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家大業大

第381章 電子產業提前布局下一個目標灣島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此間人雄 本章︰第381章 電子產業提前布局下一個目標灣島

    擠出記者團,邵維鼎目光瞬間冷了下來。

    瑪格麗特快步走到他身邊,手上抱著幾份文件。

    還不等她說話,邵維鼎立刻道︰“查一查斯沃琪集團內部,到底是誰將MH要並入集團的消息傳出去的。”

    瑪格麗特一听,就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這件事目前為止可就只有斯沃琪集團的幾名高層,以及幾位股東知道。

    這消息竟然被記者知道了。

    這問題可就嚴重了。

    從電梯離開,走進辦公室。

    瑪格麗特隨後將一份準備好的文件遞了上去。

    “BO,你讓我調查的東西,都在這里。”

    瑪格麗特一邊遞文件,一邊說著︰“之前沒有調查,我實在是沒有想到,港島一彈丸之地,竟然有著這麼雄厚的工業基礎。”

    邵維鼎接過文件,認真看了起來,淡淡道︰“你詳細說說看。”

    瑪格麗特點點頭道︰“全港目前大概擁有四萬家制造工廠,這些工廠以代工、制造業、電子業為主。”

    “但是,我翻閱過往資料發現,雇員在50人以下的小型工廠佔全港工廠總數的92,雇員人數佔41,而且工廠的平均人數還有下降的趨勢。”

    “企業規模小,生產容易調整,適應性比較強。但是無法形成規模,也意味著無法形成足夠的利潤,難以進行產業升級。”

    邵維鼎合上文件,隨意道︰“但是這兩年,這一狀況得到了根本的改變,大工廠逐漸開始兼並小工廠了是吧?”

    瑪格麗特點點頭︰“沒錯,這都是您的功勞。”

    “最近兩年隨著斯沃琪與屈臣氏的崛起,帶動了港島的制造業整體開始往自研和創品的方向發展。”

    “產業兼並已經成了一個大趨勢。”

    “各類品牌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出,港島制造在國際上的名聲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

    邵維鼎一邊听著,一邊看著手上的文件。

    上面說港島200余萬總就業人數里,有103萬的制造業工人,佔比高達52。

    制造業在港島經濟佔比中,更是高達三分之一。

    這些都毫無疑問,彰顯了港島雄厚的工業實力。

    可是呢?

    港島足足有四萬多家工廠啊!

    前世除了一萬多家工廠向內地轉移之外,其余三萬家,他們又去哪了?

    無疑是地產以及金融。

    資產化為資金,被這兩個吞金巨獸給吸納的一干二淨。

    劉鑾熊的崛起,就是一個例子。

    實業出身,八十年代初還在賣吊扇,被人叫做“風扇劉”。

    但到了83年,愛美高上市之後,他開始馳騁股市。

    縱然造就了他“股市狙擊手”的美名。

    但是成功的僅僅幾人而已,更多的還是一貧如洗的失敗者。

    想著這些,邵維鼎心中就在發寒。

    以他一人之力,如果還是按部就班,只看著眼前,那麼根本無法抵抗這時代洪流。

    最終港島,還會是前世那個港島。

    只不過,在超級地租的港島之下,多了三個超級產業園罷了。

    而要真正的逆轉這一切,必然需要大國下場。

    也就是國內的支持。

    邵維鼎想著這些,不由得深吸一口氣︰“瑪麗,還有一份電子產業的調查報告呢?”

    八十年代是港島電子行業發展的黃金時代。當美國和日本最初考慮半導體制造外移時,港島基本上是首選地域。

    瑪格麗特將第二份文件遞上︰“在這里。”

    她說道︰“經我調查,從七十年代末開始,飛利浦、TI和富士通等公司,就紛紛赴港投資,目前在港的電子產業環節主要為制造、封裝、組裝和測試。”

    “而繼建設封裝廠承接半導體的部分生產制造之後,許多跨國零部件制造商也在港島設立了市場部門,從事該地區的銷售,分銷和采購活動。”

    “再加上去年摩托羅拉在港島設立研發中心,現如今港島已經成為了內地以及周邊諸多地區購買電子元件的中轉站。”

    听著瑪格麗特的報告,邵維鼎拍了拍額頭。

    對于這個中轉站,他可絕對不會滿意。

    前世,台北和韓國毫無疑問,就是通過接收日本和美國的半導體產業,才一步登天的。

    而港島呢?

    自然也是接收了,瑪格麗特遞交上來的這份文件,就是鐵一般的證據。

    但前世為什麼港島沒有同韓國一樣,擁有如同三星一般的電子集團呢?

    “瑪麗,你覺得港島的半導體產業能發展起來嗎?”

    “很難。”瑪格麗特如同機器人一般,冷靜分析道︰“半導體行業是一個非常需要政府支持引領的產業,但港島政府強調所謂積極不干預政策。”

    “長期缺位,必然導致港島半導體產業發展與研發,失去長遠規劃和資金政策扶持。”

    瑪格麗特抬頭看了一眼邵維鼎,道︰“目前如果還是依照這樣的狀況發展下去,港島集成電路產業必然日漸式微,逐步落後于同一時期亞洲其它三條小龍。”

    這就是歷史,和瑪格麗特預言的一分不差。

    前世,在中英談判期間,人心惶惶。

    英資移產,港人移民。

    很多廠家甚至于都開始急功近利,不打算做長遠高科技投資,反而要爭取廉價勞工,以達至廉宜生產,快速獲得回報。

    因此廠商們一方面將家屬移民到加拿大、美國和澳洲。

    另一方面廠商又將工廠由港島搬到珠三角,整個八十年代都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為什麼港島沒有像韓國一樣,在承接日本美國的產業之後,往高端家電、半導體延伸。

    究其原因,就是廠家的這種急功近利心態使然。

    港島從來就不欠缺科技的土壤,也有足夠的基礎,以供發展。

    但礙于資本的短視,偏偏錯失了這個黃金機會。

    “BO,您是不是在擔心港島?”

    瑪格麗特似乎看穿了邵維鼎的心思。

    “哦,為什麼這麼說?”邵維鼎反問道。

    “你這張臉上,寫滿了憂國憂民。”瑪格麗特坦然說道。

    “憂國憂民倒不至于,這種事情還輪不到我。”邵維鼎淡淡道︰“我擔心的,是我腳下的立錐之地能否站的安穩罷了。”

    立錐之地,方寸之間。

    但要站的安穩,心中無愧,何其艱難。

    “算了不說這些了,菲尼現在在哪,今晚的博覽會還需要他來主持。”

    邵維鼎問道。

    “查克菲尼先生正在17樓,接待來自全球各地的鐘表品牌方和珠寶品牌方。”

    “行,等他結束,讓他來我這一趟。”

    邵維鼎擺了擺手,疲憊道︰“你下去吧,我一個人待會兒!”

    瑪格麗特轉身,走了兩步,遲疑了片刻,回過頭道︰“BO,其實有關于電子產業,你又何必拘泥于港島一地?”

    “放寬一下視野,比如隔壁的灣島。”

    灣島?

    邵維鼎猛然醒悟,自己這是鑽牛角尖啊!

    因為港鷹政府的緣故,未來十幾年沒有政策支持,資金支持。

    但是,灣島不一樣啊!

    前世灣島不就是將半導體產業發展起來了嗎?

    現如今還是八十年代,他大可以進行金融控制,直接截胡。

    而且,電子產業如果一分為二,封裝等產業鏈放在灣島,設計研發以及市場買賣放在港島。

    將港島納入到整個電子工業體系中,避免一家獨大,被當地所掣肘。

    越想,邵維鼎越覺得這個思路正確。

    看樣子,內地之行結束之後,還得去灣島一趟。(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港島,家大業大》,方便以後閱讀重生港島,家大業大第381章 電子產業提前布局下一個目標灣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港島,家大業大第381章 電子產業提前布局下一個目標灣島並對重生港島,家大業大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