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維鼎的聲音,將任忠義的注意力重新喚回了眼前的計劃書上。
他突然意識到,國內對于這些地方的認知,恐怕都沒有眼前這位年僅只有24歲的年輕人深刻。
甚至于,在他所提出的未來暢想當中。
對于每一座城市的定位,以及發展方向。
都不是空想,而是言之有物。
是十分精準的判斷。
收回領土主權,是第一步。
而如何在收回主權之後,發展這些地方,並且維持經濟的高速增長的情況下,達成與大陸的經濟協同。
這個一直以來,被很多人所忽略的問題。
任忠義明白。
在此刻,在眼前這份計劃書前。
有了一個明確的答案。
深吸一口氣,這位已經年近七旬的老革命家,拿起桌上的文件,雙手都在微微顫抖。
但他的目光卻無比堅定︰“走,我和你一起去燕京。”
“這份計劃書,我要親手交到中央手里。”
邵維鼎的目的正在于此,自然是欣然同意。
不過因為任忠義年紀過大,不宜乘坐飛機的緣故。
所以一行人只能乘坐火車,前往燕京。
上次邵維鼎去燕京也是坐的火車,所以這一趟也算是輕車熟路。
在專列上。
兩人在這份計劃書上,繼續互相討論。
一些細節上的問題,以及政治上的風險,任忠義都一一指出,並進行修訂。
而在討論到中華電力的時候,任忠義有些疑惑。
目前中華電力仍然由嘉道理家族掌控,粵港澳三地電力並網的第一要完成的事情,肯定是要吃下中華電力。
而對于這種關鍵企業,英國人能放手?
對此,邵維鼎微微一笑︰“本來我是想打持久戰的,來內地也是為了造勢,以電網一體化來恫嚇住英國人,讓中華電網股價大跌逼得嘉道理只能棄械投降。”
“不過在我啟程之前,有個人找到了我,給我提出了一個更快的方案。”
“哦?”任忠義有些好奇,笑道︰“說說看。”
邵維鼎也不隱瞞,直接道︰“其實就簡單的‘三步走’。”
這話一出,任忠義更好奇了。
邵維鼎也干脆,直接將劉鑾熊給出的方案拿了出來。
任忠義接過,認真看了起來。
此刻車廂內,不僅有兩人。
袁天帆、方協文以及任忠義帶來的隨行秘書都在車內。
作為港島人,方協文十分清楚中華電力的分量。
他這段時間一直待在深圳,對于港島那邊的情況並不太清楚。
此刻听到鼎峰要吃下中電,最吃驚的人無疑就是他了。
“老袁,鼎少說的三步走是哪三步,和我說說?”
他拉著袁天帆的衣袖竊竊私語。
袁天帆看了眼邵維鼎以及正皺眉沉思的任忠義,低聲道︰“簡單來說就是佯攻大酒店,讓劉鑾熊當白手套高調收購,迫使嘉道理家族贖回股權消耗現金流。”
“第二步施行釜底抽薪,趁嘉道理家族資金鏈緊張時,公布“電網並網計劃“,逼港府開放管制。”
“第三步呢,第三步…”
“最重要的第三步,也就是當英國人為保大酒店妥協時,順勢吃下中電輸配電業務。”
方協文雙眼瞪大,拍案叫絕︰“妙啊!表面上打嘉道理,實際是要逼英國人讓出電網控制權!“
兩人的對話一字不差的落在任忠義的耳中,他皺起眉頭︰“有個問題,英國人怎麼可能放棄電力控制權?”
“因為他們別無選擇。”邵維鼎淡淡一笑道︰“當我們建立粵港澳電網一體化時,就已經注定了中華電力的結局。”
“在港燈以及廣東、澳門三者的夾縫下,中電的生存空間只會越來越小。”
“當大牙灣核電站建成之後,中電的任何優勢都將蕩然無存。”
到時候統一電網供電,價格勢必要比中電的電價要低上很多。
在市場上就沒有競爭力。
供電戶數減少的同時,因為火電限制,以及無法如同前世一般在內地建立核電站、火電站、水電站,其能源帝國就會如同無水之源逐漸干涸殆盡。
邵維鼎再次出聲道︰“而此時,他們再面臨家族立足之本的港島尚海大酒店的控股爭奪,就只能選擇妥協。”
“原來如此!”任忠義點點頭︰“市場調控機制下,英國人也無力阻止一個注定會逐步喪失的市場。”
“與其如此,倒不如趁價高的時候,盡早放棄。”
邵維鼎淡淡一笑︰“斷尾求生是壁虎的本能,英國人現在就是這只壁虎。”
任忠義此刻才認識到港島這座城市的復雜性,也認識到何為資本何為市場。
這是在利益權衡下,連根基都能拋卻的血腥。
任忠義望著窗外飛馳的農田突然問道︰“邵先生,你知道為什麼廣東缺電嗎?”
不等回答,他自問自答︰“因為我們每度電成本比港島貴40,工廠不敢開足馬力。如果真能建成這個統一電網......“他轉頭緊盯邵維鼎︰“你就是改革開放的功臣!”
邵維鼎卻望向北方漸近的群山︰“不,功臣是像您這樣深耕地方的同志。而我——”
他收回視線,晃了晃手中大酒店股權文件,“只是個替祖國收網的商人。”
兩人對視一眼,都是哈哈笑了起來。
笑過一陣之後,一名護衛隨從從另外一節車廂走了進來。
快步靠近,在任忠義的耳邊輕聲說了什麼。
“出什麼事了嗎?”
邵維鼎詢問道。
“邵先生,你對撒切爾在來燕京之前,先去一趟東京這件事怎麼看?”
任忠義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了另外一個問題。
“多方面因素吧!”
邵維鼎不知道任忠義是什麼意思,大概說了一句。
“能詳細說說嗎?”任忠義反而十分認真詢問,仿佛是在求證什麼。
“嗯......”見他的態度,邵維鼎籌措了一番詞匯,緩緩道︰“自從六月份,英國剛贏得馬島戰爭以來,英國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持續高漲,撒切爾個人的國際威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在燕京之前,他肯定想通過東京之行強化英國在亞太的軍事存在感,試圖給外界一個強硬姿態處理港島問題的信號,同時試探日本對我國政策的立場。”
任忠義認真听著,一邊點頭,一邊讓隨行的秘書快速記下來。
“還有嗎?”
邵維鼎點點頭,繼續道︰“英國國內現如今正在施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正是百廢待興急需要經濟投資的時候。”
“而日本作為如今的第二大經濟體,也是英國在亞洲的重要盟友,撒切爾政府必然希望推動日本對英國投資,尤其是在制造業和技術領域。”
邵維鼎略有深意道︰“日本企業在汽車、電子等產業的擴張對英國經濟復甦至關重要。”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條。”
“什麼?”
任忠義的身子都情不自禁的靠前,不光是他車廂內的其他人也都是如此。
“東京之行是撒切爾“全球外交”的一環。”邵維鼎沉聲道︰“拉攏日本,是一個信號。撒切爾必然試圖在後續中英談判中爭取更多國際支持,甚至希望日本在必要時對港島問題表態。”
“痴心妄想。”
任忠義極為憤怒,但僅僅是一會兒,他便重新收拾起情緒︰“邵先生,你覺得日本會不會表態?”
邵維鼎攤手一笑︰“任書記,您這有點杞人憂天了。”
“英國距離日本有多遠?我們距離日本又有多遠?”
“來硬的,我們會怕嗎?”
“而且,現如今中國是日本最急迫開發的龐大市場,他們是不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