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謹遵郭嘉之計,毅然決然地率領徐晃、高順以及管亥奔赴界橋,與此同時,為防暴動再現,或鮮卑烏桓再度來犯,太史慈與夏侯蘭則奉命留守涿郡。
“主公,此役我等必須速戰速決,張合那邊兵力匱乏,恐怕難以持久。倘若袁紹回過神來,我等便難以脫身了。”郭嘉憂心忡忡地對趙雲說道。
“奉孝,如今嚴綱已然陣亡,義從亦所剩無幾,顏良與袁紹又對公孫瓚形成夾擊之勢。張合縱然能制造些許混亂,然而文丑尚在鄴城,袁紹恐怕不會輕易撤兵。”
趙雲心中仍存憂慮,畢竟公孫瓚現今不僅民心盡失,更是殘殺了劉虞,而劉虞乃漢室宗親,袁紹亦是奉旨出征,欲為劉虞報仇雪恨,以正漢室之威嚴。
自己如今卻要去營救公孫瓚,如此一來,恐怕是要與袁紹全面開戰了,只盼公孫瓚經此一敗,能夠不再如此莽撞。
“主公,公孫瓚若敗,我等務必將幽州緊緊握于手中,切不可輕易拱手相讓。待他日實力足以與袁紹抗衡,河內可揮師北上鄴城,常山可揮軍南下巨鹿一帶,幽州則可南下南皮,屆時三路大軍便可與袁紹一決高下。”郭嘉條分縷析地向趙雲剖析戰局。
界橋之上,公孫瓚凝視著嚴綱的遺體,心中的惱怒如潮水般洶涌。他曾千叮萬囑,讓嚴綱穩扎穩打,切勿冒進,可如今,自己那三千精銳的義從,竟然被區區八百先登死士擊潰。
原本,他已將青州視為囊中之物,卻沒料到嚴綱在此地折戟沉沙,將自己精心布置的棋局全盤打亂,致使如今陷入兩面受敵、進退維谷的困境。
此時的趙雲,聆听著郭嘉為他描繪的未來藍圖,心中猶如燃起了一團熊熊烈火,豪氣干雲,眼神愈發堅定︰“雲得奉孝,實乃三生有幸!如今就依奉孝所言,此役必當全力以赴,救出公孫瓚,暫且穩住河北局勢。”言罷,大軍如疾風般加速向界橋挺進。
而此時的界橋上,公孫瓚雖惱怒萬分,但也深知必須全力抵御。袁紹則在後方穩坐中軍帳,指揮若定,妄圖一舉將公孫瓚殲滅。
“公明,給我沖破顏良的騎兵陣!管亥,速速前往公孫大營,營救公孫瓚!”趙雲望著混亂不堪的戰場,心急如焚,急忙對二人下達命令。
“遵命!”二人領命後,如離弦之箭般,率領本部兵馬,徑直沖向戰場。
“伯平,去會會那令人聞風喪膽的八百先登死士,同為特殊部隊,務必小心謹慎。”
“請主公放心,末將定當讓陷陣營成為敵人揮之不去的夢魘!”高順言罷,毫不遲疑,如猛虎下山般,直撲麴義的先登營。
“惡來,留下百人護軍師周全,你隨我一同去會會那袁本初!”趙雲如疾風般率領剩余兵馬,攜同典韋和一千親衛鐵騎,如離弦之箭朝袁紹陣中疾馳而去。
先登死士固然勇猛無匹,然高順的陷陣營亦毫不遜色,且在裝備上更勝一籌,高順與徐晃如猛虎下山般,迅速與麴義和顏良二人交鋒。
“趙子龍,公孫瓚殘殺漢室宗親,孤奉天子之命討賊,你現今為何要助紂為虐,究竟意欲何為?”袁紹見自己的大軍受阻,又見趙雲率軍殺來,不禁怒發沖冠,破口大罵。
“袁紹,吾深知公孫將軍已然知錯,然如今北邊戰亂頻仍,公孫瓚抵御異族屢立戰功,又是陛下親封的驃騎將軍,北方異族尚需公孫瓚鎮守,若是將其剿滅,你袁本初可有能耐守住這北方邊境?”趙雲義正言辭地對袁紹質問道。
“哼,那又怎樣,我可是大將軍!今日公孫瓚必亡,你若執意相助,待文丑大軍一到,休怪孤手下無情。”
趙雲深知文丑已被張合牽制于鄴城,無法前來。他一槍挑開迎面殺來的敵軍,振臂高呼道︰“哼!那就手底下見真章吧,殺!”
戰場上頓時殺聲四起,響徹雲霄。高順與徐晃配合得天衣無縫,陷陣營恰似一把無堅不摧的利劍,直插先登營之中,先登營雖拼死抵抗,卻也逐漸處于下風。
另一邊,管亥成功沖入公孫大營,護著公孫瓚向外突圍。公孫瓚見此情形,士氣大振,率領殘兵與管亥會合。
趙雲這邊徑直沖向袁紹,典韋手持雙戟,所過之處,敵人紛紛倒地。袁紹麾下諸將皆心生恐懼,不敢與之正面交鋒,眼看著趙雲即將殺至陣前。
此時,遠處驀然傳來一陣如雷貫耳的號角聲。原來是公孫越率援軍趕到。原來公孫越收到嚴綱兵敗的消息後,心急如焚,擔心公孫瓚的安危,所以也馬不停蹄地率軍疾馳而來。
袁紹本想等到文丑大軍如潮水般涌來,再率領全軍出擊,一舉消滅公孫瓚。此時卻見公孫瓚還有援軍,又收到鄴城的急報,韓馥舊黨竟然如毒蛇般趁機作亂。
他心里猶如熱鍋上的螞蟻,焦急萬分,擔心冀州發生變故,便心生退意,深知今日公孫瓚難以消滅,只能恨恨地咬牙切齒,下令退兵。
“主公,是否追擊?”典韋一邊如砍瓜切菜般擊殺敵軍,一邊氣喘吁吁地問趙雲道。
趙雲堅定地搖搖頭,沉聲道“不必了,通知伯平,公明,準備撤退!”
“是!”典韋領命而去,如離弦之箭般飛奔而去。
趙雲便開始收攏親衛,準備前去和管亥會合,此次救出公孫瓚已是九死一生,不知道冀州的張合是否順利,希望他能隨機應變,千萬別陷入困局才是。
“主公,大事不妙啊!”趙雲正收攏親衛時,管亥如一陣疾風般疾馳而來,高聲喊道。
“文曲?何事如此驚慌?難道是袁紹的援軍到了?”趙雲心頭一緊,連忙問道。
“並非如此!主公,末將無能,未能勸住公孫將軍。公孫將軍一意孤行,執意領著公孫越追擊袁紹,他竟然認為此時是擊敗袁紹的絕佳時機。”管亥下馬後,單膝跪地,一臉懊惱地說道。
趙雲聞言,不禁一拍額頭,心中暗罵︰這公孫瓚莫不是個傻愣子?此時不撤,還去追擊,難道真的是活膩了不成?
要知道,袁紹好歹也有三五萬大軍,而趙雲和公孫瓚兩人加起來的人馬,連袁紹的一半都不到。袁紹此番退兵,又不是潰敗,若不是鄴城有變故,再加上自己和公孫越突然殺到,袁紹豈會輕易退兵?
如今這公孫瓚貿然追擊,萬一陷入袁紹的埋伏,那可真是前功盡棄了!
“此非文曲之過,速去將軍師請來!”趙雲無奈地扶起管亥,嘆息著說道。
“遵命!”管亥領命後,如離弦之箭般上馬疾馳而去。
“來人,立刻將此事告知高順,命他前去接應公孫瓚,同時要小心敵人設下的埋伏!”趙雲一臉憂慮地對一旁的一名親衛吩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