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

第367章 世無他途,唯有征服(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 本章︰第367章 世無他途,唯有征服(上)

    大唐昭武元年,八月二十二日。

    回紇汗國英武可汗磨延啜、王室家眷一百零七人以身殉國,至死不降東征的阿拉伯帝國,以王室眾人的生命為代價,踐行著奉大唐王朝為回紇宗主國的誓言;

    回紇汗國年輕的相國盧克斯,受英武可汗臨終之托,于都城哈拉巴勒嘎斯破城之前,率領回紇汗國數十忠義之臣東遁,前往東土大唐尋求回紇汗國毗伽公主、而今大唐王朝皇貴妃月綺羅的庇護,意在尋求大唐王朝的幫助復國;

    數以百萬計的回紇百姓,在東征的阿拉伯帝國大軍的鐵騎踐踏之下,不得不踏上背井離鄉的流亡之路,廣袤的西域戈壁和大山之中,隨處可見流離失所的回紇百姓。

    同日,大唐王朝開國皇帝陳懷安率數十萬大唐軍隊入駐回紇都城,並以“天可汗”之名暫時代行回紇國事。

    翌日。

    大唐冠軍侯霍去病、鎮西侯郭定方、長信侯左良才幾人各自率領的大唐援軍,齊聚回紇都城哈拉巴勒嘎斯。

    本是受英武可汗臨終所托,帶領回紇汗國流亡政權東遁大唐的回紇相國盧克斯,也在天可汗陳懷安的征召之下,重新返回都城王宮。

    經過一夜的清理,原本尸橫遍野、血跡斑斑的回紇王宮已經恢復了干淨、整潔的模樣。

    唯有那王宮大殿房梁之上的箭孔和犄角旮旯已經變得暗紅的血跡,在無言的訴說著這里曾經受過殘酷的戰火洗禮。

    大唐昭武帝身穿一襲黃金戰甲,腰系一把龍泉寶劍,在分列王宮大殿兩側的大唐武將侯爺和回紇汗國幸存的文臣武將的注視之下,一步步穿過王宮大殿,登上那把象征著回紇汗國最高完全的王座。

    陳懷安坐定之後,下達了他入主回紇王宮以來的第一道聖旨︰“回紇汗國英武可汗磨延啜,乃大唐王朝藩屬國之國君,為維護大唐王朝之國家威嚴和榮譽而捐軀,功高蓋世,朕心念之;”

    “然天不假年,英年早逝,朕失股肱,痛徹心扉,英武可汗之于大唐王朝之忠誠與勇武,已鐫刻于史冊,流傳于後世;”

    “朕思其功烈,宜加宣揚,以慰忠魂,亦以激勵將來;”

    “今特追封回紇英武可汗磨延啜為大唐王朝西王,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謚號“英武”,配享太廟,子孫世襲爵位,永享大唐王朝皇家恩澤;”

    “願回紇臣民,皆能以英武可汗為榜樣......”

    陳懷安毫不吝嗇對以身殉國的回紇英武可汗磨延啜的褒獎,讓其以藩屬國國君之身份,在死後追封為宗主國大唐親王,並讓其子孫後代世襲爵位;

    當然了,這也是陳懷安為了接下來大唐王朝全面入主西域在做鋪墊;

    誰都知道這英武可汗患有隱疾,僅有早已經嫁到大唐王朝為皇貴妃的毗伽公主月綺羅一個女兒,其余的王室旁系親屬也俱是在此次抵抗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的戰斗中殉國;

    那英武可汗被追封的大唐西王爵位,也只能是被毗伽公主月綺羅和她的子嗣所繼承;

    偏偏卻是,昭武帝陳懷安這樣做,還不能讓旁人挑出任何毛病,還得感念大皇帝、天可汗的皇恩浩蕩。

    果然,在听到王座之上的陳懷安宣布完第一道聖諭內容之後,早已經是熱淚盈眶的回紇王室衛隊統領,年輕的回紇武將阿巴白克力,第一個站出來叩謝皇恩︰“謝大皇帝皇恩——”

    在阿巴白克力的帶領之下,其余流亡歸來的回紇文臣武將,也俱是當廷向大皇帝陳懷安叩謝︰“謝大皇帝皇恩——”

    唯有,那一身書生氣息,充滿睿智的年輕相國盧克斯的臉上,有一抹無奈和悲憫的神色一閃而過。

    最終,也還是隨著眾人叩謝︰“謝大皇帝皇恩!”

    王座之上,陳懷安繼續下達第二道聖諭︰“今日朝會之後,即刻以朕的名義向流亡在外的回紇百姓臣子張貼皇榜,讓他們安心返回家園;”

    “並且,從即日起回紇汗國拒不向東征之敵投降的百姓,可享受和大唐王朝子民同等的稅賦政策,接下來五年時間內一切稅賦減半;”

    “具體實施政策,由回紇相國盧克斯與大唐王朝戶部對接之後實施!”

    嘩!

    此聖諭一出,終于有在場的回紇文臣察覺到了一絲異樣,臉上的表情也顯得頗為玩味復雜。

    但,卻沒有人敢站出來反駁一二。

    一來,是一眾幸存的回紇文臣武將,都還沉浸在大汗薨殂、回紇險些滅國的悲痛之中;

    二來則是,隨著東征的阿拉伯帝國大軍強攻回紇汗國,那回紇本就薄弱的軍事力量早已是死的死、降的降,偌大的回紇都城哈拉巴勒嘎斯之內,回紇將士加起來都不過千;

    回紇汗國想要休養生息,想要恢復到曾經的西域三十六國霸主地位,只能也必須是依靠宗主國大唐王朝的力量;

    再者,這大唐大皇帝陳懷安,也是被尊為西域共主的天可汗;

    對于天可汗的命令,他們向來是無條件遵從的。

    王座之上,陳懷安才沒有心情也沒有功夫去理會這些回紇文臣武將的表情變化,他繼續發號施令道︰“眾愛卿,朕暫且穩定住回紇都城的局勢之後,接下來還需要眾愛卿群策群力,商議如何將東征之敵打敗;”

    說著,陳懷安對著大殿內的趙子龍問道︰“趙將軍,你是最先抵達回紇都城的大唐將領,對于東征之敵的情況也比朕和其他諸位要清楚得多;”

    “下面,就先由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那東征的阿拉伯帝國大軍的情況!”

    “末將得令!”

    御林軍主將趙子龍當即領命,隨即橫跨一步站在大殿之中,不假思索的說道︰“啟稟皇上,據末將所掌握的情報,這圍攻回紇都城哈拉巴勒嘎斯的敵軍共計二十萬;”

    “昨日末將率領御林軍抵達回紇都城之後,曾與圍城的阿拉伯東征大軍有過短暫交鋒,殲敵逾萬;”

    “但,敵軍大部已有序撤往黑虎、眉間、可敦三地!”

    頓了頓,趙子龍繼續道︰“據末將所探查到的消息,自公主城倉皇撤離的阿拉伯軍隊,也紛紛撤往了黑虎、眉間、可敦三地!”

    “保守估計,此時尚在回紇境內的敵軍兵力總數,依舊超過了五十萬人馬!”

    “我大唐王朝在西域所面臨的敵我局勢依舊嚴峻!”

    嗯!

    王座之上,昭武帝陳懷安一臉平靜的點了點頭,東征的阿拉伯帝國大軍元氣未傷,已是他預料之中的事情。

    甚至,那退守自黑虎、眉間、可敦三地的阿拉伯帝國大軍的總兵力數,都要遠超趙子龍預料的五十萬大軍。

    陳懷安擺了擺手,示意趙子龍先退下。

    隨後,又將目光落到了奉命率部奪取敵軍糧庫的大唐冠軍侯霍去病身上,詢問道︰“冠軍侯,你給大家說說,眼下我大唐軍隊在西域的平叛情況!”

    “是,皇上!”

    年輕的冠軍侯霍去病,眉宇間依舊透著那英武的靈氣,站在回紇王宮大殿內大聲談論道︰

    “皇上,眼下烏孫、車莎、西夜、皮山等六國,也就是敵軍的糧草輜重倉庫,以及從帕米爾高原連同西域和阿拉伯之間的糧道,已經完全被我大唐軍隊所掌控;”

    “此外,樓蘭、車師、姑墨、精絕、卑陸等十二國叛軍,已盡數被我大唐王朝的平叛軍隊所殲滅,我軍正協助此十二國的忠義之士重整政權,清算此前背叛大唐王朝轉而投降阿拉伯帝國的敗類;”

    “另有西域十七國,我大唐王朝的平叛大軍,也正在平定叛亂、覆滅該國反叛政權的過程中,預計至多一個月時間,定能平定整個西域的局勢!”

    “好!”

    陳懷安毫不吝嗇的夸贊了一個好字,不僅是對冠軍侯霍去病率部平定西域諸國之亂的肯定,也相當于是給在場的回紇汗國文臣武將吃了一粒定心丸。

    果不其然,在听到冠軍侯霍去病帶來的這個消息後,王宮大殿內的回紇文臣武將俱是為之精神一掙。

    年輕的回紇相國盧克斯的眼神中,更是有一抹精光閃過,他似乎已經猜想到了天可汗接下來要在西域的大動作。

    只見王座之上的陳懷安繼續說道︰“眾愛卿,此次西域以西的阿拔斯王朝舉兵東征,讓西域諸國自當年朕平定叛亂之後,再起刀兵,數千萬西域百姓慘遭橫禍;”

    “對此,朕深表歉意;”

    “但——”

    說著,陳懷安話鋒一轉,語氣冰冷而凌厲起來,厲聲道︰“此次西域兵變,也讓朕看清楚了很多人的面目;”

    “自西域諸國歸降大唐王朝以來,朕自認為做到了對西域諸國的宗主國之責任,給予諸國在絲綢之路上的通商和貿易予以最大便利和最輕的稅賦;”

    “可誰曾想,此次西域兵變之中,西域三十六國除回紇汗國之外,其余三十五國盡數投敵,背叛宗主國大唐,轉而投向東征的阿拉伯帝國;”

    “非但如此,這西域三十五國在投向阿拉伯帝國之後,甚至還對曾經的兄弟國家痛下毒手,此次阿拉伯帝國東征回紇汗國的大軍中,依附于阿拉伯帝國東征的西域各國附庸軍,人數不下十萬之巨!”

    頓了頓,陳懷安繼續道︰“朕,向來是恩怨、賞罰分明之人,我大唐王朝對于忠心的藩屬國和背叛的藩屬國,也自有一套完整的賞罰制度;”

    “朕決定,依照《大唐律令》對此次背叛大唐王朝的藩屬國進行以下處理——”

    唰!

    一听到這兒,在場的無論是大唐將士還是幸存的回紇文武,都忍不住豎起耳朵聆听,想看看大皇帝和天可汗,到底準備怎麼處理那些背叛大唐王朝的西域藩屬國。

    陳懷安道︰“西域三十六國除回紇汗國之外,其余三十五國的現行政權全部推翻,參與反叛的軍隊就地予以殲滅;”

    “自今日起,直至朕親自平定此次西域兵變,那背叛大唐的三十五國將不再允許擁有自己的軍隊,統一由大唐王朝根據此前各國的兵力情況駐軍;”

    “回紇汗國因在此次西域兵變之中,上自國王磨延啜、下自一線守城的士兵,至死都在為宗主國大唐的威嚴和榮耀而戰,朕身為宗主國大唐的皇帝,對此深感欣慰;”

    “朕決議——”

    “自今日起,以聖旨詔書的方式確定回紇汗國為西域三十六國之首的地位,鑒于回紇汗國英武可汗以身殉國,回紇國內暫無新的繼承者,暫時由朕以西域諸國天可汗的身份,代行回紇汗國可汗之職權,直到確定回紇汗國下一任可汗為止;”

    “此聖諭即刻生效,退朝之後形成詔書公告天下!”

    “退朝——”

    “吾皇(大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

    回紇黑虎城,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陣中,中軍大帳之內。

    “砰”的一聲脆響過後,大帳內便傳來了阿拔斯王朝東征大將軍吐爾洪的怒斥之聲︰

    “陳懷安這個厚顏無恥之徒,他有什麼資格自封為西域共主天可汗,還要以天可汗的身份在西域三十六國行使統治權,他可真會往自己臉上貼金;”

    “他這麼做,有沒有問過我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同不同意,哼!”

    中軍大帳內,阿拉伯東征大將軍吐爾洪怒不可遏,手上反復的搓揉著一張布告紙,直至將紙張揉成皺巴巴的一團,這才惡狠狠的將紙團扔進了大帳內的火盆之中。

    沒錯,吐爾洪手上的這一紙詔書內容,正是大唐昭武帝陳懷安剛剛在回紇汗國都城發出來的詔書布告,內容中包含了他對此次參與反叛的西域三十五國的處置方案、以及他將即日起以天可汗的身份代行西域一事的決議;

    當然了,布告內容中自然也少不了陳懷安對東征的阿拉伯帝國大軍,在西域諸國的侵略行為的痛斥!

    這一紙詔書,便是點燃吐爾洪滿腔怒火的導火索。

    尤其是,在他退兵自黑虎城之後,通過各路斥候、細作的反復探查之後,得知了此番前往回紇汗國公主城和都城哈拉巴勒嘎斯解圍的大唐軍隊,並不是傳聞中的上百萬,而是只有區區五十萬之後,更是讓吐爾洪暴跳如雷。

    要知道,當時在圍攻公主城和回紇都城的阿拉伯帝**隊、以及西域三十五國的附庸軍總兵力,可是還有超過七十萬的!

    即便是而今退居黑虎、眉間、可敦三城的阿拉伯帝國大軍,依舊有六十余萬。

    若是在公主城與前來的大唐軍隊一戰,他吐爾洪甚至是有反敗為勝的可能的!

    就因為這件事,他在退居黑虎城之後,已經斬殺了十余名軍中斥候千戶和數名傳令兵。

    :..cc00

    ..cc。..cc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方便以後閱讀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第367章 世無他途,唯有征服(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第367章 世無他途,唯有征服(上)並對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