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三帝國

第191章 皇權下鄉收回地主士紳權利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漢唐先生 本章︰第191章 皇權下鄉收回地主士紳權利

    “是嗎?”王華陽問道“劉大人掌管吏部,你給朕說說為什麼具體的情況?”

    劉敬說的情況正是在中國古代皇權不下鄉的事情,王華陽在歷史書上學習過,在古代中國,一個村子可能就是一個家族,一個鄉是幾個家族組成的,而一個縣是由無數個家族形成的,古代封建王朝要想管理一個縣,只能依靠一些大家族,朝廷委派的縣令,也只是管理府衙所在地,偏遠的山村都是看著家族家規在管理,朝廷的政令往往只能傳達到縣城,在往下傳達,往往沒有大的效果。有些大的家族有幾千人,地方官員根本不敢管理,還得依仗這些地主豪強來管理,正以為如此,朝廷在一個縣城委派的人員往往只有幾人,甚至只有縣令是拿朝廷俸祿的,其他的人員則都是讓當地的豪強大族來擔任,這些人自然不在朝廷發放俸祿的名單之列,比如陽谷縣令聘請武松做都頭,按照大宋律法,犯過罪的人是不能進入官僚系統的,但是武松的這個都頭確實陽谷縣令自己聘任的,完全不用向朝廷打報告,更不用資格審核,而武松的俸祿不是朝廷發放的,是陽谷縣令在正稅以外征收的雜稅,然後雇用當地的人做縣衙的衙役,這也是中國古代吃財政飯的人少的原因,因為很多人吃著皇糧,但是皇糧不是朝廷發的,而是地方上自己籌措的。

    然而地主士紳往往為了自己的利益,置國家的利益于不顧,朝廷的稅率是三十稅一,到了地主士紳這里變成了十稅三,增加了十倍,在災荒年景,一些地方發生了災害,地主士紳又希望朝廷拿出銀兩賑濟災民,如果朝廷不能有效的賑濟災民,往往會激起民變。

    百姓並不知道他們所交的賦稅百分之九十被地方留用,只有十分之一送到了朝廷手里,一旦朝廷賑災不力,災民就會舉起抗議的大旗,而別有用心的地主豪強往往會利用災民的無知,將矛頭引向朝廷。

    災民暴亂打的旗號是反朝廷,朝廷自然是派出士兵剿滅亂民暴亂,而始作俑者地主士紳在戰後不僅不會得到處罰,反而會因為維持地方穩定而受到朝廷的嘉獎。

    吏部尚書劉敬說道“皇上,您常年住在皇宮里,可能不知道鄉里的情況,一個縣,一個鄉甚至一個村,如果要想治理好,朝廷派人的話可能需要十個人,並且還不一定能處理好,而如果讓大家族的族長管理的話,一個人就夠了,比如說征稅,如果要朝廷派出征稅人員,一個村就得需要一個收稅人員,大宋六萬個村子,就得需要六萬個收稅員,按照現在俸祿的最低標準,一個人一個月一兩銀子,一個人一年就得十二兩銀子,那麼僅收稅員一年就得需要七十二萬兩銀子,戶部現在一年的稅賦總額才六百萬兩,僅一個收稅員就要佔去十分之一,朝廷如果在村一級設立收稅員,那麼是不是還應該給村長發放俸祿,還的需要七十二萬兩銀子,如果地方上所有為朝廷辦事的人員都吃皇糧,那麼吃皇糧的人將會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朝廷根本負擔不起,大宋現在的管理體制正是嚴重的隋唐兩朝的管理體制,只在縣一級設立朝廷派出機構,按照朝廷典制,設立縣長一名,其余人員三十六名,有縣長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自行招募人員,而自行招募的人員所用的費用由縣長自行籌措,這樣的話,朝廷賦稅供養的人口將大大降低,而縣長雇用的人員都是當地有名望的人,他們管理起當地來更加順手,也更加順利,如果由朝廷派駐人員管理各鄉各村的事務,在到處都是家族和人情世故的社會,朝廷人員根本無從下手,最後還得仰仗地主士紳來處理,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讓他們管理,朝廷還不用給地主士紳發放俸祿。”

    文天祥補充說道“在隋唐之前,中原王朝也曾經將皇權深入到村里,那就是秦朝,秦朝自商鞅變法後,將村長、里長、亭長納入朝廷官僚體系,村長負責村民的四季勞作、官府賦稅,軍隊征兵、府衙徭役,村長事無巨細的管理者自己村子的人,但是那是在秦國還沒有統一天下之前,秦國只有五百萬百姓,這種精細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快速的執行朝廷的政令,但是隨著秦始皇統一六國,秦朝管理的疆域擴大,這種事無巨細的管理方式,使得朝廷的管理機構滿負荷運轉,使得人人被束縛在土地上,最終釀成了陳勝吳廣的大澤鄉叛亂。後世的漢朝吸取了秦朝的教訓,開始慢慢的將皇權收回到縣級,縣級以下就讓地主和士紳來管理,發展了一千年,慢慢的就形成了現在這種皇權不下縣的局面,皇權不下縣,但是並不意味著鄉村不受朝廷管理,而是朝廷將鄉村的管理權委托給了地主和士紳,中原王朝發展到現在,實際上就是皇權與地主士紳共治的局面。這種局面已經延續了一千年,皇上現在要在地上上委任官員管理鄉村,等于就是奪了地主士紳的權利,地主士紳在當地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如果沒有他們的配合,朝廷很難維持在各地的統治,皇上的軍政分離臣是贊成的,但是皇權下鄉臣持反對意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眾多官員見文天祥明確了反對意見,紛紛附和。

    這也不怪他們,大宋雖然采用的是科舉考試制度,但是在當時,能夠讀書的百分之九十是地主士紳子弟,一般農民,手工業者是沒有多余的銀子給孩子請私塾先生的,商人的子弟更是沒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而地主士紳就是當年隋唐之前的貴族世家,經歷了千年,當年察舉制的得利者依舊是科舉制的得利者,只不過科舉制給了窮苦書生一個上升的機會,小說里那些窮書生中狀元的情節在古代是很難發生的,一個成年男子如果沒有足夠的家底做支撐,僅靠父母在田里勞作是支撐不了他讀書的。

    而考中科舉的讀書人基本都是地主士紳家的子弟或者旁支,現在王華陽要剝奪地主士紳在地方上的權利,等于是剝奪了朝中大臣家族的權利,他們自然是反對的。

    王華陽最近一直在研究如何增加中央集權,中國只有完成了中央集權,才能將全國的力量調動起來,集中力量辦大事,而如果要中央集權,就要收回地主士紳的權利。

    好在大宋沒有豪強和貴族,唐朝末年黃巢起義,轉戰大半個中國,將中國上古時代傳下來的貴族集團基本殺了一遍,正是因為如此,進入宋朝後,宋朝之後地主和士紳,當年能夠影響中國政治走向的各個大家族都消失在黃巢的屠刀之下。

    王華陽既然想完成中央集權,自然是想好了如何應對這些大臣。

    將文天祥的職位往上升了一級,由太尉升為丞相,自然而然的剝奪了文天祥的兵權,文天祥的兵權被悄無聲息的剝奪,大宋的文官集團就再也沒有掌握兵權的人,之後將兵部脫離六部,更是讓一個沒有統兵經驗的謝飛統領大宋三軍,正是因為王華陽看到謝飛是張世杰的人,之後被陸秀夫重用,現在張世杰、陸秀夫都不在了,而謝飛在軍中又沒有任何根基,便是王華陽掌控軍隊的最佳人選。

    王華陽篤信,只要兵權掌握在自己手里,那麼自己完成中央集權就能實現。

    並且王華陽也知道,戶部的趙瑞是宗室中人,他是不會反對增加對鄉村的控制的,現在大宋的兵權、財權都在自己的手里,現在唯一要搞定的就是文官之首、代表地主士紳利益的文天祥了。

    王華陽不緊不慢的說道“文大人,朝廷與地主士紳共天下朕不反對,這是大宋開國之初便形成的局面,但是文大人有沒有想過,朝廷的各項制度讓這些地主士紳去執行,本身就是割地主士紳的肉,他們能同意嗎?還有吏部剛才說,如果朝廷收回各地縣衙屬員的任用權,會增加朝廷的支出,朕且問你,這些屬員的俸祿雖然不是朝廷發的,難道是天下掉下來的不成?”

    吏部尚書劉敬說道“不是,是縣長增加百姓的賦稅,留在當地給屬員發放俸祿的。”

    王華陽說道“劉大人說的非常正確,這些俸祿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百姓那里收取的雜稅,然後縣長再以個人的名義發放給自己的屬員,既然還是百姓養著他們,為什麼要讓縣長來發放而不是朝廷來發放?”

    戶部尚書趙瑞說道“如果是朝廷發放各地縣衙屬員的俸祿,那麼就得增加朝廷正稅,這樣就會違背當年太祖皇帝定下的三十稅一的國策。”

    王華陽說道“太祖皇帝距今有三百年了,三百年前制定的政策,我們是不是也要改變一下了,就是因為太祖皇帝制定的稅率為三十稅一,所以朝廷的正稅只收三十稅一,但是百姓真的只交三十稅一嗎?三十稅一只是名義上的好听,百姓承擔的稅率基本都在十稅三,多征收的百分之二十七都被縣長和地主士紳分了,既然百姓的稅沒有減少,為什麼朝廷不能改變一下,將正稅增加到十稅一,然後縣衙屬員的俸祿統一由朝廷發放,這樣各地就沒有借口再征收雜稅,百姓的負擔是不是變相的降低了。”

    文天祥說道“皇上說的話我們都懂,我們也知道如果朝廷提高稅率,將縣衙及鄉長、村長的俸祿一並發放了,地方上就沒有任何借口再征收雜稅,這樣百姓也不會被苛捐雜稅禍害,但是皇權不下縣的傳統已經一千多年了,各地地主士紳把持著地方權利,想要改變談何容易?並且咱們光復中原還需要地主士紳的支持,如果咱們在大宋島取消地主士紳的權利,那麼將來咱們光復中原的時候,中原的地主士紳很可能會站在蒙古人那邊。”

    文天祥最後的話確實是王華陽沒有想到的,一項改革很容易制定,但是要讓大部分人支持卻不容易,地主士紳掌握鄉村權利已經一千多年,與皇權已經形成了默契度,皇上保證地主士紳的權利,地主士紳維持地方上的穩定,二者相輔相成,一旦皇上收回了地主士紳的權利,那麼就會失去地主士紳的支持,這幫地主士紳很可能會換一個人或者換一家人做皇帝,隋煬帝楊廣大搞科舉制,目的就是擺脫關隴貴族的控制,關隴貴族感覺到了危險,直接將楊廣趕下台,讓听話的李淵家族代替楊家,建立了唐朝。

    但是大宋要想超越大元,光復中原,必須進行一次深徹的變革,使得位于社會底層的農民能夠支持朝廷,地主士紳階層只佔了整個社會人口的百分之五,而農民卻佔了百分之九十五,只有讓農民參加到國家的變革中來,並且讓農民得到實惠,才能讓大宋變得富強。

    王華陽說道“文大人,大宋百分之九十五都是農民,你覺得農民重要還是地主士紳重要?”

    文天祥說道“皇上,不能以人數決定誰更重要,地主士紳掌握著大量的土地,大量的資源,只有得到他們的支持,朝廷才能正常的運轉,如果沒有地主士紳的支持,僅僅依靠農民,朝廷的正常運轉都是問題,並且農民大部分目不識丁,不知教化,不懂禮儀,中華文化的傳承,需要的是地主士紳而不是農民。”

    王華陽知道自己已經陷到了文天祥的陷阱了,如果自己與他辯論農民和地主誰的素質更高,那麼農民的素質永遠會低于地主,如此,自己的計劃將不攻自破,王華陽決定另闢蹊徑。

    王華陽說道“文大人,在中原咱們可能需要地主士紳的支持,但是在大宋三島和海東島,我看未必吧,大宋三島的土地,除了曼古達圖部落和阿羅約部落領地,阿基諾部落故地和海東島全島的土地都是國家的。”

    喜歡大宋第三帝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宋第三帝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第三帝國》,方便以後閱讀大宋第三帝國第191章 皇權下鄉收回地主士紳權利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第三帝國第191章 皇權下鄉收回地主士紳權利並對大宋第三帝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