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賓客瞠目結舌、滿心驚愕!
只見朱標身披赤色長袍,衣上繡著團團騰雲金龍紋飾,身形微顯臃腫,然而卻散發出濃烈無比的皇室威嚴氣質。
他攜眾多隨從進入葉家府邸。
現場頓時掀起一陣巨大的騷動,人們慌忙下跪行禮。
“參見太子殿下!”
眾人神色緊張萬分,不敢有絲毫怠慢,誰能想到身為儲君的朱標竟親身前來?
盡管先前李善長、劉伯溫等重臣到來已令場面轟動,可他們相較于太子殿下仍相差太遠。
要知道,朱標未來將是登基為帝的人啊!
無論權勢再大,也抵不過朱標的高貴身份。
他們是臣子。
而朱標是真正的王者。
含金量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太子殿下真的屈尊前來,到底是因為什麼特殊的原因能讓葉軒受此厚遇?”
“太震撼了,葉軒成婚竟能吸引如此眾多重要人物登門慶賀。”
“日後必須竭力結交葉軒才行。”
正在行禮的群臣百官心中各有盤算。
比較來看,朱標送來的賀禮較之李善長、劉伯溫的更為珍貴貴重。
最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太子殿下身份象征的朱標,居然現身宴會之上。
年近八十的老翰林劉三吾身體微微發抖,臉上盡是難以掩飾的震驚之色。
就單單是一場鄉試以及殿試而已,何以引來如許多高層人物的重視?
這次殿試中究竟又隱藏著什麼樣的秘密?
以至于連太子殿下都另眼看待葉軒這個人。
關于殿試具體經過,劉三吾知之甚少,加上太祖皇帝有意屏蔽諸多相關信息,使得士子們更是閉口不談,所以能了解到的內容極為有限。
據傳聞,那次殿試曾經動過刀兵血腥。
而這還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發生這種事情。
更為詭異離奇的是,在這場不同尋常的殿試之後,一位官員竟然意外得到升遷,若干官員陷入牢獄之災,同時還有幾位官員遭到斬首公開展示以正視听。
這一連串變故引得劉三吾心中疑問不斷。
他忍不住猜想,到底是何種殿試試題竟能導致這般驚天動地的局面,並且牽扯官員性命喪生的慘烈後果呢?
然而深埋心底的好奇終究不能成為行動的動力。
畢竟知曉的秘密越多,未必總是幸運的事情。
這是他八十多年風雨坎坷所積累下來的一點淺見。
懂得明哲保身之道才是立世的根本所在。
環顧周遭,一片肅穆氛圍之中,面對當朝太子的降臨,眾人無不畢恭畢敬地起身站立,言行舉止也比剛才拘謹謹慎了許多倍,再也難復之前的輕松自在。
沈家眾人遠遠望著如眾星拱月般的朱標,不禁倒抽一口冷氣,心底掀起了驚天巨浪,腦中電光石火般閃動著各種念頭。
完了,完蛋了!
自家女婿到底是什麼來頭?
李善長、劉伯溫等朝廷棟梁送賀禮也就罷了,誰想到太子殿下居然也親自登門?
自家女婿不是只是一名普通的五品郎中嗎?怎會引來這許多權貴的關注?這其中一定有問題!他真的只是個尋常郎中嗎?
滿朝五品官員數不勝數,但哪個有資格讓太子殿下屈尊親自登府道賀?古往今來,這樣的殊榮,除了葉軒怕再無人能享受。
隨沈家前來的下人和婢女們個個激動無比︰太子殿下!活生生的太子殿下竟然就在眼前!盡管他們是江南首富的佣僕,生活條件遠超普通百姓,甚至連某些官家子弟都無法相比,但他們終究地位卑微,平日根本無緣見到太子。
如今親見太子真容,日後便多了一項炫耀終生的資本。
更重要的是,太子竟親臨祝賀自家主人與女婿的大喜之事,他們身為沈家一份子,臉上也光彩非常。
然而,沈金卻完全愣住了。
“這……這太子殿下……殿下怎麼可能?肯定是開玩笑吧,殿下怎麼可能會屈尊來到一名小五品官的家邸?父親,是我眼花了吧?”
沈萬三斜眼看了看他︰“你自己瞧得清清楚楚,還不相信?這不是做夢!”
沈金捏了捏自己的臉,疼痛傳來。
確實不是夢!事實擺在那里,太子殿下真真切切地來到了葉家慶賀婚事。
沈金喃喃自語︰“這太不真實了,葉軒不過是個小五品郎中而已,李善長、劉伯溫等人送來賀禮還說得過去,或許還有些巧合成分在里面。
可是,太子殿下不僅派人送禮,更親身到來,這樣的規格簡直堪比建國重臣李善長他們的待遇,令人難以置信!”
另一邊,沈萬三捋了捋胡須,注視著正在應酬各方的朱標,眼神漸趨銳利,心想︰咱們這位女婿還真是非同凡響,竟能使得太子殿下及眾多重臣前來祝賀,而且殿下本人還特地到了葉府。
但,皇上肯定知道和葉軒聯姻的是我沈萬三之女,他還允許朱標來,這是何意?難不成是暗示放我們沈家一條生路?
即便心里有這樣的想法,但一時間的喜悅很快被回憶拉回到從前——那些慘痛的經歷讓他對皇上的手段不敢稍懈警惕之心。
“即便如此,也不能放松警惕。
皇上素來心胸狹隘、記仇成性,萬一有個閃失,我們沈家恐怕就永無翻身之日。”
因此,雖然為自家女婿得寵而高興,但在看見太子的一剎那,沈萬三又想起了之前皇帝壓迫沈家的各種事情,心中的那份欣喜瞬間減少了幾分。
這時,朱標迎著走出的葉軒——這位一身大紅喜袍的新郎,主動向前一步致以賀辭︰“葉先生,恭喜你得遇良妻。”
朱標的言談舉止極為恭敬,盡顯禮賢下士的姿態,仿佛是在迎接一位未來的國之砥柱。
這背後傳遞出的信息,便是對葉軒治國安邦之才的認可。
無論是會試還是殿試,均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畢竟,會試與殿試中的題目倘若沒有足夠的智謀和聰明才智,難以設計出那般精彩絕倫的考題。
這樣的考題足以令眾人驚嘆。
朱元璋顯然贊同他將葉軒收歸己用的想法。
待其繼承皇位後,葉軒將成為他所倚重的重要臣子。
憑借葉軒的非凡才華,若能得其襄助,他定能妥善治理大明,使國家繁盛昌隆、民眾安居樂業!朱標此前深思熟慮了一番,琢磨著如何能夠將葉軒招至麾下。
然而經過苦心孤詣的思索之後,傳來了葉軒即將成婚的消息。
于是,一個良機就此顯現。
當年劉備三顧茅廬,迎請諸葛亮出山輔佐,如今則輪到他朱標禮賢下士,親自前往葉府祝賀葉軒的大婚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