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歷史最弱?我來挑選參戰人物

第1068章 夏國的歷史太長,而書籍太小,裝不下他們的波瀾壯闊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閑逛的花少 本章︰第1068章 夏國的歷史太長,而書籍太小,裝不下他們的波瀾壯闊

    在夏國之後,接下來就是商湯滅夏,在亳建立商朝,定國號為“商”。

    趙鴻也看見了這個畫面,在他的時代里,有一些學者會認為夏朝和商朝沒有直接的聯系,而夏朝並不存在,只是很多人的臆想,二里頭遺址是另外一個文明,已經消亡在歷史當中了。

    但是他不這麼覺得,首先在商朝的遺址殷墟內,是有出土許多寫有禹、啟等夏朝君主的甲骨文的,其次殷墟的青銅器與二里頭遺址出土的器具工藝和紋路相似,很有可能就是一脈相傳。

    至于現在存在的一些夏朝是否存在爭議點.....

    在趙鴻的猜想中,商這個部落,很有可能就是夏朝眾多部落當中,最大的那一個,主要負責的就是市集交易這一方面,也因此不斷壯大。

    在商部落發展壯大到了足以抗衡夏朝的時候,他們這才發起了對夏朝的戰爭。

    所以商湯滅夏本身就是從內部發動的一場奪權戰爭。

    這樣理解的話,就能解釋通很多事情,比如商朝為什麼擁有那麼完善的制度,但是殷墟的所有文字都沒介紹他們之前的朝代,如果否認夏朝的話商朝就相當于憑空出現的完善制度。

    不過這只是趙鴻覺得可能的假設,學術這種東西都是大膽假設,小心論證的。

    在他思考這段時間,天幕已經到了周朝文王和武王對抗商紂王,建立周朝。

    再往後,就到了觀眾們較為熟悉的人物了!

    在天幕當中,出現了一名他們較為熟悉的面孔,正是當初趙鴻召喚出來過的孔子!

    與此同時,天幕也第一次出現了旁白語音,這語音似乎是從天上傳來,但又像是在每個人耳邊述說一般!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這是後世之人用來表達孔子功績的詩句,還被很多人改編引用,但現在配合著孔子周游列國的畫面說出,讓看著天幕的人都渾身起了雞皮疙瘩。

    他們對孔子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更加能明白這句話完全沒有夸張的成分!

    【有教無類,孔子率領弟子周游列國,傳道授業,創立儒家學派,成為夏國歷史上第一位聖人!】

    聖人!

    這是人們對一個人在個人素養方面最高的評價,而第一個獲得這個評價的正是這位文武雙全的孔聖人!

    隨後畫面一轉,出現的是一位清心寡欲的老者,耳邊也響起了新的旁白。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這次旁白似乎是畫面當中的老子在吟唱,但是隨著句子往後,開始念著《道德經》的人似乎越來越多,老子身邊的人也開始增多。

    【無為而治,老子思考哲理,創立道家學派,傳播道家思想理論】

    接下來就是一句句旁白響起,配文也在不斷變化。

    “尚賢,尚同,兼愛,非攻,節用,節葬,天志,明鬼,非樂,非命。”

    “為人臣不忠,當死;言而不當,亦當死!”

    “學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厭,所以治人也。”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諸子百家的出現,讓全世界人都見識到了夏國在這個時期思想噴發的盛景,這是何等的文明才能孕育如此多不同的思想流派?

    這真是一個思想的盛世,夏國文明的文化基礎,也正是在這個時期隨著百家不斷的辯論當中互相交融完善的!

    當在百家爭鳴之中,縱橫家的現世,將人們從思想的辯論當中又拉回到了現世的爭斗當中,思想的紛爭,和列國的戰爭脫不開關系。

    在甦秦、張儀兩人的合縱連橫之下,讓各國的爭斗陷入到了白熱化,其中商鞅在秦國的變法使得秦國發展成了最強者。

    隨後畫面切換到了秦惠文王,天幕的語音也不再是旁白,而是秦惠文王親口對著自己下方的臣子說道︰“大爭之世,列國伐交頻頻,強則強,弱,則亡!”

    正是他的這句話,秦國開始致力于為戰爭做準備,秦國的君主也都立下了要統一六國,完成大一統的意願!

    隨後天幕切換成了當時周朝的地圖,觀眾們看著那大秦的疆土在不斷變化,旁邊則是地圖所對應的時間。

    在秦王政二十六年的時候,大秦滅了六國中最後的齊國,完成了大一統,整個夏國地區只剩下了一個秦字!

    接下來的畫面,秦始皇已經站在了高台之上,下方是他的臣民和軍隊。

    觀眾們這才反應過來,這秦王政,正是前不久趙鴻在活動當中召喚出來的始皇帝!

    這位是夏國第一位皇帝,第一個完成大一統,將整個夏國的文字統一的皇帝!

    也正是這個時候,他們的耳邊響起了秦始皇的聲音。

    “我,嬴政,已將天下疆土盡歸秦國!”

    “稱,始皇帝!”

    “而後二世、三世,直至千秋萬世!”

    此時的秦始皇滿腔熱血,大秦也是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

    然而在下一刻,陳勝吳廣站在巨石之上,對周圍人大喊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整個秦國都陷入了戰亂當中!

    在對付秦國的軍隊當中,最為顯眼的自然就是項羽,然而可惜的是項羽並沒有完成他的夙願。

    下一個出現的人物正是韓信,他笑著對面前的劉邦說道︰“項羽?範增?根本不值一提!”

    隨後劉邦所率領的軍隊在地圖之上開始所向無前,很快就達到了幾乎能和項羽抗衡的地步。

    最終項羽被圍在垓下,項羽戰敗之後突圍至烏江,窮途末路之下,他對著劉邦的軍隊大喊道︰“今日我雖死,可還是西楚霸王!”

    自此,劉邦結束了秦末的混亂,建立起了漢朝!

    在劉邦之後便是文景之治,雖然只是一閃而過,但畫面上的文字卻密密麻麻記載了大量文景的功績。

    文景之後便是漢武帝劉徹,他朝下方的臣子霸氣喊道︰“從今以後,攻守易形了!”

    “寇可往,我亦可往!”

    隨後衛青、霍去病開始向草原征戰,下一個畫面就變成了霍去病封狼居胥!

    在解決了匈奴之後,漢朝的文化快速發展,畫面當中的司馬遷一邊書寫著史書,旁邊也響起了《報任安書》的內容︰“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漢朝的榮光依舊在延續,雖然王莽短暫篡漢,但很快光武帝劉秀登基,天下重新歸漢!

    到了東漢往後,那觀眾們熟悉的人物和畫面就更多了起來!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

    “大丈夫身居天地之間,豈能郁郁久居人下?”

    “今天子蒙塵,主公若于此時首倡義兵,奉天子以從眾望......”

    “以愚意度之,紹有十敗,公有十勝!”

    “為圖將軍之志,亮願效犬馬之勞!”

    “我雖不才,願于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來獻丞相!”

    “我與曹賊誓不兩立,再有言降者,如同此案!”

    這個時代雖然混亂,但也是英雄輩出的時代,只是最終以三分歸晉這種結局收尾,令人唏噓。

    在晉朝並未有多少高光時刻,基本上都是一閃而過,直到楊堅結束混亂,夏國重新一統。

    隨後在隋朝兩代皇帝的手上,修運河,開科舉,一切似乎是要往好的方向發展下去。

    可隋朝也沒有持續多久,隋煬帝楊廣在戰亂當中,手持三尺白綾,對周圍包圍自己的叛軍說道︰“天子有天子的死法,怎可刀劍加身?”

    說完之後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儀容,毅然選擇了自盡!

    在這之後的下一個畫面,又是一個熟悉的面孔進入到了觀眾的眼中,正是李世民!

    天幕中開始閃動李世民的經歷。

    “八百人就八百人,八百人也要先下手為強,你李世民才是真正的太平天子!”

    “大唐皇帝令,命兵部尚書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命並州都督李世積......合兵十萬,由李靖總領,準備與草原十八部決戰!”

    “朕要頡利可汗,親自來我面前投降!”

    “願為大唐皇帝陛下,上尊號,名曰︰‘天可汗’!”

    在天可汗李世民創造了盛世之後,大唐進入了鼎盛繁榮的時期,天幕的畫面也出現了大量的煙火,到處都是歡慶的子民。

    在這個時代里,出現了大量的文化人才。

    “山河千里國,城闕九重門。”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李白、王勃、盧照鄰、駱賓王等詩人輪番登場。

    在這期間,唯一一個登基稱帝的女皇武則天也佔據了一定時間。

    再往後,安祿山那張狂傲的臉出現在了畫面當中,整個大唐陷入了混亂,除此之外各路反王輪番登場!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黃巢對大唐的屠殺更是將大唐的國祚毀得搖搖欲墜,最終時間推移之後還是沒能撐住,夏國再次陷入了混亂。

    每當這種時候,夏國總會出現新的英雄人物,每個人都會在心中想著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一統天下!

    宋太祖趙匡胤則是下一個做到這一點的人,畫面當中也開始出現他的事跡。

    “飲下杯中酒,放下手中的兵權,無部下犯上作亂,解下黃袍加身之憂,朕將來與你們永無猜疑,親如手足!”

    大宋雖然也算強大,但在天幕上的畫面並不多,主要還是鮮少開疆,反而在不斷丟失土地。

    但是畫面中依舊閃過楊業、狄青、岳飛、韓世忠、文天祥等人的畫面,其中岳飛自然是佔據畫面最多的那位。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隨著旁白走完,大宋也過完了自己的一生,上帝之鞭成吉思汗席卷兩片大陸,隨後忽必烈建立元朝,接受禪讓,成為中原正統!

    在元朝之後,一名身穿破布麻衣的孩童出現在了眾人眼中。

    到這里,哪怕是趙鴻新選擇的書籍都沒有記載,觀眾們對這個孩童的身份一無所知。

    他們紛紛在猜測著這孩童是誰,但下一瞬他就已經長大成人,並且黃袍加身!

    “朕,朱元璋,昭告天地皇祗,立國大明,建元洪武!”

    “是....朱元璋,那個反王的手下朱元璋!”

    觀眾們見到成年版的朱元璋,這才明白是誰,這正是之前在反王攻城當中,對長安城造成巨大威脅的那位朱元璋。

    他們當時還奇怪,朱元璋明明只是反王手下的一名將領,為什麼實力要比反王還強!

    在此刻,他們就都明白了!

    這位朱元璋,可是夏國大明的開國皇帝!

    能成為開國皇帝的,又有哪個是弱者?

    這下一切都能解釋得通了!

    他們正準備興奮的分享自己的新發現,可天幕不等人,很快就進行到了下一個畫面。

    “今幼主,深信奸回,橫起大禍,屠戮我家,祖訓有雲︰‘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必興兵討之’!”

    “隨我進京,奉天靖難!”

    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跨著戰馬,手持利刃,帶兵殺入京城!

    “是.....是之前國戰當中,趙鴻領主選出來和李世民一起對外作戰的那位皇帝!”

    “他這是在做什麼?奉天靖難是什麼意思?”

    觀眾們對于自己不了解的朝代,自然是會更想要討論一番,但是明朝的歷史壓根沒人知道,只有少數人能從趙鴻召喚的那些人當中猜出一二。

    他們也只能繼續看著天幕當中的畫面,生怕錯過一點細節。

    在他們的眼中,朱棣靖難之後自己登基成了皇帝,隨後就是派遣鄭和下西洋,遷都,修永樂大典!

    “朕是不是太老了,讓你們的可汗起了輕慢之心?永樂五年,永樂九年,永樂十二年,永樂十五年,你們親自率兵,掠我邊疆,現在和我說,退兵罷戰?晚了!”

    “永樂一生,平定草原,遷都順天,編撰永樂大典,足以媲美唐宗宋祖,我有過過錯,也立下過大功,將來史筆如鐵,我不會躲!”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華夏歷史最弱?我來挑選參戰人物》,方便以後閱讀華夏歷史最弱?我來挑選參戰人物第1068章 夏國的歷史太長,而書籍太小,裝不下他們的波瀾壯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華夏歷史最弱?我來挑選參戰人物第1068章 夏國的歷史太長,而書籍太小,裝不下他們的波瀾壯闊並對華夏歷史最弱?我來挑選參戰人物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