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

第362章 回紇十日,一座孤城(下)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 本章︰第362章 回紇十日,一座孤城(下)

    大唐昭武元年,八月十九,阿拉伯帝國東征回紇的第七日。

    回紇汗國的掌權者,英武可汗磨延啜在承受著來自外部和朝堂內部的雙重壓力之下,依舊沒有下達向阿拉伯帝國投降的王詔。

    但,困守眉間、可敦兩城的回紇主將,卻在承受不住阿拉伯帝**隊的強攻壓力之下,宣布脫離回紇汗國英武可汗的統治,主動打開城門選擇向圍城的阿拉伯帝**隊繳械投降,以換取城內的回紇百姓免遭屠城之禍,

    至此,回紇汗國都城之外的四座軍事重鎮,除了公主城依舊在回紇汗國的手中之外,黑虎、眉間、可敦三城盡數落于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之手。

    這三路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在破城之後不做休整,繼續馬不停蹄的向回紇都城進發。

    當眉間、可敦兩地的回紇守軍主將,主動獻城投降的消息傳回王宮之時,英武可汗磨延啜出乎意料的並沒有雷霆大怒,更沒有要下詔將眉間、可敦兩地的守城主將極其家眷處死,更像是認命一般默認了這兩位主將的投降之舉。

    在面對攻破黑虎、眉間、可敦三城的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合兵一處,馬不停蹄的向著都城哈拉巴勒嘎斯進軍的下一步軍事意圖時,英武可汗磨延啜也並未感到害怕和恐懼,反而有種如釋重負的輕松感。

    這一日的回紇汗國朝會之上,英武可汗下達了他作為回紇汗國最高掌權者的最後一道王詔︰“盧克斯,你以本汗的名義擬一道王詔——”

    “三日之內,凡是都城哈拉巴勒嘎斯城中的百姓,皆可以趁著敵軍大軍圍城之前出城逃命而去,都城的四座城門全部打開,守城將士不得以任何方式為難出城逃命的百姓;”

    “三天後的子時,準時關閉都城的全部城門,本汗要在這哈拉巴勒嘎斯王城,在藥磨羅家族歷代先祖的見證和庇佑之下,與東征的阿拉伯帝**隊決一死戰,誓死與王城共存亡!”

    “大汗——”

    王宮大殿內,連同相國盧克斯在內的一眾王公貴族文臣武將,紛紛出言勸諫。

    但,早已經下定決心的英武可汗磨延啜,又怎可能听從他們的勸諫。

    即便是,有在場的大臣拿出了當初,英武可汗在上一任回紇汗國老相國哈斯的建議下,向西征的晉王陳懷安俯首稱臣,並且派出了毗伽公主月綺羅前往漢地和親的例子,試圖說服磨延啜向阿拉伯帝國俯首稱臣,以換取暫時的安寧,待到日後再議。

    卻是依然內英武可汗果斷決絕!

    磨延啜自嘲式的說道︰“諸位,此等俯首稱臣、割地和親之事,本汗在位期間已經干過了一次,總不能每一次都用這種方式來化險為夷,苟且偷生吧?”

    “再說了,本汗也沒有其余的公主,可以送往阿拉伯帝國的都城巴格達去和親呀?”

    “本汗乃是回紇汗國的英武可汗,這英武二字,一輩子終歸是得佔一回吧?”

    就這樣,英武可汗磨延啜用自己的決心,謝絕了朝堂之上試圖勸諫他的群臣,並且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親自下令披掛上陣。

    “巴斯,替本汗披甲,自今日起本汗要親自到都城城牆之上值守,為城內的子民百姓站好最後一班崗!”

    “是,大汗!”

    ......

    百里之外,回紇汗國除都城哈拉巴勒嘎斯之外,唯一還在堅持著抵抗阿拉伯帝國大軍的公主城內。

    守軍大營,中軍大帳內。

    接連七日的鏖戰過後,城內駐守的大唐將領和回紇將領都顯得疲憊不堪,城中最後一支完整建制的回紇守軍,也于昨日被派上了城牆之上守城。

    年輕的回紇汗國王室統領阿巴白克力將軍,在接連的殘酷戰斗中已經掛了彩,一條胳膊正用繃帶吊在脖子上,白色的紗布已經被從傷口滲出來的鮮血染紅,然後變成了褐黑色。

    而已經年過半百的回紇老將馬吾拉尼,也再一次披掛上陣,原本和善的目光中早已經是凶光畢露。

    鏖戰至今,公主城內的三萬守軍將士,如今能戰之兵堪堪過萬。

    守軍以兩萬的傷亡代價,阻擋了城外十倍之敵足足七日,並且叫城外的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付出了超過十萬人的傷亡代價,更是讓東征大將軍吐爾洪在陣前連換三將。

    今日,在公主城外指揮攻城作戰的,是吐爾洪麾下的艾尼將軍,也是繼烏孫國王提比斯和凱撒將軍之後的第三人,卻依舊沒能在守軍將士的手上討到一丁點好處。

    大帳內,已經接到了回紇汗國英武可汗王詔的回紇將領阿巴白克力和馬吾拉尼二人,情緒格外低落,卻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將王詔上的內容,如實向大將軍藍玉匯報。

    這一次,終歸還是更為年長的回紇將領馬吾拉尼站了出來。

    馬吾拉尼道︰“大將軍,今日傍晚剛剛接到英武可汗的王詔,除了前日陷落敵手的黑虎城之外,那眉間城和可敦城的守軍,均于今晨向敵軍獻城而降;”

    “除了都城哈拉巴勒嘎斯之外,如今,這偌大的回紇汗國,僅有我們公主城一城,依舊在堅持抵抗阿拉伯帝國的東征大軍!”

    頓了頓,馬吾拉尼繼續說道︰“英武可汗已經下達了王詔,那都城的百姓可以自行趕在敵軍圍城之前出逃;”

    “英武可汗也給我們下達了王詔,讓我們自行決定是否獻城投降?”

    “而英武可汗,則將親率王室禁衛軍堅守王城,誓與王城共存亡!”

    說完,馬吾拉尼一臉愧疚的低下了頭,不敢正視大將軍藍玉的眼神。

    在一旁年輕的回紇武將阿巴白克力,也心懷愧疚的將腦袋別了過去,心中卻是越發堅定了誓要與公主城共存亡的決心。

    而偌大的回紇汗國,除都城哈拉巴勒嘎斯和公主城之外,其余城池被敵軍攻陷或是守城主將獻城而降的消息,並未讓大將軍藍玉的內心泛起任何波瀾。

    似乎,他早就已經預料到了會有今天。

    藍玉緩緩從中軍大帳的大將軍主位上起身,來到低下頭的馬吾拉尼身邊,輕輕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轉而又“重重”的兩拳擂在阿巴白克力的胸膛上;

    直到這二人或是抬起頭、或是轉過頭來與藍玉的眼神交匯到一處,這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緊接著,藍玉直視著這二位回紇武將的目光,語氣堅定的說道︰“二位將軍,你們的英武可汗尚且能做到寧可一死,也不願意向阿拉伯帝國投降;”

    “我藍玉作為大唐王朝的安西候,大唐王朝曾經的安西都護府副節度使,本就肩負著保衛西域絲路安危的責任,斷然也不可能向城外的阿拉伯蠻子投降,更做不出有辱大唐國體之事;”

    說著,藍玉話鋒一轉,一字一句、鏗鏘有力的說道︰“眾將听令——”

    “末將在!”

    “本將軍決意死守公主城,直至戰死,不死不休!”

    “不死不休!”

    中軍大帳內,回蕩著大唐武將和回紇武將齊刷刷的怒吼聲。

    翌日。

    大唐昭武元年,八月二十,阿拉伯帝國東征回紇的第八日。

    公主城外,集結了超過十萬阿拉伯帝國的東征大軍,還有來自已經向阿拉伯帝國俯首稱臣的西域三十五國聯軍共計五萬人;

    十五萬大軍呈攻城隊形散開,目標直指屹立在回紇汗國兩山之間、城牆早已變得破敗不堪的公主城。

    瞧著城外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極其附庸西域聯軍的架勢,這是打算畢其功于一役,一舉拿下遲滯了大軍進攻長達八日的這座城池。

    此役的阿拉伯帝國攻城先鋒主將艾尼,更是喊出了“今夜要在大唐守軍的中軍大帳,擺下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的慶功宴酒桌,恭迎大將軍吐爾洪進城”的口號。

    風蕭蕭兮易水寒。

    今日的公主城黑雲壓城,只有遮天蔽日的烏雲和肆掠的狂風在呼嘯,吹拂得城牆上下兩軍的戰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阿拉伯帝國的攻城先鋒主將艾尼,騎著一匹高大的大白馬傲立三軍陣前,對著城牆之上困守的守軍將士大聲喊話。

    艾尼扯著嗓子吼道︰“藍玉,本將軍乃是阿拉伯帝國東征大將軍麾下的先鋒主將艾尼,听本將軍一言,主動出城投降吧!”

    “那回紇汗國的眉間、可敦二城守軍主將,都已經主動將城池獻于阿拉伯帝國,偌大的回紇汗國只有都城哈拉巴勒嘎斯和這公主城在孤軍奮戰;”

    “你又何苦一意孤行,置城內軍民的性命于不顧?”

    艾尼繼續道︰“本將軍答應你,若是你現在率部出城投降,本將軍保證絕不為難城內的百姓;”

    “藍玉,別在幻想會有援軍來救你了,那安西都護府的大唐安西鐵軍,早都已經被我東征的阿拉伯帝**隊困死在城中自顧不暇,又哪里還會分兵前來救援公主城;”

    “藍玉,投降吧!”

    “藍玉,投降吧!”

    霎時間,公主城外的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陣中,數以萬計的將士開始重復著先鋒主將艾尼的喊話,勸降藍玉的聲音響徹了整個公主城。

    嗖,嗖,嗖!

    鏘,鏘,鏘——

    然而,回答艾尼的卻是那公主城城牆之上,呼嘯而來的三發如同矛桿一般粗細的箭矢,在距離艾尼不到五十步的地方齊刷刷扎地。

    艾尼一眼就能看出,此乃公主城城牆之上的床弩所發射的箭矢。

    更是代表著藍玉對他的回答。

    哼!

    馬背上的艾尼冷哼一聲,隨後果斷的拔出了自己的圓月彎刀,刀鋒直指屹立在眼前的公主城。

    隨即,一聲令下︰“全軍出擊!”

    “殺啊!”

    頃刻間,早已準備就緒的阿拉伯帝國攻城大軍,猶如潮水般從四面八方開始涌向公主城;

    陣中的大型投石器和弩車,也開始不要錢似的將碩大的石丸和粗壯的箭矢砸向公主城城頭。

    嗖,嗖,嗖!

    一時間,公主城內外火光四濺,箭如雨下。

    公主城城牆之上,身為大將軍的藍玉親自坐鎮城頭指揮,拎著那把至少已經斬殺了上百阿拉伯帝國士兵的環首刀,目光清冷如刀的注視著城外猶如蝗蟲過境一般涌來的敵軍。

    直到,攻守雙方短兵相接,又是一日殘酷的廝殺鏖戰。

    ......

    就在藍玉率領大唐安西鐵軍和回紇守軍血戰公主城的第八日,大唐王朝御駕親征的昭武帝陳懷安也終于率領數千精騎,繞過了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的層層封鎖和斥候探查,神不知鬼不覺的繞到了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的大後方。

    此時,昭武帝陳懷安正率部在,距離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的其中一處糧草儲藏中轉地烏孫國赤古城不到五十里的地方休整。

    “報——”

    “啟稟皇上,冠軍侯霍去病差人來報,前往車莎國的大唐安西鐵騎已經按照預定作戰計劃,進入車莎國境內,將于次日拂曉向車莎國發起突襲;”

    “報——”

    “啟稟皇上,大將軍趙子龍差人來報,掃蕩漠北的十萬御林軍已經將,試圖從漠北草原滲透東進的小股阿拉伯帝**隊全殲,正全速向回紇汗國都城哈拉巴勒嘎斯挺進,預計三日後抵達;”

    “報——”

    “啟稟皇上......”

    一道道緊急軍情,被馬不停蹄的帶到昭武帝陳懷安所在的營帳內,整個大唐王朝軍隊在西域的動向盡在陳懷安的掌控之中。

    包括回紇汗國的戰況,以及回紇汗國朝堂之上的全部動向,都被在千里之外的陳懷安所運籌帷幄。

    他之所以遲遲不願派兵增援回紇汗國,眼睜睜看著回紇汗國的諸多城池落入敵手,並不是因為他手上的兵力不足,而是因為陳懷安另有打算;

    此番西征,他的目標可不僅僅只是為了平定西域之亂,而是要全殲東征的阿拉伯帝國大軍,更要趁勢繼續一路向西,將阿拉伯帝國也納入大唐王朝藩屬國的版圖;

    更有就是,他想要借助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之手,為大唐王朝清洗西域三十六國的不忠之臣和三十六國的軍隊,意在徹底掌控西域。

    于陳懷安而言,他手上最不缺的就是精兵強將,何不借此時機將整個西域三十六國的軍隊,都換成是他從【天生帝王命】系統中召喚的,絕對效忠于他陳懷安的私兵呢?

    如此一來,至少未來二十年之內,整個西域絕不可能有任何叛亂的發生!

    對于立志要做比肩秦皇漢武的千古一帝的陳懷安來說,在合適的時機犧牲一下西域異族的君臣百姓,又有何不可?

    :..cc00

    ..cc。..cc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方便以後閱讀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第362章 回紇十日,一座孤城(下)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第362章 回紇十日,一座孤城(下)並對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