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的局勢逐漸穩定下來,但劉備清楚,這片土地上的士族勢力復雜,人心尚未完全歸附。
為了穩固荊州,劉備必須贏得這些士族的支持。一日,劉備與諸葛亮、徐庶在府中議事廳內商討對策。
議事廳內,氣氛莊重而肅穆,劉備坐在主位上,眉頭緊鎖,目光深邃。諸葛亮輕搖羽扇,坐在一旁,微微一笑,似乎胸有成竹。徐庶則站在諸葛亮身旁,認真傾听,不時點頭。
“孔明,荊州雖已初定,但士族之心尚未完全歸附,如何是好?”劉備皺眉問道,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憂慮。
荊州的士族勢力根深蒂固,若不能妥善處理,未來可能會成為隱患。
諸葛亮輕搖羽扇,微微一笑,從容答道︰“主公勿憂。荊州士族重名望以及利益,主公只需以禮相待,必能贏得其心。”
他深知士族的特性,名望和禮遇以及利益對他們來說極為重要,尤其是利益,若是動到他們的利益所在,好不好就會直接反了。
徐庶點頭附和,補充道︰“孔明所言極是。龐德公、黃承彥等人皆是荊州名士,主公若能親自拜訪,必能得其支持。”
他提到的幾位名士在荊州頗有影響力,若能得到他們的支持,將大大增強劉備在荊州的根基。
劉備听後,目光一亮,點頭道︰“好!明日我便親自前往拜訪。”他明白,贏得士族的支持,不僅需要策略,更需要誠意和禮遇。
他起身,站到窗前,望著窗外的荊州大地,心中暗暗下定決心。第二天,劉備換上整潔的衣袍,帶著諸葛亮和徐庶,前往拜訪荊州的名士。他們首先來到龐德公的府邸。
龐德公是荊州的德高望重的名士,他的意見對其他士族有著重要的影響力。龐德公坐在書房中,正在翻閱古籍,听到劉備的到來,他微微一笑,起身迎接。
劉備一見到龐德公,便深深一拜︰“龐德公,劉備久仰大名,今日特來拜訪。”他的語氣誠懇,態度謙遜。龐德公微微點頭,回禮道︰“玄德公,久聞你的仁德之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他的目光中帶著贊許,顯然對劉備的印象不錯。劉備起身,坐在龐德公對面,開門見山地說道︰“龐德公,荊州如今雖已初定,但人心未穩。備不忍漢室衰落,荊州之百姓流移失所,若要抵擋曹操趙雲這些諸侯來犯,劉備希望得到您的支持。”
龐德公沉吟片刻,說道︰“玄德公言之有理,荊州數十年未經戰火,如今曹操,江東對荊州虎視眈眈,確實需要有德之人來守護。我雖年邁,但願意為你出謀劃策。”
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欣慰,顯然被劉備的誠意所打動。劉備心中一喜,連忙道謝︰“多謝龐德公!有您相助,荊州必能安定繁榮。”
他起身再次一拜,龐德公也忙起身回禮。隨後,劉備又拜訪了黃承彥等其他名士。黃承彥倒是容易多了,因為他是諸葛亮的岳父,有諸葛亮幫忙做說客,很快便得到黃承彥得支持。
每到一處,劉備都以禮相待,誠懇地表達自己的心意,也對各大士族承諾了自己的誠意。他的誠意和謙遜贏得了名士們的贊譽和支持。
回到府中,劉備坐在議事廳中,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諸葛亮和徐庶也圍坐在一起,討論著接下來的計劃。
“主公,士族的支持已基本穩固。”諸葛亮說道,“接下來,我們應著重發展經濟,安撫百姓,以鞏固荊州的根基。”
劉備點頭道︰“好,孔明,接下來就交給你了。我們要讓荊州的百姓感受到我們的仁政,讓他們安居樂業。”
徐庶也補充道︰“主公,我們還要加強軍事防御,防止曹操和趙雲的威脅。荊州的安定,是我們下一步發展的基礎。”
劉備站起身對二人行禮道︰“好,孔明、元直,你們的計劃我都同意。備得孔明,元直相助,實在備三生有幸啊!。”
議事廳內,三人相視一笑,信心滿滿。荊州的局勢雖然復雜,但在劉備、諸葛亮和徐庶的共同努力下,這片土地正逐漸走向安定與繁榮。
河北鄴城,趙雲在府中召集眾將謀士,商議下一步戰略。郭嘉、田豐、沮授、馬超、徐晃、太史慈等人齊聚一堂,氣氛凝重。窗外秋風蕭瑟,卷起幾片枯葉,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戰事。
趙雲展開地圖,指著漢中說道︰“漢中乃入蜀門戶,若能取之,而荊州劉備必定也會想盡辦法,進軍蜀中蜀中將會是我與劉備的決戰之地。眼下對于漢中諸位以為如何?”
嗜酒的郭嘉。依舊晃著酒壺微微一笑道︰“主公,張魯佔據漢中多年,五斗米道頗得人心,主公若能將其勸降,可免刀兵之禍。且張魯素來崇信道教,若能以道教之名勸其歸順,或可事半功倍。”
田豐點頭附和︰“張魯雖據漢中,但其志不在天下,若能以利誘之,或可不戰而勝。不過,張魯麾下謀士楊松貪財好利,若能從他入手,或許能事半功倍。”
沮授卻皺眉道︰“主公,張魯雖無大志,但其弟張衛卻野心勃勃,恐不會輕易歸順。且漢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若貿然勸降不成,反被其察覺我軍意圖,恐生變數。”
馬超聞言冷哼一聲,站出來抱拳道︰“主公,張魯不過一介庸主,何必費此周章?末將願率西涼鐵騎,直取漢中!若張魯不降,便讓他見識見識我西涼鐵騎的厲害!”
徐晃也不甘示弱,上前一步,抱拳沉聲道︰“孟起所言極是。漢中雖有險要,但我軍兵精糧足,何懼一戰?若拖延時日,恐生變故。”
太史慈卻搖頭道︰“兩位將軍勇猛,但漢中地勢復雜,強攻恐損兵折將。況且還有曹操虎視眈眈,不如先遣使勸降,若其不從,再以武力取之。如此,既能顯我軍仁義,又能減少損失。”
“正事如此,若是以大軍壓境,張魯必定會全力抵抗,戰事一起若是不能速戰速決。一旁既有有曹操虎視眈眈,而且恐怕蜀中也會被劉備捷足先登,還是已勸降為主,先禮後兵!”田豐對眾人說道。
趙雲抬手示意眾人稍安勿躁,沉聲道︰“諸位所言皆有道理。孟起、公明勇猛,我心甚慰。然漢中地勢險要,強攻恐損兵折將。不如先遣使勸降,若其不從,再以武力取之。”
眾將齊聲應諾︰“主公英明!”
三天後趙雲讓沮授為使者,出使漢中交涉,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斥候匆匆闖入,單膝跪地稟報道︰“主公,剛剛得到消息,劉備親率大軍軍五萬,正向永安進發,似乎打算進軍益州!”
此言一出,廳內頓時一片嘩然。郭嘉眉頭緊鎖道︰“臥龍之名果不其然啊,竟想搶先一步。主公,若讓劉備得了益州,我軍入蜀之路將被阻斷,形勢將極為不利。”
田豐也沉聲道︰“主公,事不宜遲,需立即行動。若讓劉備搶先取得益州,我軍將陷入被動。”
馬超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戰意,抱拳道︰“主公,末將願率軍前往漢中,若張魯不降,末將願意為先鋒突襲漢中!”
趙雲沉思片刻,目光堅定︰“也罷!孟起,你率西涼鐵騎先行。徐晃、太史慈,你二人率軍緊隨其後,務必在曹操之前拿下漢中。沮授已經出發兩天了,這幾日應該便會有消息傳回。”
眾將齊聲應諾︰“遵命!”
就在眾人準備行動之際,郭嘉忽然開口道︰“主公,且慢。但我軍若貿然行動,曹操必定會得到消息,難免從中作梗。不如多派細作打探虛實,避免進入被動。”
趙雲點頭︰“奉孝所言極是。傳令下去,立即派出細作,務必查明曹操大軍的動向。”
郭嘉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主公,曹操必定會有所舉動漢中之戰,不可能沒有他曹操的身影,他必定也知道漢中的重要性,定會借此牽制我軍,使我軍無法全力入蜀,屆時劉備也是有野心的,屆時便能在西線戰事拖住我軍。”
趙雲聞言,眉頭微皺︰“奉孝之意是?”
郭嘉喝了一口酒,緩緩道︰“曹操或許早已料到我會取漢中,想必會有所作為。主公,需防其聲東擊西之策。”
田豐也點頭道︰“奉孝所言有理。曹操素來詭計多端,不可不防。”
趙雲沉思片刻,果斷下令︰“既如此,孟起、公明、子義,你三人率軍先行,務必小心行事。元皓,你負責統籌全局,隨時應對曹操的動向。”
眾將齊聲應諾︰“遵命!”
就在眾人準備散去之際,門外又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另一名斥候匆匆闖入,神色慌張︰“主公,大事不好!剛剛得到消息,張魯已與曹操暗中結盟,準備聯手對抗我軍!”
此言一出,廳內頓時一片寂靜。趙雲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冷意︰“張魯竟與曹操結盟?看來,勸降已無可能。”
郭嘉輕嘆一聲︰“主公,事已至此,唯有速戰速決。若讓張魯與曹操聯手,我軍將陷入兩面受敵的困境。”
馬超眼中戰意更盛,抱拳道︰“主公,末將願率軍直取漢中,絕不讓張魯與曹操得逞!”
趙雲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好!孟起,你率西涼鐵騎先行,務必在曹操與張魯會合之前拿下漢中。徐晃、太史慈,你二人率軍緊隨其後,務必全力支援。元皓,紹文,你負責策應,務必確保我軍後路無憂。”
眾將齊聲應諾︰“遵命!”
就在眾人準備行動之際,郭嘉忽然開口道︰“主公,且慢。張魯與曹操結盟,或許只是權宜之計。若能離間二人,或可扭轉局勢。”
趙雲眼中閃過一絲亮光︰“奉孝有何良策?”
郭嘉微微一笑︰“張魯雖與曹操結盟,但其弟張衛素來與曹操有隙。若能利用此點,或可離間二人。”
田豐也點頭道︰“奉孝所言極是。主公,不妨派人與張衛接觸,或許能從中找到突破口。”
趙雲果斷下令︰“好!惡來,立即快馬傳令沮授,此事交由他全權負責,務必盡快離間張魯與曹操。”
典韋立即拱手應諾︰“遵命!”
隨著一道道命令下達,廳內眾將紛紛離去,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大戰。趙雲站在地圖前,目光深邃,仿佛已看到了未來的戰局變幻。
窗外,秋風依舊,卷起漫天黃沙,仿佛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腥風血雨。
趙雲命沮授為使者攜厚禮前往漢中,臨行前特意叮囑︰“務必以禮相待,曉以利害。若張魯願降,必以高官厚祿相待。”
沮授領命而去,數日後抵達漢中。張魯在府中接見沮授,此時沮授不知張魯已經和曹操聯盟,共同敵對趙雲,張魯神色倨傲︰“趙雲遣先生前來,所為何事?”
沮授對張魯恭敬行禮,道︰“我主聞張天師仁德,特遣在下前來,願與天師共謀天下。若天師願降,必以高官厚祿相待,保漢中百姓安寧。”
張魯冷笑一聲,揮袖道︰“漢中乃我根基,豈能輕易歸降?何況趙雲挾天子,殺害忠臣等不臣之舉。他趙雲雖強,但我有白水、武都,漢水為屏障,何懼之有?”
沮授幾次交涉下來,見張魯適應態度強硬,只得告辭離去。不曾想,剛出漢中便于收到了趙雲的信,才得知張魯已經和曹操聯盟,難怪態度如此堅決。
沮授勸降失敗離去後,張魯召集眾將商議。謀士閻圃勸道︰“主公,趙雲不但統一了河北,西涼,如今他兵鋒正盛,若能與其結盟,或可保漢中安寧。”
張魯卻搖頭道︰“趙雲並非只想結盟,還想吞並我等。我漢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趙雲雖強,但我有白水、武都為屏障,何懼之有?傳令全軍,加固城防,準備迎戰!”
大將楊昂抱拳道︰“主公英明!末將願率軍死守漢中,必叫趙雲有來無回!”
張魯滿意地點頭︰“好!楊昂、楊任,你二人率軍駐守白水、武都,務必嚴防趙雲來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