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口肉下肚後,董翔發出滿足的聲音。
    “舒坦,還得是老京都的火鍋地道。”
    “董叔您吃不慣川渝的辣鍋嗎?”喬生好奇道。
    在車里的時候,董翔見喬生一直喊林以祥林叔,也讓喬生這麼喊他。
    “倒也不是。”董翔端起碗來,呼啦啦幾口吃掉里面的羊肉後,又加了一大筷子進鍋,這才繼續道︰
    “主要吧,是吃不到地道的川渝火鍋。你去那大街上看,都是連鎖的火鍋店,吃來吃去,味道都差不多。”
    “十幾年前,川渝火鍋還沒流行全國的時候,我在那里吃到過地道的辣鍋,那味道,絕了。”
    肉熟了,董翔又呼哧呼哧干掉一碗,滿足道︰“喬生你長在南方,沒吃過老京都涮肉吧?”
    喬生笑笑︰“沒,這是第一次吃。不過我知道,火鍋火鍋,這燒炭的銅鍋,才能叫真宗火鍋,店里那些,只能叫電鍋。”
    董翔被喬生逗笑,講到吃的,他就開始有點停不下來了,一邊涮肉一邊吃,同時還給喬生科普安利這火鍋。
    “這老北京涮肉啊,調料最是講究,所謂三分火鍋七分調料,芝麻醬,醬豆腐,韭菜花必不可少,還有蔥花,香菜和辣椒油。”
    “這涮也有講究,這毛肚啊,不能離開筷子,就七八下,就夠了!”
    說著,拿筷子夾起毛肚示範。
    喬生眼看著董翔一筷子毛肚下去,在湯里上下起伏後夾出來,卻比之前多出好大一坨肉。
    他看傻了眼,這是什麼功夫,還能無中生有?
    “誒,你示範就示範,干嘛把我剛放進去的肉都夾走?”
    董翔只吹了幾口後,就蘸滿醬料塞進嘴里,完全沒理會林以祥的大呼小叫,繼續說道︰
    “尤其是冬天下大雪的時候,來上這麼一桌蔬菜和肉,再來一瓶二鍋頭,那滋味,嘖嘖嘖嘖。”
    見董翔絲毫不理自己,林以祥轉頭對喬生道︰“生仔,別理他,我教你另一種吃法。”
    說罷,他把董翔身前一盤羊肉拿起,一股腦下到鍋里,肉從紅變白後立即夾出,全部放到一旁干淨的盤子里。
    然後他又端起一碗麻醬,嘩啦啦全部澆在羊肉上,攪拌攪拌後,幾大口就吃完了一盤羊肉。
    這還不夠,他又拿起旁邊半塊餅子,把留在盤底的醬料和肉末用餅子一掃,全吃進了肚子里,滿足的發出呻吟。
    林以祥看著董翔道︰“我這才是老京都勞動人民吃涮鍋的樣子,你剛才說的什麼七下八下,都是被你們這些酸文人給改了樣了。”
    董翔哈哈大笑,也學著林以祥的方法炫了半盤羊肉,吃完之後直呼痛快。
    這家涮鍋店的老板知道林以祥過來後,親自端著酒杯來包廂敬酒。
    身為每天迎來送往的老板,自然是一眼就認出了喬生和董翔。
    不過在他熱情的態度下,是很有邊界感的分寸。
    他是認識喬生和董翔,可人家並不認識他。
    老板只是在包廂里待了一小會兒,敬完酒又和林以祥稍微說幾句話後,就離開了。
    別說簽名合照了,就連服務員進來上菜,如果三人沒有主動問話,甚至都不會盯著客人看。
    “在這里吃飯倒是省心。”在老板走後,董翔笑著對林以祥說道。
    “那是,要不然我也不會帶你來這里。”林以祥端起酒杯,和董翔踫了一下。
    菜過五味酒過三巡,三人坐著閑聊。
    董翔見喬生拿著一顆香菇出神,笑道︰“喬生,你看著香菇干嘛,是沒吃飽嗎?”
    喬生听到後,回過神來,沒有直接回答董翔的問題,而是問他道︰“董叔,听說您特別喜歡美食?”
    董翔笑著摸了摸肚子道︰“我這個小愛好,不說人盡皆知吧,卻也算不上是什麼秘密。”
    “那董叔,你吃過松茸嗎?”
    “松茸啊,我想想,好像幾年前有吃過。”
    “那董叔,你知道松茸長在哪里,又是怎麼采摘的嗎?”
    “這倒是沒研究過,你這麼問,難道你知道?”
    見董翔被勾起好奇心,喬生沉聲道︰“滇南省香格里拉,被雪山環抱的原始森林,雨季里空氣陰涼,在松樹和櫟樹自然混交林中。。。。。。”
    在喬生富有磁性的嗓音中,一幅在原始森林中采集松茸菌的畫面在林以祥和董翔兩人腦海中緩緩展開。
    喬生仿佛化身為一個時空導游,帶著兩人在高海拔的林中采集松茸,在茂盛的竹林間挖掘竹筍,跟著村民腌制火腿。。。。。。
    他所說的文案,就是地球上很有名的一檔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第一集的內容。
    在他精簡之後,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就帶著兩人領略到祖國四季,大江南北的自然饋贈。
    喬生說的口干舌燥,好不容易聲情並茂地背完腦海中的文案後,猛喝了幾口茶水。
    “後面呢,沒啦?”董翔見喬生不再說下去,意猶未盡地問道。
    興許是已經消食完畢,也可能重新被勾起肚子里的饞蟲,喬生明顯看到董翔咽了口口水。
    這是被我說饞了啊。
    喬生很滿意自己達到的效果,笑道︰“沒了,這是我為一檔記錄片寫的文案,剛寫了一集。”
    “是有關于美食的紀錄片?”董翔好奇問道。
    喬生頷首︰“是的,我本來準備拍一部以華夏飲食文化為主題的紀錄片。”
    “有句古話叫民以食為天嘛,我就打算以食為媒介,通過對全國各地的飲食文化進行深入的探討和展示,向觀眾展現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和地域特色。”
    “不過這部紀錄片真要拍起來,肯定要跑去全國各地,尋找獨屬于當地的特色美食,我算過,沒個半年一年時間可下不來。”
    “我根本沒時間,所以文案我只寫了這麼點,就先暫時把這個拍攝計劃擱淺。”
    喬生說的十分真誠,仿佛真的要準備去拍這麼一部紀錄片。
    “別停啊,你這文案繼續寫下去!時間不是問題。”董翔急切道。
    “可是董叔,我沒時間拍的話,寫出來也沒用啊。”喬生像是在向長輩訴說苦惱。
    “你沒時間,我有時間啊,你拿給我,我來拍。”
    上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