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

第635章 如釋重負

類別︰其他類型 作者︰偉棟 本章︰第635章 如釋重負

    聞此言,華要等人喜形于色。

    連忙道謝︰

    “多謝十公子厚愛。”

    “這些都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他們心中歡喜的原因不是為了獎賞,而是因為終于能回咸陽。

    朝歌離咸陽太過遙遠,心中始終焦慮。听聞將來能回歸故鄉的消息,頓時如釋重負。

    看到他們眼中的喜色,秦長青心知他們的感受。這批文官大都年輕,初離故里,難免會有些思念家鄉,所以他特意提及回咸陽以安眾人之心。

    此時,

    一位小吏恭敬地走入大廳。

    懷中捧著厚厚的賬簿。由于資金充足,所有文書均使用紙質。若全部記錄竹簡之上,必然堆積如山,難以處理。

    即便如此,仍需花費大量工夫,無法輕易完成。

    華要見狀也連忙告退,

    說道︰

    “屬下還有一些事務需要處理,不便打擾十公子,請允告退。”

    其他人也相繼離開,

    片刻間,本座有十余人的堂內僅剩下秦長青與陳平二人。

    秦長青神色自若。

    將厚厚的賬本擺于桌上,

    用手翻了幾頁,

    發出輕微嘩啦聲,一股略帶紙味的清風撲面而來。

    他低聲感慨︰

    “這一年來,

    尚書司的工作確實沉重。”

    “這些龐大的賬簿,若放在少府或丞相府這樣的大衙門倒不算意外,

    但尚書司畢竟規模不大,竟能整理出這許多數據,

    著實繁雜。”

    略頓一下,

    秦長青開始仔細翻閱賬簿。

    看過幾頁之後,隨手抽了幾份遞向陳平,道︰

    “一起審查,

    張目數據弄虛作假並非毫無跡象,

    但要揪出破綻並非易事。

    曾流浪外地時听聞一套檢查方法。”

    陳平恭謙垂首,

    靜靜聆听,

    秦長青則解釋說︰

    “這不是珍稀秘術,不過是一種經驗總結而已,

    也不確是否可行。

    若一一詳查必然耗時不菲。

    更重要的是,

    “數字越大,以其為首幾位數出現的頻次越低。”

    “剛才我已經大致瀏覽了這些賬本,主要是各個官員的單獨賬目,因此不用擔心數據錯位。”

    “你現在就按這種方法來核驗吧。”

    听到這話。

    陳平微微愣住了。

    他一時有些難以理解背後的原因。

    但是又隱隱覺得有所頭緒。

    即便這種規則顯得略有些異常,然而這是公子的指示,他也只得依此行事。

    他取出一張空白紙,在上面逐個寫下審查官員的名字,然後開始登記每個數字的第一位。

    在另一個角落里。

    秦長青也在采用同樣的做法。

    不過,相較于陳平而言他感到輕松不少,他用的是  數字1, 2, 3, 4 而非中文的一二三四。一番檢驗下來後,他的內心產生了進一步的想法——必須要盡早普及數字的應用。

    使用  數字顯然便捷,可同時也有其缺點︰偽造數字也會變得容易很多。

    這就需要效仿歷史上那種方法。

    即采用兩套標記系統記賬;一是常見的數字如1, 2, 3, 4,另一系統采用繁體字數字"壹貳參四" 進行登記,雙重校對之下增加作弊的難度。

    想到這兒,秦長青隨即拋開此議題。當前最要緊的是核查賬目。

    此刻,室內只剩下秦長青與陳平安靜工作的聲響,然而華要等人則是頗顯憂慮不安。

    片刻之後。

    司馬昌開口問道“此次只帶陳平參與審賬,這麼多的賬冊,僅僅依靠二人能夠應對嗎?”

    固皺眉道︰

    “無  子怎麼決定,都不需我們干涉。”

    “做好各自的職責就行了。另外,如果你們真涉及賬本的虛增欺詐,我也奉勸及早坦白公子。”否則一旦公子查明  ,情況就不一樣了。”

    面對此言。

    司馬昌沉默了片刻。

    他合攏手說︰“的確有理。”

    “不清楚誰膽敢虛報數據。令人費解的是既然公子知道存在舞弊行為,為什麼至今尚不清楚具體誰人所為?”

    “這其中是否存在別的原因?”

    “或實際上並未發生過任何篡改,而純粹是公子對我們部分人存有偏見,因而打算借用審賬作為……”

    固立即制止他說道

    “揣測公子的意圖並非我們的行事方式!”

    “說話請小心為妙!”

    司馬昌露出難堪的神色。

    但是沒有再多言。

    眾尚書司的官員們繼續著手他們各自的任務。秋收季節即將來到,他們仍然有大量的文書待完成;農家與墨家的成員也許在現階段比較輕松。可是他們不能這樣。

    李成坐在座位上,眼神不時投向鄰近的小屋——那里是他們的政事室。過去他們也是在該處工作,但是現在這里成為僅屬秦長青的辦公室地。

    心中泛起一些不安的情緒。不過稍作分析以後心情恢復平穩。

    尚書司的賬本太過厚,僅他經手的部分就有逾一百頁;若是算入他同事的手書則總計上千頁。在這麼海量的信息當中指望僅有秦長青與陳平來迅速核查完畢簡直是不可完成的任務。

    此外。

    在尚書司內事務處理和外間有著不同之處。

    主要任務與處理數據相關,大部分的工作內容源于墨家設計的技術圖紙,以及對工具的改進與其過往效果之間的比較研究結果。

    這些資料若無全程參與則幾乎毫無意義,使人感到一頭霧水。

    盡管,陳平是著名人士,並且曾經在全國知識競賽上享有盛名。這無疑讓人為他高看他幾眼,但這也帶來了一定期待。

    他心想

    “公子恐怕過于樂觀。”

    如此龐大的信息量短時間內怎麼可能審得清!即便全部內容都看過一遍,若未深入地方去實際探查也不可能明白那些數字的潛在涵義;僅依賴數字如何看出有問題?

    要在幾萬個數據點找出問題。

    那可實在是太艱難!

    李成並沒有對秦長青的能力表示小視,而更多是對這一任務的艱難性感到無可奈何。

    假設這次公子攜帶了其他官員參與,讓他們協助審核或許還能有一些可能。而如今單單依賴兩個人實在很難全面檢查;更不用談要找到異

    他們的工作經驗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即便是初來乍到時什麼都不懂,在這樣的高壓環境中,也都早已熟稔政事,並能在不考慮各職位工作負荷的情況下,獨當一面地處理整個部門的事宜。

    喜歡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請大家收藏︰()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第635章 如釋重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第635章 如釋重負並對四合院︰開局秦淮如送上門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