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軍隊在這剛打下來的城池當中準備了三天時間,這三天時間錦衣衛和其他的情報人員那是每日都靠著戰馬來回各個地點收集情報,這八十萬的大軍加上另外一邊一百萬大軍行軍肯定是有痕跡的。
他們順著這些軍隊的行軍路線去調查他們的來歷,並且用最快的速度傳回趙鴻這里。
最終他們還真查到了一些東西。
那就是當初李段和榮清兩人有調查出三個第三方勢力的管事人,而這兩支軍隊,有五十萬是從他們三人現在所在的中立城市當中出現的。
而且還是他們三人親自帶隊趕去會合。
這一百八十萬,加上劉秀那邊的十萬大軍,也就是一百九十萬軍隊,正是從櫻花領主世界當中的各個中立城池出發,集結在一起之後前進的。
正如趙鴻所料,這些軍隊就是那第三方勢力多年來傾心培養的,之前他們一直都在觀望戰場的情況,而現在終于做出決定出手。
恐怕他們出手的原因還和現在戰場的局勢有關。
如今這戰場夏國佔據了上風,甚至在秦始皇夜襲成功,趙鴻取得擂台戰勝利之後,可以說這場活動北方國家聯盟的失敗已經是時間問題了。
他們在這個時候站出來就是不想讓夏國領主完全控制住櫻花的地區。
他們一直以來都潛伏在櫻花的各個中立城池,估計就是為了有一天發動戰爭擊殺搶奪櫻花的領主城池,從而控制整個區域。
如果讓夏國領主掌控這片地區,他們深知夏國領主和櫻花領主完全不是同一個水平的,他們絕對潛伏不下去了。
既然都是要曝光的,與其等到夏國領主消化完這些地盤之後被迫暴露,不如在他們雙方還在爭搶的時候主動暴露出來。
他們能以此來和雙方進行談判,用稍微和平一點的方式取得這片地區作為他們的領土。
當然,最佳情況是趙鴻答應他們的條件,將櫻花地區當做夏國和北方國家聯盟的緩沖區域,他們可以左右逢源發展。
可對于趙鴻來說,緩沖區域不可能留出那麼多,特別是在世界通道很好防守的情況下,緩沖國似乎並沒有什麼存在的必要。
所以這第三方勢力和夏國利益相沖的情況下,倒向北方國家聯盟就成為了一個必然的結果。
趙鴻差不多將對方的意圖給猜了出來,不過現在他也沒有什麼計謀去針對這種情況,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秦始皇那邊在面對多出的一百萬軍隊也是選擇了駐扎防守,雙方目前僵持了下來。
他走入城主府當中的議事廳,一眾人才正在這里討論軍務,在見到趙鴻到來之後紛紛停了下來。
“殿下!”
張良率先開口說道︰“臣等商議的結果在此,我們列舉了數條計謀,還請殿下定奪!”
趙鴻接過張良遞過來的竹簡,上面分別是張良、韓信、李靖三人的建議。
其中張良比較保守,他的建議是據城而守,等敵軍先一步進攻,在擊退對方之後趁對方疲憊發起突襲。
而韓信、李靖兩人則是有些不同!
韓信給出的提議是采取連環計的策略。
他提議先讓他們在敵軍當中的內應率軍和他們作戰,然後他們佯裝戰敗,讓這名領主偽造傷亡數量,他們則是趁夜將“戰損”的軍隊派出城外埋伏,以城中缺兵來引誘敵軍輕近。
與此同時在城中布置火油等引火物,先佯裝戰敗,等敵軍攻入城內之後點燃城中引火物焚城。
然後讓那名內應此時“不經意間”暴露,讓敵軍憤而追擊。
這時候埋伏在城外的軍隊就可以趁機殺出,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這個計劃要消耗一個他們在北方國家聯盟的內應,這個倒是沒有什麼關系,中層領主他們不止這一個。
但是經過討論之後,趙鴻他們並沒有采納韓信的計劃。
倒不是因為這個計謀不好,相反這個計謀可以說非常有效,如果成功的話能重創敵軍。
之所以不采納,是因為他們現在對于第三方勢力的情報還太少了。
如果說對方只有一個王保保其實還好,但對方能在櫻花的領地當中發展出那麼多的軍隊而不被發現,就算櫻花的人才沒有那麼的強,但也沒有太弱。
所以趙鴻判斷,這第三方勢力當中應該是有著一流上層謀士在的。
在對方有這種謀士的情況下,使用這種有風險的計謀,一旦被對方看穿來個將計就計,他們恐怕會損失不少。
這也不是韓信比對方弱,而是因為敵方在暗的緣故。
見自己的計謀沒有被采納,韓信也沒有什麼情緒,畢竟他也知道如今情報不足,不應該冒險。
只不過他同樣知道,君主都是想要不同類型的計謀的,所以他只是提出了一個和張良李靖不同風格的計謀供趙鴻選擇。
趙鴻最終選擇了李靖的計劃,這也在他的預料之內。
在趙鴻做出選擇之後,當天晚上就有一支軍隊離開了城池,向城外隱沒入了黑暗當中。
另外一邊秦始皇的戰場上,場面就要比趙鴻那邊更激烈了。
秦始皇他們在清理完丘陵地區之後遇到了那百萬大軍支援的情況,他們選擇了戰略性撤退,回到了丘陵地帶,並且在主要要道上開始修建關口。
他們用的還是趙鴻那澆灌的方法,不過這一次因為兩邊都是懸崖的原因,他們只需要建造出一個關口出來。
支援亞歷山大這邊的百萬大軍也和王保保那八十萬大軍一樣,並沒有急著進攻秦始皇的軍隊,也給了他們建造防御工事的時間,關口城牆也更結實一些。
此時秦始皇正站在城牆之上,看著遠處如潮水般壓向關口的大軍,此刻敵軍大概有一百六十萬人,而秦始皇這邊只有六十萬的大軍。
現在唯一的好消息就是他們所在的是一處關口,敵軍雖然士兵眾多,但同時能到達城牆下面的也不過幾千,一次性攻城的軍隊也就十萬左右。
壞消息就是他們可以日夜不斷地輪流進攻關口,長久下去秦始皇這邊的軍隊肯定會因為疲憊而防御能力下降。
嬴政此刻身穿玄甲腰佩太阿劍,立于關口門樓之上鷹瞰戰場。
面對十倍之敵,他冷聲下令︰“弓弩手隨時做好準備,只要我們守住關口,縱然敵軍有百萬之眾,亦難越過雷池半步!”
就在這時,敵軍當中走出了一個將領,他大笑著來到關口面前,向城牆上面的秦始皇喊道︰“哈哈哈,你就是始皇帝?果然氣宇非凡啊!”
秦始皇向下看去,只見那人體型魁梧肥胖,身高兩米體重有三百斤左右,若不是胯下戰馬乃是妖獸,恐怕還馱不動他。
不過他頭戴狼首盔,腰懸鏈錘,手中握著一柄軋犖刀,看起來還有些彪悍的樣子。
“你是何人?”
那人面對秦始皇大聲喊道︰“老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燕國雄武皇帝安祿山是也!”
“安祿山?不認識!”
秦始皇當然不認識安祿山,哪怕之前從趙鴻那里了解人物也並沒有專門了解到安祿山這位反賊。
不過很快李存孝就來到了他的身邊開口說道︰“此人不過是普通胡人,在唐朝時期因為驍勇而被幽州節度使張守 收為養子,後受到皇帝賞識而入朝為官,成為節度使。”
“但最終野心顯露,起兵叛亂,自稱雄武皇帝,國號燕,建元聖武。”
“他的軍隊當時一路攻佔了唐朝都城長安,逼迫皇帝外逃,只不過最終被自己兒子安慶緒給擊殺謀求帝位。”
“被自己兒子所殺?”
秦始皇笑了笑,但是想到了自己的兒子,他頓時又笑不出來了。
“也不知道賞識他的皇帝在看到他謀反的時候會有多後悔。”
然而李存孝卻搖了搖頭,開口說道︰“咎由自取罷了,玄宗早年間也算明君,但隨著年紀增長昏了頭。”
秦始皇沒有繼續追問下去,不管唐玄宗和安祿山之間是什麼關系,那都已經化為了黃土。
“你前來陣前所為何事?若是要戰便直接進攻,若是你要說投降之類的話語,就不要浪費時間了!”
安祿山只是大笑著看著秦始皇,“我不過是來看看夏國始皇帝到底是什麼樣的,不然等會關口破了之後可能就只能見到尸體了!”
他看了一眼自己身後,那些軍隊已經擺好了軍陣,攻城器械也都已經準備好了,他轉頭向自己身後走去。
“看已經看完了,接下來該戰斗了!”
在關口外大軍當中,一名身穿文士服的男子向諾斯夫拱手說道︰“是時候了,該進攻了!”
諾斯夫點了點頭,“此戰還請子元先生指揮吧。”
其實亞歷山大他們並不是很喜歡諾斯夫,原因就是諾斯夫有些過于依賴新加入的這支軍隊了。
原本他們是除了愛德福之外最高的指揮,然而諾斯夫一來,將他身邊那個夏國文士地位抬得太高了,還在他們之上。
甚至就連現在在陣前那狂妄的胖子,都能和他們平起平坐!
這讓他們十分不舒服。
不過對方這次可是帶來了百萬大軍,而他們剛剛新敗,軍隊損失慘重,哪怕加上亞歷山大二次升級技能召喚的軍隊也只有四十萬,另外二十萬是領主軍隊。
勢比人強,他們現在實力佔據下風,也只能暫時忍了!
“開始進攻,殺!”
隨著文士的命令下達,整支軍隊都開始了向前進攻,包括了兩架攻城錘和十幾架攻城車,簡易的雲梯更是不計其數。
秦始皇面對不斷逼近的敵軍,拔出了腰間佩劍向前,頓時戰鼓聲響起,演奏出了戰爭的樂曲。
“放箭!”
秦軍箭雨驟如飛蝗,瞬間貫穿敵軍前排那些沒有護甲防護的士兵。
不過弓弩畢竟還是有極限的,一些身穿重甲或者手持盾牌的敵軍倒是沒有受到太大的傷害。
王翦見狀揮了揮手,幾名士兵立刻開始調整起了面前的大型器械。
“床弩準備!”
“發射!”
既然是布置防守器械,那肯定是少不了床弩這種守城利器的!
隨著這些床弩瞄準完畢,三發三尺巨箭瞬間飛出,如同流星一般劃過戰場,剎那間就與敵軍前排盾牌手接觸!
這些巨箭直接貫穿了三重皮盾,命中了後方的其他士兵,同一條線上的士兵如麥稈般倒伏下去。
站在城牆上的呂布此時張弓搭箭,手中弓箭接連發射,不斷點殺敵軍精銳士兵和將領。
“不要慌亂,繼續進攻!”
那名文士身上開始出現光芒,他的技能加持到了全軍當中,一支原本應該是屬于夏國人才的軍隊沖到了最前面。
他們當中有些人被箭矢命中,但沒有一個人後退,這種悍不畏死的狀態帶動了其他士兵的情緒,原本有些畏懼的敵軍又開始了猛烈進攻。
“死士麼?”
這三千死士的出現使得敵軍的士氣大振,讓他們頂著秦軍的箭矢快要沖到城牆下方。
“這些人.....”
秦始皇皺起了眉頭,如果趙鴻在這里的話,應該還能認出這些人的身份,不過他們沒有趙鴻對人才那麼了解。
有的時候知道對方是誰,也能更好的了解到對方的弱點,那名文士明顯就是百萬援軍的主事人,連安祿山都得要听他的。
現在他們也只能正面硬踫硬了!
“點火!”
隨著王翦的命令下達,幾名士兵將手中的火箭射出,命中了兩邊山崖上專門留著的木樁上,這木樁上還綁著布條。
而這些布條往戰場綿延,火焰也順著布條向中間蔓延。
就在那橘紅色的火焰進入戰場之後不久,敵軍面前猛地出現了一道火牆,前排士兵來不及停下沖鋒的勢頭,居然直接跌落進去!
前方的指揮將領仔細一看,原來是在他們面前有一道深溝,深溝內是大量沾染了火油的柴火,形成了一道屏障擋在他們面前!
那文士也發現了這個情況,立刻下令道︰“給我就地挖土,將這道深溝給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