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慮

第22章 極地隕石事件

類別︰科幻小說 作者︰遠方的靈魂 本章︰第22章 極地隕石事件

    自古英雄出少年,年輕人做事敢做敢拼。但拼要講究方式和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要有腦子。像瞎貓踫死耗子就是比喻那些無腦之人的。不能過于簡單的分析問題,也不能復雜的判斷問題,要有序的進行,把問題的成因和後果先整理出來,再進行階段性的步驟。這樣會避免我們在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上出錯。

    人生也是一樣,有規劃就能很好的去生活。沒有規劃每天沒有方向的活著,將是無趣的生活,並且會傳染你身邊最親近的人。最重要的是你也很容易犯錯,當你選錯方向無法彌補的時候,那已經為時已晚。美好的生活其實不在于財富,充實美滿的婚姻和家庭才是我們追求的,即使勞累和貧窮也是一種幸福。

    一顆隕石劃破雲層,帶著長長的尾翼,超過幾倍音速的速度降落地球。這顆隕石體積比較大,經過大氣層還有將近一米以上的直徑。按軌跡可能降落在了北極。北極圈和附近的國家都產生了震感。

    全球新聞均報道了這次事件,並有視頻播放。並有專業機構報道很早就觀測到這顆隕石,但計算運行軌跡不會降落地球。不知是什麼原因發生了軌道的偏移,而且這顆隕石不是銀河系的產物,能降落地球純屬偶然。

    此新聞一出,全球科學界和隕石愛好者,以及隕石獵人都是蠢蠢欲動。大家都知道這顆隕石的價值幾何。但唯一的難點就是隕石降落的地點是北極。那里條件惡劣,還有北極熊等猛獸,如果沒有專業的團隊和專業的器械及特殊的裝備是很難在北極進行各項工作的。加之北極地表都是冰川,尋找隕石那是相當有難度的。這是許多國家或人無法跨越的屏障。

    北極年平均氣溫非常低,一般在40c至50c之間,有時甚至可以達到70c或更低。這是因為北極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大部分地區被冰雪覆蓋,缺少液態水,所以溫度低。

    科技學院的專家教授,以及學生們都在討論這個事件。李向軍博士第一時間用衛星電話聯系了我國北極科考隊,因為那里有他的學生。李向軍祈求科考隊盡最大的努力搜尋隕石的下落或線索,科考隊也接受了此項任務。

    欒天翔看到新聞也是非常的激動,因為如果隕石被找到,那將是一個巨大的發現。對銀河系以外的未知將有了新的依據,還可能會有全新的發現。

    李向軍博士找到欒天翔,並將委托北極科考隊的事情告訴了他。欒天翔甚是興奮,如果是我們先找到隕石,那對我們的研究會有很大的幫助。

    突然欒天翔一愣,腦子里想起了楊思博老師,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聯系這位恩師了。想起楊思博是因為隕石,因為楊思博曾經給欒天翔講這小瓶的水樣來自外太空。

    李向軍看欒天翔在發呆,就問“天翔,你是怎麼了,是想起什麼事情了?”

    欒天翔的思路被打斷,轉回神問“李博士你說什麼?”李向軍又重復了剛才說的話。欒天翔說“我一直有個疑問,隕石里都能有什麼物質,除了一些金屬和 酸鹽成分外,還會有其它的物質嗎?”

    李向軍嘿嘿一笑說“你的問題就是多,隕石內部的結構復雜,並在穿過大氣層產生高溫,會有些物質被燒掉或改性,但仍會留下一部分的,這得看隕石的大小,如果大一些的隕石,內部可能會保留原來的狀態。”

    欒天翔听完又問“李博士,那隕石里有可能有水的成分嗎?”

    李向軍一听先是一愣,然後說“你怎麼會問這麼巧的問題呢?”欒天翔一听李向軍這麼說,他感覺自己說漏嘴了。于是就說“我是瞎琢磨的,隕石經過大氣層的高溫,不可能會存在液態水的。對不起李博士,我提的問題太不專業了。”

    李向軍看著欒天翔回答完。突然站了起來,來回的走著,並若有所思的想著什麼。

    轉了幾個來回,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對欒天翔說“你的猜測沒錯,隕石內部是有可能存在液態水的,這讓我想起了一個人,這個人和我是一屆的研究生,那時他物理學的成就比我要強的多,後來我留在了這所學校,他好像去了更高等級的科學院,我們在一起的時候,關系也是特別的好,因為我能從這個人身上學到不少的知識,有一次我們也是在野外采集隕石樣本。他無意中撿到一顆隕石,我們決定將其分開進行研究。這顆隕石就是外殼特別的堅硬,好像後來分析是鎳鐵結構。在切割的過程就發現,隕石內部有氣產生,我們沒有用水刀,是進行的線切,于是我們便停止切割了。我們將隕石拿起來晃了一下,里面好像有液體在晃動。于是我們用小瓶接著,將隕石內部的水倒了出來,雖然不是很多。但這也是全新的發現呀!我們之前的很多疑慮也有了答案。我們對水樣進行了分析,雖然沒有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但也是重要的發現呀!剩下不多的水樣他說要自己留作紀念,就帶走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欒天翔看李向軍說完了,其實他想听到李博士說出那個名字便問“李博士,那個人叫什麼名字呀”?

    李向軍說“這個人,我這輩子是不會忘的,他叫楊立志。”

    欒天翔接著又問“那他現在在哪工作呢?”李向軍沉思了一下說“自從他離開學校後,我就再也沒有他的消息了,因為按他的成就,在各大論文刊物上應該是常客。真的不知道這個人怎麼就消失了呢?也有可能遇到不幸了。”

    欒天翔听著李向軍對楊思博老師的夸獎和贊揚,心想楊思博老師真是不幸呀,暗暗的替他惋惜。

    經過了101novel.com多天的等待,已知全世界許多國家和愛好者都紛紛奔赴北極圈進行搜索。李向軍博士焦急的等待著消息。他現在的心情是徘徊不定,作為一名科學家,他希望這顆隕石不管是誰找到,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但國際形勢競爭激烈,科學技術和發現同樣也是明爭暗斗。他最希望的還是由我方自己找到,並運送回國,那樣我們就可以得到第一手的資料,進行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如果落入國外,我們將對隕石的信息將一無所知。一旦落入隕石愛好者或隕石獵人的手里,那麼這顆隕石會遭到破壞。所以時間越久情況將越復雜。

    李向軍博士終于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再次撥通了北極科考隊的衛星電話。那面回復北極近期天氣惡劣,不適合室外考察研究。並且隕石極有可能落入冰層,加之時間過去這麼久,現在估計已經找不到隕石降落的痕跡了。

    李向軍博士也問了一下可否有其它國家的隊伍和人員抵達北極圈。北極科考隊給的答復是目前是看到了幾支隊伍在活動,但這幾天誰都無法進行室外活動的,氣溫已經接近零下六十度。如果搜尋走的太遠,無法返回的話,後果和損失將無法估量,再加之這項活動並沒有授權,也是無能為力的。

    李向軍博士一听感覺腦袋上遭了一悶棍似的,險些暈倒,他放下電話坐了下來。這是多麼好的機會和時機呀!有可能這輩子也就能趕上這一次。再往後將沒有任何機會了,他想了一下,不行我不能浪費這次機會,再難我也要試上一試。

    于是李向軍博士撥通了校方電話,將自己的想法說了一遍。並且相當的堅決,校方不同意,他將自己尋找資源。

    因為李向軍要親自帶隊進入北極,他已經不是年輕人了,他目前已接近七十的人了。雖然看著稍年輕,但歲月不饒人呀!一旦在北極發生意外,對于我國物理科學界將是很大的損失。

    學校管理和教育部的人員專門找李向軍博士談判和溝通,但這位老專家脾氣上來後,還真是誰都不好使。

    經過幾天的溝通和會議商討,他們制訂了一套比較安全可靠的方案。

    這次任務由李向軍博士帶隊,挑選體質和素質好的專業醫療隊員帶上必備的藥物和器械。並在各個機構挑選技術人才和專家配合此次活動。這里有氣象專家,地理生物專家和專業的救護隊員。

    這次活動以官方的形式通報北極科考隊全程配合此次活動的順利進行。並要求這次行動要保證所有人員安全返回,避免出現任何的差錯,一定要在保證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執行任務,不能冒險作業。並且所有人員簽訂了軍令狀。

    此次的活動也是全校人盡皆知,欒天翔肯定也是知道的。他心里非常想參加此次活動,跟李向軍博士已經申請了好多次。由于這次活動非同一般,特別的危險,加之欒天翔年齡還小,李向軍博士不想讓他冒此風險。

    欒天翔與家里人溝通,欒安邦與周冰也是一百個不同意,由于他們長期生活在我國南方地區,就連北方的嚴冬都為嘗試過。如果冒然進入這個極寒地區,後果真是不敢想象的。

    雖然所有人都不同意欒天翔參加活動,就連小胖韓曉宇和劉靜宜也沒有撼動欒天翔的想法。

    欒天翔終究是個孩子,他為了這件事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兩三天不見人也不上課。就連李向軍找他,他也不去。

    李向軍知道這個孩子也是個倔脾氣,但活動確實太危險,還有很多未知的風險存在。

    李向軍也是沒有辦法,親自找到欒天翔說“這次帶你去也可以,但你要向我保證,進入北極後不要覺得新奇,瞎跑。一定要听指揮,一切活動必須申請後才能執行。如果涉及遠途,你是不能參與的。如果你能做到這些保證,我還是勉強同意你參加的。”

    欒天翔一听,一翻身從床上就蹦了起來說“真的”。李向軍點了點頭。李向軍在後來的考慮是,這次北極之行,也是難得的科研科考機會。帶上他,只要不涉及危險作業,應該是沒問題的。讓他留在科考隊的駐扎地做個聯絡員還是可以的。就這樣李向軍帶著欒天翔走完流程也成為了隊伍中的一員。

    這次尋找隕石的行動,也是得到了國家和各部門的支持,並且有些企業也是捐物資和資金。保證了這次行動盡早順利進行。這次活動籌備用了二十幾天的時間,把需要的裝備和物資提前運往北極科考駐地,這個有李向軍帶隊,一行12人的隊伍就要踏上北極之旅。

    喜歡天慮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天慮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天慮》,方便以後閱讀天慮第22章 極地隕石事件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天慮第22章 極地隕石事件並對天慮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