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舒帶著一群人走進《死亡錄像》拍攝的大樓時,惹來周圍其他劇組的圍觀。
“等下,剛才那個人是白舒對吧?”
“如果我眼楮沒看錯的話,的確是。”
“那邊不是喬生的劇組嗎,她過來干嘛?”
“難道他們倆。。。。。。”
“啊啊啊啊!他們不會真的在談戀愛吧!”
“你們都醒一醒,沒看見和白舒一起的還有好幾個人呢嗎?”
“在我們cp粉的眼楮里,只有他們兩個人。”
。。。。。。
白舒等人找到喬生一群人的時候,他們正圍在一個小女孩旁邊逗她玩。
小女孩叫豆豆,年紀雖小,卻也已經是個“老戲骨”了。
她不僅參演過很多部影視劇的拍攝,甚至還拿過獎。
在《死亡錄像》里,她飾演一個被感染的小女孩。
而在電影里飾演她母親的演員,在現實生活中,就是她的親媽。
這對母女也是有意思。
媽媽辛苦十幾年,拼搏到三十多歲也只是個小演員。
女兒從三歲開始,就因為外形出眾開始拍廣告。
四歲的時候,在探班媽媽的時候被導演看中,在劇里演了個角色。
自此一發不可收拾。
而她的媽媽,根本沒有母憑女貴,依舊在各大劇組里輾轉,演一些邊緣角色。
這次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踫運氣的,結果就被選上了。
在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一位母親後,便一直等著飾演自己女兒的小演員。
結果一直等到開機,喬生和夏立宇都沒有物色到合適的人選。
當時豆豆媽在知道後,當著喬生和夏立宇的面直接長嘆一口氣。
喬生還以為她是有什麼不滿,還安慰她讓她不用擔心。
豆豆媽當時只是搖頭,說了句你不懂後,走遠打了個電話出去。
結果半小時不到,豆豆爸就帶著豆豆來到了片場。
以豆豆的可愛勁,直接俘獲了劇組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心,豆豆媽也自此失去原本的姓名,逢人便稱呼她為“豆豆媽”。
在知道豆豆的厲害之後,喬生這才明白過來,她當時的嘆氣到底是怎麼回事,想來這幾年,她已經習慣了這樣的場景。
于是喬生也開始愉快地喊起“豆豆媽”來。
在拍了幾天,互相熟悉之後,喬生更是經常拿這件事來打趣。
豆豆的戲份早就已經拍完了,這幾天純粹就是在家里無聊,跑來現場探班而已。
白舒經常過來,大家看到她倒是沒覺得驚訝,反倒是出現的袁翔等人,讓大伙發出陣陣驚呼。
這個老師那個老師的稱謂,在現場響哥不停。
“袁老師,您過來怎麼不給我發個微信,我好去門口接您呀。”梅清源借著和袁翔打招呼的機會,從椅子上站起來,朝袁翔走去。
他的真實目的,其實是把椅子讓給白舒,讓她能夠和喬生坐在一起。
袁翔笑著和梅清源聊幾句後,開始四下打量布景。
他一邊看一邊點頭,突然又像是發現什麼,咦了一聲後,問道︰“喬生,你今天沒開工嗎,怎麼現場就一個攝影機,其他的固定機位呢?”
喬生笑道︰“我這部電影啊,一台攝影機就夠了。”
袁翔皺眉道︰“喬生,你可不要為了追求“小成本”三個字的名頭,就胡亂降低成本,該花的錢還是得花。”
喬生知道袁翔是想歪了,當即解釋道︰“袁老師,這部電影成本低的原因不是我故意這麼搞,而是你給我再多的錢,我也花不出去。”
“至于攝影機的問題,等下您就知道了。”
袁翔見喬生明白自己的意思,便點點頭不再說話。
眾人聊了一會兒後,喬生招呼大伙重新開拍。
梅清源這幾個參與電影拍攝的人,口風很緊,白天在錄《國家寶藏》的時候,從來沒有和其他人說過《死亡錄像》的拍攝。
袁翔幾人坐在場邊,看到喬生扛起攝影機開始充當攝像,差點沒驚掉下巴。
只看幾眼,他就明白過來整部電影的拍攝手法,心中忍不住泛起嘀咕。
這麼拍,真的會有人看?
攝影機這麼晃動,不會看的很煩躁嗎?
看到喬生的攝影機開始調轉鏡頭,白舒趕緊拉了袁翔一把,讓他縮回身子。
其他幾人也在工作人員的提醒下,躲在遮擋物後面。
很快,白舒就帶著來探班的人開始玩游戲——躲貓貓。
作為一部“偽紀錄片”,整部電影拍攝的空間就只在這棟樓里。
再加上鏡頭會隨時轉動,在演員們正式開拍的時候,周圍360度都不可以有閑雜人等。
否則被喬生的攝像機帶到,那就是穿幫鏡頭。
工作人員越少,誤入鏡頭的幾率也就越低。
所以劇組的工作人員根本就多不起來,成本開支低到令人發指。
袁翔幾人為了在現場看,那就必須躲在一些遮擋物的後面。
比如類似于箱子,沙發之類,可以擋住整個人的東西。
見探班如此麻煩,袁翔幾人有些不好意思,感覺是給喬生添亂來了,看了一段拍攝後,就準備離開。
結果幾人硬生生被梅清源拉住,非要他們留下來指點指點。
袁翔沒辦法,只能跟著白舒繼續躲貓貓。
次數多了之後,以袁翔為首的幾人居然覺得還挺有意思。
在片場一待就待到了九點多,甚至還趕上了白舒給所有人點的夜宵。
有袁翔幾人在旁邊指點,拍攝現場儼然成了一堂生動的演技公開課。
每個演員都受到了來自“戲骨”級演員們的指點,就連喬生這個不露臉的人,都被好好上了一課,說他根本就是在演一個攝影師。
換做其他導演,估計會覺得袁翔多管閑事,盡說些听不懂的話。
但是喬生悟性很好,幾乎在袁翔指出問題所在的瞬間,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之前他在拍攝的時候,完全就是按照記憶里《死亡錄像》的鏡頭在拍攝,看起來就有點不自然。
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的問題,被袁翔一來就點了出來,喬生直接就在現場呼吁,讓林莫雪把袁翔這幾個人請過來當顧問。
沒想到林莫雪還真把喬生的話當了真,傻乎乎地去詢問袁翔幾人的顧問費要多少。
要不是喬生攔的快,林莫雪估計連合同都要拿出來。
在接下來的拍攝中,喬生立即糾正自己的拍攝習慣,讓自己沉浸在攝影師的角色當中,從演攝影師,轉變到成為攝影師。
這一下子,整部片子就帶上了他個人的色彩,也變得和原版的《死亡錄像》在鏡頭語言上,有了那麼些許的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