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女的科舉日常

第145章 四書二題

類別︰ 作者︰胖達愛生活 本章︰第145章 四書二題

    縣試的第一場考試,稱為‘頭場’或‘正場’,之後還要覆試四次縣試才算正式結束。

    諸葛雲疏在號舍坐好後,小心翼翼地把考籃里的考試相關用品,一一在桌子上擺好,然後又把考籃放在距離較遠的地方。

    此時,黑暗逐漸褪去,灰暗的天邊漸漸泛起淡淡的魚肚白。

    諸葛雲疏抬頭看去,發現她的兩個斜對面分別坐著一男一女。

    男的大概二十出頭,女的大概十四五歲左右的年齡。

    就諸葛雲疏這一路觀察進考棚就沒有發現一名超過十六歲的女子參加考試的。

    諸葛雲疏打量對面的兩人時,而對面的兩人也在悄悄的打量她。

    畢竟她是臨溪縣本次縣試中年齡最小的存在。

    特別是諸葛雲疏左對面的那名男子。

    在看到對面坐著一個年紀較小的女童時,不知為何,他的心里又有了一點通過縣試的信心。

    又過了一會兒時間。

    外面傳來異常洪亮的大嗓門聲,這是準備發考題了。

    諸葛雲疏正襟危坐,努力了這麼長時間,當真正要上真章時,說不激動是假的。

    她用鎮紙壓好草稿,又拿起桌上的小水滴,往硯台里滴了幾滴水,準備研墨等待考題下發。

    不一會兒的功夫,一陣腳步聲傳來。

    只見一名差役舉著考題板走了過來。

    諸葛雲疏趕緊梳理下毛筆尖,然後開始蘸墨水準備把考題抄到草稿紙上。

    差役在諸葛雲疏的號舍停了一會,估計連一分鐘的時間都沒有,就往另一個號舍走去。

    她趕緊看了眼差役舉著的考題板,等正面過去後,它的反面同樣寫有相同的考題。

    諸葛雲疏只看了一會,就把她這個年齡段的考題摘抄下來。

    在夏國縣試第一場考試是分考生年齡的,二十歲以上的考生和二十歲以下的考生在考題板上所展示出的考題有所不同。

    但是其難易程度倒是大差不差,主要是在時間的限制上。

    縣試第一天的考題共有四書二題和作詩一題。

    諸葛雲疏看著草稿紙上的第一道考題。

    這又可以叫做‘頭題’或‘首題’,主要以四書中的正文出題,要求考生闡述其義。

    這道題出自《論語子罕篇》里面的內容,對于縣試的第一場考試,難度基本不大。

    諸葛雲疏看了眼題目【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原文為,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根據詞義解釋就是毋意,不憑空揣測。

    毋必,不絕對偏執。

    毋固,不固執拘泥。

    毋我,不唯我獨尊。

    這是孔子極力拒絕的四種壞習慣,也是他對自我修身的一種高標準和嚴格要求。

    諸葛雲疏看了一眼,大概有了自己的解題思路。

    她提起毛筆,在答卷紙上和草稿紙上寫上自己的姓名座位號等信息。

    然後根據自己腦子里的思路,先在草稿紙上打好腹稿。

    整篇文章的字數控制在三百到七百字之間。

    半個時辰後,諸葛雲疏已經潤色好了第一篇四書題,等檢查無誤後,她這才把草稿紙上的內容謄抄到正式的答題卷上。

    這一過程,諸葛雲疏格外小心,就怕一不留神寫錯字或者墨水弄髒了卷子。

    要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而失去接下來的考試機會,那豈不是能把自己嘔死了。

    等諸葛雲疏快謄寫完時,一名差役走了過來。

    只見他在每一個號舍前停留,然後挨個在考生答卷末尾按上個印章,這個也叫做‘蓋戳’。

    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想知曉考生們的答題快慢。

    如果在蓋上印章之前,考生一字未寫,那麼後面就算這個考生得文章寫得多麼完美無缺,也會被打上鄰桌考生代寫的嫌疑。

    不知別人如何,反正等差役來到諸葛雲疏這個號舍時,她已經在答卷紙上寫完了這道四書題。

    差役看著面前寫滿字的答卷,詫異的看了諸葛雲疏一眼。

    但是也只是詫異了那麼一眼,就神色正常的去往下一個號舍。

    諸葛雲疏把蓋完印章的答卷小心的挪到桌子一邊有空的位置上等其晾干墨跡。

    這一個早上,過得太過于緊繃。

    諸葛雲疏不由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使其腦子放松下來。

    然而就這樣一個動作,卻讓對門的兩個考生產生了誤會。

    那名十六五歲的女考生,也是這個時候停下了手中的筆,她抬頭看了一眼諸葛雲疏,發現這個八九歲女童可能由于不會做題,正在痛苦的揉著額頭。

    而那名二十左右的男考生,此時還在奮筆疾書,但就算這樣,也沒有耽誤他朝著諸葛雲疏這邊釋放一個得意的眼神。

    諸葛雲疏“”

    這個人怕不是腦子有什麼大病吧!

    腦補這個東西可要不得。

    大概九點左右的時間,差役舉著考題板走了過來。

    這是今日的第二道試題。

    這次的考題沒有年齡區分,差役舉著的考題板正反面都只有一道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諸葛雲疏趕緊把題目抄寫在草稿紙上。

    然後又把之前早已經晾干的第一道題答卷,小心的收起來,放在自己的考籃里。

    這次的考題還是四書中的一題。

    題目為【有弗學有弗問有弗思有弗辨有弗行】

    這句話出自《中庸第二十章》。

    原文為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

    這道題倒是比第一道題要難上一點。

    但是也就只是這麼一點。

    主要在于題目省略了其中的部分句子。

    但是只要把《中庸》吃透的考生,基本一眼就能想到其原本及上下文。

    諸葛雲疏邊研墨邊思考這一題的切入點。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要麼不學,學了沒有學會絕不罷休;要麼不問,問了沒有懂得絕不罷休;要麼不想,想了沒有想通絕不罷休;要麼不分辨,分辨了沒有明確絕不罷休;要麼不實行,實行了沒有成效絕不罷休。】

    然後再聯想其上一句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和下一句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的句子解釋。

    最終以‘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和’下苦工夫的精神’作為這道題的切入點進行闡述。

    有了大概的解題方向,諸葛雲疏拿起毛筆,把腦子中的思路一一寫在草稿紙上。

    她並沒像上一場那樣,把這道題的答案完整寫下來。

    不為別的,今日這第二題的題量實在是一個大工程。

    她還需要再潤色一二。

    沒有辦法,縣試本就不難,但是想要取得好的名次,自己的卷子必須要有出彩的地方。

    喜歡農家女的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農家女的科舉日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農家女的科舉日常》,方便以後閱讀農家女的科舉日常第145章 四書二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農家女的科舉日常第145章 四書二題並對農家女的科舉日常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