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林業機械廠,李青雲再次走進了打火機場。
現在這里雖然還叫打火機廠,但4個車間,已經只有一個車間還在生產打火機。
其他三個車間,都安裝上了數控車床,都在試生產游戲機電路板。
推開第1車間大門,雜亂的燈光讓李青雲立刻皺了皺眉頭。
車間內部和之前相比,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車間內的所有隔斷都被清理干淨,現在從入口到出口就是一個大桶子房。
只不過,這只是這里給人的第一感覺,再多看一眼,你就會眼珠子掉一地!
車間內除了射燈的燈光外,其他任何一處都井井有條,給人的感覺就是高端、大氣、科技感爆表!
數控車床每一台都是獨立放置的,周圍五六米內沒有任何設備。
它形狀近似吊車臂,後側連著幾根電纜,遠處是各種控制設備。
吊車臂最前端的工作部,是一個可以上下左右移動的小平台,小平台上有兩個開口,可以鉗住特定形狀的電路板。
和這個小平台相對應的,是一個有著幾十根觸手的半球形體。
在工作指令開始後,小平台從第1個工作程序開始,把電路板垂直擺放,機械臂拉到最左側。
下一步,半球形體罩向電路板,隨著一陣光線變幻以及滋滋的響聲,兩秒鐘內焊接結束。
半球腔體分離。
機械臂向右滑動,進入第2個預定位置。
同一時間,小平台調轉方向,伴隨著液壓機的聲音,調換到另一個角度。
固定之後,半球體再次罩回來,再次進行兩秒鐘焊接。
如此反復4次,一塊焊接完畢的完整電路板,被工人從工作台上取下。
當換上另一塊空白電路板的時候,就是下一次程序的開啟!
李青雲弓著腰背著手,眼珠子都快鑽進去了。
他知道自己家的工廠已經先進到了一定程度,也知道類似的這種數控車床,但這確實是他第1次親眼所見!
要說自豪,那是從腦瓜門到尾巴根子的。
只不過,這里還有兩名操控工人,他是有身份的大老板,架子還是要端著的!
是的,這樣的一台車床,只有兩個人就可以控制,而且這兩個人的工作強度都不高。
女性工人只負責按動三個按鈕,男性工人戴著墨鏡,他要檢查每一次焊接有沒有疏漏和錯誤,記錄好之後,最後把那塊完成的電路板收起,更換上新的電路板。
這個勞動強度,表面上確實比打火機廠輕了很多,這大概就是機械自動化的好處了!
拿起那塊剛剛焊接好的電路板,李青雲數了數,總共有87個焊接點。
每一個焊接點都是一樣的形狀,整整齊齊,看上去就是藝術品!
電路板的另一面,是另一台車床刻畫出的電路圖。
看到這里,李青雲就笑得更開心了!
一點都不吹牛,這可是他這個大老板的“創意”!
開始研究的時候,任憑詹姆斯那麼牛逼的大科學家,都是把電路圖和焊接點混合在一起的。
就是類似收音機電路板的狀態,電路圖、元器件、焊接點都在一側。
這種傳統觀念,大大制約了詹姆斯等人的研究進度,因為所有東西摻合在一起,對數控車床的工作要求太高了,難度恐怕要增加千百倍!
李青雲是偶然听到了他們的研究內容,當時尾巴就鑽上了天!
他有超出幾十年的記憶,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嗎?
在電視上也見過正反面的芯片的!
當時他的原話是。
“據我多年研究,線路圖和焊點是可以放在兩面的!”
就這一句話,就讓游戲機的研發進度,提前了一年還要多!
最主要的,大老板李青雲把所有的科學家都鎮住了。
那種牛逼滋味,比他親自生下一個金元寶都要回味無窮!
拉回思緒,李青雲又閉著眼楮算計了一會兒。
如果用人工焊接,一個焊接點最快也要兩分鐘,87個焊接點,就是174分鐘。
也就是說,一個工人在不間斷的工作狀態下,要工作三個小時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但在剛才,從那名女工按動綠色按鈕,到產品下線,最多也就是5分鐘時間。
這種效率牛不牛逼?
按兩個人算整整提高了十七倍的效率!
這還只是不科學算法,要知道車床是可以24小時工作的,而且人類不是機器,他是要犯錯誤的!
誰能保證連續工作三個小時一次錯誤都沒有?
最牛逼的是,這兩名控制人員,並不需要具有那麼高的個人技術,只要經過培訓,什麼樣的工人都可以完成。
這一切,是不是都在降低成本?
第1車間內,一共有七台這樣的機械臂,就在李青雲背著手,準備去看下一台機械臂的時候,一個人小跑了過來。
“對不起老板,我剛才在檢查庫存!”
李青雲擺了擺手,滿臉都是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劉,這個廠長做得還習慣嗎?這里和你的暖瓶廠相比,哪里更好啊?”
這個人正是豆腐的男人,沒搬過來之前,是某家暖瓶廠的副廠長。
因為李華和陳曉東都去了京城,他才有機會代理這個廠長。
李青雲這種問法,直接把他干不會了,真的是臉紅脖子粗的那種!
“老板,這怎麼能比?”
“和咱們現在的設備和技術相比,那個暖瓶廠就是原始社會,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李青雲哈哈大笑。
“那你在這里還喜歡嗎?還想再回去嗎?”
老劉腦袋都要晃掉了!
“不回去了,打我我都不走!就算讓我做一名工人,我都要一輩子留在這里!”
李青雲沒有繼續問相似問題,他只是在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已。
“我看你們至少有十幾個人在做記錄,這是為什麼?”
老劉立刻恢復了工作狀態。
“老板,這是那些科學家的要求,他們每隔兩個小時就會來檢查一次,無論是哪一台車床,只要出現一點點誤差,他們都會拆開機器進行調整,這就是我們現在的工作狀態。”
李青雲哦了一聲。
“你就以昨天為例,他們調整過幾次?”
老劉又搖了搖頭。
“以前調整的次數確實很多,但最近這半個月已經很少了,昨天一次都沒有。”
說到這里,老劉還跑過去把記錄本拿了過來。
“您看看,所有的空格都是對號,一個叉都沒有!”
“詹姆斯說,設備調試可以結束了,咱們已經可以批量生產了!”
喜歡山村草垛三人轉請大家收藏︰()山村草垛三人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