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聖孫

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著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西湖遇雨 本章︰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著啊

    上了岸,朱雄英的心情也格外愉悅。

    今日的宴會不僅僅是為堤壩修築工程和京城商貿運輸之間找到了能夠平衡的解決方案,而且更為接下來整頓京城各行各業的秩序,營造良好的商業發展環境開了個好頭。

    回到皇宮,朱雄英直奔奉天殿。

    此時,朱元璋正手持朱筆,批閱著文華殿送來的奏章,見到朱雄英進來,他放下手中的筆,露出和藹的笑容。

    “大孫,今日之事辦得如何?”朱元璋問道。

    朱雄英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禮道︰“回皇爺爺,今日之事已辦妥,孫兒與李景隆一起,與京城幾大船幫的會首進行了會談.修築堤壩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不過也給他們開了個口子,同時,孫兒也提出了整頓行會的想法,得到了他們的積極響應。”

    “這麼說來,調度船工去支援修築堤壩運輸物品,也不會對京城的水運有太多影響。”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贊許之色,他點點頭繼續道︰“很好,英兒你做得不錯,整頓行會之事,咱這幾日也覺得有必要,江南商業繁榮但行會內部和行會之間競爭激烈,難免會有紛爭,若能將他們整合起來統一管理,不僅有利于商業的發展還能減少傾軋,對大明大有裨益。”

    “皇爺爺英明。”

    朱雄英見朱元璋對此事持支持態度,心中不禁一喜。

    朱雄英繼續說道︰“船幫會首們還提出了加強水路安全的建議,他們都表示願意提供情報和協助,孫兒以為若是等堤壩修建好以後,朝廷有了人力物力,也不妨在江南對地方水路、陸路重點治理一番。”

    听到這里,朱元璋的面色稍稍嚴肅起來,他告誡道。

    “英兒,施政以德但不以仁,這件事雖是好事,但那些船幫會首提出來,自然也有他們的居心,朝廷要做的事情很多,方方面面都要顧及,若是洪災這般殃及財賦重地的事情自然要重點關注,但卻並非什麼都要如此上心,總該權衡一個利弊。”

    “皇爺爺教訓的是。”

    朱雄英沒有著急辯解,因為他很清楚一個道理,他的目的不是在辯論里贏過朱元璋,這毫無意義,只會讓他失去朱元璋的信任。

    實際上,每個人站在不同的角度,都有自己的立場,朱元璋就是在教他站在皇帝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是一種經歷了風浪後積澱下來的人生智慧,用意是讓他警惕一些,若對面站著的不是朱雄英,朱元璋提都不會提。

    只不過朱雄英的思維方式與朱元璋不同,他想改變這個世界那麼著眼點自然在于工業和商業,而大明目前最精華的地區,就是以京城為核心輻射出來的湖廣、江南、兩淮、浙閩這一圈,在人口和經濟、文教等各方面,都處于全國的領先水平。

    所以,想要改變大明,就得先改變江南,想要改變江南,就得先改變京城。

    對于京城的改造模式,遲早要擴散到江南,而無論是工業還是商業,都得需要運輸條件的改變,江南水網密布,水路暢通無阻就是很重要的事情了。

    朱雄英稍後把這個思路給朱元璋解釋了一下,朱元璋也明白了他的意思,看到大孫有自己清晰的思路,沒有被船幫那些人帶偏,朱元璋也很滿意。

    “此外,關于水路運輸的稅費問題,李景隆也會向皇爺爺稟報,爭取為水路運輸行業爭取一些合理的減免政策,不用多減,甚至不用減都行,只要把一些不符合規定的苛捐雜稅徹查一番,給出一個樣子,民間的信心自然就有了。”

    朱元璋听後微微頷首,稅費的問題很復雜,如果不是莫愁湖市場這種幾乎可以說是從頭建立的,那麼在已經有穩定的利益鏈條的稅費環境下,稍有改動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因為取消苛捐雜稅的後果,很可能不是苛捐雜稅被取消,而是更多花樣翻新的苛捐雜稅涌現出來.但不管怎麼說,對于這個問題朱元璋都是支持的。

    因為作為開創了大明基業的皇帝,朱元璋從來都不怕麻煩,也不怕觸踫到既得利益集團的蛋糕,只要朱雄英沒有被人蒙騙,那麼想要在合理範圍內進行一些改革,朱元璋都是支持的,畢竟朱元璋大半輩子也都一直在進行各種改革,想要把大明建設的更好。

    朱元璋沉思片刻後又說道︰“英兒你的這些想法都很好,不過京城行會繁多,牽涉到的也不是幾百幾千人,而是十幾萬人,整頓行會之事非同小可,需要慎重行事,咱會派人與你一起,共同籌劃此事。”

    朱雄英心中感激不已,他知道朱元璋這是在為他鋪路,他連忙行禮道︰“多謝皇爺爺栽培,孫兒一定竭盡全力,不負皇爺爺厚望。”

    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問道︰“除了今天的這些事情,還有其他事情嗎?”

    “倒是確有一事,孫兒還想與您商議。”

    朱元璋微微一笑,示意他直言無妨,朱雄英便開口道︰“等這一步做完了,隨著商業規模的擴大和行會的整頓,孫兒認為大明皇室有必要從內帑中抽出部分資金,投入資本來建立由皇室控制的投資公司,以便在關鍵的行業里施加影響力,確保國家的經濟命脈掌握在皇室手中。”

    朱元璋眉頭微皺,對這個“公司”的概念有些不解,他問道︰“投資公司?這是何意?”

    朱雄英解釋道︰“皇爺爺,公司其實就是商會的進階,是指由一人人或者多個人出資組成的商會,有自己的章程和運營模式,通過籌集錢財來開展商業活動,只不過要明晰每個出資者在公司里佔據的份額。而投資公司,就是指用公司的錢去投資其他公司,從而在其他公司中佔據一定的份額,而等到被投資的公司發展起來了,水漲船高自然就可以獲得收益由皇室控制的投資公司,不僅可以為內帑帶來穩定的收益,還能在關鍵時刻為國家提供經濟支持。”

    “如此一來,豈不是與民爭利?”

    朱元璋蹙眉道︰“這跟北宋時期王安石變法,讓國家的錢進入到各行各業,似乎沒什麼區別。”

    “區別還是有的,其實就是‘抓大放小’的辦法。”

    朱雄英解釋道︰“可以在一些關鍵的、涉及到經濟命脈的行業成立朝廷擁有或者皇室擁有的公司,然後由皇室的投資公司對其注入資金,這樣就能實現對關鍵行業的控制。而在一切不涉及到國家根本的行業,則可以通過投資的方式來獲得盈利,也就是間接影響。”

    朱元璋听後沉思片刻,緩緩道︰“咱明白你的意思了,不過皇室的內帑目前由戶部的文官管理得井井有條,而且‘朕即國家’,皇室的錢與朝廷的錢本質上都是國家的錢,似乎沒有必要分得如此清楚。”

    朱雄英卻堅持己見,他解釋道︰“皇爺爺,孫兒認為並非如此。皇室作為大明的象征和核心,擁有一定的經濟自主權是必要的,通過建立由皇室控制的公司,可以更加靈活地運用資金,支持國家的長遠發展畢竟文官有時候都是短視的,看的更多的是眼前,計算的也都是今年的事情。同時,這也是把雞蛋放在兩個籃子里,能防止文官過度干預經濟,確保大明的經濟安全。”

    “而且,內帑的錢也不能真躺著啊。”

    朱元璋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贊許之色,他深知朱雄英雖年輕卻頗有遠見和膽識。

    “英兒,你的想法很有見地。不過此事涉及重大,咱需與朝中文武大臣商議後再做決定。”

    朱雄英心中也知道此事非一日之功,他恭敬地行禮道︰“孫兒明白,一切以國家大局為重。”

    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揮手示意朱雄英退下。

    朱雄英告退後,心中卻並未氣餒,他很清楚自己為大明改革所做的努力才剛剛開始,未來的路稱得上是“道阻且長”,不過只要他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大明也一定能迎來更加繁榮昌盛的未來。

    (本章完)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皇明聖孫》,方便以後閱讀皇明聖孫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著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皇明聖孫第197章 內帑的錢不能真躺著啊並對皇明聖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