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鄧曉陽我叫李朝陽

第124章 涉密,電話里不能說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鄧曉陽與李朝陽 本章︰第124章 涉密,電話里不能說

    龍配龍、鳳配鳳,再純潔的愛情也得考慮門當戶對的因素,而文靜和劍鋒的結合,是縣城里還不算太標準的結合方式,原因就是文靜和我一樣高攀了。

    劍鋒的爺爺是地區的老專員,在地區頗具威望,劍鋒的大伯以前的時候是實權廳的副廳長,現在退居了二線,劍鋒的父親李學武是地區行署副秘書長、行署辦公室的主任,以前的平安縣委副書記,母親現在則是地區師專的大學老師。相比于劍鋒,文靜的家庭在縣城也不差,父親以前是縣供銷社的主任,現在的計委副主任,但是和劍鋒的家庭比,多少有些不般配,但好歹也是干部家庭。縣城里的副科級以上的干部家庭,在結婚擇偶的時候,多數結婚的對象,家里三代內,一般也會有副科級以上的干部。這也成了縣城的一種獨特生態,“父子室,夫妻科,佷子打水叔伯喝,孫子開車爺爺坐,兄妹辦公桌對桌”。

    我和曉陽結婚,別說我們村里老實巴交的農民不信,就連思想相對開放的縣城干部們都覺得不可思議。

    後來我想,也許鄧叔叔阿姨之所以同意,在他們看來,選一個科級干部和選一個普通人沒啥區別,對于縣長來說,讓一個普通人成為科級干部算不上是一件事,所以曉陽才會不顧一切選擇愛情。

    趙愛民之前和李尚武就認識,對于李尚武這個轉業干部,安平的武裝部部長,趙愛民的看法十分復雜,在以前憑票購物的年代,供銷社的主任的位置給個副縣都不換,至于什麼一個鄉的武裝部部長,想約見趙愛民一面,比見縣長都難,而到如今,隨著鄧牧為成為常務副縣長、縣長、縣委書記,一大批干部走上了領導崗位,包括自己的女兒趙文靜,也被人打上了烙印。如今的自己,反倒要跑到李尚武的家里來走後門,還需要自己的女婿帶路,這多多少少讓趙愛民的面子上有些掛不住。

    佳艷嬸子,李叔在家不?

    劍鋒啊,老李在,在和孫局長談事情。隨即喊道,老李、孫局,劍鋒和老趙來了。說罷,就十分自然地接過劍鋒手里的東西,一邊拿著東西一邊道,來就來吧,還這麼客氣,大包小包的。文靜怎麼樣?我可告訴你們,頭三個月可得注意!

    建設局的家屬院不大,雖然現在是副縣長、公安局長,在縣委家屬院里也新分了一套小院子,但李叔的媳婦佳艷在建設局家屬院住習慣了,並不願意搬過去住。

    在縣里,建設局掌握著大大小小的工程,是縣城里名副其實的實權部門,鍋爐房的煙筒里冒著陣陣黑煙,判斷一個單位有沒有權力,冬天的時候有沒有集中供暖的大鍋爐是一個重要的標志。縣城還沒有統一的供暖,都是各個單位自己買煤燒鍋爐采暖,一般的單位就是想供暖,這煤錢都不好解決。

    窗外寒風刺骨,房間里春山如笑,李叔穿了一件單衣正在和建設局的副局長孫漢兩人聊天。孫漢以前是審批科的科長,股級干部,如今已經是建設局的副局長。同住在一個大院,佳艷嬸子人緣又好,所以經常有人來家里。特別是李尚武當了副縣長、公安局局長之後,孫漢有事沒事就往家里跑。

    孫漢看是李劍鋒和趙愛民,也起身打了招呼,知道倆人來有事,就找了理由告辭了。

    李叔的大女兒畢業之後留在了地區,如今是地區行署辦公室的干部,這中間又少不了劍鋒的父親李學武幫忙,之所以李學武頂著壓力解決了李叔的女兒,是因為劍鋒酒駕,李叔在關鍵時候替劍鋒頂了包。

    劍鋒、老趙,你倆來拿啥東西那?看著這大包小包的東西,李叔馬上聯想起了下午開的有序降低物價、穩定經濟秩序的整頓會,心里暗道,這個老趙當了這麼多年的供銷社主任,不會是和投機倒把的事聯系上了吧。

    劍鋒這人向來直來直去,到李尚武家里來也是家常便飯習以為常,沒有像趙愛民一樣藏著掖著不好意思,直接道“我的李大爺,這不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這次來真是遇到事了,我趙叔趕潮流,當上了倒爺,掙了幾個零花錢,這不是縣里開始整頓了嘛,我們肯定是支持配合縣里的工作,所以我和我趙叔就來負荊請罪來了”。

    佳艷嬸子倒了水,就到了臥室織毛衣去了,李尚武有交代,家里來了人熱情大方、敬茶倒水、工作上的事不聞不問,安心織自己的毛衣。

    李尚武一听,心里就暗道,看來自己是猜對了,只是不知道老趙當投機倒把賺了多少錢。就問道“老趙啊,你這次賺了多少錢”?

    趙愛民心里咯 一下,心里想著,具體的金額誰能算得清楚,自己也沒有記賬,賣的都是一些電器,反正一轉手就是一倍的差價。但是這個時候,如果說少了就沒有來的必要,說多了實在是心痛,就留了個心眼,道“賺了七八千塊錢”。

    佳艷嬸子正在織毛衣,听到七八千馬上愣了,心里暗罵道“這個趙愛民,真是膽大包天啊,自己和秀霞喂了快一年的雞,趁著這次大漲價全部出了,自己也才分了一千多塊錢,這個老趙,啥也沒干,就賣指標,就能掙個小一萬塊錢,這種人,該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李尚武听了之後沒有表態。趙愛民道“老李,兄弟我也不想這麼干,你知道,我是咱土生土長的城關鎮長大的,親戚朋友多,大家知道我在供銷社干過,買不到東西,都想著找我幫忙,我就是做個順水人情,現在大環境都這樣。這不大家都在說十億國民九億倒,還有一億在思考。你就說鋼鐵,計劃內的定價七八百一噸,計劃外的一千五一噸,老李啊,咱是沒有資源啊,我听說省鋼鐵公司專門注冊了一個皮包公司,自己倒騰自己的貨,人家早都發了。遠的不說,就說咱這化肥廠,就說老王他們那里,就靠著計劃外的化肥,工人工資漲了一倍,普通工人的工資說是比咱鄧書記還高。就說你們公安局用的這些槍,這些造槍的兵工廠都轉行造洗衣機了。你說,咱倒騰幾台電視指標,老李,你說這算個啥嘛”。

    李劍鋒心里一萬個不樂意,心里想著你這是負荊請罪還是來興師問罪了,若不是文靜,自己怎麼會趟這趟渾水。這老丈人還以為現在的李家和當年的李家一般。從自己的父親李學武與鄧牧為競爭縣長失利那一刻起,李家在地區的話語權已經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了。

    李劍鋒忙道“趙叔啊,咱這樣干是掙了錢,但群眾能樂意,畢竟大家的工資是一分錢沒漲”。

    趙愛民這才想到來的目的,忙說道“對對,這種行為屬于投機倒把,這種行為不值得提倡,必須制止,所以我們才來到尚武縣長家里,請咱老李給咱指條路”。

    自從當了副縣長後,李尚武明面上光鮮,背地里沒人的時候,鄧牧為是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低調做人秉公辦事,不能砸了咱轉業軍人的牌子,所以李尚武也沉穩了不少,听完了倆人說的話,已經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摸起了桌子上的大雞香煙,給倆人都發了。李劍鋒起身,給兩人點了火。

    李尚武道“老趙,我們調查的是有經營性質的單位。土產公司、物資公司、農資公司、供銷社、百貨大樓和各個國營廠,你現在是縣計委的副主任,也不在我們這這次調查檢查的範圍內。”

    老趙猛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道“對嘛,老李,你的意思是兄弟我多慮了”。

    李尚武揮了揮手,淡淡地道“老趙,別的不說,上級有明文規定,領導干部是不能做生意的。你有沒有把握,這次沒有你的舉報或者線索。老趙啊,劍鋒,如果有,你是歸紀委和監察局的老蔣管,他們處理完了,涉及犯罪的,才會移交給公安機關”。

    听到紀委和監察局,老趙一下又緊張了起來。畢竟施偉強和蔣宇鷹這兩個人是最難打交道的兩個人,特別是蔣羽鷹,當年文靜因為牽扯到教育局人事科民辦教師轉正的事,蔣羽鷹的人把文靜折騰得不輕。

    李叔看倆人都陷入了沉思,又道“這次上面之所以喊公安牽頭,就是因為涉及的主要就是企業,老板怕公安,干部怕紀檢,老趙,你現在不是供銷社的老板。”

    李劍鋒道“你叔,那你說該咋辦啊?”

    李尚武捏了捏自己的下巴,道“老趙,按說你給我說了,是對我的信任,于公那,我應該把你送到紀委去,但是你知道的,主動坦白和對抗審查是兩個概念,我告訴你們,下午的時候,地區公安局從我們縣刑偵大隊抽調了四個人過去支援,說是你的老上級,地區供銷社從主任,到下面的副科長幾乎全被涉案。這次是省督導組在地區督辦,他們說會有線索移交過來,辦理情況要反饋到省督導組。沒有省上的統一部署,縣上怎麼會去查供銷社”。

    听到這里,老趙的心撲通撲通地直跳。是啊,供銷社是上級的派駐單位,人財物都在地區供銷社,自己能夠交流到縣計委,走的還是地區的關系。

    李劍鋒道“趙叔,李叔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我看,你就主動先把錢退了,然後到鄧書記那里做個檢討,我再讓我爸給鄧書記打個電話,然後我和文靜,再去找找曉陽的媽,看能不能把這事圓過去”。

    李叔道“老趙,劍鋒說得在理,千萬不要讓紀檢把線索再給到公安這邊來,不然的話,會非常復雜”。

    幾人又分析利弊,說到了十點鐘,大門關上,佳艷嬸子就從臥室出來,道“老李,你咋把東西留下了,不是說好了,誰的東西咱也不要”。

    李叔打開了電視,斜躺在沙發上,電視里雪花滿屏,吱吱的噪音伴隨著孫悟空在大鬧天宮。

    李叔道“劍鋒是晚輩,他的東西可以收,趕明讓老大去李學武家里也走動一下就對了。只是老趙這次真是大鬧天宮——慌了神”。

    吳香梅和自己的公公,在省城已經等了一天,又去了隔壁地區。這次降物價穩經濟,省里成立了八個督導組,赴全省十六個地市開展專項督導,上級和省里的文件一個接一個,但是搶購潮和漲價風波還沒有得到遏制。畢竟利潤太高了,同樣一噸鋼材,上半年賣七百一噸,下半年就成了一千五,各種違法亂紀、倒買倒賣的行為層出不窮,趙道方在省降物價穩經濟大會上專門強調,必須采取果斷措施,以強有力的手段制止投機倒把和哄抬物價、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和散布謠言。省上成立了由八位副省級干部帶隊的檢查督導組,方建勇的堂叔,就是第三督導組的組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在第五督導組的親自部署下,地區刑偵支隊在全地區抽調了四五十人,以涉嫌刑事犯罪的名義抓了二三十人,地區供銷社副主任方建勇這次也被帶走調查。雖然已經十點鐘,地區公安局不少辦公室里還亮著燈。

    吳香梅和自己的公公方誠一大早就到了鐘毅在地區家屬院的新家,鐘毅看到了兩人忙著在客廳里招呼,作為地委書記是可以配備保姆的,但是鐘毅並沒有享受這個待遇,畢竟自己的愛人已經退了下來,閑在家里無事,就干起了保姆的活。

    但這個時間愛人出門買菜,並不在家,鐘毅不顧兩人客氣,還是倒了水。都是老朋友,方誠沒有客氣,直接張嘴問道“老鐘啊,建勇也是你看著長大的,你說這咋辦?”

    鐘毅是個實誠人,方誠也是自己一起搭班子的人,都當過曹河的副縣長,方誠的堂弟方信當年在地區組織部,後來去了省上,自己從曹河縣長到平安縣當書記,方信給組織上說了不少的好話。

    鐘毅道“老方啊,這事麻煩,供銷社屬于省上管的垂直機構,人事和財務都不在地區,說白了是省上派到地區來的,這次調查供銷社,是省督導組的統一部署,地區公安局只是抽人,指揮權在督導組,我們地區公安局都插不上手。現在這位帶隊的領導,我都是第一次見面。”

    方誠雖然對這個答案不滿意,但也是無可奈何,鐘毅說得屬實,但是方誠心里清楚,如果鐘毅以地委書記的身份主動和督導組溝通一下,這事還有轉機,但是方誠太了解鐘毅了,原則面前寸步不讓。看了看表,道“既然這樣,也就不麻煩鐘書記了,我們馬上去趟省城”。

    鐘毅道“老方,你也別著急,這事牽扯甚廣,有著獨特的背景,現在調查方面上級壓得緊,但是處置原則還沒出來”。

    方誠道“老鐘啊,事情要做到前面,亡羊補牢猶時未晚”。

    鐘毅本想問一問吳香梅,方建勇涉案的金額,但又想到這是屬于公安調查的範圍,不好直接打听,也就作罷。

    到了縣醫院的家屬院,母親正照顧著曉陽和豈露,豈同這段時間一直住在水窪王莊的姥姥家里。

    曉陽在臥室哄著孩子,母親悄聲給我說道“老三啊,現在的錢真的不值錢,你們想想辦法,交個罰款,弄個指標,抓緊再生個兒子”。

    娘,政策上不允許,我們又不是需要照顧的特殊干部。

    你都娶了縣長的閨女還不是特殊干部,那非得娶個地委大官的閨女才叫特殊干部啊。

    不是這個特殊,是民族特殊才行。

    你說的我都不懂,但是村里人可都說了,說你這是當的啥干部,計劃生育不給村里人出頭也就算了,咋自己連個兒子都生不出來,你這官當著有啥意思,下一步還不是外人來接班,你看你爹,現在都不願往你們家里來。

    我說道“娘,再生一個可是要開除的”。

    那就把曉陽開除了唄,我听曉陽媽說,她就是干著醫院的主任就不想干了,你看看人家,都活明白了。這麼大個醫院,誰家沒有個頭疼腦熱的,都不得找人家,人家那麼大的官,說不干就不干了,曉陽這啥鎮長,我看你把她開除了讓她在家生兒子算了。

    娘呀,你這思想可不對。你看曉陽媽這麼厲害通透,也沒說讓曉陽辭職再生兒子不是?

    她和我能一樣嗎?她是姥姥,我是奶奶,她只管她有沒有孫子,他還管你這外孫子的事。

    好了好了,這事不說了,被曉陽听到了,她要生氣的。

    母親無奈地看了我一眼,道“真是和你爹一個德行,咋就這麼怕媳婦。我看你二哥和你以後也是一個鳥樣”。

    哎,說起二哥,二嬸今天就出來了,你還是要去找她,讓她松口,把爺爺的老宅扒了,讓二哥盡快結婚。

    母親驚訝地道“你二嬸出來了?沒听說回家呀。”

    曉陽懶洋洋地從臥室里走了出來,穿了一雙母親納的千層底的老棉鞋,顯得腳變得非常的大。

    真是養兒方知父母恩啊。媽,豈露昨天鬧了一晚上,李朝陽的呼嚕聲響了一晚上。

    不是啊,我咋沒听到?

    曉陽白了我一眼,你這麼大個領導,耳朵都長到客廳里了,咋會听到臥室的動靜。

    看著母親正在整理地上的雞蛋,道“媽呀,這些雞蛋就別賣了,大嫂的雞都出完了,這些雞蛋你們就留著吃吧”。

    母親蹲坐在馬扎上,從面粉里把一個個的雞蛋撿起來,坐月子時興的就是送雞蛋和紅糖,為了怕雞蛋打碎,就將雞蛋全部裹在了面粉里。

    母親拍了拍手上的面,說道“現在一個雞蛋抵得上過去兩個的價錢,咱們把這雞蛋賣了,把錢攢起來,好給你們以後交罰款”。

    曉陽自然懂什麼意思,馬上道“指望拿雞蛋交罰款,這哪行啊,我看干脆這樣,把朝陽這個大個賣了,咱就有錢生兒子了”。

    母親道“我這可不跟你們呢開玩笑,咱這農村現在只要交了罰款就讓生,和你們情況一樣,一個女孩交一兩千塊錢就讓再生一個男孩。一個男孩就不讓生了,但是這個一兩千塊錢哪里去弄,只有湊唄。現在計生辦主任換了,以前那個斷子絕孫的老肖啊,可是把人家的下蛋雞都抱走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曉陽道“頭胎生了女孩可以再生一個男孩,頭胎是男孩大家怕繳罰款,又覺得自己有後了,就不生了。媽,你說這二十年後結婚娶媳婦咋整。男多女少,這不是有人要打光棍?

    母親驕傲地道“管他打不打光棍,反正我們家孩子不打光棍,我們家孩子都是人家大姑娘上趕著倒貼,你說是不是?”母親話音說完,才發現說得不對。不好意思地道“曉陽,我可沒說你”。

    曉陽道“媽,你說我信不信?”

    第二天,我就去了安平,向鳳帶著二嬸就來到了家里,如今的二嬸雖然判了緩刑,經過公審公判的游街,實在是沒有臉面回家。二嬸這次算是幡然悔悟,在家里哭哭啼啼一陣,把母親說得也是直掉眼淚。中午的時候,一家人在一起吃飯,曉陽喊向鳳去縣一中接恩陽回家。二嬸在,母親也不下廚,別的不說,二嬸做飯的手藝是百里挑一,畢竟從小家里做豆腐,從小跟著就在鍋邊轉。曉陽吃了二嬸做的飯,很是滿意。二嬸也想著不回家,能不能在城關鎮謀個營生。曉陽想了想,就讓二嬸去了地毯廠幫廚。向鳳還想著讓向濤一起找個活干。但曉陽還記著向濤對我動了刀的事,一是對向濤沒有好感,二是不敢讓二嬸覺得工作來得太輕松,三是怕向濤秉性已壞,沒有悔改惹出事來,就以沒滿十八搪塞了過去。向鳳則是對曉陽一謝再謝,除了謝曉陽安置了工作,更為感激的是曉陽為自己出了頭。自己不會再嫁給那手殘疾的人。而向波很有上進心,除了押車,自己還在學習開車。

    在安平,向建民帶人對鄉里的供銷社進行了檢查,供銷社早就接到了通知,不再按市場價,恢復政府定價出售商品,並且敞開供應。供銷社好辦,但是大集上的小商小販則不好管了。好在縣里鄉里的廣播站和各村大喇叭天天吆喝,大家也不再搶購東西了”。

    蔣笑笑敲了敲門,直接進來道“李鄉長,我要匯報個工作,這次孫老革命來信,孫老革命的閨女寫了回信,發了兩次都被退回來了。寄信的說,咱們的信,他們發不了,喊咱們自己想辦法”。

    這信已經密封,我問道“這信咱們看沒有?”

    看了,孫老革命寫的時候,葛主席和吳書記都看了,沒有問題。

    好,你把信先收著,等一會我問問縣里,看這信走什麼渠道。

    好 ,還有件事,李鄉長,水利冬修的文件,吳書記請假之前做了安排,您要簽個意見,農機購置補貼的事,吳書記只簽了閱,現在農業局等著要咱們的報告,農機站想著趁著這次補貼大,買一台拖拉機,簽報已經打了,您看這個要不要上黨政聯席會討論。

    吳書記請了幾天假?

    請了一周。

    來不及了,我簽字,先買,把補貼爭取下來。

    翻了翻簽報,也就簽了字。蔣笑笑並沒有走的意思,笑笑,還有事?

    蔣笑笑不好意思地道“李鄉長,有件事還要匯報一下”。

    我看著蔣笑笑應是有事,就說道“笑笑,別客氣,坐下說就是”。

    蔣笑笑咽了咽口水,道“李鄉長,咱們鄉團委剛剛換屆,您知道我兼任團委書記,但是現在團委一沒錢,二沒人,我想開展個什麼工作,都無處下手。團縣委又經常發文件,讓我們發揮四個現代化中青年作用。李鄉長,我給您匯報,能不能給團委批點經費,我們想把活動搞起來”。

    听完蔣笑笑這麼說,我才明白蔣笑笑是要活動經費來了,只是蔣笑笑是才提拔不久,又是女同志,平時工作有些放不開手腳。兜里沒錢自然是一個重要原因。

    想搞什麼活動,有沒有想法?

    有有,咱們鄉里老革命多,我們想聯合鄉中團委,到各個老革命家里面干點活,听老革命講一講革命故事,把老革命的精神傳承下來,就是這去的時候,也不好空手去,同學們去了,想著讓老革命給大家發個筆記本,發根筆,留個紀念。

    我听著蔣笑笑的介紹,對傳承革命精神的活動倒也認同,問道“笑笑,鄉黨委政府肯定支持團委工作,你算了沒有,多少錢?”

    算了算了,大概一千塊錢。

    好,沒問題,按程序打簽報,我來簽字。至于人的問題,先緩一緩,等著香梅書記回來,我們再做決定。

    蔣笑笑起身笑道“謝謝李鄉長”。收拾了桌子上的文件,高高興興地轉身走了。

    處理了一上午的文件,想著孫老革命回信的事,就把電話打給了張叔。

    張叔,我是朝陽,有個事給您匯報。

    你小子真會打電話,我也正好找你,這次省里來了文件,鐘書記做了批示,事關你和曉陽,你叫上曉陽,馬上到縣委來一趟。

    曉陽還在休假。

    取消休假,抓緊過來。

    啥事啊張叔,這麼神秘?

    涉密,電話里不能說……

    喜歡媳婦鄧曉陽我叫李朝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媳婦鄧曉陽我叫李朝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媳婦鄧曉陽我叫李朝陽》,方便以後閱讀媳婦鄧曉陽我叫李朝陽第124章 涉密,電話里不能說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媳婦鄧曉陽我叫李朝陽第124章 涉密,電話里不能說並對媳婦鄧曉陽我叫李朝陽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