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平穩地降落在北京首都機場。
舷窗外,是八十年代初冬日的北方景象,天高地闊,帶著一種與港島截然不同的蒼茫與肅穆。
葉振棠和張明敏隨著人流走下飛機,踏上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心中百感交集。
葉振棠,1945年生于港島,是土生土長的港島人。
對于內地,他的印象大多來自父輩的講述和新聞報道,那是一個遙遠、龐大而復雜的概念。
他出道甚早,70年代作為“新特樂”樂隊的主音歌手嶄露頭角。
樂隊解散後,他單飛發展,憑借一把滄桑而富有磁性的好嗓子,輾轉于各大電視台,為電視劇演唱主題曲。
《霍元甲》的主題曲《萬里長城永不倒》是他的巔峰之作,這首歌成就了《霍元甲》,《霍元甲》也將他推上了事業的新高峰。
此刻,站在這片父輩口中的“根”之所在,他的心情復雜難言,既有藝術得以在更廣闊舞台展示的興奮,也有一絲難以言狀的近鄉情怯。
相較于葉振棠,年僅二十六七歲的張明敏則顯得更為激動。
他雖也在港島出生長大,但童年有一段時光是在廣州度過的,對內地的情感更深,也自帶一層美好的濾鏡。
能夠回到內地,來到國家的首都,並以歌手的身份參加如此重要的活動,他感到無比光榮和期待。
兩人剛走出通道,便看到一位身著中式棉服、精神矍鑠的老者在幾位工作人員的陪同下,正微笑著等候他們。
“六叔!”
“六叔!”
兩人連忙快步上前,恭敬地彎腰問好。眼前的邵毅府,在如今的港島娛樂界,威望遠超前世。
得益于邵維鼎打造的全球發行網絡和資源整合,邵氏兄弟影業非但沒有像前世那樣在嘉禾、新藝城的沖擊下萎縮,反而逆勢崛起,憑借源源不斷的優質內容和強大的渠道能力,已然超脫了港島市場的局限,體量和影響力直追好萊塢巨頭。
再加上他那個如日中天、被無數港人視為傳奇與驕傲的兒子邵維鼎,邵毅府的地位更是尊崇無比。
因此,葉振棠和張明敏此刻的恭敬,發自內心,毫無虛假。
邵毅府和氣地笑著,拍了拍兩人的肩膀︰“一路辛苦了,走,先上車,暖和暖和。”
坐在溫暖的車里,邵毅府向兩人詳細說明了此次春晚的安排和重要性。
當听到這將是一場通過衛星向全球華人直播的盛大晚會,而他們兩人將分別代表港島演唱極具象征意義的歌曲時,兩人頓時肅然起敬,感到了沉甸甸的責任和巨大的榮譽。
“六叔,您放心!”葉振棠率先表態,語氣激動而堅定,“能和內地的歌手同台合唱,這是大好事!能讓全國、全世界的華人都听到我們的聲音,這本身就是莫大的榮幸!”
“開場表演交給我,是國家對我的信任,我葉振棠一定竭盡全力,唱出咱們中國人的氣勢來!”
張明敏也用力點頭︰“我一定會好好表現,絕不會給港島同胞丟臉!”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好奇地問︰“六叔,到時候晚會是電視和廣播同步播出,那……灣灣那邊,也能听得到看得到嗎?”
邵毅府微微一笑,目光深邃︰“當然。雖然隔著海峽,但無線電波沒有邊界。電視台和電台會進行必要的宣傳,只要那邊的同胞願意去搜索特定的頻率信號,是一定能听到的!”
他沒有說透,但意思已然明了。
听到這個回答,葉振棠和張明敏對視一眼,心中了然,同時也暗自驚嘆︰內地如今在宣傳和文化輸出上,真是越來越有章法和魄力了。
接下來的日子,兩人便留在北京,投入到緊張的排練中。
與此同時,邵毅府在除夕前三天,處理完燕京的事宜,登上了返回港島的航班。
坐在飛機上,他看著舷窗外漸漸遠去的中原大地,心中對即將到來的除夕之夜充滿了期待。
而就在他回到港島,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邵氏年底事務和港島即將開始的春節慶祝活動時。
內地為了確保這場史無前例的春晚直播能夠覆蓋盡可能多的地區,展現出了驚人的組織力和執行力。
“中國速度”初露鋒芒!
為了確保春晚信號的穩定覆蓋,尤其是那些偏遠地區的觀眾也能清晰地收看、收听到晚會盛況。
過去一個月,在福建、廣東的沿海地區,工程技術人員冒著嚴寒,加班加點地新建或加固電視信號發射塔和微波中轉站,力求將信號清晰穩定地傳送到千家萬戶,甚至努力讓電波跨越那灣淺淺的海峽。
在廣袤的西南山區、西北邊疆,政府的宣傳車帶著發電機和電視信號接收設備“電視差轉台”),深入偏遠的村寨。
從最發達的東部沿海,到最偏遠的西部邊陲,一張確保除夕之夜聲畫同步、覆蓋全國的天線網絡,在以難以置信的速度被編織起來!
與此同時,官方的宣傳機器也全面開動。
工作人員向牧民、村民們講解除夕夜將有一場盛大的晚會,通過收音機和村里的公用電視機就能收看收听,邀請大家共同歡度佳節。
“除夕夜,看春晚,听大戲!”這樣的宣傳口號,通過各級廣播站、報紙和基層干部的口口相傳,迅速在遼闊的土地上蔓延開來。
一種前所未有的、跨越地域的集體期待感,正在被悄然點燃。
無數家庭開始翹首以盼,那個將通過電波傳來的、來自首都燕京的除夕盛宴。
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