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舒的專輯在口碑上出現了兩極分化。
作為雪球娛樂僅次于喬生的歌手,白舒這次新專輯《後來》的宣傳做的很足。
全公司上下所有藝人,對這張專輯也是不遺余力地宣傳。
而新專輯也在上線的一天時間里,打破了之前《999》這張專輯的記錄。
即便網絡上充斥著各種負面評論,但是依然難以阻擋《後來》的強勁勢頭。
雪球娛樂當然也有關注相關的消息,網絡上的態度主要分兩種。
一部分人覺得整張專輯不過是舊瓶裝新酒,沒有突破沒有創新。
對喬生這樣的制作人來說,原地踏步就是退步。
而另一部分人,則是對整張專輯的歌曲都愛的要死。
幾乎每一首歌,都能在網上找到相當多數量的樂評文章。
兩撥人在各大平台上吵得不可開交。
《後來》的銷量也在這種形勢下銷量繼續攀高。
不過,和去年所有歌手都暫避鋒芒有所不同的是,今年和白舒同期發歌的女歌手不在少數。
這兩年的時間里,大部分的中小型娛樂公司都已經摸清了雪球娛樂發歌的節奏。
如果自家歌手要發歌,並且不想被神仙打架殃及池魚,那就看天光娛樂有沒有歌手發歌。
而且只需要看二線以上的歌手。
至于那幾家娛樂巨頭,是不理會這種事情的,他們甚至巴不得兩邊打起來,然後順勢蹭一下他們的熱度。
這次也是一樣。
天光娛樂有一位一線女歌手要發歌,剛開始在各大平台上進行宣傳,楊麗環就將白舒這張牌打了出去。
盡管楊麗環將所有權力從林莫雪手里收回,可她對天光娛樂的恨意,並不比林莫雪少。
想一想就知道,本來她都已經過上滿世界跑的退休生活了,現在卻還要每天在公司里坐到屁股痛。
其中的罪魁禍首,除了天光娛樂還能有誰。
按照以往的情況來看,要想蹭一下兩邊專輯大戰的熱度,要麼提前發歌,要麼晚兩天發歌。
這次的情況卻有點不一樣。
天光娛樂的歌手在專輯上線之後,僅僅只撐了半天時間就敗下陣來,在所有數據上都被白舒甩開一大截。
而白舒的專輯又遭遇樂評人兩極分化的評價,不少公司的歌手直接趁機發歌,妄圖搏一把。
這些歌手都屬于對自己的新歌或者專輯特別有信心。
在他們看來,白舒新專輯的熱度肯定能夠蹭到,萬一在某項數據上贏了,那還能拿出來大吹特吹。
簡直一本萬利。
雪球娛樂在業內的口碑很好。
你只要和雪球娛樂沒有仇,也沒有在網絡上故意激發矛盾和沖突,公司藝人的熱度你隨便蹭。
當然,肯定會有人把白舒的新專輯拿來做對比,但是你就事論事,只是對比,不激發雙方粉絲的矛盾就行。
稍微做捆綁,彼此之間用微小的摩擦產生熱量,這都是很簡單的營銷手段。
雪球娛樂藝人們的粉絲也都很有意思,在網上看到什麼“白舒和某某的專輯,到底哪個更值得購買?”
或者“淺析白舒和某某新專輯的共同之處。”這種標題文章的時候,都會在評論區里說對方的好話。
而且這種評論的數量極多,一度還會讓對方公司疑惑,自己也沒買水軍做數據啊。
等他們點進這些人的主頁一看,好家伙,全是雪球娛樂藝人的粉絲。
粉絲們這種行為,倒是也讓這些公司團隊後怕不已,更加謹言慎行。
明星的基礎永遠是粉絲,沒人敢懷疑粉絲的力量。
他們這還好,踫上的都是明事理的粉絲。
這要是換了別家巨頭娛樂公司,都不用正主下場,光是鼓動粉絲出動就能把你沖爛。
但是在現實世界里,事情不會像小說那般,永遠按照設定好的大綱進行。
就在各方都感覺得到了好處,而且會繼續這樣下去的時候,網絡上的輿論風向發生了些許變化。
當應鵬看到“喬生江郎才盡,口水歌同質化嚴重”這樣的帖子開始被人熱議後,他意識到一件事。
有別的公司看不下去,下場搞事情了。
帖子里說喬生江郎才盡,就是指他給白舒做的專輯質量,在專業人看來不夠好。
而口水歌同質化嚴重,就是在罵那些差不多同期發歌的歌手們。
別看應鵬在公司里成天一副呆頭呆腦的模樣,在網絡輿情處理方面,他也的確是呆頭呆腦的。
但是他有一個長處,那就是嗅覺敏銳。
要不然以他的性格,怎麼都不可能坐在營運部組長的位置上。
網絡上針對雪球娛樂公司本身,或者旗下某個藝人的攻擊,應鵬總是可以先人一步發現。
在事情剛起苗頭,其他組員甚至都還沒發現的時候,他就已經將事情匯報給楊麗環。
就他這“狗鼻子”,放在任何一家娛樂公司都要被重用,偏偏在雪球娛樂,他匯報上去的事情基本都是石沉大海。
只有稍微嚴重一點的事情,才會發布澄清的公告,或者聯系律師準備訴訟。
這次也是一樣,楊麗環在听完應鵬的匯報之後,簡單回了句知道了,就讓他回去繼續盯著。
應鵬在進辦公室之前,也知道大概是這樣的結果。
所以在走出辦公室之後,他來到運營部成員們所在的區域,笑著拍手道︰“兄弟姐妹們,有活干了!”
這群整天上班摸魚,聊天看劇的人,在听到這句話的瞬間,紛紛放下手頭的活計,開始整理裝備。
應鵬也是如此。
他臉色陰沉地走回自己的工位,拉開旁邊的抽屜,拿出一把鍵盤。
鍵盤上,很多個按鍵上面的字母已經被磨平,空格和回車鍵上,更是有著兩個清晰的手指印。
接好鍵盤後,他抬頭看了眼其他人,見所有人都已經就位,應鵬朗聲道︰“所有人切換賬號,集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