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人大軍如潮水般退去,一直退到了三十里外的地方才停下腳步,安營扎寨。然而,面對這看似有利的局面,秦子玉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盡管王猛的謀略堪稱無雙,但他仍然未能找到一種能夠克制鐵車兵的新兵種。這讓秦子玉感到十分焦慮,因為鐵車兵的存在對他們來說始終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原本,鐵車兵的弱點在于對路況的要求相對較高。然而,經過與城牆的激烈撞擊後,迷當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在車斗底部裝載了好幾麻袋的沙土作為壓艙之物。
這樣一來,當鐵車撞擊城牆時,由于有了壓艙之物的重量,它不再像以前那樣容易被反震之力彈射到空中,車里的人也不會像之前那樣被顛得七零八落。
不僅如此,壓艙沙土的存在還大大提高了鐵車對路況的適應性。即使遇到一些不太適合通行的地方,只要撒上一袋沙土,就能輕松解決問題。如果一袋沙土不夠,那就再加一袋,如此簡單卻又如此有效。
關鍵有了鐵車的壓艙沙土,羌兵搭建上城通道的材料就充足了。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更快速地建造上城通道,增加攻城的成功率。
面對補全了短板的鐵車兵,秦子玉的心情十分糟糕。他原本寄希望于鐵車兵的弱點來抵御羌人的進攻,但現在這個優勢已經不復存在。
好在防守衛城的霸王軍團在得到了鐵槍營的支援之後,終于有了充足的兵力防御羌人的進攻。這讓秦子玉稍微松了一口氣,至少他們有足夠的力量來守住衛城。
然而,僅僅防守是不夠的,秦子玉深知這一點。他希望能夠找到一種方法來反擊羌人,打破目前的僵局。但目前的情況下,想要反擊依舊力有不逮。
娘子軍的訓練依舊一如既往地進行著,秦子玉也在日復一日地召集軍中將領,共同謀劃應對羌人的策略。他們討論各種可能的戰術和方案,試圖找到一個突破口。
與此同時,羌人大營之中,迷當也特別的苦惱。鐵車兵雖然可以快速搭建上城通道,但在城頭上卻無法像其他兵種那樣靈活機動。而適合城頭短兵相接的羌奴部,又無法承受鐵槍營的強大沖擊力。
迷當意識到,他需要重新編組一支能夠在城頭站穩腳跟的先登部曲。這樣的部曲既要具備在城頭上作戰的能力,又要能夠抵擋住鐵槍營的攻擊。于是,他決定暫停所有的常規攻城計劃,集中精力來組建這支新的部曲。
如此一來,迷當雖然手握重兵,但卻缺乏足夠的攻城能力,面對堅固的城池,他也只能望洋興嘆。而秦子玉這邊,由于兵力有限,難以組織起有效的反擊,只能被動地防守。
然而,與迷當和秦子玉的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顯美那邊的戰況。霍去病率領的軍隊在戰場上勢如破竹,連戰連捷。特別是李敢和趙破奴這兩位將領,更是表現出色,他們頻繁地斬殺敵將,奪取敵方軍旗,一時間聲名大噪,成為了眾人矚目的驍勇戰將。
霍去病憑借著卓越的軍事才能和出色的指揮,順利地從韓安國手中接過了指揮大權,開始了新一輪更為猛烈的攻勢。
就在霍去病在顯美戰場上大顯神威的時候,深入羌人舊地的衛青也開始展現出他的實力。梁軍不畏艱險,長途跋涉,深入到人跡罕至的不毛之地。他們所到之處,原本人去帳篷空的羌地,如今都插上了梁國的戰旗,象征著這片土地已經被梁國征服。
令人驚嘆的是,僅僅用了二十天的時間,衛青就將原本不被納入州郡的大片土地成功納入了梁國的版圖,並將其整合成了九個郡。這片新拓展的地盤,由于有八成的地方都被冰雪覆蓋,環境惡劣,因此衛青在給朝廷的奏折中提議增設一個名為“雪州”的新州。
這個雪州下轄九個郡、八十一個縣以及九百九十九座城池,其規模之大,相當于梁國憑空增加了一半的地盤。這無疑是一次重大的領土擴張,對于梁國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秦子玉在收到戰報後,心情異常激動。衛青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讓他深感欽佩,于是毫不猶豫地加封衛青為龍武侯,並任命他為雪州刺史。
為了進一步增強雪州的軍事力量,秦子玉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派遣姜尚的誅邪軍團和冉閔的乞活軍前往雪州駐守。這兩支軍隊都是久經沙場、戰斗力極強的勁旅,有他們鎮守雪州,秦子玉相信一定能夠確保該地區的安全。
然而,在確定雪州將軍的人選時,秦子玉卻陷入了兩難的境地。白起和韓信都是非常出色的將領,他們的軍事才能和經驗都無可挑剔。但遺憾的是,兩人已經接到了馳援蒼松戰場的緊急指令,根本無法抽身前往雪州。
秦子玉最初的想法是安排李靖前往雪州擔任將軍一職。李靖的軍事素養和指揮能力同樣卓越,而且他與衛青之間也有過一些合作經歷,應該能夠很好地配合。
但就在這時,王猛站出來表示反對。他對秦子玉說道︰“主公,衛青雖然立下了赫赫戰功,但他畢竟資歷尚淺。如果李靖去了雪州,恐怕會出現主次不分的情況。依我之見,最合適的人選應該是霍去病。只有他,才能與衛刺史親密無間地合作,共同守護雪州。”
秦子玉對王猛的建議並不以為然。他認為霍去病前往雪州固然有其優勢,可以迅速整合九郡的力量,但這樣一來,其他地方的防御就會出現漏洞。而且,霍去病年輕氣盛,是否能夠妥善處理好與衛青的關系,也是一個未知數。
然而,這種做法雖然有其優點,但也存在明顯的弊端。一旦這種制度成為固定模式,梁國的大軍內部就會出現無數個山頭,各自為政,難以形成統一的指揮和行動。
秦子玉深知這一點,所以他決定從一開始就實施軍政分離的策略,同時建立起一種相互牽制、平衡的機制,以避免任何一方勢力過于強大。
盡管這樣的安排在初期可能會導致錯失一些機會,但秦子玉認為這是唯一可行的選擇。他堅信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確保梁國軍隊的穩定和高效運作。
就在這時,雪州突然崛起,猶如橫空出世一般。這不僅讓退到武威的北宮伯玉驚恐萬分,也引起了屯兵玉門關、企圖謀奪西域三十六國的西涼王馬超的警覺。
馬超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刻率領三十六部首領和五百萬大軍向東進發,準備與賈詡聯手,共同爭奪武威郡的控制權。
作為涼州的兩大霸主,秦子玉和馬超幾乎在同一時間听到了一個傳言︰誰能得到武威郡,誰就能掌控整個涼州。
馬超誤以為這個傳言是賈詡散布的,為了搶佔先機,他毫不猶豫地敕封賈詡為武威侯。
而秦子玉則更加堅定了通過武力攻佔武威郡的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