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局上,宋詩畫的話一如既往的少,給余年最直觀的感覺就是高冷,不過讓余年意外的是,他明顯發現眼前這個女人一直盯著他觀察,雖然眼神十分隱晦,但是余年依舊能夠感受到。
“你是怎麼想到忽然訂婚?”
終于,一直沉默的宋詩畫在吃的差不多後問道︰“你和戴佳都在上學,按理說訂婚應該到了畢業後,現在就訂婚,是否太著急?”
“訂婚的事情是戴佳爸媽提出來的。”
余年說道︰“既然訂婚的事情提出來戴佳沒意見,我自然沒意見。”
“戴佳爸媽提出來,你怎麼不反對?”
宋詩畫說道︰“現在正是你事業上升期和求學重要時期,不該這個時候訂婚才對。”
“我覺得既然我和戴佳以後會結婚,就算是現在訂婚,非但沒什麼,反而會讓戴佳高興,給戴佳吃一顆定心丸,那就沒有拒絕和拖延的必要。”
余年有條不紊的說道︰“而且我一個男人,終歸是需要一個家。”
“照這麼說,看來你以後是打算和戴佳結婚?”
宋詩畫說道。
“為什麼不呢?”
余年聳肩說道︰“戴佳愛我,我愛戴佳,這就夠了,至于其它的紛擾,對我們來說都不重要。”
“你可曾想過,時間會改變一切?”
宋詩畫說道︰“現在你們相愛,難保以後不會分道揚鑣,鬧得不歡而散。”
“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余年放下手中的筷子喝了口水,說道︰“我不能掌控以後,但我能夠掌控現在就足夠。”
“有一定道理。”
宋詩畫贊同的點了點頭,接著問道︰“你覺得愛情是什麼?”
“愛情是什麼……”
余年忽然笑了,回想起和戴佳的初次見面再到如今相愛,緩緩說道︰“愛情就是我希望有一天,我可以牽著你的手,向周圍所有人炫耀你,我這輩子只愛一個女孩。這個女孩開頭是你,過程是你,結尾依然是你。”
听著余年的話,宋詩畫表情不變的臉龐多了一抹復雜的笑容,感慨道︰“我差點以為這話是你對我說的。”
“這是宮崎駿的話。”
余年笑道︰“在我心中,這是對愛情最好的詮釋。”
“那你做到了初心不改嗎?”
宋詩畫問道。
“……”
面對宋詩畫的話,余年面露苦笑,一番沉默後說道︰“坦白說,我做到了,但是我的愛卻變得泛濫了。”
“泛濫……”
宋詩畫微微一怔,旋即點頭道︰“我懂,你的愛的確很泛濫。”
“以前我經常听到男人有錢就會變壞,女人變壞就能有錢,本來我不是很懂這句話,但現在我完全理解了男人有錢就會變壞這句話。”
余年苦笑道︰“一個男人在擁有一定經濟能力後,**就會無限的放大,甚至變得博愛多情。”
“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確實無法改變。”
宋詩畫下意識的想到父親,心里覺得余年這話在一定程度上沒錯。
“唉。”
忽然,宋詩畫嘆了口氣,說道︰“其實有些愛情你還是無法理解。”
“什麼樣的愛情?”
余年問道。
“心不甘情不願但符合雙方利益不得不接受的愛情。”
宋詩畫口吻復雜的說道︰“這種愛情你就無法理解,但是……”
頓了頓,宋詩畫意味深長的補充道︰“我相信你以後有一天一定會理解並接受。”
“你說的愛情跟我無關,我已經擁有屬于我的愛情。”
余年說道︰“如果說一定跟我有關系,那我只能說是同情關系。”
他知道有人不喜歡他和戴佳在一起,但是現在他和戴佳已經順利訂婚,到時候一畢業就去民政局領證,天王老子都管不了他!
這便是他豁出去的底氣!
“你在小地方長大,很多事情不懂。”
宋詩畫搖了搖頭,覺得眼前的余年過于單純,“生意場上的事情只能是生意場上,再放大到權力,就不是那麼簡單。”
“听你這話的意思,你的婚姻似乎身不由己?”
余年听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身不由己到頭來還是要接受。”
宋詩畫微微一笑,說道︰“你以後會懂得。”
說完,起身離開,“我還有事情,謝謝你的款待,先走了。”
話落,大步離開。
“路上注意安全。”
眼見宋詩畫有事,余年沒有挽留,沖著宋詩畫離開的背影揮了揮手,轉身拿起桌上的酒杯一飲而盡,獨自感慨道︰“好酒,真是好酒……可惜一人獨飲……”
吃完飯,余年眼見時間差不多,出了會館,坐上車隊,直奔江都。
臨走時,余年專門給戴佳打了個電話,叮囑戴佳照顧好母親楊茹。
楊茹這幾天一直被邀請住在戴家,由戴家親自照顧,余年倒也不擔心。
至于父親余康,這會兒還在小黑屋里蹲著,沒到放出來的時間,余年更不必操心。
余年決定,等父親余康從小黑屋放出來的當天再去接他,現在當緊要干的事情就是促進江都嵐圖食品廠的生產,短時間內讓嵐圖方便面上市銷售,爭取一炮而紅。
根據他和柏婷的商量,此刻的柏婷已經在江都,正在江都工廠內安裝完第一條生產線,與此同時大批量的招工,進行緊鑼密鼓的組織,只要等到余年到場,在得到余年的同意後就會立即展開生產。
至于生產所需要的各大原料料,在柏婷的安排下已經陸續從明珠市運往江都工廠抽查檢驗。
總之一句話,萬事俱備,只差他到場。
晚上八點,余年乘坐的車隊順利抵達江都。
下了高速,余年直奔江都食品廠。
在余年的車隊抵達食品廠時,余年透過車窗能夠看到,工廠的外圍已經全部干起來。
伴隨著通過大門一路暢通無阻的進入,余年這才看到工廠外部圍牆雖然干起來,但是內部實際上只是建好了一座佔地面積不到兩千平的廠房,維持著一條生產線的運轉。
甚至,就連辦公大樓都十分簡陋,屬于臨時搭建。
抬頭望去,余年能夠看到各個工地上燈火通明,工人們正在緊密鑼鼓的建設各大廠房。
這是余年來之前就預料到的情況,倒也不太意外,只要第一條生產線能夠正常運轉,那就夠了。
至于其他生產線,後面陸續投入,余年不急于一時。(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