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高衙內後,林沖剛被害

第180章 送銅童子高衙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青冥寶寶 本章︰第180章 送銅童子高衙內

    說起來除了回京的現在,其實在西北帶兵打仗時,童貫就听聞了太多關于小高衙內搞的事。

    那是怎麼看都看不懂,但人家就是稀里糊涂橫沖直撞的,就取得了這樣的成就。

    所以此番皇帝對其福將的評價,童貫雖然有點嫉妒,但覺得倒也沒錯。

    這真的只能用福來形容了,否則一般的大臣兒子,或者說區區從七品級別,哪听過這樣的時期,名字就頻繁出現在都堂和皇帝耳朵里的?

    要說有,童貫記憶中倒有一個王安石。

    但人家王相公乃是殿試第四名及第,皇帝親自對他面試,第一次放官就是州秘書長,那樣的際遇和初始級別有幾人能比的。

    所以後續來說,在當時特別離經叛道,專門和上司對著干的王安石的名字,就頻繁出現在皇帝耳朵里了。

    又因老王這家伙特別會抓取民心,以百姓利益為標題,反手和上司斗和朝廷扭。

    隨後天天被告狀,天天被彈劾。

    卻越被告,名氣越大,風頭越強勁,隱然的領袖姿態。

    老皇帝脾氣好,愛才,那就始終忍著王安石的一身臭脾氣。

    直至未來的新皇帝、看到了王安石身上的特別氣質,並喜歡上了老王的理念,于是轟轟烈烈的拜相變法運動,就開始了。

    這麼想著,童貫神色越發古怪了起來,忍不住伸個手指去、捅捅高俅的背脊。

    高俅往後一個擺手,意思別�@攏   焙蚶獻癰靜蝗鮮賭恪br />
    童貫偏不怕高俅,又伸指頭去,再捅一捅。

    高俅無奈,只得回身低聲怒道“你要死了啊,這開大會呢?”

    童貫卻不拘小節的陽剛風範道“你兒子是不是中邪了?”

    高俅低罵“你才是中邪了,那叫祥瑞附體知道不,人家皇帝早就這麼定性了。”

    這邊,兩個大將軍在打醬油混時間。

    但是那邊一群之乎者也的文人老夫子,已經相互吵鬧了起來,各種引經據典的罵人橫飛。

    大抵就是圍繞爆出來的孟州事件爭論,到底是張叔夜的功勞,還是小高衙內的功勞。

    有說是張叔夜的,這麼說的是以張克功和大儒張商英為首的清流黨人士。這類人幾乎逢蔡京高俅就噴,于是罔顧事實,管他內情如何,不希望那個東京之恥立功就是了。

    至于以葉夢得為首的蔡黨人士,相對是覺得高俅能接受,但真心不喜歡這些動不動就彈劾人的老夫子們,更不想張叔夜崛起進一步威脅蔡京復出大業。

    于是葉夢得們紛紛力挺小高衙內。

    就這麼吵吵鬧鬧的,趙佶談不上多高興,但也不反感這樣的熱鬧氣氛。

    而且听來听去,除了反復听他們強調孟州政績、還有張叔夜高明兩個名字外,趙佶也沒听出個名堂來。

    心里又特別高興,干脆就折中一下,皇帝認為老張小高兩個都是有能力的猛士和福將。

    “行了你們別吵了,著吏部明年大考之際,充分考慮孟州張叔夜政績,到時再報朕審批任用。著升小高卿家為正七品,吏部擇職馬上任用。”

    趙佶最終做了和事佬,于是都安分了。

    吏部侍郎張商英出列道“啟稟官家,早于上月,中書門下就已經對小高任用實差。”

    既然已任用,趙佶也就不關心到底當了個什麼芝麻官了,只是捻著胡須點頭。

    接下來,繼續讓中書侍郎劉逵做出補充匯報。

    劉逵乃副相,政府軍府的副相都是他,趙挺之的第一助手,匯報口徑自然和趙挺之差不多。

    劉逵說,過去的半年,是平安的半年,除了和西夏國有點小摩擦外,大宋穩中向好,暫時沒丟失國土,除了劉逵上任以前就存在的不平等條約外,暫時不需要支付新的保護費。

    劉逵還說,即使有類似二龍山之流的微小團體山賊作梗,但就猶如農田里的蝗蟲,它們殺滅不了我漢娃埋頭種田的天然熱情。

    劉逵又說,即使出現了江南地區因大十錢而出現的小亂子,而且這還是蔡京時期的政策。但我大宋的財政收入又獲得了穩步增長,這乃是因為皇帝英明、相公嘔心瀝血,帶領大宋全體士大夫所取得的瑕不掩瑜的堅實碩果。

    張克功更是听不下去,出列道“得得,你和趙相一個路子,有宋以來老夫就沒見過我朝財政收入哪年不增的?這也值得你這個說、那個又說、誰個還說,說說說,說半天你到底說了什麼?說個寂寞啊?”

    劉副淡然擺手道“你不懂,這是政務問題,不是官員紀律問題,你暫且安分。”

    張克功道“你我到底誰不懂?那江南地區已經民不聊生,你劉逵一句我大宋人口穩步增加,難道就能掩蓋江南因大十錢亂子餓死一千多人的問題?”

    劉逵眯起眼楮看著張克功。

    朝堂之上也眾人皆色變!

    只因歌功頌德穩中向好、乃是當朝實際生態,基本都這樣表述,否則皇帝不愛听就比較麻煩。

    尷尬的是大十錢惹出來的亂子的確很大,且是蔡京的政策,現在的趨勢大家看明白了,蔡京復出幾乎是定局,趙挺之大勢已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于是任何人都避免談及這蔡京過去的失敗政策。

    即使趙挺之劉逵是反對蔡京的急先鋒,但也不提這茬。

    因為這必然是沒人能解決的死局,劉逵和趙挺之不可能有辦法緩解江南的情況,只能是在朝廷層面維穩,讓江南以物競天擇的機制自然走出大十錢的坑。

    哪怕有志之士知道這樣下去餓死的人更多,損失財富的大把,民心一但渙散了,遲點早點,會有大型造反事件出現在江南,而且量級肯定不同于現在的任何山寨。

    但正因為大家都解決不了,一提,什麼也不懂的趙佶只會讓提出來的人去解決。

    這哪是解決問題,分明是順手把提出問題的人解決掉。

    所以就成了斗爭雙方都不敢提及的死局,誰踫誰死!

    人蔡京雖貪雖壞,好歹是跟著王安石一路做實事過來的人,蔡京在位期間知道江南不可為了,仍舊推出了明知道要失敗的大十錢政策。

    總要做點什麼試試的。

    但敢試的人以前只有蔡京,現在一個也沒有了。因為大十錢的後遺癥現在還在發作,還在不斷產生逃戶,而那些逃戶,就等著有人振臂一呼了。

    並且大家只要一提這事,不會想到江南扭不過的問題,只會想到是蔡京的政策。

    所以趙挺之有苦難言,害怕接了蔡京的鍋,讓皇帝以為這是趙挺之沒做好,最後就只能要求大家,在任何表述里都刪減關于大十錢的表述。

    默認只能用大宋人口穩步增長、來化妝江南人餓死人的局面,這是一門統計藝術。

    結果現在張克功捅了之後,趙佶也听出了不妙了,問道“那江南地區又無災荒,也無戰事,何故在餓死人?”

    “……”

    這個趙挺之無法回答,只是恨死張克功了。

    也就像上次宋夏之戰關鍵節點上,皇帝都知道了軍情,反倒分管軍情的副相劉逵一問三不知的情景。

    于是,原本就對趙挺之有點不滿的趙佶,更加想到了老相公蔡京的種種好處。

    張克功接著道“陛下,那江南地區這樣下去,我百姓已經沒淚可流,沒血可失。再不解決,恐將影響到江南地區穩定。”

    趙佶嚇一跳道“這麼嚴重,張卿速速說清楚。”

    但張克功滔滔不絕說了一通之後,趙佶也沒怎麼听懂,只問“張卿家不妨直接告訴朕,那江南地區持續混亂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張克功撓頭少傾想了想,的確,說太復雜皇帝不懂,只得攤手道“根由在于沒銅。”

    從開始到現在始終閉著眼楮像是事不關己的蔡京,這才睜開眼,贊許的看了張克功一眼,意外原來他張克功也能看到問題核心。難道居然不噴老夫了?

    趙佶便道“沒銅,這麼簡單卻為何有百姓要造朕的反?”

    蔡京首次介入道“官家有所不知,天下事其實都是一個錢字的問題,我大宋生產物資過于充實,卻無足夠銅錢對應物資,這就致使了物賤而錢貴。”

    “物資跌價後,商人和作坊主不干了,解雇了工人,那些原本過的還可以的工人開始餓肚子,且充滿了怨氣戾氣,是山賊們拉攏的主要對象。大抵就是這樣。”

    這里趙佶還是不懂,問道“難道有銅,就能扭轉江南的局面?”

    蔡京微笑道“回官家,能。銅錢雖不能吃不能喝,卻是最容易衡量利益分配的工具,而只要不斷的分配,便能讓所有人有獲得感。包括遼人,西夏人,以及西面波斯人,無一例外都喜歡囤積我大宋銅錢。”

    “無他,持有我銅錢,能買到我大宋豐富多彩工藝精良的物資。但他們未必就馬上買物資,主要是各自存起來作為‘外國錢幣儲備’,這樣就有獲得感和物資安全感。”

    “但這原本想是好事的事,恰巧又惡性加速了我朝本就緊縮的銅錢流逝去了國外,那麼市面上銅錢越少,每個銅錢所對應的物資就越多,就意味著商品更廉價。”

    “而囤積了大量錢幣在手的土匪、貪官、奸商、以及外國友人們,大家眼看自己持有的錢越來越值錢,更舍不得用,相反變本加厲的再想辦法囤積我朝銅錢。”

    “其實就因為這樣的形式,我朝很久之前就出現過控制不住的局面,仁宗皇帝為此不止一次下令禁止外族商人攜五十貫以上銅錢離境,違者罰沒所有財貨。”

    到此蔡京苦笑道“但這類事禁是禁不住的。皆因我國生產制造的物資獨步世界,人人想要,那就都持有我國銅錢。再說下去的話,過于復雜不便管家理解。總之一句話,萬全之策就是得有銅,然後持續不斷鑄錢、注入民間流通。只要我們注入市場的流速,高于那些被土匪貪官外國商人囤積在手的速度,是市場上的物資就會溫和漲價,物資貴則錢賤,那些囤積的人,就不會繼續囤了,會放出來。那時,我們在回收銅錢,一松一緊,一張一池。”

    趙佶思考良久道“這倒是為難了,看著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照相公之言,只需找一能人去江南的造幣局上任,若能造錢出來,便能挽救朕那些正在苦難的江南子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正是,但得有銅。”

    到此蔡京神色古怪了起來。

    眼看一個前宰相,在大朝上和皇帝眉來眼去的妄議朝政,始終無法插口也沒辦法的趙挺之嫉妒之極。

    忽然趙挺之靈光一閃,想起官家親口說小高是福將是祥瑞,且高明那不知死活的臭小子不自量力,早前竟是找人來走後門,主動要去江南的某造幣局上任,還是我老趙簽的任命呢?

    趙挺之抱拳道“好教官家知道,其實臣也始終為了江南事操心,且已經有了計劃和對策。”

    趙佶好奇的道“趙相公的對策是什麼?”

    趙挺之模糊的道“臣已經委任了官家的福將高明,前往江州廣寧監,相信以小高的福氣、以及在孟州的表現,必不會叫朝廷失望。”

    趙佶還是沒弄懂江南的事,只隱約知曉這些老夫子們都解決不了,倒是老趙還算體貼,已提前安排了福將小高去解決問題。

    趙佶便高興了起來,笑道“想必那小高卿家不會叫朕失望就是了,你們啊,還不如個孩子。”

    砰!

    只見高俅腦袋一歪就倒在了地上,像是被嚇暈的節奏。

    當然童貫知道這賊是裝暈。

    主要是以前不懂錢政原理的高俅現在听出點感覺了,也就終于知道,那個就知道逆天的紈褲子弟,為高家攬上了一個炸藥拿著。

    沒事上任什麼廣寧監!

    高俅知道出事了,現在在趙挺之這奸賊的亂捅下,皇帝把預期提這麼高,萬一那小子辦砸了如何是好?

    童貫神色古怪了起來,先領著人把“為國事操勞而暈倒”的高俅抬出了大慶殿,送太醫院去辦理住院。

    隨後,在太醫院的單獨房間里,童貫擺手喊走了太醫。

    又捅高俅的腋下窩兩下,笑道“別裝了,銅呢?你把銅藏哪去了?”

    喜歡穿越高衙內後,林沖剛被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高衙內後,林沖剛被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穿越高衙內後,林沖剛被害》,方便以後閱讀穿越高衙內後,林沖剛被害第180章 送銅童子高衙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穿越高衙內後,林沖剛被害第180章 送銅童子高衙內並對穿越高衙內後,林沖剛被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