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人家

第247章 番外二︰關于紅娟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小滿酥 本章︰第247章 番外二︰關于紅娟

    她越來越不願意動了,只喜歡坐在院子里那把小閨女特意找人做的藤椅上曬太陽,沒多久就能睡著。

    養了七八年的大黃狗隔一會兒就要汪汪叫幾聲,像是生怕她醒不過來。

    不過今天倒是難得精神,曬著太陽也不犯困,瞧著身邊已經長成大姑娘的外孫女,她笑著開口︰“然然看什麼呢?”

    听見姥姥的聲音,賀書然晃了晃手里的書︰“二姨寫的自傳,寫得可好了!”

    “是嘛,有寫我嗎?”

    “有啊,就屬您和我媽被提到的次數最多。”賀書然搬著板凳坐到姥姥腳邊,笑著道,“您給我講講您的事兒,我給您讀怎麼樣?”

    “行啊,姥姥給咱們然然講故事。”

    這得好好想想,要從什麼時候開始講......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距離皇城根兒一天路程的林家村多了個女娃。

    比起林家父母的失望,隔了一堵牆的林家老太太稀罕孫女,手一揮抱到自己身邊養,還特意找了村里學問高的老先生給起個寓意好的名字︰

    林紅娟。

    老太太不識字,但一听覺得是個好名字,畢竟在那一群丫和妮里面,可不要太驕傲。

    農村的女孩兒不值錢,還沒懂事的時候就得幫著家里干活,要是孩子多的人家,更得照顧下面的弟妹。

    她也因為有老太太的偏愛,過得比同齡的女孩兒好了不知多少。

    老太太是真疼這個大孫女,不僅晚上睡覺要摟在懷里,走哪兒也都要帶著,見人就說這是她家大孫女,叫紅娟。

    等到長大了一些,爹媽動了心思,想把大閨女要回來,多少能幫著干點兒活,再不濟可以照顧下面的弟妹。

    誰知剛起一個話頭,老太太就怒了。

    剛出生那會兒嫌棄是個閨女不願意養,隔了一堵牆都沒來看過幾眼,現在想要回去,當她死了嗎?

    瘦瘦小小的老太太,但要狠起來誰也攔不住,抄起 面杖逮人就打,一點兒都不留情。

    不僅如此,氣狠了老太太不僅不還孫女,還把大孫子也給帶回了家。

    涉及到了兒子,爹媽不樂意,但老太太換了招兒,坐在家門口就哭,說兒子兒媳不孝,要逼死她這個老娘。

    這誰還敢說什麼?

    那夫妻倆只能安慰自己,總歸是自己的孩子,有人願意花錢養是好事。

    “老太太哪里是想養孫子,都是為了我。”

    小的時候不明白,但她現在看得透徹,老太太是怕自己百年之後,她萬一有個不順,沒個人撐腰。

    的確是這樣,老太太大事上對她和大哥一視同仁,但小事對她處處偏袒,更是有意無意叮囑大哥,要記得看顧妹妹。

    大哥十三歲那年,老太太也不知道怎麼做到的,竟是直接把大哥送去了縣城做學徒工。

    不僅如此,等她到了讀書的年紀,老太太更是不顧村里人的議論,堅持讓她讀書認字。

    “人要讀書,閨女更要讀書。”這是老太太一直掛在嘴邊的話。

    後來她經常在想,老太太到底是什麼人,或者說到底經歷過什麼,才能有那樣的眼界。

    只可惜,不成熟的時候很多思想都是一閃而過就被忽略了。

    她沒來得及問出口,老太太在一次睡著後沒能醒過來,她再也沒能觸踫那雙粗糙但是溫暖的手。

    【那是一九四四年,她十三歲】

    老太太走了,爹媽頓時支稜了起來。

    那堵隔開兩個院子的牆被拆了,兩個妹妹堂而皇之睡了她和老太太的床。

    不能上學了,爹媽說家里負擔重,她是大姐,得讓著弟弟妹妹,得多干點兒活。

    哦對,爹媽還說她有個娃娃親對象,滿十五就得嫁過去。

    她媽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樣,說男方家就在村里,不好不壞的條件,但是離家近呀,她被欺負了也不怕,有爹媽姊妹給撐腰。

    這精明得呦,那是生怕閨女嫁遠了,兒子有事需要幫襯找不著人。

    她被老太太養大,不算精明但絕不傻,而且從來不是逆來順受的性子,摔了家里的碗筷,收拾東西就要去投奔在縣城的大哥。

    踏出家門的那一刻她才想明白,原來這就是老太太給自己留的後路。

    她媽追著跑到了村口,引得不少人捧著碗看熱鬧,但她鐵了心要走,誰也攔不住。

    彼時大哥已經在縣城成了家,娶的還是東家唯一的閨女。

    準確來說是嫁。

    女方比大哥還大了五六歲,之前有個童養夫,沒長大就死了,如今倒是和大哥看對了眼。

    大哥吃住都在女方家,以後還要給女方父母養老,妥妥是上門女婿了。

    她跑出來的時候干脆,臨到了地才開始忐忑,她這可不是普通的打秋風,也不知道大嫂一家會不會有什麼意見。

    好在那是一家良善之人,听了那對爹娘的作為,大哥氣得跳腳,讓她只管在這兒住下。

    嫂子許是看出她的不安,拉著她笑言︰“這下好了,紅娟你來了,家里一堆活能給我幫幫忙,我也能安心生孩子。”

    外甥還只是顆小豆子,家里也有做活的人,她知道那番話是嫂子給的定心丸。

    也不知道大哥是怎麼跟村里那對爹娘說的,總之他們是一次都沒來找過她。

    她也樂得當沒有那回事兒,就這麼在哥嫂家住了快一年。

    等到滿了十五,嫂子牽線給介紹了個看鋪子的活計,錢不多,但能養活自己。

    爹娘靠不住,跟著哥嫂也不是長久之計,只要自己能養活自己才是真理。

    這是她失去老太太後,悟出的第一個道理。

    看鋪子也是門學問,有嫂子這份人情在,她跟著東家學了不少本事,後來教給兒女的那些人情世故也大都承了東家的情。

    工資的大半她都給了哥嫂,恩情還不完,但不能心安理得當做無事發生。

    留給自己的錢不多,除開偶爾給佷子帶點兒零嘴,她一個子兒也不敢亂花,就盼著有一天能在縣城有個自己的家。

    但還沒等她攢夠錢,東家先一步找上了她。

    東家兩口子因著小兒子的關系,決定要去省城發展,問她願不願意跟著一起去。

    她沒有多猶豫,像當初義無反顧離開林家村那樣,現在她也要跟著一起走。

    哥嫂沒多說什麼,就是挺擔心,準備了不少東西讓她帶走。

    臨行前一晚,嫂子更是拉著她的手說了不少體己話。

    “這是這些年你給我的錢,每月我拿走了點兒,剩下的都給你攢著了,你一個閨女在外身上得有錢,要是有什麼事兒總歸底氣足。”

    嫂子還說,在外要多長個心眼兒,千萬不能露財,必要時候哭哭窮,給她縫了條帶兜的褲衩,錢都記得藏進去。

    有了看對眼兒的青年也別急著進一步,送個信兒回家他們當哥嫂的也能給把把關......

    那晚是繼老太太走後,她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被當做孩子。

    接下來的幾十年,她是妻子,是媽媽,是奶奶,是很多很多人。

    但再也不是孩子。

    【那是一九四八年,她十七歲】

    在省城干活和縣城似乎沒什麼不一樣,東家家里都是相處好幾年的人,也就是來鋪子買東西的客人換成了生面孔。

    一開始或許還有些初來乍到的緊張和新奇,但這時間一長覺得也就那樣。

    只是東家太太看在眼里,覺得有些不是滋味。

    這林丫頭十五歲就來了他家干活,相處兩年多了,雖不至于當成自家人,但感情真不少。

    再加上這也算背井離鄉跟著他們來了陌生地兒,自家難免得再多照看幾分。

    只是該怎麼照看這是個問題。

    左思右想,東家太太心里有了主意︰丫頭年紀不小了,婚事得有個章程了,如今丫頭哥嫂不在身邊,自己怎麼也得多給留意著。

    那東家太太當真是嘴上功夫了得,三言兩語就把她給吹成了一朵花兒,什麼模樣好方圓百里找不出第二個、手腳麻利能掙錢......

    好話跟不要錢一樣,她听了都覺得臉紅。

    但不得不說效果相當顯著,她明顯察覺到來店里買東西的人都多了。

    大約上了年紀的人都有個共同愛好,就喜歡給小年輕做媒,甭管家里有沒有合適的子佷,都愛來湊這個熱鬧。

    好在她臉皮這些年都練出來了,頂著人家的眼神自巋然不動。

    所幸善意的人居多,那些偶爾挑剔的打量,都被東家太太擋了回去。

    接下來就是正兒八經的相看了。

    東家太太連著兩天都給安排了人,揚言讓她多瞧幾個,不急著定下來。

    她也不扭捏,畢竟是一輩子的大事,可不是得好好瞧瞧。

    為此她還特意去扯了塊兒好布,打算做身新衣裳相看那兩天穿。

    一切都計劃得挺好,沒想到因為介紹人傳錯了消息,本該第二天上午來的人,第一天上午就來了。

    真是打了她個措手不及,新衣裳都沒來得及上身,就這麼直接見了人。

    一個慈眉善目的中年婦人和壓根不敢正眼看她的青年。

    “我一開始是真沒看上你姥爺,就會傻笑,話都沒說幾句。”

    不止沒看上,反倒還有點兒生氣,不在約好的時間來,提前一天讓她一點兒心理準備都沒有。

    “那您後來咋又看上了呢?”

    “後來,你姥爺回頭看了我一眼。”

    相看全程,東家太太和那中年婦人相談甚歡,她和那青年從頭至尾就沒說過幾句話,偶爾的對視那青年也很快躲開。

    太靦腆!

    她默默在心里畫了個。

    本以為就這樣了,結果那青年走到前街轉角的時候回了下頭,恰巧與抬頭的她對視了一眼。

    這一眼,青年沒有躲,沖她笑了笑。

    她突然覺得,和他在一起,組成家庭生兒育女,應該是一件不錯的事兒。

    之後的事情就順理成章,東家太太恨鐵不成鋼推掉了其他還沒見的人、哥嫂趕來省城見了這個所謂“一眼定一生”的青年、兩家見了面定下了日子。

    從相看到成家,不過兩個月。

    而此時距離她來省城,也不過八個月的時間。

    至于林家村那對爹娘,她早就拋到腦後。

    【那還是一九四八年,她十七歲】

    婚後沒多久,她就沒在東家做了。

    倒不是東家卸磨殺驢,是她趕上了好時候。

    翻年二月,供銷社正式成立,她靠著自己成了第一批職工。

    如果老太太還在,一定會為她驕傲,感嘆不愧是自己養大的孩子。

    只可惜嘍,老太太沒撐到能享她福的時候,她甚至連一塊兒糖都沒給老太太買過。

    這一想起啊,心就一揪一揪得疼。

    閉眼將涌上來的情緒壓回心底,伸手摸摸身旁外孫女的頭,蒼老的聲音再度響起︰

    “也是那年年底吧,我懷上了你大舅。”

    那個時候婆家爺爺還在,老爺子知道後見天兒琢磨該給孩子取個什麼名,琢磨半天也沒個章程,干脆做個甩手掌櫃,讓他們自己來決定。

    結果就是,直到孩子出生了才把名字定下來,兩個字︰

    聞東。

    她當時就在想,這以後再有男孩兒就順著東西南北排下去,閨女就是春夏秋冬,反正婆家三兄弟呢,怎麼樣也能排滿了。

    果不其然,五一年婆家大嫂生了個兒子,取名聞西。

    而到了大閨女出生的時候,她不願意用“春”這個字,覺得這太尋常,總想著取個特別的。

    公公說,叫“婷”吧,聞婷。

    她也是後來才知道,“婷”這個字多少犯了些忌諱,但當事人不在意,再加上確實好听,也就沒人再提起了。

    聞婷出生的那幾年是多事之秋,先是婆家大哥沒能從戰場上下來,再接著老太爺上了年紀臥病在床,一件事兒接著一件事兒,她和丈夫忙得像是陀螺。

    小姑子倒是不小了,但被保護太好,遇上事兒只知道哭,根本指望不上。

    好在婆家大嫂帶著孩子回來了,陪著三個長輩,多少算是幾分慰藉。

    “你們大奶奶心里更不好受,那才嫁人多久啊,男人說沒就沒了,連孩子都沒看上一眼。”

    提起那個沒見過的大伯哥,她心里是唏噓的,但兩相對比,她更擔心孩子還小的妯娌。

    妯娌親了口睡熟的聞西,才紅著眼楮開口︰“我和你們大哥雖說也沒相處多久,但也是夫妻一場,他待我也好,我給他守幾年,好歹也得讓兒子知道自己親爹是誰。”

    畢竟也才二十出頭,人生還長,總得有自己的路要走,能為丈夫做的也就是好好把他們的兒子養大。

    妯娌的寥寥幾語,她說不出心中是何般滋味,跟著紅了眼︰“到時候把孩子送回來吧,有公婆在指定過不差,我這兒孩子大了,也能給搭把手。”

    妯娌笑了︰“別人推都來不及,紅娟你還把事兒往自己身上攬,要吃虧的。”

    “就搭把手,大嫂你這次回來不也是幫了我?”

    “你呀,還是心軟。”

    可不就是心軟,她到現在都想不明白,為什麼身上流著那對爹媽的血,遇上事兒了她竟然還是狠不下心腸。

    就像面對經歷喪子之痛後頭發幾近全白的二老的請求,她狠不下心腸,終是認下了那個閨女。

    【那是一九五五年,她二十四歲】

    “你二姨的那個什麼自傳里,寫沒寫她自己出生那會兒的事?”

    姥姥語有深意,賀書然倒是听明白了,翻到其中一頁,遞到姥姥眼前。

    “老了,眼楮不行了,一個也看不清了。”

    “那我給您讀兩段?”

    “行啊,趁著耳朵還好使,听兩段!”

    “二姨說︰‘我對于生母的記憶屬實寥寥,說是陌生人也不為過,而我所感受到的全部母愛都來自養我長大的那個女人,她待我跟妹妹並無兩樣...’”

    .

    並無兩樣嗎?

    其實也是有的。

    小閨女的名字是她起的,順著大閨女名字里面的女字旁,叫聞姝。

    而二閨女,二老最開始給定的字是“媛”。

    她不同意,私心里並不想讓這個孩子萬事跟著小閨女來,她總得給自己的孩子謀點兒特殊。

    二老自然不會反對,最後也是她定下了“敏”這個字。

    鐘聞敏,是她的閨女了。

    “那幾年可不只是老兩口差點熬不下去,我也差點兒熬不過去了。”

    後來她也問自己為什麼認下了小敏以後,又抱起了小南?

    明明自己忙得連睡覺都是眉心緊皺,怎麼也就听不得那一聲嬰兒啼哭?

    可是那兩個孩子在被她抱在懷里的時候都笑了,小小的一團,她心軟得一塌糊涂。

    “我說什麼來著?紅娟你呀,就是心太軟。”這是聞訊回來的妯娌對自己說的話。

    她笑著摸摸乖巧叫人的聞西,握上妯娌的手︰“嫂子你還不是一樣?听著信兒就回來了...”

    別說什麼只是帶孩子回來認認門,若是真的只是回來瞧瞧,何苦趕在這最忙的時候?

    這是回來幫忙的。

    日子一天天過,苦中作樂,一家人終是把那最難的時候熬了過去。

    【那是一九五七年,她二十六歲】

    妯娌是在五七年底改嫁的,那時候聞西已經滿六歲,皮實得很。

    換句話說,給口飯就能活。

    再加上鐘家這邊孩子多,有伴玩兒,干脆一年里的大多時間都待在這邊。

    這些個半大孩子待在一起,鬧騰得她腦子嗡嗡的,就沒個消停的時候。

    所以兩口提出要給孫輩改名字的時候,她是第一個贊成的。

    “文”字多好啊,文=文靜=安靜,她可太想過安靜日子了。

    但想象中的好日子並沒有到來,孩子們改名沒多久,大院里就搬來了幾戶人家。

    這下不僅孩子多了,鬧騰的大人也一起來了。

    尤其是李桂花和王明英!

    人心不壞,就是事兒多,嘴巴從早到晚說個不停。

    這倆人誰也看不上誰,但對方誰要有事兒,偏還要去給撐腰,生怕對方吃虧似的。

    沒事兒她倆還喜歡跑來鐘家,不愛交際的婆婆都能被這兩人忽悠出去遛彎兒。

    你說說這...

    還有李桂花她男人,整天帶著她家老鐘走街串巷,愣是給只會做飯的鐘師傅培養出買郵票這個愛好。

    “那個時候覺得煩,現在想來也是好事兒。”

    那幾年,除了尚且不知事的孩子,鐘家的每個人都在咀嚼苦難,人生像是找不到出路,死氣沉沉。

    反倒是大院里的人搬進來以後,那些苦不知不覺間消散了不少。

    這大約就是人吧,身陷囹圄也會向前看的人。

    【那是一九六零年,她二十九歲】

    再一次見到小姑子是在婆婆走的那一年。

    彼時小姑子已經嫁了人,是個帶著孩子的鰥夫,後來自己又生了個閨女。

    也不知是心虛還是怎麼的,小姑子沒敢帶閨女回來,甚至她嫁的那個男人也沒見蹤影。

    這期間,她一直把小敏和姝姝拘在自己身邊,就怕小姑子有心說點兒什麼,再害了孩子。

    好在那人還要臉,沒有什麼多余的舉動,只臨走的時候對自己道了謝。

    她沒應,甭管是歉還謝,她都不需要。

    小敏已經抱在了自己膝下,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她做不到完全一視同仁,但至少比這個親媽要好一千倍一萬倍。

    “兒女都是債,還都還不完啊...”

    小姑子是公婆的債,她生養的這些孩子又何嘗不是。

    大兒子早早進了廠,婚事是他師傅介紹的,當時瞧著中規中矩談不上好壞,後來倒是把自己氣得要死。

    大閨女那會兒匆忙了些,但好在于家知根知底,又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哪怕沒工作,也有她這個媽給兜底。

    下面的姐倆就難過得多了。

    “你媽和你二姨年齡都不夠結婚,你姥爺那時候在飯店炒菜,這工作接不了班,姐倆就只能選一個頂我的班。”

    這事兒沒得商量,只能是親生的小閨女來頂班,誰說都不好使。

    但終歸是自己養大的孩子,家里也是想盡了辦法看能不能把人留下,可是環境使然,只能讓小敏下鄉。

    家里能做的,也就是托人給選個好地方,錢票備足,日子也能好過一點。

    “那段時間,我成宿成宿睡不著覺,就怕你二姨怪我。”

    “可我也只能讓她怪我。”

    心疼是一回事兒,但沒有哪個當媽的會在兒女的人生大事兒上犯糊涂。

    送小敏走的那一天,她跟著火車走了老遠,控制不住直掉眼淚,覺得心空了好大一塊。

    【那是一九七二年,她四十一歲】

    七三年初那會兒抽了個空,她和小閨女一起去了趟東北。

    親眼確定了小敏過得還算可以,提著的心放下了大半。

    回來沒多久,小閨女和賀家小子就定下了日子。

    “你爸媽是七三年領的證,那會兒你媽才剛滿十八。”

    其實這事兒本來不急,但賀家那小子三天兩頭上門,再加上小閨女眼楮都直接長在人家身上了,她這個當媽的都沒眼看。

    嫁就嫁吧,成天在她眼前晃悠也煩。

    可真到了那一天,她還是舍不得,晚上回了屋,和老鐘追憶往昔的時候掉了不少淚。

    第二天沒人跟在自己屁股後面問早上吃啥的時候,更是心酸。

    同院住的大閨女想得開,笑著說︰小妹過了這兩天準保見天回來找媽,到時候就又該嫌煩了。

    可不是就是這樣,人就住在隔壁胡同,腿著兒就能回來,還是帶個人的那種。

    “怪不得我姑說我爸是上門女婿呢。”賀書然想起賀姍說這話的樣子,樂得不行。

    “還不是你爺爺和你爸那倆兄弟不做人。”

    一個蔫壞算計,一個還敢上門打人,她現在想起這事兒都恨不得把賀大壯刨出來罵兩句。

    活該死得早!

    不過說起來,賀實這孩子倒是難得成了好筍,知道護著她的姝姝,沒讓她受委屈。

    她也沒什麼大追求,就盼著孩子過得好。

    但是孩子長大了,都有自己的生活。

    大兒子分房搬了出去,時不時回來氣人,真還不如大孫子看著順眼。

    大閨女一直那樣,沒大富大貴,也沒什麼大波大坎,就是遠兒過于鬧騰,今天在泥地里打了滾兒,明兒跟人打了架,一天天也是挺有意思。

    剩下幾個小的,人生倒是大起大落了。

    小敏過了最難的兩年,進了文工團;小北沒考上高中,初中畢業去了南方當知青;小南也成了家。

    之後就是幾個孩子的大日子,曙光來臨,灑向東北的黑土地,也照著南方的波光粼粼。

    也是這光,把她的孩子都帶回了她身邊。

    【那是一九七八年,她四十七歲】

    “你太姥爺高興得不得了,咱家五個人參加高考,就考上了四個,說出去誰不羨慕?”

    生怕人家不知道,低調慣了的老爺子棋也不下了,午覺也不睡了,見天兒出門找人侃大山。

    都快向胡同口那仨人看齊了。

    “小舅說那段時間他都繞著太姥爺走,生怕下一秒就給他一拐子。”

    “我也沒指望著你小舅能考上,他當年考高中都差點兒沒上兩位數。”

    小兒子屁股上就像長了釘子,能安心坐下來看十分鐘的書就不錯了。

    不過人各有志,這條路走不通,總有其他路可以走,至少鐘家的條件擺在這兒,那就是小北的底氣。

    日子總歸是越過越好的,好到後來有些人忘了自己做下過什麼孽,舔著臉又上了門。

    她本來以為小敏的事兒能瞞一輩子,等到他們這一代人入土成為永遠的秘密。

    可是有人不願意,還選在了閨女的好日子。

    她躺在醫院的時候也害怕,萬一這小敏生了芥蒂,不認她這個媽怎麼辦?

    也怕孩子鑽了牛角尖,再疏遠了兄弟姐妹。

    事實證明,她當年的決定沒有錯。

    孩子是她的孩子,也只能是她的孩子。

    “你二姨結婚,我老早就在家里放了話,誰要是敢讓鐘曉慧回來,我立馬把人給趕出去,以後甭想進家門。”

    “您可夠厲害的啊!”

    “那可不是,家里我做主,沒人敢不听!”

    “太姥爺也听您的?”

    “得听!”小老太太特䱇瑟,“你太姥爺老兩口早把這院子給我了,連你姥爺都沒份兒,就我一個人的名兒,誰得罪我都得滾!”

    她本來沒想做這麼絕的,也想過一笑泯恩仇,可是有些人吶不值得。

    閨女漂漂亮亮出嫁,只能有她一個媽,哪怕是李桂花!

    【那是一九八二年,她五十一歲】

    “之後就有你了,跟你媽小時候長得真像,你爸就抱著你到處䱇瑟。”

    三十多歲才有這麼個寶兒,自己䱇瑟還不夠,竟然抱著鋼鐵廠家屬區那邊晃悠,專去找刁嬸兒那幾人。

    誰能想到這是已經是派出所準二把手的賀警做出來的事兒,她都沒眼看。

    真不愧是和她小閨女待久了,臉皮是越來越厚。

    還有寶來,也顛顛兒帶著正霖跟著一起。

    小南倒是沒去,不過讓他家那四果兒跟緊兩個姑父,別丟了...

    刁大嘴幾個也是閑的發慌,還真挺配合,一口一個“白淨”“壯實”“嘴甜”。

    賀書然被逗得不行,笑夠了才繼續道︰“刁奶奶啊,我看二姨在書里還提過挺多次的,就是我沒啥印象了。”

    “你媽生你之前,廠里就給分房了,要是再早幾年,進出胡同都能看到她們仨,現在也就你刁奶奶還在了。”

    想當年這仨也都是人物,好事兒是好事兒了些,但也是熱心腸,當年她被小姑子氣進醫院的時候這仨人也來看過好幾回。

    金嬸兒走的早,也就六十出頭,半夜起來喝水,喝著喝著人就倒地上了,說是腦梗啥的,她也沒記住。

    篾子嬸後來一身病,瘦的就只剩下一把骨頭,也折騰了兒孫好幾年,落下不少埋怨。

    刁大嘴那完全是另一種狀態,身體倍兒棒,現在還帶著一口假牙啃棒子骨呢。

    “這人和人是真不一樣啊,你王奶奶在那托兒所掙的錢基本上都給了小兒子,結果怎麼的?最後還不是大兒子給養老送終?

    還有你李奶奶,別看現在過得舒舒服服的,還去小公園找老頭跳舞,年輕那會兒也不是東西,然然你是不知道...算了算了不說這個,免得那老太太又說我背後給她上眼藥。”

    “別呀,姥姥,說說唄!”

    “不說,換個話頭。”

    “行,听您的。”

    “那你還有想問的不?”

    “有啊,還有姥爺呢,都沒咋听您提起過。”

    “你姥爺啊。”小老太太笑了,看向外孫女,“知道為啥你姥姥我做事兒有底氣不?”

    “因為姥爺?”

    “可不是,你姥爺給我撐著呢。”

    四八年就嫁給了他,到現在整整六十年,風風雨雨走過了半個多世紀。

    這老鐘還是那不善言談的性子,但是晚上她一睡不著覺,都是他陪著,陪了六十年。

    早上炕頭那杯溫水,他給放了六十年。

    林家那些個吸血的人,他給擋了六十年。

    “六十年啊,我跟你姥爺過了六十年。”

    “那您還不講講?”

    小老太太笑著搖頭,示意外孫女看向院門,“喏,人遛鳥回來了,你問他去。”

    大黃狗听著聲響站起身,尾巴搖的得歡快。

    賀書然轉頭,看見姥爺一手拿著鳥籠,一手拎著塑料袋。

    老鐘師傅看著外孫女笑眯了眼︰“然然來啦,晚上在這兒吃,姥爺給你炖雞。”

    “行啊,我來洗蘑菇。”賀書然起身接過鳥籠,看向那塑料袋,“這是啥呀?”

    “剛出爐的綠豆糕,就那小楊,我都說了不能用塑料袋裝,要用油紙袋,還給我用塑料袋,真不如他爸,下次不去他家買了!”

    “紅娟吶,這剛出鍋軟和,你能吃,來一塊兒不?”

    “成,吃一塊兒......”

    【那是二零零八年,她七十八歲】

    .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胡同人家》,方便以後閱讀胡同人家第247章 番外二︰關于紅娟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胡同人家第247章 番外二︰關于紅娟並對胡同人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