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

第424章 唐大姐的軍令狀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水下五米 本章︰第424章 唐大姐的軍令狀

    孫朝陽︰“跳水姐……哦不,宮姐痴呆什麼呀?”

    唐大姐︰“還能痴呆什麼,想寫那本《土撥鼠之日》啊。如果你這個創意普普通通也就罷了,交上去應個景兒,培訓班一結束,大伙兒各自回家。問題是設定實在太精妙,如果大綱交上去,這個點子可就是她的了。小宮實在太想寫,直接拿你的東西來用吧,是不是抄襲呢?她也是成名的科幻作家,也有自己尊嚴的。可放棄了又實在舍不得,心里著實難過。魂牽夢縈的,人都瘦了一圈。”

    孫朝陽正要說話,一個中協的工作人員過來,手里拿了一張條子︰“唐大姐,你的外出請假條領導批下來了,給了兩個小時的假。”

    唐大姐歡喜地接過假條,對把腦袋湊過來看的孫朝陽笑道︰“小孫,你眼珠子滴溜溜轉動,打什麼壞主意?”

    孫朝陽︰“大姐要出門啊,帶我一路,我在文廟關了這幾天都被關壞了。咱們剛的話不是還沒有說完嗎,邊走邊聊。反正這張假條上又沒有說不許帶人,你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

    唐大姐︰“我有正事需要去郵電局打個長途電話,可不是逛街買東西。中協雖然拉了專線,但長途挺貴的,讓人看到不好。”

    八十年代的人挺正直,她又是領導夫人,讓中協的人看到用公家電話難免惹起物議。上次打過電話後,她就有些後悔。

    孫朝陽︰“您還別說,我也有要緊電話要打。”

    唐大姐好奇︰“你也要打電話?”

    孫朝陽解釋說他不是有兩本書送去評獎了嗎,要和出版社溝通一下。又聊到莽流收了一些亂七八糟的稿子,冒充自己的名字另外搞了一本《文化苦旅》的事。

    唐大姐為人正派,什麼時候听到過這種事情,瞠目結舌︰“還可以這樣,這也太不要臉了?”

    說話間,二人交了假條,出了文廟。

    幾天沒出來,建水大街上的風景又是一變。今天剛好趕場,滿大街都是賣菌子的。

    雲南的蘑菇花樣繁多,能吃有幾十種,孫朝陽以前在老家的時候也常常去舅舅家山上摘,識得幾樣。看唐大姐好奇,就介紹說“這是青岡菌,就是長在青岡樹下面那種。”“這是雞樅,一般都長在白蟻巢穴上。味道鮮美,帶著雞湯味。”“這是花菇,看起來很漂亮,但其實沒什麼味道。需要先曬干,才能把鮮味提出來。”“還有這種看起來土疙瘩一樣的東西,本地叫豬拱菌。學名叫松露,是西餐里的高級菜肴,但在這里不值錢,一毛錢一斤買得飛起。之所以叫這個名字,那是因為此菌一般都長在松樹下的泥里,跟土豆一樣,輕易不能被人發現。但豬的嗅覺好,聞味道後就會用鼻子去拱,因此得名。但這種松露也沒味道,很寡淡,感覺就是吃了個寂寞。我還是喜歡雞樅這種香味濃郁的。”

    至于其他雜菌,孫朝陽沒見過,也不敢亂說。

    唐大姐是個標準的北方人,什麼時候見過這些,不禁感慨︰“朝陽你真淵博,長見識了。”

    從四月到七月是雲南最有趣的季節,因為雨季的到來,萬物萌發,菜市場上什麼稀奇古怪的玩意兒都有。

    比如有農民拿了根干木柴一樣的東西來賣,說是調味品,做菜的時候可以用刀子從上面刮些碎屑加里面,別有一番風味。比如從竹筍里抓到的胖乎乎的竹蟲,說是油炸了吃特別香,說著說著,小販直接抓了一條蟲子扔進嘴里,大口咀嚼。唐大姐什麼時候見過這種情形,打著干嘔捂嘴狼狽地跑了。

    又比如小販還在販賣從河里石頭縫中抓到的打屁蟲,說這才是人間美味。他甚至還用手指捏爆了一只,讓唐大姐聞臭不臭,沖不沖,打不打腦殼,過癮不過癮?

    林林總總,都在挑戰人的神經。

    雲南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很打腦殼。

    這年頭的還沒有程控電話,需要人工轉接,尤其是打長途,運氣不好等一個小時的情況都有可能踫到。

    孫朝陽這次是給天津木吶掛電話,死活也通不了,只能在旁邊等著。

    唐大姐卻很順利,十分鐘後就聯系到對方。

    八十年代郵電局打電話都在櫃台上,你在那里打,所有人都在旁邊听著,毫無**可言。孫朝陽記得當時他陪廠里一個年輕哥們兒去打長途,那時候廠子不是破產,工人下崗了嗎?那哥們兒的對象去廣州打工,謂之“沖廣。”二人約定一周通一次電話維系感情。

    于是,那哥們就在郵電局里當著眾人的面,抱著話筒就“我想你,我愛你”吼上一氣,听到旁邊的听眾忍無可忍。

    再後來,大約是電話費太貴,也大約是覺得這段天各一方的感情不現實,兩人在一年後分手。

    再真摯的愛情也經受不住時間和空間的分割。

    人的命運真的要受到時代的影響。

    直到九十年代初,各大郵局才在屋里搞了幾個小電話亭。

    今天是趕場,郵電局人多,又是來寄信寄包裹的,又是來打電話的,還有不少人來這里交流郵票。集郵熱興起,郵局成為建水縣郵票交易中心,一時間竟有點水泄不通的味道。

    孫朝陽怕唐大姐被擠著了,就護在她身邊,也清晰地听到電話內容。

    其實听听也無妨,反正八十年代大家都沒有**概念。

    唐大姐︰“忠才,是我,唐建英。我想問問調動的事情,具體工作崗位的安排。上次您說我的崗位有點為難,估計是一線編輯崗。我考慮了幾天,覺得我的能力不是太適合。我和我愛人討論過,《科幻海洋》現在確實是國內一流的科幻小說雜志,但還有些地方需要改進。”

    電話那頭的忠才︰“唐建英同志您說。”

    唐大姐︰“《科幻海洋》雜志的辦刊思路我個人認為比較保守,還是在以往純文學的路子里打轉轉。刊物里除了小說,還有評論文章,有散文,甚至還有詩歌。讀者買咱們雜志,看的是故事,而不是接受所謂的精神洗禮,接受所謂的教育。如果要追求高雅的美學享受,為什麼不去買《收獲》買《人民文學》呢?即便是雜志刊登的科幻小說,也大多以短篇和小小說為主,體量和深度不夠。”

    那個叫忠才的估計是《科幻海洋》的上級機關領導︰“您繼續說下去,大膽說,不要有顧慮。”

    唐大姐︰“不客氣說一句,這些科幻小說故事上並不太吸引人,不外是宇航員星際飛行,千篇一律,故事普通。還有抓住一個新的科學概念就弄一篇故事,看起來就好像是看兒童文學看童話。”

    “我是《飛碟探索》副主編,這本雜志是純粹的娛樂休閑類刊物,我知道讀者喜歡什麼。我個人認為,科幻海洋的風格要變一變,收一批故事性更強的稿子。如果上級信任我,我願意挑起這個擔子,為我國的科幻小說趟一條新路,為科幻小說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電話那頭那個叫忠才的人︰“確實,雜志辦得不是太好,銷量很低。而你主持的《飛碟探索》的成績有口皆碑。改革開放,首先是改換思路,說說你的想法。”

    唐大姐︰“我想要一個欄目作為試驗田,欄目的名字就叫新科幻,專門發表實驗性質的科幻新銳之作。忠才,我不是問你要官,我只是想做點事情。總編主編什麼的我可以不當,但請給我一次機會。我有信心把雜志做起來,也願意給立軍令狀。”

    大姐是個事業狂,她不甘心僅僅為了一家團聚而調去北京做一個普通編輯,她這是毛遂自薦,想要自己獨立主持一個欄目。

    電話那邊久久沒有聲音,那邊哪個叫忠才的人如何不知道唐建設英和吳勝邦的關系。老吳是一心要讓自己愛人做領導,問題是,社里空出的領導位置別的人也盯著。空降一個人過來,大家未必心服,也讓他很為難。

    听唐大姐說要一個欄目,忠才心中一動,暗想︰讓她搞個試驗田也行,成了,就有亮眼業績,坐上領導位置實至名歸。如果失敗了,那就安心當普通工作人員,老吳也沒話好說。這樣,我是兩邊都不得罪。

    想妥這點後,忠才道︰“好,我給你一個欄目。改革開放,解放思想,你們雜志社也不能落後于人。但是,我只給你三期,三期如果銷量還沒有起來……”

    唐大姐︰“如果到時候我的欄目沒有得到讀者的認可,我听候組織安排,就算安排我去傳達室做收發,去鍋爐房燒暖氣。也認。”

    忠才︰“不至于,不至于。好,你抓緊辦理調動手續,我找雜志社的人談談。”

    唐大姐剛放下電話,孫朝陽的長途就撥通了。她說︰“朝陽,你先打著,我到外面買點菜回去給大伙兒改善一下生活,你想吃什麼?”

    孫朝陽︰“謝謝大姐,弄點肉就好,憶苦飯把我給吃怕了。”(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方便以後閱讀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第424章 唐大姐的軍令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第424章 唐大姐的軍令狀並對1981,文豪從返城知青開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