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而言,陳萍萍人氣尚在範閑之上,但越往後的劇情推進,在葉桓丘的安排下,範閑這個男主角是在不斷進步的。
眼下範閑只是剛剛在京都立業,他所需要經歷的成長,也才剛邁出第一步。
目前的角色魅力,在一些出場就已經是大佬的面前,看著相對弱勢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不能因此就把主角的積極性抹殺,要是都像荊天明似的,那主角多半是廢了!
它的制作方不是沒想過給荊天明開掛,但又怕開掛開得太狠了,甚至于搶走好不容易塑造的縱橫傳人、逆流沙等等高人氣的角色的風頭。
掛是開了,只能開一點點,這種到關鍵時刻,都沒能發揮特別大作用的主角,那他還是主角嗎?
前車之鑒,後車之師。
葉桓丘的特意提防下,前期用那麼多的時間,給小範閑的成長經歷鋪墊,再到長成後的範閑進入京都起,讓觀眾對于範閑的觀感,哪怕不至于給出極高的評價,但最起碼也不能是什麼可有可無之類的評論。
收視率上《慶余年》捷報頻傳,在番茄台完成破6之後,後續能不能破7,就看這部劇能不能靠著眾口鑠金的傳播,把一些不是架空歷史題材的觀眾也吸納到該劇中來。
對于圈內各方勢力,一個共識也在繼續澆鑄。
那就是凡葉桓丘出手的作品,那麼預訂年度劇王,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所以之前那些籌碼下得不夠多的地方台代表,現在哪個不是在領導辦公室里挨訓呢,這都快形成肌肉記憶了。
反正每一次,沒能拿下葉桓丘手頭的項目,他們這些采購部門的代表,就得去一趟領導辦公室,被語重心長的說叨一陣。
最要命的是,這種事不是一次就了結,只要一看到番茄台的高收視率報表出爐,就得把他們叫過來。
又是拍大腿又是跺腳的,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當時為什麼就不再堅持一下呢,讓渡出去的那部分權益,看看現在番茄台和愛優騰三大視頻平台,就光靠廣告語會員,這播到一半就已經快平賬了。
這些挨訓的代表們,心里腹誹道︰“要是真按照您說的大膽下決定,這部劇拿下來了,那我的位置就得保不住 。”
大家都清楚,葉桓丘的劇能掙錢,也肯定是把劇王的位置預訂了,可就這一部劇的預算,比采購三四十部國產劇花出去的錢還要多。
作為老牌電視台,怎麼可能跟番茄台一樣,一年里就沖一部劇上使勁了,一部劇之後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要是沒有足夠的作品撐場面。
這熱播的風頭一過去,他們這些代表估計就得成替罪羊了。
所以每一次的采購,他們都在想著如何降低預算拿下華夏光魔公司的作品,這個降低預算不是指壓華夏光魔公司開的價格,而是讓競爭對手開不起價的同時,還能保住之後的采購預算。
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
所以不是番茄台舍得下血本,而是番茄台作為後起之秀,他們在下注的策略上跟老牌地方台是不同的。
該砸錢的時候,每個電視台都不會含糊。
………………………………………………………………………………
《慶余年》在明面上熱熱鬧鬧的,暗地里邊【光魔動力】的團隊,終于是在幾經內測,尤其是在葉桓丘經手後,做出了最後的調整,悄悄的發布了團隊的第二款互動影游。
《明末︰定鼎天下》這款影游發行,相比于葉桓丘自掏腰包制作的《光影傳說》,前者的制作經費,源自于華夏光魔公司給的日常運營的經費,加上團隊制作人自己的老本,攢出來的真人影游。
有了葉桓丘試玩之後的建議,在原本的一些好的結局方面,整出了一些類似“爽文”的內容發展。
經費有限,不可能像《光影傳說》那般,給五套鎧甲五種視角的不同主線劇情。
但可以再一些支線方面做文章,明末影游的主線就是奸賊吳總兵放後金騎兵入關後,末帝自縊于煤山,隨後南明的建立,此時的關內不同的勢力,都有各自的想法。
定鼎天下這四個字有兩層含義,定天下與鼎天下,前者是保皇派,即將南明重新扶持,與北方的後金對抗。
完成相關的支線任務劇情,最好的結局就是,主臣不疑,主角率軍北伐,將後金旗主們悉數斬落馬下,還定都城。
最後南明新帝祭祀煤山,重新續上王朝的歷史。
主角成了郭子儀一般的角色。
後者,也就是鼎天下,那就是逐鹿中原,那主角的視角就不會選擇從南明朝廷內部出發,而是走義軍路線,再走一遍明太祖之路,由南向北打一遍。
最好的結局就是恢復漢室江山,登基稱帝!
不同的結局源自于支線的選擇,當然不排除有人自己想跪下來的,而出于自由選擇,也有詔安派的路線,但制作人將這條路線的最好的結局就是,被列入《貳臣傳》中,世世代代被人銘記著。
沒死,但也跟死了差不了多少。
保證爽度足夠,又可以親歷那段歷史。
在宣發上面,由于實在沒什麼錢,再加上又不能掛著華夏光魔公司的旗號,所以光魔動力這邊一開始推出新作品,熱度並不高。
只是一些人在重溫《光影傳說》的時候,看到制作方的列表點進去了,才發現多了一款游戲。
價格方面還比《光影傳說》高出10元錢,喜歡影游的可能會嘗試一下,但更多人甚至連點進去列表的步驟都省略了。
一直是不溫不火的時候,另一款打著同樣明末旗號的動作游戲殺出來,用它極其逆天的內容,以及各種迷惑的宣發操作,徹底的把一些本來還期待3a游戲的玩家們,逼得直接退款。
這不正好看看明末這個詞條里,居然還有一款互動影游存在,出于報復或者其他心理,瞬間就把《明末︰定鼎天下》抬上了桌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