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尚舟一家在維也納度過了一九三八年的聖誕節,過完聖誕節後他與卡爾分別把二人先前的合作事情講給了德國與多瑙聯邦內的相關企業與相關人員。
在德國林尚舟這邊,不管是為坦克提供火炮的克虜伯公司還是為坦克提供引擎的奔馳公司,尤其是三號坦克的設計師,他們都不怎麼樂意把三號坦克交給南方的盟友多瑙聯邦。
經過宰相的一番勸說,這些持反對意見與不確定態度的人最終選擇了點頭同意,把好幾年前的成果讓出去換來多瑙聯邦最新的飛機技術,這不管怎麼看都是德國佔了便宜。
德國這邊十分順利,多瑙聯邦那邊卡爾的勸說進度就不怎麼順利了,與已經是幾年前的研發出來的裝備不同,多瑙隼戰斗機是多瑙聯邦在整合之後的一九三八年研制出來的心血結晶。
多瑙飛機制造商與多瑙隼的設計師都不介意賣一些多瑙隼給北方的盟友德意志帝國,可對方要求直接把飛機送過去,用坦克換飛機,這個要求在他們看來就十分荒唐,是德國人在無理取鬧。
他們會這麼看很正常,他們的反對在林尚舟與卡爾的預料之內,這件事也確實是牢林有些太心急了,可是他沒辦法不心急。
如果在未來的戰爭中空優被第三國際牢牢掌控,那德國人就會體會到英法空軍的駭人轟炸,他們會全天候對德國進行轟炸,甚至真的會跑到柏林去炸柏林。
就算有小黃,這樣的頹勢也是無法避免的,口說能騙騙後方的人,當敵人的飛機真的飛過來了,那就騙不了人了。
考慮到多瑙聯邦那邊有很大概率會不轉讓飛機而是提供生產線,林尚舟也派人聯系加拿大王國那邊,看看愛老八的人有沒有在大洋彼岸的加拿大搞出來加拿大“噴火”戰斗機。
林尚舟希望愛老八能搞出來加拿大“噴火”,但是超級馬林在不列顛,所以即使加拿大能搞出來加拿大“噴火”,那也絕對沒辦法和不列顛本土的噴火一較高下。
至于非洲北邊,地中海南邊的阿爾及爾,林尚舟也是讓人聯系了一下貝當大元帥看看有沒有非法的飛機讓自己用用。
對貝當大元帥那邊,林尚舟完全不擔心自己沒辦法把飛機要過來,他們指望著靠德國回家呢,你不給,不給有可能回不了家,我看你給不給。
這是對非法大元帥的態度,對愛老八則是談談能不能要生產線和購買一些,順便用隱晦的語言問問看能不能把飛機要到德國。
一月十號,多瑙聯邦那邊有了消息,哪怕卡爾是百般勸說,多瑙隼所屬的飛機生產商以及他的設計師克雷齊默爾也沒有完全同意將多瑙隼戰斗機給德國。
他們只同意給德國生產線讓德國有能力生產多瑙隼的其他部件,真正核心的發動機依舊是由多瑙聯邦生產,那個要求每月百分之五十的多瑙隼產量自然也得到了同意。
前者是他們能做出的最大讓步,後者則是為自己謀利的選擇。
畢竟訂單越多他們賺的錢也就越多。
因為多瑙聯邦並未同意直接將多瑙隼這架飛機提供給德國,所以林尚舟在兩國的交易中取消了以太光劍的技術分享。
以太光劍確實是一種短期內無法大規模列裝的奢侈品,可以太光劍對魔力部隊戰斗力的提高是巨大的,多瑙聯邦沒法跟德國一樣玩星球大戰了。
多瑙聯邦方面沒幾個人見過以太光劍,卡爾只是見過它,沒見過它的威力,所以多瑙聯邦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把以太光劍歸類成了一種花哨的玩意兒。
非法那邊的飛機進展有,但同樣約等于無,加拿大方面的皇家空軍倒是有能拿出來用一用的裝備,林尚舟大手一揮從加拿大購買了一些裝備到德國。
火炮方面則是多瑙聯邦加大己方對防空炮的生產,德國購買多瑙聯邦斯柯達兵工廠生產的75防空炮,這一貿易環節是使用火炮換火炮,德國用克虜伯生產的105火炮與150火炮去換斯柯達生產的75火炮。
德國本土生產的有防空炮,本土生產+多瑙聯邦幫忙,這些量姑且可以滿足德國對防空的需求。
也只是姑且滿足。
為了讓德意志帝國的防空炮得到充足供應,林尚舟只能無奈的把德意志的大手伸到周邊其他國家身上。
東牆國家林尚舟不會動,那些國家的兵工廠本來就少,他們要供應自己的軍隊來應付俄羅斯的威脅。
北歐國家的廠子也不多,芬蘭要對付俄羅斯需要吃德國的武器援助,瑞典對付挪威,也要吃德國的武器援助。
歐洲大陸上剩下的能夠幫德國生產武器的也就只剩波蘭,荷蘭,丹麥三國了。
丹麥被帝國公約包圍著瑟瑟發抖,林尚舟對丹麥的態度很友善,丹麥是一個完全沒有必要介入二戰的國家,丹麥也不可能傻不愣登的與德國作對,第三國際也不可能進攻丹麥。
只是在這場戰爭中沒有完全的中立,即使你丹麥選擇了中立,丹麥也需要為德國做些事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件事就是與德國進行貿易,幫助德國分擔一部分的武器裝備生產壓力。
丹麥方面對德國的要求沒有意見,首先是世界局勢帶來的壓力,其次是德國的態度很好,牢林的人表示你們願意接這個單子那咱們就做生意,不願意也沒關系,德國不會為難你們。
所以丹麥人同意與德國合作,將本國的一部分兵工廠空出來為德國生產裝備。
波蘭軍政府在《德波條約》簽訂後起初覺得德國會時不時的為難波蘭,結果現實是直到三九年年初的這段時間里德波的關系都很和諧,波蘭農民還受到了德國宰相的農業公司土星農業的幫助。
波蘭農民接受了土星農業送來的耕種設備和化肥,增加了土地產量,波蘭軍政府還學著土星農業的集體化生產模式在波蘭建立了同樣的農業公司來擴大農業生產。
在德國的要求送到波蘭後,波蘭軍政府的領導人馬里安將軍同意了德國的要求,同意幫助德國生產一部分武器裝備。
荷蘭方面的合作就沒那麼順利了,荷蘭人對戰爭的支持度很低,威廉明娜擔心荷蘭幫德國生產武器的行為會讓荷蘭成為第三國際的進攻對象,遂拒絕了德國的要求,不過荷蘭政府表示荷蘭願意出售給德國一些武器裝備。
除開歐洲國家外,世界上還能夠幫助德國造槍造炮的還有他的兩個殖民地,德屬東亞和中央非洲。
中央非洲現在勢頭還行,在非洲大陸上穩定發展,這片大陸的潛力可是很大的,只要能花大價錢穩定非洲的黑叔叔們,讓他們接受一定的教育,那麼非洲就能夠給德國以足夠的利益。
本土的要求中央非洲沒有理由拒絕,非洲的兵工廠在世界局勢緊張的時候就已經運作了起來,現在無非是更改一下生產的裝備罷了。
除了為本土生產裝備和提供各類資源補給外,中央非洲的領導人小福爾貝克也訓練了一批精銳部隊計劃著給本土送過去。
這批精銳部隊規模約在五萬人左右,小福爾貝克是一名和他叔叔一樣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人,這五萬人里有白人也有黑人,他們將在準備完畢後前往德意志帝國幫助祖國進行戰斗。
三九年二月份,持續了將近一年的沙漠戰爭以奧斯曼帝國的勝利結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後歐洲病夫打敗了那些想要了他命的敵人,德國與奧斯曼的海上石油終于恢復,甦伊士運河也再次通航。
西班牙還在打,牢林不在意西班牙一直打下去,只要直布羅陀海峽在佛大帥手里就行。
奧斯曼帝國的勝利于德國而言是個好事,不過奧斯曼加入戰爭要等起碼一年以上的時間才行。
四月份,中央非洲的小福爾貝克為祖國訓練的五個師從中央非洲抵達漢堡,五月份加拿大與非法以“學習交流”為名,向德國送去了總數約二十萬的軍隊,英法各十萬。
在經濟上,該干的牢林也都干了,接下來就是只等戰爭開始了。
在外交上,從進入三九年開始,林尚舟就多次向英法俄三國表現出積極的合作態度,不管他們接不接受搭不搭理,反正德國是在國際上這麼干了,盡可能的營造一種“德意志帝國呼吁和平”的模樣。
多瑙聯邦同樣呼吁和平,希望能夠通過談判解決他們的矛盾。
面對德國和多瑙聯邦的和平呼吁,英法俄坐視不管,他們有他們自己的事情要去處理。
經過數月的合作後,雙方決定把合作內容擴展到軍事合作方面。
英法俄三國已經制定了他們各自的進攻計劃,現在他們是時候討論何時一同進攻了。
喜歡從德皇的司機開始征服世界請大家收藏︰()從德皇的司機開始征服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