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游城內。
一名渾身帶血的太平軍士兵急匆匆的騎著馬,穿行于街道。
他神色緊張,一邊縱馬奔跑,一邊高喊︰
“”緊急戰報,速速讓開“”
“”緊急戰報,速速讓開“”
這名大頭兵很快到達龍游城太平軍軍營陳延香的軍帳里。
“”什麼?......青妖攻破了防線,怎麼這麼快?“”
“”那......任方海呢?“”
士兵立聲哭泣道︰
“”任......天安......帶兵殺入敵群,被清妖包圍,生死不明“”
......
听到前線失守,得力部將任方海被圍的的消息,主帥陳延香絲毫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就在半個小時之前,前去外線作戰的部下任方海還剛剛派人過來請求自己派兵增援,可沒想到一會兒功夫竟然被包圍了。
當時陳延香知道事態緊急,立刻召集部下,準備外出救援。
此時此刻主帥陳延香並不知道他的部下任方海已經被砍成了篩子。
........
隨著龍游城的大門緩緩打開......
太平軍在主帥陳延香,李尚陽等人的帶領下從城內殺出。
這次可以說是龍游城的精銳盡出。
兩萬多人的太平軍從龍游兩個城門貫穿而出,殺氣騰騰的沖向楚軍。
楚軍剛剛斬殺太平軍將領任方海,趁著這次勝利的余威,立刻與沖過來的太平軍廝殺在一起。
雙方在龍游城外殺得天昏地暗。
楚軍大本營後方,楚軍主帥左宗棠站在一個掩體的石磊後面,用望遠鏡一直觀察著戰場的情況。
“”太好了......剛才我軍包圍了長毛,殲敵數百取得大勝,沒想到這一下子把城內的長毛給引出來了“”
“”不怕長毛出城與我決戰,就怕長毛龜縮城內,不敢應戰“”。
“”機會難得 ........“”
隨即左宗棠下令︰
“”王開松立刻帶兵前去增援,務必全殲這股長毛匪賊“”
“”今日能不能破龍游城,在此一舉“”
.......
這時,一名從前線回來的楚軍將領左手提著三個血淋淋的人頭,右手提著兩個血淋淋的人頭來到左宗棠的面前。
這五個血淋淋的人頭披頭散發,脖頸處還在嚶嚶地滲著血,看樣子頭被砍下來沒多久。
此人是來邀功的,他一見到左宗棠,立即將手中的人頭扔在地上,然後向做左宗棠參拜︰
“”巡撫大人......這是我們弟兄在剛才那場大戰中斬下來的長毛“”
“”這幾個人都是長毛大官,今日小人將他們的頭顱砍下來,給您過目一下“”
........。
左宗棠知道剛才自己的部下進攻的時候,有一股長毛大約有幾百人,這幾百人不怕死,和他數千人對戰,最後全部被殺。
左宗棠佩服這些人,死到臨頭,還舍命一搏,于是他問那個提人頭的將領︰
“”哪個是任方海?“”
這名將領听後先是一愣,他沒想到巡撫大人左宗棠一直在後方指揮坐鎮,沒有去前線參加直接戰斗,按道理來說,應該是不知道前線的情況。
更不可能知道長毛頭頭叫什麼名字?
可沒想到巡撫大人竟然知道長毛匪首叫做︰“”任方海實在令人佩服!!!
面對巡撫大人的問話,這名將領來不及多想,立馬指著左邊那個被砍了半邊臉,露出白骨的一個頭顱,說道︰
“”此人就是任方海“”
將領又說︰
“”我們開始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後來從俘虜的口中得知,這個任方海就是這里最大的官“”。
.......。
左宗棠沒作聲,而是看了一看,地上那個叫任方海的頭顱,然後蹲下去又看了看,見這個頭顱已經被嚴重損壞,無法辨認。
左宗棠嘆息道︰
“”說此人勇猛,也的確勇猛,不怕死,敢于沖鋒“”
“”說此人愚鈍,也算愚鈍,明知道死路一條,還往死里沖“”
“”把它埋了吧“”
“”等過了今天晚上,這種級別長毛的頭顱,我們會收獲很多“”
........
左宗棠和曾國藩其實是一樣,他們倆對太平長毛恨之入骨,對待太平軍基本上是以殺為主。
所以左宗棠雖然欽佩眼前這個任方海,但是也只是命人將他草草埋葬,而不是厚葬。
........
龍游城外炮聲隆隆,槍聲就沒有停過,喊聲,吶喊聲,爆炸聲此起彼伏。
周圍濃煙滾滾,雙方人馬相互對沖,殺得人頭滾滾,尸橫遍野。
開始左宗棠有些許得意,認為拿下龍游絕對是今晚的事情。
可沒想到城內的太平軍實在太勇猛,基本上可以說是死戰不退。
戰場上的尸體高的地方堆了兩米多高,水塘邊,河道里,墳山上,到處都是尸體。
雙方就這樣打了五個多小時,一直打到深夜,楚軍漸漸不支,許多楚軍將領開始有退卻的想法。
那也難怪呀。
我們要知道這次大戰,左宗棠的楚軍對龍游太平軍陣地發動進攻持續了四天三夜,這麼高強度的打法,誰受得了?
這場戰役對于太平軍來說至關重要,是絕對不能有失的。
而且太平軍龍游城內的守軍在主帥陳延香,李尚陽的帶領下全軍出動,就連主帥陳延香都出動了,所以太平軍底下的士兵們個個同仇敵愾,奮勇殺敵。
直到後半夜,雙方殺的太狠,兩幫人馬最少陣亡了兩三千人。
將領犧牲的戰報不斷的送到左宗棠的面前
“”陳將軍,不幸陣亡“”
“”王大人.....被槍擊中,重傷不治身亡“”
“”李大人.....陣亡“”
一個晚上,楚軍七八員將領陣亡,而太平軍那邊卻沒有退卻的意思。
一直處于必勝的左宗棠,此時冷靜了下來,他感覺這場大戰除非太平軍死光,否則這場大戰楚軍根本就贏不了。
可這場上打了幾天幾夜楚軍並沒有優勢,再打下去也是屬于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若真正打贏這場戰斗左宗棠手底下的楚軍基本上也報銷了。
怎麼算都不劃算。
權衡利弊之下,左宗棠決定鳴鼓收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