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家大業大

第808章 不過是場資本游戲,為的就是收割港島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此間人雄 本章︰第808章 不過是場資本游戲,為的就是收割港島

    “1973年.....”希利轉過頭看向羅保︰“那年港島發生了什麼?”

    十年前,他還在倫敦當議員,目光與視角都集中在本地的發展。

    那幾年,各項資產收歸國有,極大地提升了國家對經濟的掌控力,改善了普通百姓的生存條件。

    但在國際競爭上卻越發缺乏競爭力,尤其是與德國和日本等戰後快速崛起的經濟體相比,生產效率明顯偏低。

    港島作為英國殖民地,必然會有所影響,但影響有那麼大嗎?

    他記得麥理浩此時已經在港島執政了啊!

    羅保回憶往昔,嘴角泛起苦澀,“正如這個主持人所說的那樣,慘痛二字足以概括,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股市金融的無序與混亂。”

    希利並不太理解,于是再次將目光重新看向電視屏幕。

    主持人的聲音適時響起。

    【但在論及當下股市之時,不妨先回顧那個慘烈的時代】

    【 1972年2月,中美關系破冰,這一重大地緣政治變化,使得港島作為中國與世界尤其是西方)最重要的貿易橋梁和金融中轉站的價值陡然提升,國際資本的目光迅速聚焦于此】

    【同年,英國政府宣布英鎊實行自由浮動匯率制度,長期依賴英鎊區投資的英國資本,急于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更穩定且具有增長潛力的替代投資地】

    【政治環境相對穩定、且剛確立國際貿易通道樞紐地位的港島,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國際游資的天堂】

    【天時地利加持下,1972年成為港島股市騰飛的元年】

    背景音下,當年的新聞錄像以快剪的方式,再次喚醒了所有人的記憶。

    電視機前的觀眾看著屏幕中的畫面,眼中或有追憶,或有感嘆,不一而足。

    主持人的聲音也隨之高亢。

    【從1月到7月,短短半年間,港島恆升指數便一路高歌猛進,上市公司股價平均暴漲44。市場成交量更是呈爆炸性增長,日成交額從年初的4460萬港元驟升至2.6億港元,增幅近6倍!】

    【銀行體系亦為這場盛宴推波助瀾。前所未有的寬松信貸環境下,許多人通過非正規渠道如虛假貿易、抵押品注水等)獲得銀行貸款,再將資金源源不斷地注入股市這個巨大的投機賭場。

    【全民杠桿炒股的時代大幕已然拉開。】

    【在這場資本盛宴中,敏銳的商業梟雄自然不會缺席】

    【1972年7月,當時已頗具名氣的商人李家城,審時度勢地將長江地產改組為“長江實業有限公司”,並在11月1日成功掛牌上市】

    【市場反應狂熱得超乎想象︰長實股票認購倍數超過了65倍!】

    【上市首日,股價便從發行價3港元,直接翻倍沖上6港元以上,書寫了香江財富神話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無疑為已經烈火烹油的股市又添了一把干柴】

    背景畫面再次出現,李家城的影像出現在港島證券交易所敲鐘的畫面,以及一張張當時的新聞報紙快速堆疊,這些報紙的主角,無一例外,全部都是李家城。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坐在電視機前的李家城,看著電視中意氣風發的自己,竟有些恍惚了。

    那一年,或者說過去十年,他都是港島毫無爭議的商業巨子。

    從長江實業上市開始,到蛇吞鯨吃下和記黃埔結束。

    他一步一步走向人生巔峰。

    所有人都以為,他將會再進一步,成為華資崛起的標志,成為港島的領軍人物。

    而這一切,在去年戛然而止。

    【進入1973年,投機之火燃燒到極致,全民炒股已成常態】

    主持人冷峻的聲音,仿佛沒有一絲感情將他再次拉回到了現實。

    【主婦、白領、教師、公務員、小商人……各階層人士紛紛投身股市,街頭巷尾談論的皆是指數與點位】

    【銀行信貸持續擴張,不斷為這場狂歡創造著虛假的繁榮現金流水】

    【在樂觀情緒的頂峰,1973年3月9日,恆生指數登上了當時難以想象的歷史高位——1774點。自1969年150點起步,短短四年間漲幅超過11倍!】

    李家城、鮑玉港、李釗基、鄭宇通,等一眾港島當年事件的親歷者,無不聚精會神的盯著電視屏幕。

    主持人聲音不再出現。

    畫面中只出現了一行大字︰【烈火烹油之下,巨大的風險已在悄然累積】

    從來沒有人以這種方式回顧過去十年,普通人可能只是當那幾年刻骨銘心,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會如此。

    而袁天帆的這篇文章,配之以亞視策劃組的畫面剪輯,將當年的底層原因,扒了個干淨。

    【正是股市漲勢最為瘋狂的頭兩個月,也就是1973年1月和2月,外資敏銳地嗅到了高位離場的機會,超過30億港元的國際“熱錢”悄然從港島金融系統流出。】

    【他們的策略清晰而冷酷︰高位套現,賺取巨額利潤後離場。】

    【將這個巨大泡沫的沉重接力棒,留給了後續依靠本地銀行信貸支撐而涌入的散戶和本地資本。】

    【市場失序的征兆︰脆弱的信心一旦出現裂痕,便可能引發雪崩。】

    “雪崩......”鮑玉港凝重了起來︰“是當年的股票造假事件吧!”

    他的話音落下,電視中主持人的聲音也同時響起。

    【1973年3月12日,一則爆炸性新聞揭開了危機的序幕——市場驚現大量流通的偽造假股票!】

    【消息一經報道,恐慌情緒瞬間點燃。當天,恆生指數應聲下跌40點。恐慌如同病毒般蔓延,翌日3月13日)再暴跌60點,隨後一日3月14日)又猛挫70點。僅僅三個交易日,恆生指數就蒸發了170點!信心崩潰之快,令人瞠目。】

    【這一切就像多米諾骨牌倒塌︰市場恐慌一旦形成,任何消息都被解讀為利空。】

    【更致命的是,面對這場驟然爆發的危機,港英政府采取了放任自流、完全“不干預”的政策。】

    【沒有任何穩定市場的措施,沒有任何積極的救市信號,任由市場情緒如脫韁野馬般失控。】

    【結果,僅僅十多天後的3月21日,恆生指數已一路狂瀉至1192點,較最高點跌去近33!】

    【而這僅僅是災難的開始。】

    沉重,發麻。

    股市到底是什麼?

    炒股又是什麼?

    是投機,還是投資?

    這血淋淋的現實,告訴所有人。

    炒股,不過是一場游戲。

    資本的游戲,是人主導的游戲。

    高位套現離場,留下一個巨大的爛攤子,給所有港島股民承擔。

    這不是吸血是什麼?

    這不就是打著\"金融自由化\"的漂亮幌子,在港島玩起了一場巨大的收割游戲。

    英資財團就像一群老練的賭徒,在金融市場上玩得不亦樂乎。

    希利直到此時才洞悉了撰寫這篇稿子之人的背後意圖。

    他絕對是預感到了英國還會再來這樣一場游戲,所以才提前打這個預防針。

    冷汗直冒,希利的後背已經徹底浸濕了。

    他看了看時間,看著電視里還沒有出現邵維鼎的身影,轉過頭看向羅保︰“羅爵士,恐怕這場對話我們看不完了。”

    “時間到了。”

    在羅保的詫異目光中,希利指了指頭頂︰“得到臨時通知,那位已經從燕京起飛了。”

    還有)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港島,家大業大》,方便以後閱讀重生港島,家大業大第808章 不過是場資本游戲,為的就是收割港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港島,家大業大第808章 不過是場資本游戲,為的就是收割港島並對重生港島,家大業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