看你,但現在軍區有命令,軍事主官離不開駐地,只能委托我來。”
    听聞自己的遭遇都傳到彭蠡濱的耳中,顏卿無奈一笑︰
    “誰說我混的不好,我現在都成了~”
    “你小子就別強撐,事情我們都清楚,你說你明明做了正確的事,結果卻被地方上的人如此對待,實在是讓人心寒。”
    顏卿越听越不對勁,這話仿佛為自己鳴不平,實際上要將自己心中的不滿挖出來。
    “等等,大力姐,有話直說,別拐彎抹角的,這不像你性格呀。”
    見顏卿看出自己的意圖,左大力到很干脆,直截了當地說︰
    “這不是姐為你的遭遇鳴不平嘛,要我看,這地方上的官不當也罷,不如去部隊,和你大哥一起,你大哥絕對不會做出兔死狗烹的事。”
    顏卿心想原來這麼回事,一定是彭蠡濱听說自己的遭遇,于是讓左大力來勸自己。
    “兔死狗烹?不至于不至于,嚴重了,沒大哥想的那麼嚴重,誰換工作都要適應一段時間,我現在已經慢慢適應了,真的。”
    啪!
    一听這話,左大力怒而拍桌,指著這簡陋的居住環境,手指頭氣的直哆嗦。
    “放屁!別的不說,就單憑你住的就能看出邊沿市對你一點不重視,哪有正處級領導住這狗棚子大小的地方!邊沿市政府是不是都沒有管過你?”
    “咋就成狗棚子了,大力姐你太~~”
    就在此時,秘書恰到好處地接了個電話,然後對左大力匯報說平層已經解決,隨時可以搬過去。
    “就算你留在邊沿,不去找你大哥,這地方咱也不住了。小華,通知司機準備開車,咱們去平層看看,這房子是姐給弟租的,和公家無關。”
    顏卿說啥都不去,後來還是左大力薅著顏卿的耳朵,這才強行將顏卿帶走。
    沒辦法,盛情難卻,而且左大力說了,要是顏卿不同意,她就一直磨嘰上軍區的事。
    看了一圈,左大力很是滿意,這大平層是她生意伙伴借的。自從周公瑾到任邊沿,這座曾經無人問津的地級市,逐漸進入到一些嗅覺靈敏商人的視線中,他們看好這顆政治新星帶來的各種效益。
    “老弟,安心在這住,等我的店在邊沿開業,你還要幫我物色幾個靠得住的人呢。”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同樣都是房子,這大平層比之前的要強幾倍,也難怪左大力說那是狗棚子。
    “那好吧,感謝大力姐。”
    ......
    幾天後,一份關于邊沿市禁止焚燒秸稈的通知以市政府的名義發了出來,內容與往年差不多少,而且措辭更為嚴厲,被老百姓戲稱誰敢燒就拉出去槍斃。
    沒過多久,另一份關于市財政對各項農業作業進行財政補貼的文件悄悄在坊間流傳。因為信息壁壘的緣故,起初並沒有引起大多數人的關注,但在基層農村,已經有敏銳的人看出這文件似乎意有所指。
    “大爺!我又回來了!”
    田間地頭,顏卿站在這里,終于再次看到了那位瀟灑的大爺。大爺還是那身行頭,開著拖拉機,听到有人喊自己,眯著眼楮看了半天。
    “咦?是你呀,你是記者小趙對吧。”
    “沒錯,是我。”
    “你咋又來了?”
    “我想采訪一下你。”
    老爺樂了,�`糯蟀逖潰 檬忠慌淖約和俠   暮蠖匪擔  br />
    “咱別在這采訪,回家邊吃邊嘮,干了一上午活可把我累壞了。”
    “哦了,大爺,這是我的助理兼速記員錄像師小鄭。”
    鄭振興一時沒明白咋回事,就被顏卿拽上車,然後大爺開著拖拉機一路風馳電掣,差點沒把鄭振興還沒吃的晚飯顛出來。
    “小趙,這幾天我們都在搶收,你有啥事就在飯桌上問,我抓緊補個覺然後下午還要上地,你別介意。”
    農忙時的農家飯很簡單,不是白菜炖土豆就是土豆炖白菜,鄭振興苦著臉簡單喝了口湯就拿出筆和本準備速記。
    “好,太感謝您了。不知道前幾天政府發的關于補貼農機作業文件您看了嗎?”
    “看了,跟我們沒啥關系吧,大隊說這是給人家大型農場的,跟咱們這些散戶沒關系。”
    大爺扒拉口飯,又喝了一小口酒,看的鄭振興直扣眼珠子,想要提醒喝酒不能開車,想想把嘴又閉上了。
    “怎麼能沒關系呢?”顏卿皺眉,文件是他親自擬定,對秸稈的處理大致分成三個。第一個就是直接粉碎還田,第二個是制成冬儲飼料,最後一個是壓縮成燃料。
    “我看文件上不是清清楚楚寫著,只要農田在明年開春之前將秸稈粉碎還田,不論是自己還是雇機器,政府都將全額補貼,不用農戶花一分錢的。”
    “不花錢?”大爺停頓一下︰“不對吧,大隊會計說每畝補貼的錢不夠支付費用,要是用人家機器的話,每晌地還要交一百五十塊錢。”
    鄭振興忍不住糾正道︰
    “不對,是政府補貼最高標準為每一晌地補貼一百五十塊,不是向老百姓收一百五。”
    “哎呀,誰知道呢,一听說收錢,更沒人願意弄了,出力不討好。”
    顏卿將這個情況記在心里,又開始了第二個問題︰
    “那您對有企業收購秸稈是怎麼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