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大本營就是在兩廣的西部地區,也只有這里的人們有那種強大的戰斗力威脅到朝廷的統治。
不過在西方其實承認洪秀全身份的人並不多,就只有大北聯合王國公使文翰因為政治原因認可他,還有就是白頭鷹國商人巴夏禮出于利益支持他。
除此之外,羅馬教廷並不承認他的身份,七國傳教士組成的“神學使團”赴夏國辯論時,明確提出其教義為“異端”,梵蒂岡也公開聲明拜上帝教和他們的正統無關。
但是這些事情觀眾們不知道啊!
如果是選擇洪秀全的話,不管是在宗教辯論還是宗教軍隊上面,趙鴻都覺得不弱于對面。
他心中是很想選擇這一位人才的,給那些西方的教眾一點小小的上帝次子的震撼。
只可惜,他這也只能是想一想,除了國戰或者解放了限制的擂台戰之外,清朝的人才他一個都召喚不了,更別說清末的洪秀全了。
所以他現在應該要將重點放在能召喚的那些人才當中去。
他現在還有一點需要明確的,那就是夏國古代比較喜歡說三教九流,其中九流是指儒家、陰陽家、道家、法家、農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
這三教則是儒教、道教、佛教。
道教和佛教都是宗教沒有問題,這儒教算是宗教嗎?
這一點其實在趙鴻前世夏國的學術界也一直都有爭議,不同的人對這件事情的定義都不同。
要是儒教算是宗教的話,那趙鴻可以選擇的人就多了去了,隨便拿出一個人出來應該都能輕松取勝。
但是在他看來,儒教應該是不算宗教的。
儒教的核心是構建政治秩序為核心,通過道德規範維系社會穩定,其根本上並未建立神權體系或超自然信仰。
他們沒有創造出一個神出來,讓所有人都信奉這位神明,而是強調道德,頂多在祭祖這方面有些宗教色彩。
那麼他選擇人才的範圍就要縮小到道教和佛教這兩個里面。
其中道教信奉的是無為而治,道法自然的那種境界,如果要說起傳教的話,並不強。
對于很多道士來說,他們並不熱衷于傳播信仰,對普通人抱著愛信信,不信滾蛋的態度在里面。
辯論賽當中倒是可以選擇道教的人,但是傳教這一方面肯定是要選擇佛教的人。
如果是佛教的話,他其實比較想選擇玄奘,也就是西游記里面唐僧的原型。
這一位在佛法辯論上面可一點都不弱。
但趙鴻想要在這次擂台戰當中,將他們夏國的道佛兩教都展示給世人看,所以他還是選擇了一道一佛的配置。
如果限定在道教當中的話......
他沉思了起來,莊子也是道教的代表性人物,他的“子非魚”其實也是宗教辯論的一個經典作品。
但莊子的思想有些缺乏攻擊性,他能辯己,但在攻擊敵人的時候並不擅長。
在這種情況下,趙鴻倒是想起了有一位道教的人物,他的辯論能力甚至能稱得上宗教辯論的典範!
“我選擇李榮!”
【選擇完畢,正在召喚李榮....】
李榮是唐朝唐高宗時期的人物,他對《老子》的研究非常深刻,而且也是道教辯論魁首。
在唐朝時期,或者說從南北朝時期開始,一直到宋代,皇帝們都經常組織名為御前佛道辯論的宗教辯論賽。
這種辯論由皇帝親自當裁判,讓兩教出人進行教義的辯論。
而李榮在唐高宗時期就多次代表道教出戰。
只不過在唐朝時期佛教比較繁榮,李榮在辯論中大多數時候以失敗告終,少數時候能在皇帝面前辯論贏佛教的人。
但趙鴻認為這是當時的輿論環境所致。
御前佛道辯論最主要的就是圍繞著佛道兩家的出現而展開的,道教這邊主張《老子化胡經》,也就是指老子曾經西出函谷關,傳播了自己的思想理念,受到老子的理念傳播天竺才有了佛教。
在《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當中就有記載︰“浮屠所載與中國老子經相出入,蓋以為老子西出關,過西域之天竺,教胡。”
《後漢書•襄楷傳》中也寫過︰“道經雲︰‘老子入關,之天竺維衛國。國王夫人,名曰淨妙。老子因其畫寢,乘日精,入淨妙口中。後年四月八日夜半時,剖左腋而生,墜地即行七步。于是佛道興焉。’”
有很多人覺得佛本是道這種說法是近代網文小說當中才興起的,但其實不然。
這種說法從漢代的時候就十分盛行,一直到清代的《歷代神仙通鑒》當中都還在寫︰“老子從兜率天降舍衛國摩耶夫人,生為悉達多太子,出家學道,聞東土有金蟬子號燃燈,訪至泰岱東梁山得真道,遂歸西方興教,自號釋迦牟尼。”
而佛教這邊則是主張“三聖東行說”,大致意思就是釋迦牟尼佛派遣弟子摩訶迦葉、儒童菩薩、光淨童子化生為老子、孔子、顏回三人在夏國傳教,這才有了道教和儒教。
不過在夏國的主場之下,其實佛道兩教的御前辯論向來都是皇權需要哪一教勝利,那麼哪一教就能獲得勝利。
趙鴻在一開始看到這個主題的時候,除了洪秀全之外,還有一個不錯的人選,此人並非三教任何一人,他便是南朝時候的範縝!
趙鴻之所以想要選擇他的原因就是,他是一個無神論者。
他本人還非常擅長辯論,當時佛教剛剛在夏國興起,他參加的名士文會當中經常有名士宣傳談論起佛教教義,而他總是會在這種時候站出來與那些人進行辯論,而且往往將這些名士大儒辯得啞口無言。
後來他更是寫出了《神滅論》這篇文章,從經濟、政治、道德等方面指出了佛教流行的弊端,並提出形神相即、形質神用等觀念駁斥佛教神不滅論、形神相離等學說。
這篇文章一推出,全夏國的佛教信徒和一眾名士都是震動,一眾士族爭相抄錄,《南史•卷五十七》對此的記錄是︰“此論出,朝野喧嘩。子良集僧難之而不能屈。”
在天監六年的時候他出任國子博士,因為神滅論的風波,梁武帝頒發《敕答臣下神滅論》,讓範縝與反對者辯論理論。
佛教這邊以大僧正法雲為首,召集了大量善辯之人準備與範縝辯論。
大僧正是夏國古代佛教在朝廷最高官位,相當于漢代武官當中的大將軍。
而關于這場辯論的最終結果,《弘明集》當中記載的是︰“辯摧眾口,日服千人!”
只可惜,這場擂台戰的主題是宗教辯論,雙方需要以宗教教義為基礎進行辯論,範縝這種無神論者不能參賽,不然應該是一場降維打擊一般的場面。
除了這幾個人之外,趙鴻的備選名單上面還有北周時期的張賓、唐朝的劉進喜、成玄英、劉宋的顧歡。
這些都是道教擅于教義解讀和辯論的人才,只是他最終選擇的是李榮。
唐朝雖然以佛教為主,但在唐朝也是三教思想踫撞和發展最激烈的時刻,有點百家爭鳴的感覺,所以趙鴻覺得這個時期的李榮才是最優的選擇。
在他想這些東西的期間,李榮身上的光芒已經完全褪去,道士打扮的他來到趙鴻的面前,向他行了一禮。
“臣李榮,見過殿下。”
趙鴻笑著看向他,然後開口說道︰“這次召喚你出來,是為了讓你和西夷辯論教義,這次的西夷可要比天竺更遠。”
“他們的宗教主張上帝耶和華創世,花費六天時間創造萬物,一日用于休息,後來派遣自己的兒子耶穌降世成為救世主,拯救世人。”
“這些相信你已經知道了吧?”
“是,臣下腦海當中有出現他們的教義!”
李榮點頭,之前殿前辯論的時候他都是在皇帝本身就更喜歡佛教的情況下辯論,這下可是奉命辯論,他的腰桿子也更足了一些。
而且辯論這種事情,他都不知道做過多少次了。
趙鴻此時看向了對面,霍華德選擇的人才名為德爾圖良,這位曾經提出“三位一體”,強調信仰比理性更重要,屬于極端信仰主義。
【雙方人才已經選定,宗教辯論賽即將開始!】
在系統提示出現的那一刻,趙鴻和霍華德兩人被傳送到了教堂兩邊,而李榮和德爾圖良則是出現在了中間對面相對。
由于是霍華德提出的擂台挑戰,所以這場辯論賽由德爾圖良先開口。
他在剛剛通過系統也了解了道教的理念,他直接開口說道︰“你們所追求的信仰如同空中樓閣,虛無縹緲,毫無基礎可言,甚至大部分人連道是什麼都說不出口,模糊不清!”
“唯有邏各斯化身才是唯一真理,他是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具象,上帝七日造物,一切秩序井然,他乃是全知全能,至高無上的存在!”
他一上來攻擊的是道教當中信仰不清不楚,很多人追求一生連自己追求的是什麼都不清楚,不如他們信仰上帝。
這里的邏各斯指的是宇宙運轉的規律,他的意思是這種規律是一個人創造的。
然而李榮卻輕笑著搖了搖頭,開口說道︰“道生萬物而自化,何需人格化的神只?”
“若你口中的上帝真的全能,創世又何須七日?”
對于李榮的這句話,德爾圖良沒有反駁,這就像是在問他全能的上帝能不能創造出一個自己無法舉起的石頭一樣,是極端信仰主義者無法回答的問題。
他不回答,在辯論當中自然就弱了幾分,只能接著向下說道︰“世人皆有罪,信主可救贖罪孽,你們只會煉丹服氣、符 齋醮,無法洗去身上罪孽。”
“世人皆有罪?人降生之初何罪之有?若人一生行善何罪之有?有罪與否與是否信教有何關系?”
此時德爾圖良拿出了自己手中的書,開口說道︰“人生來有原罪,始祖亞當破壞與主的約定,使得人在罪孽里誕生,此非個人之過,而是人類之過!”
李榮嗤笑一聲︰“若你們的神真愛世人,又怎麼會讓那故事里面的亞當破壞約定,又怎麼會讓人類背上罪孽,前後矛盾。”
“而且......”
他不知道從哪里也掏出了一本聖經,或許是系統生成給他的,“根據你們的故事,救世主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應該已經背負了世人所有的罪孽,那為何世人還有原罪?”
他此時發現了,他這次面對的辯論者,其教義比佛教理論更簡單粗暴,佛教好歹還是講究因果,是否有罪是有邏輯的。
而這人的理念卻完全沒有邏輯,信就無罪,不信就有罪。
听到這里的趙鴻倒是想起了贖罪券這種東西。
無罪的可不僅僅是信徒,不信的人花點錢就無罪了。
而且在李榮說起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他還差點笑了出來,因為他想起來,耶穌之所以要比孔子強,是因為他手上有兩個孔子,背後還背著一個莊子。
好在他最終還是繃住了。
而場上德爾圖良並沒有去正面回答李榮的問題。
很顯然,一旦涉及到全知全能,神愛世人之類的絕對詞上面,德爾圖良就很難回答。
而且在辯論當中,一直讓對方提問題攻擊,很難勝過對方,他也只能話鋒一轉,開始攻擊李榮。
“你們的金丹燒煉害人無數,符水咒術更是愚民伎倆,如此行徑,可曾愧疚?”
煉丹這種事情,李榮不覺得有什麼錯,他不清楚後世之人是否有人煉出金丹,但他也清楚就他這個時代基本上煉出來的丹都是毒丹。
他同樣沒有去局限于對方的問題,而是順著這句話去說道︰“煉丹不過自身的嘗試,但據我所知....”
他看向了旁邊的趙鴻,想起趙鴻剛剛和他說的︰“你們經常以清理異教徒為名,屠殺其他無辜平民,十字軍東征、異端裁判所、女巫審判.....”
“這些事件死了多少無辜的平民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