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

第356章 定都長安,千騎出征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碼字農民黃三戒 本章︰第356章 定都長安,千騎出征

    大唐昭武元年,七月十七。

    昭武帝陳懷安于幽州城行宮內頒布罪己詔,以平息“幽雲兵變”余波,給天下百姓和文武百官一個交代。

    “朕聞天命靡常,惟德是輔;人君之治,貴在自省;今朕躬逢朝廷幽雲之變,兵戈四起,社稷動搖,實乃朕之過也;痛心疾首之余,特頒此罪己詔,以告天下,以謝蒼生——”

    “朕自登基以來,雖欲勵精圖治......”

    幽雲十六州各地的百姓,是最先接到昭武帝陳懷安頒布的罪己詔的。

    與罪己詔一同下發的,還有那參與此次幽雲兵變的十萬幽雲各州將士,而今已經被昭武帝下令解甲歸田、回鄉歸養。

    直到此時,那些參與兵變的幽雲將士的家眷們,才知道自己的兒子、丈夫曾犯下過如此滔天大罪;

    痛心疾首之余,更是感念當今皇上、大唐昭武帝陳懷安的皇恩浩蕩,才不至于讓自己九族盡誅,下定決心余生當牛做馬,也要報答昭武帝的恩情,永世效忠于大唐王朝。

    至于發動此次幽雲兵變的主犯劉子玉,在被皇上降旨剝奪了王朝爵位之後,更是依照大唐律法被誅九族,其余從犯諸如副將李猛、董天寶等人也是盡數伏誅,外加三族盡滅。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元節那日的朝會之後,趙王劉新武便公然發表了與劉子玉斷絕父子關系的聲明,也算是保住了自己的晚節。

    隨著主犯、從犯按律伏誅,十萬參與兵變的將士解甲歸田,歷時一個半月的幽雲兵變鬧劇終于落下帷幕。

    也算得上是昭武帝陳懷安,在立志成為千古一帝的路上,所歷經的一個不大不小的考驗和試煉吧!

    于陳懷安而言,最終處理幽雲兵變的態度,或許並不能讓各方滿意;

    但,這至少是遵從他內心真實想法而做出的決定,至少做到了問心無愧。

    平定幽雲兵變之後,御駕親征的昭武帝陳懷安繼續起兵向西,在西域固守待援的安西都護府將士,還在苦苦等待來自朝廷的援軍中。

    大唐王朝西征大軍,在行至雲州之後便兵分兩路;

    一路,由御林軍主將趙子龍統領五萬精銳騎兵,自雲州向北過朔北入漠北草原,一路向漠西行軍,以清掃死灰復燃、卷土重來的突厥余部為主,最終自回紇汗國都城哈拉巴勒嘎斯合兵;

    另一路,則由大唐昭武帝陳懷安親率,繼續經龍城、過長安、出玉門關,在抵達疏勒城與安西都護府(北府)的大唐守軍將士匯合。

    西征大軍在抵達長安府之後,陳懷安于長安府內稍事休整,最終將三十余萬西征大軍全部留在了長安府,留給負責為大唐王朝遷都選址的晉國公龐先楚所用。

    而他自己,則僅僅是率領千余騎的大唐金吾衛將士輕車從簡,直奔西域而去。

    臨行前,陳懷安親自向晉國公龐先楚交代道︰“先楚,關于朝廷向北遷都的幾個備選地,朕個人傾向于長安府,今日朕就在這兒定下來吧,這長安府以後就作為大唐王朝的國都了;”

    “至于皇城的修建,以及長安府的重新布局建設這些具體事務,就有勞你在替朕在此把關了;”

    “另外,此次西征的三十萬朝廷大軍,朕除了隨行的金吾衛帶走之外,剩下的三十萬將士全部留下來為你所用!”

    說著,陳懷安重重的拍了拍龐先楚的肩膀,意味深長的說道︰“先楚,這一回你肩上的擔子可不輕哦,希望你不要辜負了朕、更不要辜負了大唐子民對你的期望;”

    “遷都長安一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可容不得半點差池,明白嗎?”

    “請皇上放心——”

    晉國公龐先楚當即拍著胸脯保證道︰“臣,一定不會辜負皇上的期望,只是......”

    龐先楚欲言又止,最終還是一咬牙、一跺腳,說出了自己的擔憂︰“皇上,此去西域,關山萬里,皇上身邊僅有千余金吾衛,臣,臣擔心皇上的安危啊!”

    哈哈哈!

    聞言,陳懷安放聲大笑道︰“龐先楚啊龐先楚,是不是朕穿上了這身龍袍,就讓你忘記了朕此前是靠什麼奪取天下的?”

    “皇上,臣不敢!”

    龐先楚急忙解釋道︰“只是,臣只是擔心,眼下那阿拔斯王朝在西域囤積了重兵,且還在源源不斷的向西域增兵;”

    “前幾日,安西都護府傳回來的八百里加急臣也看了,自怛羅斯之戰以後,阿拔斯王朝國內的兵馬就不斷翻越帕米爾高原增兵西域,眼下囤積在西域的兵馬恐有百萬之巨;”

    “而那西域三十六國中的騎牆派,大多也已經宣布脫離大唐王朝,歸附于阿拔斯王朝治下;”

    “臣擔心,僅僅是安西都護府的兵力和皇上身邊的金吾衛......”

    後面的話,龐先楚還沒來得及說出口,就被陳懷安給接了下來。

    陳懷安笑道︰“擔心朕會客死異鄉,戰死西域對嗎?”

    哈哈哈!

    他再一次放聲大笑道︰“放心吧,放眼這普天之下,能要得了朕的命的人,恐怕還在娘胎里面還沒能生出來呢;”

    “對付區區阿拔斯王朝和一眾西域蛇鼠兩端的宵小之輩,朕麾下的金吾衛千騎足矣!”

    說完,陳懷安一臉霸氣的擺了擺手,道︰“好了,就這樣了,你就安心帶著這三十萬兵馬在長安府,給朕修建皇城吧!”

    “蕭破——”

    “末將在!”

    陳懷安吩咐道︰“傳令下去,金吾衛集結出發,隨朕西征!”

    “末將得令!”

    ......

    西域,烏孫國國都赤古城。

    此時的赤古王城,已經成了東征的阿拉伯帝國大軍指揮中樞,富麗堂皇的王宮大殿,也成了阿拔斯王朝東征大將軍吐爾洪的行營。

    以至于,原本以為結束了流亡生涯,就能重新執掌烏孫國政權、坐回王座的國王提比斯,只能屈尊于偏殿之中,每日听從吐爾洪的差遣,哪里還有半分國王的模樣,分明是那阿拉伯帝國東征大將軍吐爾洪身後的跟班小廝。

    突厥人巴特爾“東進大唐”失敗的消息,早已經在半個月前就傳回來了阿拔斯王朝東征大軍的陣中。

    大將軍吐爾洪在知曉此事後,並未責怪灰頭土臉返回赤古城的巴特爾。

    反正,那戰死的和被俘的三萬突厥鐵騎,沒有一兵一卒是他吐爾洪麾下的阿拉伯帝國東征大軍,東進大唐敗了也就敗了。

    哈里發薩法赫給他的命令,是將大唐漢人趕出西域即可,又沒有說非要把龐大的大唐王朝也納入阿拔斯王朝的疆域版圖。

    哈里發薩法赫沒那麼大的野心,他吐爾洪也深知自己沒有這個軍事實力。

    所以,他的重心從來不是侵佔大唐領土,而是將西域的控制權從大唐軍隊手中搶過來。

    東進大唐失敗,不過是巴特爾的一廂情願罷了!

    只不過,倒是大唐昭武帝陳懷安對于此次幽雲兵變的處理,倒是讓吐爾洪有些刮目相看,這位帝王的胸襟,倒是讓人有些頗感意外。

    同時,也讓吐爾洪對昭武帝陳懷安有了初步的印象——應該是一個心慈手軟,不善領兵更不善治國之人。

    “報——”

    “啟稟大將軍,緊急軍情——”

    這一日,就在吐爾洪琢磨著出兵回紇汗國之時,突然收到了緊急軍報,是遠在長安府的細作以八百里加急送來的。

    傳令兵道︰“啟稟大將軍,自長安府傳來的消息,大唐王朝的西征兵馬已經自長安城開拔而出,至多一個月就能抵達大唐安西都護府!”

    :..cc00

    ..cc。..cc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方便以後閱讀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第356章 定都長安,千騎出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第356章 定都長安,千騎出征並對封地擁兵八十萬,皇帝逼我交兵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