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桓丘打算休息一陣子,之後再把自己已經整備好的炎龍駒這些設備交給專業的飛行操縱人員,在合適的時候進入到《光影傳說》劇組里。
在這兩大物件離開之前,葉桓丘自己玩的不亦樂乎。
他不理會外邊的瑣事,可輿論場上,每天和他相關的消息就沒有停下過腳步。
趕在數字專輯上線國樂網平台之前,海外的專輯消息反饋,尤其是歐美地區的信息,這次的反響特別的強烈。
尤其是《新地星》這首歌曲,葉桓丘當時借用兩座只有一條馬路之隔的社區拍攝的v,似乎在燈塔那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輿論。
如果這是放在二三十年前,歐美那邊的輿論媒體們,其實也並不在意這些。
但因為形勢地位的變化,加上文化領域上的交手,確實是讓葉桓丘殺出重圍了,並且他個人的知名度已經不局限于某個地區。
這回他發布的新專輯,買他專輯的人,不一定欣賞中文歌曲,甚至是對這專輯感興趣,只是單純因為葉桓丘有名,在海外抖快短視頻上奔走相告,帶起的一陣節奏。
只是這回他們萬萬沒想到,葉桓丘居然有一首歌曲,還特意用燈塔社區為背景,而這樣的背景還真不是個例。
<v在歐美的輿論場上傳播極快,那幫西式的媒體機器們也瞬間開動。
像是找到某種方向,對葉桓丘開啟了花式批評的文章推送。
畢竟它們用陰間濾鏡,去審視其他國度不完善的地方時,還會添油加醋,可你要是到他們不完善的地方,如實的記錄一些鏡頭內容,那他們可無法接受。
尤其是一個在國際上都有知名度,有影響力的名人,去做這方面的事情,它們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媒體機器的反擊很迅速,還有借機想要把葉桓丘在海外上映電影的權力取締,既然商業方面打不過,那就使點陰招了。
這也是它們慣用的伎倆!
什麼要態度、要道歉之類的都來了,奈何這些新聞等漂洋過海出現的時候,發現並沒有在華國的圈子里翻起什麼風浪。
這下子它們那邊的媒體坐不住了,這又是上頭版頭條,又是要嚴肅抗議的。
但《順其自然》專輯,反而在歐美那邊打開了銷量熱潮,經過海外抖快視頻的發酵,原本以為這次的歐美銷量會差一點,反倒是在落後亞洲這邊一周,前三天的銷量就已經超過了六十萬張,因為供貨嚴重不足,不得不開啟預售。
這預售的頁面里,增加的速度很快也超過了五十萬張。
費了半天勁,不僅沒能讓葉桓丘被它們的圈子封殺,反而是白白給葉桓丘的新專輯做了宣傳。
這廣告費都不用給一分錢,屬實是把那邊的新聞媒體們氣得夠嗆。
至于電影方面所謂的抵制,折不過喜滿客院線老板的鈔能力,用足夠的利益誘使那邊跟電影相關的協會,將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屬于是專輯大賣,歌曲還照唱。
甚至于跟音樂相關的格萊美,還有意在今年向葉桓丘發出邀請,在歐美本土能夠賣出白金銷量的外語專輯,那真的是少之又少的。
單曲倒是有賣出過5白金的記錄,那會兒還是kpop和歐美音樂圈的蜜月,如今物是人非,這些吹出來的成績,不怎麼頂用。
專業的音樂機構對專輯銷量預測又上調了一部分,就因為歐美的媒體這一頓折騰,這最終銷量的閾值上升了。
…………………………………………………………
數字音源的專輯上線國樂網,同時與海外的itunes和公告牌等平台合作,是同步上線。
海外的數據流媒體,爆發出的消費潛力,一點也不亞于國樂網。
這數字專輯的上線的頭一天,就將年榜的第一牢牢佔據,十二首歌曲,也在年榜的音樂榜單上火速躥升,從top100,很快進入前三十的行列。
排前面的,還多是葉桓丘之前的老歌,屬于左右手互博。
<v也是正式在各大視頻網站上架,借由v的傳播,這拍攝過《順其自然》專輯的演員們,這一波流量也是吃爽了。
正主不出面露臉的時候,想要打听這音樂背後的八卦新聞,可不得找這些參與拍攝的人嗎?
像這回受益頗豐的張婧怡,反而不太敢多說,畢竟拍攝那會兒她就是乖乖听話,哪里有什麼別的趣聞,她在此之前跟葉桓丘並不熟,拍完v以後也不熟。
<v,得到廣大觀眾的注意,她就已經十分慶幸了,哪里敢隨便瞎扯。
像胡戈出席活動被采訪時,他就打官腔,說得比較場面話,也沒提太多什麼內幕新聞的,就只提拍v自己的感受,以及v劇情設計得有多適合自己。
楊朝月本來想著暢所欲言的,看到其他人都這個表態,她也不是情商低,也就沒在公眾發表之前的事。
即便真避不開了,學著胡戈掰扯一下場面話搪塞過去就好。
<v幕後八卦探尋熱潮終結呢?
大概是在高 宣布卸任的那一刻起,高 從音樂協會進行卸任,他這段時間一直在交接工作,正式遞交辭呈,他也用自己的個人社交賬號發布了離任的聲明。
這就不太符合常理,這次的樂壇迎來那麼大一波熱度,任上有功績這點,高 應該是跟著這一波水漲船高的。
怎麼會突然宣布卸任!
媒體也是第一時間抓住這個新聞,趕緊去采訪高 。
高 沒有接受出鏡訪問,但他後續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特別發了一篇文章,除了一段講述自己上任的感慨之外,剩下的就是從頭到尾的講述清楚,這次葉桓丘新專輯為什麼來得突然,自己離任得也那麼突然。
總結下來就是一句話,能有第三張專輯,是葉桓丘出于朋友之誼,送給他這位老朋友的禮物。
讓他卸任時,沒有那麼的狼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