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港的海風裹挾著咸濕的氣息,李國明站在碼頭邊,望著遠處海面上緩緩駛離的貨輪,眉頭緊鎖。
最近這段時間,港島的輿論場早已被攪得天翻地覆。
英國人控制的《星島日報》《南華早報》連篇累牘地刊登文章,將邵維鼎和鼎峰集團描繪成“內地的傀儡”,聲稱他們正在“出賣港島利益”。
“鼎峰收購中華電力,實為內地資本滲透港島命脈!”
“邵維鼎與燕京密謀,港島經濟自主權將徹底喪失!”
“英國人撤資後,港島將淪為計劃經濟試驗場!”
這些聳動的標題下,還配著精心挑選的照片——邵維鼎與內地官員握手的畫面被刻意放大,而旁邊則是港島股市暴跌的走勢圖,仿佛一切經濟動蕩都是因為“內地干預”。
更可笑的是,這些媒體還翻出舊賬,聲稱港島過去的繁榮“全靠英國人”,而邵維鼎這樣的華商不過是“搭便車”。他們刻意忽略了一個事實——港島真正騰飛的時期,恰恰是內地改革開放後,大量資金、人才涌入的八九十年代。
李國明看著報紙上的這些言論,心中既憤怒又無奈。
他知道,這些抹黑背後,是英國人試圖在談判桌上爭取更多籌碼的手段。他們希望制造恐慌,讓港人相信——“沒有英國人,港島就會完蛋”。
但現實是,港島的經濟命脈早已不再依賴英國人。
中華電力被鼎峰收購後,管理層大換血,像他這樣真正有能力的技術人才得到了重用,而那些只會拍英國人馬屁的“鬼佬跟班”則被逐步清理。
然而,這些被裁撤的人不甘心,他們四處散播謠言,甚至組織小規模的抗議,聲稱“鼎峰打壓港人,只重用內地背景的員工”。
李國明嘆了口氣,望向遠處中環的高樓大廈。
港島的未來,到底會怎樣?
他相信邵維鼎。
這位在短短幾年間開創出偌大家業,並且帶動了整個港島經濟發展集體轉向的傳奇商人,不僅是港島經濟的定海神針,更是唯一能讓英國人忌憚的存在。
如果連邵維鼎都穩不住局面,那港島恐怕真的要陷入混亂。
“邵先生……希望您能盡快回港。”李國明低聲自語。
這也是他為什麼在知道邵維鼎在今天回港的消息之後,便立刻帶著妻子兒女來港口的原因所在。
听著周圍的議論之聲。
他知道,像自己這樣的港人還有很多——既擔心英國人撤資帶來的動蕩,又期待港島能真正擺脫殖民陰影,迎來一個更好的未來。
而現在,他們能做的,只有等待邵維鼎出手,穩住這場風暴。
突然不知道誰先說了一聲“軍艦”。
李國明立刻眺目看去,果然一艘遮天蔽日的軍艦從遠方的海平面出現。
軍艦之上最惹眼的是那面五星紅旗。
隨著軍艦駛進,三艘規格不一的軍艦出現在海平面上。
港口岸邊,無數人眺望遠視。
甚至有人激動的大喊,“是海軍,是中國海軍。”
“天啊,比上一次的軍艦還要大。”
“英國人敢在太平洋上和中國打嗎?”
听見這句話,在港口入口處,負責維持秩序的警察,嘴角抽了抽。
因為在他身側,正是港島皇家警察總警司查理斯和一名穿著英國海軍樣式的中年男人。
“確定這樣沒問題嗎?中國的軍艦已經快到維多利亞港了。”
查理斯用英語說著,看著海面一臉肅然。
“邵家已經向我們申請了海域行駛資格,而且他們承諾不會進入維多利亞港,之後會有游艇去把邵維鼎接過來。”
那名軍裝男人攤了攤手道︰“你也知道,我們是不可能在這里與中國開戰的。”
“可這是威懾,是侵犯我們的合法權益。”查理斯還在強硬爭辯。
而那名軍裝男人則干脆聳了聳肩︰“如果你還認為一百年前簽訂的合約有效,那首相還會去燕京,還會有這場注定失敗的談判嗎?”
他是海軍軍官,他的這種悲觀情緒代表了絕大多數軍人的想法。
現在不是二戰前了,英國也失去了印度這顆英女王頭頂上最亮的明珠。
沒有印度作為後方,跨越千里來太平洋和中國這個龐然大物開戰,那是找死。
是葬送英國皇家海軍。
沒有任何軍人願意打一場注定失敗的戰爭。
所以,他甚至可以預見。
在燕京的那場談判,撒切爾注定討不了什麼便宜。
而也在這時,正如那名軍裝男人所說,一艘游艇從維多利亞港出發,而在海平面上的三艘艦船則停留在原地沒有再進一步。
維多利亞港畢竟不是葵涌港,國內不介意為邵維鼎壯聲勢,但是也需要顧忌國際影響。
避免英國人在這件事情上進行發難。
如今目的已經達到了,三艘軍艦駛入,足夠威懾住在港的英國人。
明天港島的頭版頭條,無一例外全部都會是中國軍艦入港的消息。
在人群前方的方莉,對此是滿懷信心。
作為朝陽日報的社長,鼎峰旗下的傳媒實力是越來越強。
除了朝陽日報之外,tvb、亞視、以及歐美的一些報紙,南洋的一些報社,幾乎都在這個陣營當中。
其代表的影響力,是能覆蓋幾千萬人的龐然大物。
“做好準備,邵董馬上要到了。”
方莉向身後幾人囑咐了一聲,“tvb那邊已經準備好直播了,你們再檢查一下各自準備的問題,和明報那些人打好招呼。”
如今的朝陽日報早已今非昔比,新進來的記者編輯無一例外全部都畢業于各大名校。
對于邵維鼎的傳奇經歷更是耳熟能詳,如今能親眼見到而且能采訪這位傳奇人物,這些人不知道有多麼興奮。
而在此時,另一邊海平面上。
徐浩文宋堯幾人坐著游艇已經來到了湛江艦邊。
原本以為邵維鼎會從軍艦上下來,上游艇。
沒想到他直接拒絕了。
邵維鼎看了看維多利亞港人頭攢動的場景,轉過頭看向湛江艦的船長︰“王船長,再送我一程如何?”
“邵先生,再過去,會有麻煩吧?”
王船長有些猶豫,在船上這段時間,他和邵維鼎聊過不少,深知此人的宏圖大略。
更是贊賞邵維鼎提出的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計劃。
只是貿然將軍艦開到維多利亞港港口,會招來一些糾紛和麻煩。
“王船長,我們已經到了維多利亞港了,不親臨體會一下,豈不是白來?”
邵維鼎毫不介懷,淡淡一笑︰“何況岸上那麼多港島市民,也想親眼目睹祖國的海軍海艦。”
“放心,有什麼責任我來承擔。”
王船長只有三十多歲,年紀輕,一身熱血。
見邵維鼎把話都說到這個程度,一咬牙,點頭道︰“行,那我就再送一程,責任什麼的不必多說,有什麼麻煩我能應對。”
這話一出,除了邵維鼎哈哈大笑之外,方協文和徐浩文宋堯等人都是嚇了一跳。
邵維鼎拍了拍方協文的肩膀,安慰他們︰“上次登臨葵涌港,英國人沒有反應。”
“現在登臨維多利亞港,又能如何?”
“英國人的底線就是沒有底線,放心吧。”
他的眉頭一挑,目光犀利︰“英國人的血氣早就隨著日不落帝國的崩塌,丟失的一干二淨了。”
軍艦重新起航,直撲維多利亞港。
這一動,英國人驚得雙目圓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