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殘留在世的六國舊臣也好,又或是一貫主張三代之治的各派學說之代表,他們都視我們大秦為惡獸,自然想要將其摧毀。朝內之官員確實為我們效忠,然昔日所學之觀念依然對其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你的話很有見地,朕確有不當之處。”
“創立大秦之時本當煥新一切,卻顯得過于謹慎;未憑借鐵血鞏固權力,難以贏得百姓的衷心擁護。”
“朕確實有幾分軟弱之情!”
秦長青再次恭恭敬敬地說︰
“實際上父皇沒有犯大錯。”
“當前局面雖然激昂,但是尚未形成氣候。若及時制止初始情況並安撫眾人情緒,後續局面自當能穩控。”
贏政目光深沉地詢問秦長青︰
“照你看應當怎麼處理?”
秦長青回應︰“啟稟父皇,兒臣有幾點看法可以參考。”
面對文武百官此次大規模地聯合逼迫,雖然他們要求將我從朝中排斥出去。盡管我承認自身的不當行為;但他們最大的錯在于利用此機干擾政壇運作——公器私用!
“然而朝中諸公之權利皆來自于陛下的賜予。”
“只要陛下不動搖立場,則這些官紳就難以施展手腳。”
目前有關楚地事件的輿論已在各處擴散,貴族們和懷仰三代王者統治的學者,心中自然贊同改變。而下層平民與勞作之士,他們盼望早日推行新政;兩邊的支持勢力都有一定的規模。
“可是,相對于普通人和隸臣隸妾的數量,那些貴族士人的力量實際上是較小的,只不過掌握輿論,妄圖混淆是非。”
“其實大多數落後的貴族階層以及學者並沒有真正的貴族經驗,不過是懷揣幻想。”
“這些人看似態度激烈但實際一旦真正要求行動起來,立刻會退避三舍;但是如果形勢變化,又會立刻見風使舵投奔另一方,兒臣認為應該對他們加以控制引導。”
“他們雖然實力有限但在各地卻仍有一定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目前朝堂眾人的焦點均集中在兒臣身上,因此建議適當的退步,並重新確立強硬態度推動原來的農業制度。借助此次楚地田政影響必然令其他地區貴族驚恐與不安。
要知道六地的舊貴族一直游離大秦政權以外。他們並沒有合法性。即便有所異議,也只會借‘地方安撫’來掩飾內心
“他們對大秦的律法了如指掌,亦深知土地法令對整個天下的深遠影響。此外,這也是父皇堅定不移要推行之事,敢于直言勸諫者恐怕寥寥無幾,畢竟官員們也會擔心因此惹得父皇不滿。”
“從而逐漸疏遠他們。”
“當朝臣出現不同派系時,之前的強大聯盟必然會減弱力量。而六地推行新的土地政策,無疑增加了朝臣們的負擔,令他們無暇他顧、不再相互勾結、爭奪權力,從而維護了朝堂的相對平穩。”
“只要有意識地引導其關注方向。”
“現在看似氣勢洶洶的背後,其實是虛張聲勢。當百官逐漸恢復冷靜、審視自己所為後,自然會心生懊悔與惶恐。”
听了此番言語,嬴政未做任何評論。
他大概明白秦長青之意——就是要以冷處理的方式壓制住此事,通過推廣新的土地法令,使所有官員的注意力從當前問題轉移到這一關乎無數人家福祉的重大議題上。這樣一來,彈劾之事或許就能慢慢降溫。
然而嬴政對于這種策略顯然有所保留。
如秦長青所說,朝堂中不乏心懷叵測之人,這些人忌憚于皇帝威望而隱忍不敢發聲,但一直暗地里搗鬼,企圖顛覆現行政策恢復傳統的治理模式。
這些心懷鬼胎之人,嬴政絕不容忍!
然而秦長青的分析也不無道理。
許多官員並未深思熟慮,有些人純粹是對法律的忠實執行者。既然這次他確實違反了法規,引發了眾人的強烈不滿並受到不少朝官指控。但他們的行動並未超出職責範圍,只是被利用罷了。
朝臣眾多。
如何甄別才是難題。
冤枉忠臣會使人們心寒,並進一步疏離君臣關系。可是秦長青所謂的“注意力轉換法”,嬴政卻缺乏信心。
的確,推行新的土地政令看似合理,
尤其是在楚地,已有大量土地落入了權貴之手,其他地區估計也不例外。若詳細調查所有豪門與地方官吏,那麼最終掌握在平民手中的耕地可能只剩下不到一、二成比例。
涉及的利益實在太過龐大。
稍有不慎,很可能反而造成負面影響。那時各地恐會出現動蕩、官員暗自抗命導致民不聊生。這絕不是化解沖突的方法而將是制造出更大的禍患。
念及此處。
嬴政眉頭皺起。
他稍作思考便意識到其中復雜性,近期困擾于諸多矛盾沖突之中的秦長青,怎會想不到這一點呢?顯然,剛才所述僅為權宜之計而非真正想法。
隨即他冷聲道︰
“若有任何真正想法盡管道出。”
“類似那種糊弄話語休再贅言。”
“朕還沒有糊涂。”
秦長青訕笑著,躬身答道︰「原來父皇早已洞察一切,兒臣心中另有主意。」
「有一言道,無論別人做些什麼,我們只需堅守自己立場。即便朝臣鬧翻天,只要不影響基本民生秩序皆為空談罷了,無從撼動朝廷權威。」
「關鍵還是在于堅定立場不動搖;縱使朝臣群起彈劾也撼動不了大秦根基;只要加強鞏固我國核心支柱便已足夠了。據我觀察,大秦國基應包括四大方面 ?
「一,軍隊指揮權!」
「二,御林軍忠誠度!」
「三,國庫財力!」
「四,輿論話語權!」
「文人之輩不足掛齒,十年難成氣候。」
「以儒學為例,煽風 能力可謂無敵于世,然而無兵則終難為患。」
「當下,全軍皆听命于父皇掌控之下。`
「唯保軍隊權責不失,不論外界議論喧囂都不會觸及到大秦根本,因我國正是憑借強悍武裝統一全國、憑借鐵腕實力立穩腳跟的。」
喜歡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