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趙雲的命令,徐晃繼續在宛城外扎營,馬超駐守武陰。太史慈領玄甲騎前往協助華雄,進攻東武亭。
而東武亭被孤立無援,關羽不敢輕易出城,襄陽援軍又被馬超阻擋。廖化知道要麼死扛,要麼棄城。
太史慈來到後,廖化壓力巨大。派人給關羽送信,告知東武亭或許要失守了。關羽無奈為了保留兵力,令廖化一同退守宛城。
“奉孝,如今宛城已是孤城,關羽被圍困于此,荊州門戶已開,我欲取襄陽,奉孝有何良策?”許昌的趙雲得知徐晃等人已經將關羽徹底困在了宛城,立即找上郭嘉說道。
“主公,如今關羽被圍困宛城,關羽乃劉備結拜兄弟,劉備定會率軍前去救援。可令太史慈埋伏,令馬超假裝不敵,誘引劉備追擊進埋伏圈。”郭嘉想了想道。
趙雲看著輿圖道︰“武陰,劉備必定先攻這里。可令華雄在此設伏,圍困劉備。”
郭嘉想了想道︰“可行,若是劉備被圍,需要阻擋關羽的突圍,還有襄陽劉備的援軍。主公可令太史慈,童飛,管亥,三位趁機進軍襄陽。”
趙雲聞言點點頭道︰“若是進軍襄陽,孫權必定不會袖手旁觀,奉孝可有良策?”
郭嘉思考了一下道︰“可令沮授與張遼將軍,佯攻會稽,九江等地,牽制孫權。如此一來劉備便沒有後援,可以全力進攻襄陽。”
趙雲听後,微微點頭,說道︰“奉孝此計甚妙,我這就去安排。”趙雲立刻傳令下去,各路兵馬迅速行動起來。
劉備果然如郭嘉料想一樣,一听到關羽被困,對劉備而言,自桃園結義以來, 他放棄過很多,但是唯獨不能放棄他的兩個兄弟。不顧諸葛亮的勸阻,點齊兵馬領一萬精兵直奔宛城而去。
“主公,劉備已經領兵前往宛城,諸葛亮坐鎮襄陽。”一名探子前來對趙雲拱手說道。
“再探!”趙雲平靜的說道。
“喏!”探子領兵而去。
此時華雄已經率西涼鐵騎,在武陰附近埋伏起來。劉備果然打算先取武陰,確保自己的退路。
馬超先是領軍抵抗一陣,隨後假裝不敵,徐徐而退誘引誘劉備追擊。馬超領著西涼一路“丟盔棄甲”,狼狽而逃。
劉備一路追擊,他知道徐晃就在宛城外扎營,他要在馬超和徐晃匯合之前,先消滅馬超,這樣徐晃的實力就會大大減弱。
想的很美好,但是現實很殘酷,劉備一路追擊深入埋伏圈。突然一陣陣殺聲響起,華雄領著五千西涼鐵騎,突然從劉備大軍側翼殺出。
劉備見狀頓時大慌,連忙指揮士兵上前交戰。而此時馬超也領西涼鐵騎回過頭沖殺,劉備沒想到馬超居然是在佯敗。
“陳到,快,攔住馬超。”劉備連忙分兵迎敵。
“殺!”馬超手持長槍,一路沖殺陳到雖然勇武,但並非馬超對手。
華雄勇武領著西涼鐵騎,左沖右突,殺的劉備大軍人仰馬翻。劉備軍陣大亂,各自為敵劉備此時根本沒法統一指揮。
宛城的關羽收到劉備被中了埋伏,心中大急,不顧王甫勸阻。領五千兵馬,打算沖破徐晃大營,前去救援劉備。
而諸葛亮也做出來了同樣的舉動,明知出兵救援劉備,必竟襄陽必定會被趙雲趁機進攻,但是卻沒有不出兵的理由,畢竟劉備是自己的主公。
太史慈,童飛,管亥三人,趁機領本部兵馬直取襄陽。襄陽守將文聘,听從諸葛亮的安排,只守不出打算拖延時間。
文聘站在襄陽城頭,望著遠處塵土飛揚,太史慈的玄甲鐵騎如黑雲壓境,迅速逼近。他握緊手中長槍,沉聲下令︰“全軍戒備!弓弩手準備!”
襄陽城高池深,易守難攻,但趙雲軍來勢洶洶,文聘不敢有絲毫大意。他深知,只要拖住敵軍,只要等到諸葛亮,劉備回援,襄陽仍可保全。
太史慈率軍抵達城下,見襄陽城門緊閉,城上弓弩齊備,便知強攻不易。他冷笑一聲,對童飛、管亥道︰“文聘乃荊州名將,守城有術,不可輕敵。傳令下去,先以投石車轟擊城牆,壓制敵軍弓手,再令盾兵掩護雲梯登城!”
“轟!轟!轟!”趙軍投石車猛烈轟擊,巨石砸向城牆,震得磚石崩裂。文聘沉著指揮,令士兵分散躲避,同時下令弓弩手瞄準趙軍攻城部隊,箭如雨下。
“殺!”太史慈親自持弓,連射數箭,每一箭必中一名守軍,震懾敵軍。管亥則率領精銳刀盾兵,頂著箭雨,架起雲梯,攀城而上。
文聘見狀,大喝一聲︰“倒金汁!”滾燙的金汁煮沸的糞水)自城頭傾瀉而下,攀城的趙軍士兵慘叫連連,紛紛跌落。管亥也被燙傷手臂,咬牙退下。
太史慈見正面強攻受阻,立即調整策略,對童飛道︰“襄陽臨漢水,必有水門,你率一隊水性好的士卒,從水路潛入,若能打開城門,我軍便可一舉破城!”
童飛領命,挑選數十名精銳,趁夜色沿漢水潛行,果然發現一處水門。然而,諸葛亮早就料到,吩咐過文聘早做防備。
水門內設有鐵柵欄,並有伏兵把守。童飛剛率軍潛入,便遭遇伏擊,雙方在水中激戰,血染漢水。
最終,童飛雖斬殺數名敵軍,但未能突破水門,只得率軍撤退。
太史慈見連續兩日強攻、奇襲皆受挫,心生一計,對管亥道︰“文聘謹慎,但若見我軍‘潰敗’,或許會出城追擊。你可率軍佯裝敗退,誘他出城!”
管亥依計行事,次日率軍攻城,故作不敵,丟盔棄甲而逃。文聘在城上觀望,副將建議︰“將軍,敵軍已亂,何不出城追擊?”
文聘搖頭道︰“太史慈乃智勇之將,豈會輕易敗退?此必是誘敵之計!”遂堅守不出。
“奉孝,我打算親征襄陽”在許昌的趙雲收到太史慈的戰報,憂心忡忡的對郭嘉說道。
郭嘉想了想道︰“主公親征,萬一許昌的士族……。”
趙雲擺擺手道︰“我相信文若,倘若他辦不到,那就不能怪我了,何況子義連日攻城受阻。再這麼下去孟起那邊恐怕堅持不了,若是劉備,關羽等人撤回襄陽,想要再取襄陽就更難了。”
“如此,我便就在許昌,以免生變。主公可令張燕為奇兵,進攻水門,文聘一定想不到。”郭嘉對趙雲拱手說道。
五日後,趙雲親率精銳抵達襄陽城外,與太史慈合兵一處。文聘見趙雲親至,心中暗驚,但仍鎮定指揮守城。
趙雲策馬城下,高聲道︰“文仲業!劉備大勢已去,何不早降?若開城歸順,我必厚待!”
文聘朗聲回應︰“趙子龍,我受劉皇叔厚恩,豈能背主?襄陽城在,我文聘在!”
趙雲嘆息,隨即下令︰“全軍听令,四面攻城!務必今日破城!”
趙軍士氣大振,投石車、沖車、雲梯齊上,攻勢如潮。文聘雖奮力抵抗,但兵力懸殊,漸顯不支。
就在此時,漢水之上戰鼓震天,張燕率水軍殺至,猛攻襄陽水門。守軍腹背受敵,終于崩潰。
“轟!”一聲巨響,城門被沖車撞開,趙軍如潮水般涌入。文聘見大勢已去,拔劍欲自刎,卻被趙雲一箭射落佩劍。
“文將軍,何必如此?”趙雲策馬而至,肅然道︰“劉備已敗,天下將定,將軍乃當世良將,何不共襄盛舉?”
文聘見大勢已去,為了襄陽百姓。也為了自己身後的一家老小,長嘆一聲,最終棄劍投降。
隨著文聘的投降,襄陽徹底落入趙雲之手。荊州門戶大開,劉備、關羽、諸葛亮退守江陵,再無反擊之力,打算先退永安,先穩定益州。
趙雲站在襄陽城頭,望著南方,對郭嘉道︰“奉孝,下一步,該取江陵了。”
郭嘉微微一笑,道︰“主公勿急,孫權此刻必定坐立不安,或許……我們可以先和他談談。”
趙雲目光深邃,緩緩點頭︰“如今荊州門戶已開,益州也在高順,馬鐵等人在。荊州劉備已經收不住了,想必必定會退回益州,如今天下大勢,已在我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