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些許賤民罷了!”
許難安朝著說話的人看去,那是一位趙家的旁系,在城門上擔任隊正的職務。
在他的眼里,在趙家人的眼里,在大商所有世家和世家子弟的眼里。
城門下的只是一群賤民,和他們是不一樣的東西。
許難安看了看對方,又看了看城頭上的其他人,他們的眼里有著相同的意味。
仿佛站在城頭之上,就高人一等。
許難安沒有說話,並不是他說不出話,而是他知道自己改變不了那種想法,又不能因為一個想法就把人都殺光。
所以,許難安說不出話來。
許難安說不出話來的時候,下面的道人已經在說話。
“今日施粥 ,施完粥後依舊問各位一個問題,只要答上的前三位,就能入我蓮花觀!”
那領頭的道人穿著一件紅色的道袍,那是只有高功和羽士才能穿的袍子,在道庭這意味著對方有六境或者七境的修為。
對方沒有出手,隱藏了修為,許難安站在城頭上也看不到對方的修為。
只能暗暗記在心中。
這一次,蓮花觀施粥的速度比上一次要快,那些難民們明顯更想要抓住這次的機會,拜入蓮花觀。
就在這時,人群之中,有一人走到施粥者的面前,大聲喊道。
“他們是妖道,騙人把戲。”
“你們入了妖道,就沒有了活命的機會。”
“這些粥,也是妖道們用那些人的肉煮的粥!”
聲音喊的很大,這人出來喊叫之時,另外幾處地方也有人隨著一起大喊大叫。
頓時之間,好像遍地開花一般,喝罵聲和痛哭聲不絕于耳。
但那些道人們都沒有任何的動作,沒有勸解,也沒有解釋和自證,只是冷冷的看著面前發生的一切。
施粥之人也是冷冷的盯著面前那謾罵之人,看著他將碗和粥一同扔到地上,看著他在地上打滾。
在他身後,沒有支持,也沒有感動。
直到,第一個人從那打滾之人身上踩過,踩著那人的身體前來領粥。
蓮花觀的道士才有了動作,輕柔的為新來之人施粥。
隨後那人離開,下一位繼續往前。
同樣的動作,同樣踩在打滾倒地之人身上,不管對方是如何的呼喊,如何的大叫。
他才叫了一會兒,張大的嘴巴就被一只臭腳踩住,不等他咬斷那人的腳,鼻子又被踩住。
接著,眼楮被踩住,頭皮被踩著,耳朵被踩住,手被踩住,腳也被踩住,全身上下都被腳踩住。
那是無數難民的腳,也是無數難民們的想法。
“哈哈……”
“本將的計策好吧?”
“只要這麼一鬧,那些妖人就再也沒有立足之地,別說什麼收買人心,就是收弟子也做不到!”
城頭之上,有人哈哈大笑著指點著城下的事情,似乎是在邀功,又似乎是在炫耀。
可笑聲就這麼笑著笑著停了下來。
因為,施粥只是被打斷了一會兒,就再次繼續起來。
那些耍潑的難民,若是沒有影響到施粥,那就無人理會。
若是有人打擾到施粥的進行,不需要蓮花觀的道人有任何的動作,那些人就被扔了出去。
而那在施粥桶前鬧事的人,已經被活活踩死。
“道……道長……”
“他要用來煮粥嗎?”
“雖然已經踩髒……”
“我們不用人肉煮粥,也不許吃人肉!”
施粥進行著,一個老漢撿起那人被踩壞的身體朝著道士詢問。
很明顯,他是相信了那些人說的,道士們用人肉煮粥的事情,只是他還是來領粥。
不因為別的,只因為不領這個粥,他就要餓死了。
這里某些人曾經經歷過易子而食,若只是區區的人肉,能夠活下來的話還是會毫不猶豫的吃下。
他們需要的是活命,為了活命吃人肉更惡的事情都做過。
用來抹髒蓮花觀道人的話,反而在他們看來平平無奇,為了活命,只要有吃的就吃。
但當蓮花觀道人說的不煮人肉粥時,老頭反而懵住了。
他張了張嘴,扔下手里撿的死人,抬頭看向那位道人。
道人的目光真切,沒有半點做假。
“我……我……”
“無妨,我蓮花觀門下,知錯能改依舊不遲。”
道人點點頭,示意他往後走,不要擋著其他領粥的人。
老人看了看碗里的粥。
他發現自己好像做了一件很大很大的錯事,明明已經被原諒,心中反而下起了飛雪,拔涼拔涼。
心如死灰,他不知道自己要如何做才能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
他將一個好人,當成了壞人對待。
還在要好人做壞事。
老人呆呆的站在人群之中,喝下一口粥。
粥不是很濃,說不出來是甜的還是苦的,老人只是幾口喝完,然後朝著人群奔走。
“這不是人肉煮的粥。”
“這不是人肉煮的粥。”
老人一邊跑一邊喊,一邊喊一邊跑。
似乎是為了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答案,但蓮花觀的道人們只是平靜的施粥。
沒有了打擾,施粥進行的很快,也很安靜。
施完粥後,沒有人走,全部都在等待著蓮花觀的道人們開口問問題。
“今日的問題,無為做何解?”
那位蓮花觀的高功站在眾人之中,開口詢問。
問題很簡單,而且和昨日的一模一樣。
有些人昨日落在後面,不清楚昨日的問題,但听到人傳人之後,就有些後悔。
有些人則是知道昨日的回答,于是大聲喊道。
“是什麼都不做……”
“是順應自然……”
“是……”
回答的聲音熙熙攘攘,過了大概五分鐘時間,那位高功抬起雙手,周圍瞬間安靜成一片。
高功伸手指了三人,然後三人在眾人的目光之中來到那位高功的面前,高功帶著眾多道士收拾東西回去。
那三人也在回去的行列之中。
有人羨慕,有人憤憤不平,還有人嫉妒不已。
但是那些各種各樣的答案,開始在眾多人之中流傳開來。
蓮花觀沒有給出一個標準的回答,所以只要是回答,都被眾人記下。
他們一開始不懂,但是背著背著,就覺得蓮花觀問的問題很有趣。
不知不覺之中,開始有人試圖理解體會那些道意,難民之中反而多了一絲安靜,浮躁和喧鬧漸漸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