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外細雪簌簌,窗欞上凝著薄薄的冰花。
包國維的別屋不大,卻暖得讓人發汗——爐膛里的炭火 啪作響,砂鍋里的酸菜湯咕嘟咕嘟翻著白沫,
混著羊肉的油脂香在屋里飄散。
他兩袖挽至肘間,露出小臂上幾道淺疤,正將豆腐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塊,刀尖在案板上敲出輕快的節奏。
羊肉片得極薄,一入滾湯便卷了邊,浮在酸菜間像綻開的紅梅。
“依照最新整編與調查數據,我第三綏靖區目前下轄五座核心城市,
鄭城、商都、許昌、漯河、平頂山,統籌全區15個大縣政區。
經基層整合,目前境內有登記建制行政村3142個,另設有141個流民新村與屯墾點,
用于安置黃泛區與敵後流亡而來的難民與災戶。\"
陳松柏捧著文件念得口干,忍不住瞥向砂鍋,\"司令,這做法不像是中原風味?\"
\"大亂炖嘛,酸菜是從北邊搞來的。\"包國維頭也不抬,又下了一碟羊肉,\"這不是大冬天嘛,羊肉加這個吃著好吃。\"
新任的警察總隊長陳三突然抽了抽鼻子︰\"不對!這湯里還藏著東西!\"他抄起長柄勺往鍋底一撈,竟撈起幾枚油亮的紅辣椒︰\"好家伙!司令私藏川椒!\"
\"繼續念。\"包國維敲了敲砂鍋邊。
陳松柏清了清嗓子︰“教育方面,截至本年冬季學期,全區共設有中學26所,涵蓋省立、縣立與教會私立體系,
初級小學46所,多設于各縣主鎮與人口集中區,並于商都開封)復學的豫省大學,含借教大學六所,
延聘歸鄉學者及軍政干部兼任教職,鄉間私塾數量無法統計,保守估計仍有數十處尚在授讀。”
\"鎭!\"二十三師師長王大發突然拍桌,\"那幫洋和尚佔著最好的樓,咱們的學生擠在為數不多的教室上課!
要我說——\"
\"要你說,就該把教堂全拆了?\",軍部參謀長何為一邊從旁邊的木架子上將一塊羊肉從全羊身上割下一邊笑道,
\"別忘了,前幾個月的那批盤尼西林是誰給的。\"
包國維終于開口︰\"豆腐好了。\"
眾人頓時噤聲,各自拿起筷子。
熱騰騰的豆腐一入口,燙得張迷龍直哈氣,卻舍不得吐出來,
只得鼓著腮幫子含糊道︰\"嘶——燙!嘿嘿,這就得吃燙嘴的,香!\"
陳松柏這才繼續,“在工商業方面,我第三綏署重點推動恢復生產與鼓勵工廠自辦。
今年竣工並投產的新建民營工廠共計12座,行業涵蓋繅絲、磚瓦、機械修理與紡織補給。
綏署工商處合並戰前遺存與復工單位,全區現有登記在冊工廠62座,
具體包括印刷、磚瓦、小型紡織、面粉、制革、火柴、小型機修、繅絲、被服修補、糧油加工、鐵路工務等行業。
在金融商業體系方面,經市場清理與注冊登記,目前全區特許登記商社共計382家,多集中于鄭許漯一線鐵路沿線城市。
另有家庭作坊式工場與互助團體若干,活躍于集鎮與後方村落,承擔軍需織造、農具修理、手工制品等職能。
商社類別涵蓋糧行、布莊、藥鋪、鐵貨、典當、雜貨六大類,其中以五合永、同順源、瑞成公等商號已恢復戰前規模。
最後是財政方面……
截至立憲三十一年冬,綏靖區所屬15個大縣上繳綏署的各類型稅收總額達一百一十七萬元法幣,
糧秣征繳以及對外購買,總計12億4千萬斤,其中60進入倉儲,40用于地方民政、賑濟及調撥儲備和上繳中央……”
他念完,屋中一時間靜了下來,只剩爐中鍋湯咕嘟的聲音。
張迷龍低頭埋著腦袋,一邊吃羊肉一邊皺眉,他對這些數字實在沒太多概念,只覺得熱湯好,肉切得厚實,
陳三參加過預備役軍官訓練團,對民政有些了解,但終究不是行家,只是怔怔地看著另外兩人的臉色,想從他們臉上看出一些東西。
何為與王大發則坐直了些,眼神逐漸發亮。
兩人皆是軍校出身,王大發還是憲兵系統調出來的,對于地方財政數據和民生統計並不陌生。
陳松柏話音落下片刻,兩人幾乎是同時發出低聲感嘆︰
“這才多長時間,居然恢復了戰前七成的財政體量……簡直是個奇跡!”
的確,戰前的豫東,可是整個豫省的金腰帶,平漢、隴海兩大鐵路在此交匯,又臨黃河,地利之便,全國罕有,
只不過一場戰爭、一片黃泛區,把幾十年積累沖了個干淨,大量人口、財富、資源流失,
而如今包國維主政豫東才多久,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後終于見到了起色。
同樣主政過的陳松柏深知其中的不易,因此他看向包國維的眼色更具尊敬和崇拜,
畢竟搞民生很大的基礎在于基建,而基建在當下的耗費之高,除了中央以外,沒有人哪個軍頭是願意拿錢投給民生,
都是給部隊擴軍買裝備……
“咱們綏靖區是單列建制,財政也不歸豫省,征稅征糧都要單獨上繳中央國庫。”
陳松柏又補了一句,“按行政院《非常時期征糧辦法》規定,我區在完成上繳配額後,仍能結余一大批,
這結余……
這話一出口,張迷龍第一個瞪大眼︰“那就是說……司令,我們還能自己花一部分?”
陳三一激靈,筷子一擱,嘴角已經掛上笑意︰“那是不是可以……多買點軍火、藥品啥的?”
王大發嘴里撕扯著羊排︰“對啊,現在咱們十一軍兵多將廣,但是打一仗的彈藥消耗也不小。”
陳三趕緊插嘴︰“還有我們警察總隊,好歹也是個師級編制,結果連像樣的炮都沒有!”
王大發放下肉,“你這話說得不地道,老陳,上個月不是才給了你們三十六門炮嗎?”
陳三給了他一個白眼,毫不客氣︰“那迫擊炮能算嗎?”
包國維這時才放下刀,抖了抖刀面上掛著的豆腐渣,語氣不緊不慢︰
“今年這筆錢,的確要買一批軍械物資,從渝城方面多訂購一些,特別是炸藥、裝甲坦克的零件、通用機槍,缺口都不小。”
他說著,拿起筷子,夾起一塊剛出鍋的豆腐,晃了一下,看那豆腐在湯水里顫顫巍巍地滴著熱氣。
“尤其是通用機槍的配件,國內技術和原材料的產量有限,要從國外購入,這價格都翻了不少。”
“不過——買,不如造,所以要花一筆錢從國外想辦法搞一批原材料和設備回來,提高我們自己的造血能力,
這個我會和情報部那邊商量出個法子。”
“咱們自己的軍工廠,必須再加快腳步,產量必須每季度都得有增長。”
“另外,今年綏署的主要任務——不是作戰。”
他掃了眾人一眼,像是要把這句話釘進所有人的腦袋里。
“而是搞民生。”
這一句落地,將屋外窗紙上的雪聲也壓了下去。
爐火“嗤”地響了一下,鍋里湯滾了一圈,像回應似的輕輕濺了點湯花出來。
張迷龍手里的筷子“啪嗒”掉進空碗︰“不...不打仗?”他額角抽搐著,“小鬼子還在蘭封修堡壘呢!”
王大發和陳三皆是震驚,何為猶豫著說,“師座……咱們現在可不是剛接手豫東的時候了。
現在鄭城、商都穩定、漯河的路線也通了、兵員充足,征糧征稅都有盈余,
連軍工廠也能滿足常規部隊的消耗了。
按理說——現在正該乘勢繼續擴軍、整訓、武備齊全,預備著向東線推進才對,您卻說不打仗?”
一直負責民政方面的陳松柏也忍不住接口︰“我不是反對搞民生,可咱們這麼長的時間一直都在搞民生建設,
基層布了那麼多縣政、保甲、交通、倉儲……已經足夠了。”
幾人語氣都有些著急,怕包國維有些舍本逐末了。
包國維听著,不置可否。他沒有立刻回話,而是坐回小榻上,夾起鍋里的一塊羊肉,蘸了些鹽,咀嚼了好一會兒。
等他咽下,才開口︰
“你們說得都對。”
“但你們講的,是這半年、一年;我講的,是以後。”
屋里安靜了。
包國維續了一杯茶,用蓋碗輕輕轉了幾圈。
“兩個國家打仗,拼的從來不是前線,而是國力。”
第三綏署也是如此,真正比拼的不是哪個部隊打得猛,而是有沒有糧食彈藥、基本盤穩不穩、民間民心的支援力度。”
“打仗拼的是後勤。”,他抬頭,語氣清晰,“不是多修幾條路、屯幾倉糧就叫後勤。”
“是要有一整套能運轉、能自我修復的社會系統。”
“後勤一斷,物資沒了,兵吃不上飯,軍火運不進來,怎麼辦?你以為還能打?”
陳松柏坐直了些,不自覺點頭。
包國維繼續,語氣沉下去,
“有穩定的生產環境,物資才能保障民用、軍用的平衡。
只要這個平衡在,地方就不會亂,老百姓還會送兒子參軍、送糧食上車、送柴火燒鍋。部隊也就能穩得住。”
他頓了一下,看著在座眾人。
“但一旦這個平衡出了問題,軍隊和老百姓就成了競爭者。軍用需求壓過了民用,軍隊就會變成征糧隊,搶人隊,
奪取百姓的資源來維持軍隊的組織,更別提第三綏靖區還承擔了極大的稅糧上繳任務。”
“正所謂,倉稟足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若是連活下去都成了奢望,那就別指望百姓感激你、相信你,他們活不下去,你跟他們談什麼愛國?談什麼家國情懷?”
一旦我們後勤崩潰,百姓開始動蕩,流民成災,等到敵人打過來時,他們連子彈都不用多帶。”
“百姓就成了他們最大的幫手。”
這句話一出,屋里再無人言語。
窗外雪落,爐火收聲,鍋蓋晃了晃,卻沒再響起湯沸的聲音。
陳松柏滿臉震驚,不知怎的,他忽然想起了前幾天看到的一則消息,豫西部分地區出現了旱情,
由于冬旱對農作物的危害較輕,且範圍不廣,因此並沒有出現很大的影響。
“難不成,司令的意思是,豫東也會出現天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