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機的頭幾天里邊,絕大部分人即便沒到他們上戲的部分,這一個個的都來現場看,有時間自發的圍讀劇本。
所有頭一次參與到葉桓丘親自執導項目的人,也是一一驗證了外界對他和劇組的各種傳言。
首先外界傳說,在葉桓丘的劇組哪怕只是跑龍套,那待遇方面也跟主演們差不多。
這一點是真的!
同時順帶驗證了,葉桓丘的劇組,伙食是真的好,不僅是品類豐富,對于不同的人的飲食習慣也有照顧,不吃牛肉、不吃豬肉或者甚至是素食主義者,在這里都可以得到滿足。
至于用餐就是正常的自己愛吃什麼上去選就是了,包括只是演一天的龍套,都可以享受這樣的餐飲標準。
有最專業的廚師團隊來負責一整個劇組的飲食,現在還沒有到大場面的戲份,如果到了得動用多人龍套,可能還得請來做露天宴席的團隊過來幫工。
在其他的劇組里,區分開主演、配角或者龍套,那不就是從衣食住行方面的差距體現出來的嗎?
你要說戲份的多少那真不一定,因為有不少劇組,特別喜歡那種對角鏡頭,即男女主角在拍對手戲,二人極少出現臉部同框的畫面。
基本上都是男主或者女主出現在鏡頭里,然後余光帶到對方的半身鏡頭。
而這些半身鏡頭實際上都是替身代站。
在最巔峰的時候,某些流量藝人,在全片里邊出現的畫面總共沒幾集。
但就是這種只是隨便露臉的人,卻能夠拿走整部劇投資的一半甚至更多,那待遇就更是離譜了。
可在葉桓丘的劇組里,不講這個東西,別說是男女主角,就連葉桓丘自己吃飯也是跟其他人都一樣。
住的地方也沒有跟其他的主演、配角有什麼區別。
傳言里邊還說,在葉桓丘導演的劇組里,獲得了在這個行業里,久違的被當成一個人來尊重。
這不是講什麼笑話,影視圈子里邊,雖然離譜的傳言一直不少,但從中有許多還都是真事。
不被當人看,在這個圈子是很長一段時間都存在的,把人當成真牛馬一樣的壓榨。
葉桓丘的劇組,讓這些龍套也能體會到被尊重的感覺,這不僅僅是葉桓丘個人的職業操守問題,劇組團隊的工作人員,在譬如要拍一場打戲,涉及到吊威亞,等容易出現風險的戲份,那種第一時間拍完戲後,工作人員圍上去都會詢問剛剛被吊上去的人,無論他只是個配角或者是龍套都一樣。
相反的主演們,他們本身就有專屬的化妝造型的團隊跟著,不需要太操心他們的狀態。
正是有這樣的氛圍,在劇組開機後,這新的團隊的磨合期很快就度過了。
拍攝的進度也相當的快!
這一下反倒是得趕緊選出合適的成年版的範閑演員,要不然後面可能劇組就要停工了。
經過這段時間的護理,以及專業的造型師的給他們做的調整,這之前看著形象不佳的幾位候選演員的狀態有了相當大的改善,之後再加上古裝造型的話,有那麼一兩個還看得過去。
當然最重要的還得是演戲方面的變化,從一個男花旦,要往一個專業的演員方向走,這確實是很有難度。
葉桓丘這次也就不講什麼眼緣不眼緣的,要真論起來他們確實都不是讓葉桓丘百分之百滿意,所以為了不妄下判斷,就采取最簡單的方式,用各種冰冷冷的數據給他們的表現打分,尤其是演技和形象這兩個方面。
經過多輪的評分檢驗,那位叫于哲的演員,以微弱的零點幾分,超過了其他的演員。
他的古裝扮相上身,離喬美人有點距離,但怎麼說也比三十多歲去演一個十來歲的演員強。
什麼年齡就該演什麼角色,賴著不挪位置,本質上就是拎不清。
定下于哲的第一時間,他就火速進組開始進行專項的打戲的練習,那種慢動作打戲,在葉桓丘這里不存在。
哪怕是核輻射武俠,葉桓丘也絕不會允許把那種慢到令人發指,不斷要換鏡頭、切鏡頭的這種玩意,稱之為打戲。
再說了範閑這個角色很長一段時間,那跟大宗師都不沾邊的,要彰顯一個絕世高手的逼格,就是對手各種花式動作不斷,看上去架勢十足,但最後被輕描淡寫的秒殺。
當然這個對手也不能太次,就像是九品高手秒殺那些不入流的角色也是隨手,而大宗師要隨手秒殺的,得是前期人們印象里的高手中的高手。
所以于哲包括像扮演海棠朵朵的萬 ,他們進組開始每天都有練不完的打戲動作。
哪怕很多時候這些動作用不上,他們都必須加練,形成肌肉記憶。
有時候隨手就來的一個動作,他們也得有瞬間的打戲動作的回應。
為此在他們打戲動作沒準備好之前,葉桓丘寧願都把文戲拍完了,之後再反過來拍打戲也行,要用足夠多的時間,把他們喂成“高手”。
萬 的經紀人是最舒服的,他感覺自己在陪著對方進組以後,都沒怎麼管過她的體型,哪怕她在劇組這邊胡吃海喝的,經紀人也沒有叫停。
因為他很清楚,萬 這每天的打戲運動量有多離譜,反倒是這段時間猛猛鍛煉,加上食物的營養補充,萬 發現自己以前夢寐以求的馬甲線都給鍛煉出來了。
也借此機會,留個自拍照當紀念。
葉桓丘在劇組里,文戲重的一些部分,像到了陳到明這些老戲骨都紛紛下場時,他的安排屬于嚴寬相濟。
嚴格的地方是抓演員的表情、神態還有一些台詞,哪怕只是說話的氣息轉換也很重要,有些演員一說上大段的台詞,前半段還好,後邊越說嘴越瓢,氣息也很虛。
尤其是年輕演員,這毛病多多少少都有。
放寬的地方則是像一些強的對手戲,他會適當的放給演員之間自己發揮,不一定要遵照劇情的編排分鏡來,這對于陳到明他們這些老戲骨,那是相當舒服的地方。
飆戲不是你之間互相拍桌子、怒目圓睜,或者兩個人之間痛哭流涕,那就叫飆戲。
要看這個,前者可以看產品經理和技術人員,後者去火葬場可以看到,那一個比一個哭得真情實感。
在既定的環境下,演員之間的產生化學反應,朋友、敵人、上下級、男女之間,不是吵鬧才顯得戲很足,一個眼神,或者是彼此間的下意識動作、表情等等,才是考驗演技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