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復興大明

第160章 讓村民們見識一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沃強 本章︰第160章 讓村民們見識一下

    當李勇生看著告示時,一開始他緊鎖眉頭,過了一會兒卻又松開了眉頭,露出了笑容。他的面部表情豐富得都可以做成表情包上傳到微信上了,周圍圍觀的村民們大氣都不敢出,生怕打擾到村長看告示。

    等他看完告示後轉過身來向村民們解釋。李秀才清了清嗓子說︰“告示上寫著,威海衛指揮使浩大人從西方人手中購買到了兩種產量極高的種子。其中一種是玉米,這種糧食抗旱性強,只要按要求種植,每畝田地能夠產出糧食……”

    講到這里,李秀才停了下來,並非他故意賣關子,而是他自己都覺得難以置信。他這麼一猶豫,村民們可就不樂意了。怎麼能這樣吊人胃口呢,在最關鍵的地方突然就不說了,難不成你以為這是說評書還要收賞錢?

    張大牙第一個開口道︰“秀才村長,您能不能先把話說完再發愣啊!您說著關鍵時刻就不往下說了,我心里癢癢得實在難受。”說完,他又面向村民們問道︰“大家說是吧!”

    “是啊!村長,我們都很急切!”村民甲應聲道。

    “沒錯!關鍵時候怎麼說停就停了呢!”村民乙也跟著附和。

    村民們開始起哄起來,李秀才一看這情況,連忙雙手抱拳給大家賠禮道歉。的確,話說到一半就開始發愣確實是他的不對。

    他揮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接著說道︰“玉米這種糧食每畝產量能達到8石!”此言一出,村民們紛紛驚叫起來。

    什麼?沒听錯吧?8石糧食?那可是上千斤啊,這怎麼可能?

    張大牙表現得最為夸張,他幾步上前抓住李勇生的衣袖,激動地說︰“兄弟!不,不對,秀才,也不是,是村長,對,村長!那個8石相當于多少石糧食來著?”

    這話听得李勇生直翻白眼,你說都已經說到8石糧食了,還問我等于多少?這家伙不會是樂瘋了吧!如果自己再說出另外一種糧食的情況,全村的人還不都要跟著一起瘋掉啊!

    他迅速掙脫開張大牙的手,大聲讓大家安靜下來。村民們喧鬧了好一會兒才漸漸平息,這時候張大牙才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于是他開口問道︰“村長,畝產8石糧食的說法可靠嗎?”

    其他村民們也都點頭表示贊同,這也是他們急于想了解的問題。李勇生無可奈何地指向告示,“8石糧食我確實沒見過,但告示上寫得清清楚楚的,我可沒有念錯!”

    當村民們還在為八石糧食的事情感到震驚不已時,李勇生又扔出了一個更為重磅的消息。

    “你們難道就不想知道關于另一種糧食的事情嗎?”李勇生話音剛落,在場的所有村民便紛紛停下討論,聚精會神地聆听他的介紹。

    “有一種叫做白番薯的作物,既可以作為主食,也可以用來做菜。根據告示上的說法,白番薯每畝產量能達——二十石。”李勇生說完,還指向了告示牌,“上面就是這麼寫的,你們也不用問我,其實我自己也沒見過這種糧食。”

    听完他的話,現場反倒陷入了短暫的寂靜。如果說八石的糧食還能讓村民們勉強接受,那麼二十石的土豆則是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範圍,大部分人此刻已確信告示上的新糧食消息是虛假的。

    幾千年來,從未有過如此高產的糧食種類存在,如果有,哪還會發生饑荒?近幾年也不會餓死那麼多人了。

    李勇生示意村民們保持安靜,並決定一次性把告示上的內容講清楚。“告示上還提到,如果我們種植玉米和番薯,可以去衛海錢莊借貸資金。只需一年內還清,且這一年內只需支付一半的利息。”

    他解釋完畢,村民們的第一反應仍然是懷疑。以往他們向鄉紳借貸,通常是借一還三,而且必須春秋兩季按時歸還。

    許多人就是因為借了鄉紳的錢還不上,而被迫失去了自己的田地。欠債還錢固然天經地義,但去官府告狀往往是無法取勝的。明朝立國初期,朱元璋曾規定借貸利息不得超過本金的三成,然而這個規矩早已被鄉紳們拋之腦後,他們只記得對自己有利的傳統,對于不利的規定則根本無人提及,普通百姓更是無從知曉。

    一開始村民們滿懷期待地簇擁在告示前圍觀,但現在大家似乎都提不起精神來。經歷了一番大喜大悲的情緒波動之後,村民們普遍感到失望和疲倦。正當他們準備各自散去,開始開墾土地準備春耕之際,遠處走來了兩名道士。

    在文登縣,道士的地位僅次于官兵,備受人們的尊敬。他們每日背著醫藥箱,穿梭于大街小巷,為貧困的百姓免費看病,卻從來不要求任何藥費。可以說他們是這片土地上最無私的一群人,無論走到文登縣何處,總能得到當地民眾的熱情款待。畢竟人都會因食用五谷雜糧而生病,此時就需要依賴這些道士們的治療。

    人群中有個名叫張大牙的機靈鬼,看到有兩個道士走進西里村,便提議道︰“那兩位道士常年在外奔波,見識肯定比我們多,只要問他們就知道告示上寫的是否真實了。”

    他的話語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同,瞬間,村民們呼啦一下將兩名道士團團圍住...

    明月在文登縣已經名聲大噪,年紀輕輕就成了周圍地區眾所周知的神醫。這段時間他治療的病人實在太多,以至于現在無論什麼疾病,都不需要患者詳細描述癥狀。他只需把手搭在你手腕上搭脈,便能大致說出你的病情。

    今天,rita又帶著一個比明月還大十歲的徒弟來到鄉村,為普通百姓看病。這也是他們新道教的核心理念。

    他們決不貪圖富貴,安逸享樂。每一位新道教的道士都必須至少到鄉村鍛煉十年,親身體驗人間疾苦,這樣才能主持一方香火,成為道觀的觀主。

    目前文登縣內只有一個由白雲道長主持的道觀,那些有意成為觀主的新道教成員都會被派到鄉村,幫助村民治病,並教導百姓識字。

    作為白雲道長的兒子,明月更需以身作則。這段時間,他幾乎沒有回過父親身邊,一直在四處奔波,為百姓提供免費醫療服務。

    踫到一些想要給予銀兩表示感謝的富人,明月總是婉拒並建議他們前往衛所的白雲觀燒香捐獻香火。

    新道教的主要經費來源于這類富人的捐贈,其中捐贈最多的當屬浩宇。浩宇全力支持新道教的發展,對他們傳教給予了極大的便利,幾乎是來者不拒。如今,新道教不僅穩固了根基,還將西洋神父菲利普等人擊敗,使其步步退縮。

    今天上午,他們剛到達西里村,就發現村口公告欄附近聚集了許多村民。近期這種情況屢見不鮮,畢竟公告上的內容對于這些終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村民們來說實在是太過震撼。

    如果不是親眼見過浩宇的各種神奇事跡,他也不會相信這一切是真的。但現在他們全家都是浩宇堅定不移的支持者,浩宇已成為他們新道教的仙國使者,他們決定始終支持新道教。

    然而今天剛到村口,他們就被村民們團團圍住。這讓有些膽小的明月緊張得連念道號的聲音都變了調︰“無量那個天尊!小道兩手空空,四處化緣行走。現在最值錢的就是這些藥材,你們拿去便是了!”

    張大牙一听就知道,他們這一群人圍上去把這小孩給嚇壞了,連忙揮手示意村民們遠離這兩個道士。

    “兩位道長真是太對不起了!我們這些莊稼漢沒見過世面,把您二位嚇得不輕,我們給您二位賠禮道歉!”說著,他自己連連鞠躬,其他村民也覺得不好意思,紛紛向明月和另一道士道歉。

    看到村民們的態度,明月松了一口氣,心想著︰只要不是來搶掠,那就沒什麼大不了的。

    于是他鎮定下來,問道︰“各位施主,你們圍著我和我師父究竟是何事?”

    張大牙正打算開口,卻又不知該如何稱呼,這時另一位道士開口了︰“家師道號明月。”

    張大牙一听頓時吃了一驚,原來那位被稱為神醫的明月道長竟然是個孩子啊!難怪剛才那位年紀稍大的道士一直跟在這個小道士後面,而且看起來對他十分恭敬。這樣一來,一切都解釋得通了……

    這時,李勇生走上前來,說︰“明月道長,您有禮了!”話畢,他雙手抱拳行了個禮。

    明月一看,來人氣質非凡,顯然讀過書,趕忙回禮︰“施主太客氣了,貧道明月在此給您問好了。”一邊說著,一邊也打了個揖手。

    李勇生接著說︰“我們擋住道長,其實是想問問,告示上寫的那種玉米每畝能產8石糧食,番薯能產30石,是不是真的呀!我們這些山里村里的人沒見過世面,一看到告示就滿心疑惑,如果您知情的話,還請您告訴我們實情!”說完又深深地鞠了一躬。

    明月一听,心里立刻有了底,這正是宣揚新道教的大好時機呢!于是,他立刻將自己的藥箱放在地上,站了上去,以便于周圍的一群村民能看清他的模樣。

    他在箱子上面稍微清了清嗓子,然後開口說道︰“關于這玉米和番薯嘛……”他還故意拖長了聲音,接著說︰“沒錯,這是真的!千真萬確!”

    台下的村民們一听,頓時炸開了鍋,對于超出他們認知的事物,他們都表現出一種本能的抵觸。

    明月見狀,村民們不僅不信,還有些起哄的意思,他也有些生氣了,高聲喊道︰“徒弟!快把玉米和番薯拿上來,讓施主們見識見識,這些都是仙使從天上的仙國帶來的寶貝呢。”

    他的聲音尖細而有力,一下就吸引了所有村民的注意力。只看見他的徒弟打開了背後的箱子,從中取出兩件物品……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都市之︰復興大明》,方便以後閱讀都市之︰復興大明第160章 讓村民們見識一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都市之︰復興大明第160章 讓村民們見識一下並對都市之︰復興大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