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慮

第28章 未來之光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遠方的靈魂 本章︰第28章 未來之光

    天眼觀測站每天都會有一些新的發現,這也反映出他的強大。

    欒天翔在工作站的半年時間里,又學到了相當多的知識。

    他在觀察站發現了宇宙中存在著大量的宇宙射線和光線,光子等。甚至也會有無線電信號。接收後反映出宇宙的變化和相互作用,以及宇宙的復雜結構和演化歷史。

    欒天翔的任務是尋找一種可以接觸宇宙射線並能反饋的光子或光源,從而達到他設想的目的。

    而宇宙的各種射線和光子至今還沒有符合欒天翔的標準。因為來自宇宙的射線或光子很難在現實中制造出來。

    日常的工作逐漸熟悉,欒天翔也可以有自己的時間去查詢資料和咨詢觀察站的專家。但都沒有很好的建議,並且也有人提出觀點的異議。

    因為即使光被發射出去,怎麼能實現在宇宙中的波動監測,這是一個難點。

    欒天翔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因為這需要有精密的光源監測和檢測系統配合。

    欒天翔被這些問題所困擾著,他需要有人能夠進行點撥和幫助。于是他撥打電話與李向軍和楊思博進行了交流。

    兩位資深的專家其實也在考慮這個問題。首先是光的特性和如何產生。其次就是如何監測。最後就是如何實施等。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難點和未知。

    一天,欒天翔仍然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回憶起當初自己想此問題的場景,是在參觀大型粒子對撞機後的想法。

    粒子對撞機的“冷磁”是在粒子對撞機中使用的具有強磁力的電磁鐵,其運作時不會產生大量熱。強磁力電磁鐵的應用有助于控制和導向帶電粒子,使它們按照特定的方式進行踫撞,以供物理學家研究粒子的性質和相互作用。突然他又有了大膽的想法如果將光子通過這種超強冷磁系統後,經過電磁場,光是否可以帶有磁性呢?它將這個大膽的想法告訴了李向軍博士。李向軍博士給予欒天翔的結果是,他可以通過光學研究室進行實驗,如果可行,他會第一時間告訴欒天翔。

    李向軍博士把欒天翔的想法,安排給了科技學院的光學研究室,進行初步的實驗,雖然此項實驗看似簡單,但同樣需要大量的準備工作。

    強磁通常使用液氦進行降溫。液氦是一種超低溫制冷劑,可以將磁體冷卻到極低的溫度,使其達到超導狀態,從而產生強大的磁場。

    在強子對撞機中,需要將磁體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因此需要大量的液氦來維持低溫狀態。

    此外,為了確保磁體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還需要對液氦進行循環和補充,確保其溫度和密度的穩定。

    就這一項工作就不簡單,再有就是選擇什麼光源來進行實驗,也並沒有給出確切的說法。所以實驗室就要進行多種光源的實驗和對比。

    欒天翔知道李向軍一定會安排好這項工作的,但作為他也是很著急,因為等待的過程是最為煎熬的。他沒有參與其中,不能真正的感覺到整個過程的難易程度。為了讓自己不受煎熬,欒天翔給自己增加了許多的工作量,把時間多用在宇宙發現和監測上,因為他不可能會一直在天眼觀測站的。

    日升日落把每一天帶走,時間滴滴答答走完每分每秒。

    光學實驗室準備工作已到位,就開始進行實驗。李向軍博士知道此項實驗的重要性,只要有時間他就會親自來到實驗室進行指導和監督。他也希望能盡快的找到可靠的光源。但結果仍然是一次一次的以失敗告終。

    李向軍也曾想過光本身帶有一定的磁性但特別的微小,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如果想讓發射的光帶有磁性或通過場景將光增加磁性,還得找尋不同的方向。本身帶有磁性的可見光為電磁光,那就需要將電磁光轉化成可見光,並且不能改變本身的特性。

    電磁光轉化為可見光的過程可以通過光電效應實現。當高能級的電子吸收特定頻率的光子能量時,會從高能級躍遷到低能級,同時釋放出光子。這個過程被稱為自發輻射或自發躍遷。

    當低能級電子受到外來光子的激發時,也會發生躍遷,但吸收的是光子的能量,這個過程被稱為受激吸收或受激躍遷。在受激躍遷過程中,光子的能量與能級差相等,因此可以通過控制光子的頻率來實現對能級躍遷的控制,從而將電磁光轉化為可見光。

    另外,實際中自發輻射、受激吸收、受激輻射是同時存在的。自發輻射的光子可能會作為外來光子誘導產生受激吸收和受激輻射,受激輻射產生的光子也可能再次誘導產生受激躍遷。這種相互作用的特性使得在特定條件下,特定頻率的光子得以大量產生,從而實現將電磁光轉化為可見光的目的。

    想到這里,李向軍博士決定改變思路重新定義這個思路,並把思路告訴了欒天翔。

    欒天翔听到消息後甚是高興。他對李向軍說“李博士,這個想法太像了,太像我想象的結果了。我怎麼沒想到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李向軍笑了一下說“你呀!有時就是過于著急,但是結果還沒有出來,我們還不能高興的太早。也希望這次能真正的靠近一些,這樣我們就有了方向。”李向軍的電話給了欒天翔希望,根據原理此項方案確實可行,但最終的結果還得等實驗結束。

    光學實驗室重新改變了思路,按計劃進行下一步的實驗。實驗室也借來了大型的電磁光發生器,並且在李向軍親自主持下,將電磁光轉化可見光的設備進行改造和升級,並加入了液冷強磁系統。並且配備了大功率的電源系統以保證光源的穩定。

    設備全部就緒李向軍第一時間就安排試運,並且又進行了多次的改造以保證實驗的順利通過。

    在調試了將近一周的時間,李向軍召集了所有的科技人員,按崗位全部就位,並將裝置與人分開,避免出現大功率電器設備導致的人員受傷。

    當所有人員全部就位,並且都已準備就緒,李向軍博士親自啟動了這台由自己親自設計和制造的裝備。

    就看大功率的電磁光發生器在大功率電源的支持下啟動,一束耀眼的光生成,並通過磁性轉化裝置真的行成了一束筆直的藍光投射在對面的光吸收板上,這說明此裝置已經取得成功,檢查電流穩定,各項指標穩定,李向軍宣布光源轉化成功。

    大家都歡呼,這也是實驗室這麼長時間首次的成功。雖然這項實驗成功了,但最終的檢測還沒有真正的成功,還需要進行下一次的宇宙射線、x射線、紫外線等光的對踫實驗,這些才是真正的目的。

    李向軍也是不敢松懈下來,這些日子他全程跟蹤實驗室的進度和改造,保證下一步實驗的盡快實施。

    又經過五天的實驗室布局改造新的實驗場地完成。又是在李向軍全程參與的過程中進行了光對射實驗,來驗證此光線的變化與特性。

    就看這束藍光射入前面的光線里,兩條光兼容並產生了淡藍色的效果。李向軍馬上讓科研人員調出各項數據進行對比看有哪些參數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因為光的速度快,參數的變動不能用秒或毫秒計算,要用皮秒進行計算和調取。比毫秒還小的單位是微秒。微秒是一種時間單位,多用于計算機的計算周期、時鐘周期等方面。一般來說,計算機的時鐘周期越短(時鐘頻率越高)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越快。毫秒是一種較為微小的時間單位,符號為s,1秒1000毫秒;1毫秒 1000微秒;1微秒 1000納秒;1納秒 1000皮秒。典型照相機的最短曝光時間為一毫秒。

    經過了幾分鐘的查找,在轉化光的發射與相對光源相踫撞的時間點上,發生器的電流和電壓有了輕微的波動。這個結果讓李向軍特別的興奮,因為這是他想要的結果。

    因為轉化光帶有磁性,需要進行下一步的試壓,也就是相鄰光的反應。這個過程要配備高倍速的攝像機,還有就是數據的采集。

    實驗仍然進行,同樣是好的結果,光源向轉化光傾斜了,並且同樣采集到了可靠的數據。按照同樣的實驗用不同的光進行測試,均得到了完美的答案。

    這個結果李向軍第一時間的通知了欒天翔,並告訴他“你的設想是對的,我們成功了。”

    欒天翔高興的流下了眼淚,並感謝了李向軍博士對他的大力支持。李向軍說“天翔,很遺憾的是你沒有參加這次的實驗,但你的功勞是不能被遺忘的。這個題目是你設定的,你要將此項課題發表一篇論文,也算你在研究生階段的考核吧。”

    欒天翔說“李博士,我只是提出了設想,大家的功勞最大,我覺得他應該屬于你們。”李向軍說“有設想,才會實施。有夢想,才會實現。這才是科學的進步。不要再推了,就按我說的辦。”

    欒天翔說“李博士,那束光你給命名了嗎?”李向軍博士哈哈一笑說“這個,還沒有想起來,天翔你有什麼好的想法嗎?”欒天翔說“最初的想法,我想叫它——冷磁光。但後來我又想它是我們未來的希望,我又想叫它——未來之光。”李向軍又哈哈一笑說“那就兩個都要,我們就叫它——未來之光。”

    這束來之不易的——未來之光,將在宇宙探索里大放光芒,在後來進行了多次的改造和完善,進一步增強了冷磁光的磁性。也更好的增加了探測的範圍,保證了宇宙中珍稀的宇宙射線不會遺漏。

    喜歡天慮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慮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慮》,方便以後閱讀天慮第28章 未來之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慮第28章 未來之光並對天慮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