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師
什麼畫師?
秦巧巧直覺其中有事兒。
果然,听著表哥甦月明的描述,怎麼越來越像是玉竹的新馬甲?
真是個聰明的人物,他竟然給自己找了個如此有噱頭的身份。
新來的畫師,是不是還帶了系統賜予的金手指?
真若是這樣的話,那他很快可以名正言順地混進皇宮,到時候去刺殺新帝也不一定。
這京城又該熱鬧起來了。
那位虞姬姑娘,下一個目標會是誰?
她總不能死纏著朱文景不放吧。
得讓流風流影留意一下。
一眨眼,到了徐家嫡長孫的滿月宴。
秦巧巧跟朱文景盛裝打扮,一起來到了徐府。
她還是第一次來徐府,大門看著不怎麼氣派,可是內里處處都彰顯著主人家的財力雄厚,三步兩步就能踫到之前的擺設。
已經到了秋末,可是徐府院子里擺放的菊花依舊鮮艷,還有許多珍奇異花,是秦巧巧沒見過的。
徐府的丫鬟穿著桃粉色的衣裙,看著俏皮年輕,三五成群排著隊先後路過之時,讓人忍不住去看。
想必是為了今日才準備的,為了讓客人覺得,徐家多麼開明大方。
可是懂得人都明白,若是平日里讓丫鬟打扮得花枝招展,無非是給自己找麻煩。
若是家里的年輕男子受不住誘惑,那將會是一場又一場的風波,家宅難安。
朱文景牽著她的手出現在徐家的宴席上,大家紛紛對他們見禮,徐家人更是熟絡地寒暄,熱情地帶著他們入座。
好像秦巧巧跟徐家姑娘關系多好似的。
徐玉梅跟她的姐姐徐玉芙還跟秦巧巧打了招呼,寒暄了一番,在外人看來十分體面。
落座之後,秦巧巧不由湊到朱文景跟前,“他們真的好能裝,待會兒你別亂跑,我擔心耍心眼子。”
“放心,誰若是敢在今日欺負你,本王會讓他們後悔自己長了豬腦袋。”
秦巧巧被逗笑,“多謝夫君。”
“你現在怎麼好像變幽默了?”秦巧巧推了推他的手,“有人來找你了。”
朱文景四平八穩地坐著,看著對方過來跟他見禮打招呼。
秦巧巧在一旁點頭,點頭,一直點頭。
為什麼有種喧賓奪主的感覺?
還有,之前朱文景在朝堂任職的時候,都沒這麼多官員來跟他打招呼,怎麼現在閑賦在家了,冒出這麼多大小官員,笑容可掬地跟他問好。
難不成,風向又變了?
也對,新官上任三把火,新帝登基也要燒火,可是江景眉的這三把火不給你,第二把就遇到硬茬了,燒不動。
他剛剛登基,大家得知他懷疑朱文景,二人生了嫌隙,面和心不和,朱文景更是推脫朝堂之事,大小事務一概不沾手,皇帝好幾次派人來請朱文景入宮。
都被朱文景拒絕了。
想來,皇帝又需要朱文景了。
朝廷上下哪個不是人精啊,看到皇帝對鎮北王的態度,又開始來阿諛奉承,希望能留個好印象,將來好得到提拔和指點。
他們不知道的是,陰魂不散的朱崇禮賊心不死,又跑來奪江山了,不管是新帝還是朱文景,都要力保江山穩固。
“徐家的二小姐前段時間不是差點退婚了嗎,怎麼現在還是打扮得花枝招展,一點不像是愁眉不展的樣子,親事這是成了?”
“你難道還沒看出來嗎,徐家這是找了王爺王妃來撐場面,有了王爺這層關系,哪怕傳言這二小姐跟王妃關系不合,但是他們肯給這個面子,這門親事就斷不了。”
“我看徐家就是勢利眼,踩高捧低的,從前秦家正當受寵,秦將軍屢建戰功的時候,他們恨不得住在秦府。可是後來,秦將軍歸還軍權在家養病,他們卻漸漸地少了往來。”
“就是啊,徐家一直都這樣,最近徐舒被貶官了,這個節骨眼上,自家二女兒還得罪了王妃,他們恨不得讓女兒跪在王妃面前磕頭謝罪,好提拔一下。”
“小點聲,別被人听到了。”
“看看,徐家二小姐給王妃見禮了。”
秦巧巧正听得起勁,看到徐玉梅穿得十分華麗,價值千金的流光紗穿在她身上,將人襯得貴氣十足。
只可惜,徐玉梅的臉略顯小氣,若是這身衣裳若是換在謝晚舟身上,那才叫般配。
“玉梅見過姐姐,姐姐坐著可還舒服?”徐玉梅笑容得體,“這桌椅可是專門為姐姐準備的。”
秦巧巧往後靠了一下,“嗯,很舒服,妹妹有心了。”
這時徐家姨母甦婉清走了過來。
秦巧巧起身,“巧巧見過姨母。”
甦婉清連忙笑著還禮,“王妃娘娘能來就好,之前是玉梅不懂事,她被我們慣壞了。”
徐玉梅微微咬著嘴唇,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娘怎麼還提這個。
“都是小事,有人慣當然好,若是將來嫁到婆家,也有人這樣慣著玉梅,那才是她的福氣。”秦巧巧看向徐玉梅,“听說妹妹定了親事,成親之日怎麼還沒听說?”
徐玉梅的笑容僵住,不由轉頭看向甦婉清。
“這孩子,真是疏忽大意,竟然沒有告訴王妃他們大喜的日子,也不知道一天天的腦子里想的什麼。”甦婉清笑著責怪道,“就在臘月初六日,也不知道王妃屆時能不能來喝喜茶?”
她身後的丫鬟婆子笑了,氣氛明顯好轉。
秦巧巧笑道,“那恐怕是不能了,那時我的肚子肯定很大了,離生產不遠了,想來也來不了。”
“也是,臘月里天寒地凍的,王妃來了也會受凍,就看王爺能不能來了。”
朱文景淡淡一笑,“那就要看當天冷不冷,我家王妃要不要本王相伴了。”
話音剛落,大家哈哈大笑,紛紛稱贊王爺王妃伉儷情深,讓人羨慕。
徐玉梅也跟著笑,可是秦巧巧分明感受到,她眼里的不甘和憤怒。
真是個不安分的家伙。
之後,徐家表哥表嫂將孩子抱出來,讓離得近的賓客看了看。
有人從懷中掏出了事先準備好的紅荷包,有人將銀鎖套在孩子的脖子上,還有人拿了從山上求來的平安符。
秦巧巧不由看向朱文景,“我給忘了怎麼辦?”(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