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三帝國

第189章 置大宋第一行省海東省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漢唐先生 本章︰第189章 置大宋第一行省海東省

    文天祥說道“皇上,向棉蘭老島移民是正確的,但是棉蘭老島距離神州城遙遠,並且必須走海路才能到達,十萬未婚男子還好,十萬已婚男子及家眷,恐怕有四五十萬人之眾,如此大規模的移民,加上韓承孝的駐軍,前前後後六十萬人不止,棉蘭老島原本只有一百萬人,突然間增加了六十萬人,恐怕糧食供應都是問題,臣建議第一批十萬未婚男子到達棉蘭老島後,即刻開展開墾農田運動,棉蘭老島氣候與大宋島相似,應該也可以種植一年三熟的佔城稻,等第一批移民開墾糧田四個月後第一批水稻豐收了再行進行第二批移民,如此,棉蘭老島將不再需要朝廷供養,可以減輕朝廷的壓力。”

    王華陽這才意識到自己想的不周全,六十萬移民,以大宋現在最大的樓船計算,一次可以運輸五百名士兵,如果將這六十萬移民全部運到棉蘭老島,就得需要一千兩百艘樓船,而大宋現在擁有的樓船數量只有三百艘,還被陸巡帶往日本二百艘,僅僅往棉蘭老島運輸移民就是一項大工程。

    王華陽說道“文丞相說得對,往棉蘭老島移民,咱們要考慮棉蘭老島的糧食供應,現在棉蘭老島剛剛經歷過大戰,人口大量減少,運去的第一批移民可以吃之前土著的糧食,但是戶部里沒有多余的銀子,只能等第一批移民收獲第一季糧食才能往棉蘭老島二次移民。”

    吏部尚書劉敬站出來說道“皇上,棉蘭老島既然已經打下,臣听聞棉蘭老島上四大部落相互廝殺,最後部落首領全部戰死了,既然沒有了土著首領,咱們也不需要以夷制夷,不如直接將棉蘭老島內置,設為郡縣,按照大宋律法,派遣流官治理?”

    棉蘭老島上四大部落首領家族全部死亡,大家對他們的死因心知肚明,但是大宋是禮儀之邦,自然不能將這是事情放在朝堂上說,大家也都默契的選擇四大部落自相殘殺死絕了。

    王華陽說道“劉大人所言極是,既然棉蘭老島上四大部落相互廝殺,統治集團覆滅,大宋不能看著棉蘭老島上的百姓遭受苦難,咱們大宋自然要肩負起教化萬民的責任。”

    王華陽看著文天祥說道“文大人,棉蘭老島如果內置,你看該如何定位?”

    文天祥說道“棉蘭老島東西八百里,南北五百里,與大宋島面積相當,臣建議將棉蘭老島設置成大宋一級行政機構,路,名字就叫棉蘭老路,設置一名總督,同時在棉蘭老路設置四個府,設置四個巡撫,每個府下邊設置五個縣,設置縣令,每級府衙配備相應的人員,然後從大宋派遣流官前去治理棉蘭老島。”

    路相當于現代的省級行政單位,府跟現在的地級市差不多,而縣跟現在的縣級行政單位一樣。

    王華陽點了點頭說道“文大人的建議不錯,如此,棉蘭老島就跟大宋普通的郡縣一樣了。”

    禮部侍郎張拱站出來說道“皇上,文大人說在棉蘭老島設置一級行政機構路,臣是贊同的,但是用棉蘭老路這個名字臣不贊同。”

    “噢?”王華陽詫異的問道“張大人有個建議?”

    張拱說道“如果命名為棉蘭老路,那麼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棉蘭老島,如此,別人就會知道是大宋吞並了棉蘭老島,會給人留下口食,現在棉蘭老島上四大部落統治集團已經沒有了,剩下的只是女人和孩子,如果棉蘭老島還叫棉蘭老島,這些孩子長大後就會追問棉蘭老島的由來,當得知是咱們漢人佔領了棉蘭老島後,他們可能就會仇視大宋朝廷,既然棉蘭老島統治集團已經覆滅,那麼咱們就應該將之前四大部落在棉蘭老島上的痕跡清除干淨,比如當地的地名要重新命名,並且必須是漢名,不得用之前的名字,其次,棉蘭老島這個名字也不能再用了,必須起一個漢語名字,這樣,當大家說起這個名字,就知道這塊地方時大宋的國土,比如咱們現在呆的地方之前叫巴朗蓋島,現在命名為大宋島、亞宋島和季宋島,馬尼剌城改名為神州城,大家一听這個名字就知道這是大宋的地盤,棉蘭老島命名也應該這樣,如此,才能真正意義上歸化這些土地。”

    王華陽對張拱的話大為贊同,中國古代皇帝每每打下一塊土地,都是將這塊土地重新命名,久而久之,這些地方的人自己都會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王華陽說道“張大人不愧是禮部的,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棉蘭老島納入大宋的第一步,就是要有一個漢名,眾位愛卿,你們都說說該起什麼名字。”

    趙瑞說道“皇上,既然是張大人的建議,就讓張大人第一個起名字吧。”

    張拱趕緊說道“趙大人,棉蘭老島可是在皇上的英明決策下納入大宋國土的,即使是命名,也應該是皇上命名,我一個臣子,豈敢僭越。”

    王華陽笑著說道“這個無妨,大家積極發言,朕現在也沒有合適的名字,大家有什麼好听的名字盡管說出來,如果可行,朕一定采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王華陽見眾人沒有回答,于是便首先點名戶部趙瑞。

    王華陽說道“皇叔,你掌管戶部,這第一批移民的錢糧還需要你們戶部籌措,你就先說一個吧。”

    趙瑞連忙說道“皇上,戶部現在沒有銀子,這您是知道的,戶部現在最多的就是糧食。”

    王華陽說道“好,好,不問你要銀子,韓承孝他們不日就能將棉蘭老島上的金銀送回來,到時候都送到你們戶部去。”

    趙瑞如釋重負,想了想說道“既然棉蘭老島上有金銀,趕緊就叫金銀路吧!”

    禮部張拱說道“趙大人,這可是給一級行政機構起名字的,起個金銀路是不是太隨意了,讓外國人知道了,還以為咱們大宋沒有讀書人了呢。”

    戶部趙瑞說道“你懂什麼,我這叫拋磚引玉,我也知道這個名字不合適,但是我的完成皇上交給我的任務啊,要不你說一個。”

    禮部張拱不服氣的說道“那我就來一個。”

    禮部張拱慢慢的說道“棉蘭老島是大宋自崖山突圍後征服的第二個島嶼,象征著大宋已經完成了國力的整合,可以對外進行擴充版圖了,意義非同尋常,同時,棉蘭老島位于大宋島東南方向,按照中原一級行政單位命名的傳統,比如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我給棉蘭老島起的名字是宋南路,寓意大宋島之南。”

    文天祥站出來說道“此名字恐怕不妥,宋南路,大宋南邊,那這個路到底是不是大宋的領土,從字面意思看是大宋南邊的土地,讓外人會誤解為在大宋之南,不是大宋的國土。”

    刑部尚書宋安說道“文大人說的對,如果這里的宋僅僅是指大宋島,倒也無妨,但是宋是咱們的國號,宋南路,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大宋的南邊,容易引起誤會。”

    張拱連忙道歉說道“是我考慮不周,宋南這個名字確實不行,大家再想一個。”

    文天祥說道“雖然宋南這個名字不合適,但是張大人卻給我們了一個啟示,那就延續中原傳統的命名方式,大宋現在雖然偏安大宋島,但是咱們光復中原的願望一直不能忘記,放眼整個中原,咱們現在在萬里石塘的東邊,而棉蘭老島則在萬里石塘的東南方向,萬里石塘從漢朝開始就是咱們中原王朝的海域,是咱們大宋的海洋,而根據周易方位的定義,坎卦在北方,離卦在南方,震卦在東方,震卦對面的西方是兌卦,東北是艮卦,西南是坤卦,西北是乾卦,東南則是巽卦,萬里石塘的東南方向,依我看,不如叫塘巽路或者石巽路。”

    工部尚書展四平站出來說道“文大人,對于讀書人而言,巽字是再正常不過的字,但是對于普通百姓而言,這個巽字恐怕很多人都不認識,姑且不說這兩個名字怎麼樣,單說這個巽字就不行,要我說,干脆直接叫塘東路或者石東路,甚至更直接一點,就叫石塘東路。”

    大家嘴里的萬里石塘就是現在的中國南海,在那個時代,南海還僅僅是指廣東南部那片水域,後來隨著中國人持續對萬里石塘的經營,南海的範圍擴大到整個萬里石塘。

    文天祥點了點頭說道“展大人這個建議不錯,我感覺石東路這個名字比較好,萬里石塘的東邊,符合咱們傳統的以山河湖泊命名的方式。”

    大宋的朝堂就是這樣,歷朝歷代,也只有大宋的朝堂相對寬松,大臣們可以在朝堂上發表自己的意見,並且還不用擔心被大臣或者皇上報復,但是正是因為這種寬松的政治環境,使得大宋的很多政策都是在爭執中被耽擱延誤。

    王華陽見眾人都比較喜歡石東這個名字,並且也說出了石東名字的由來,也確實符和中原王朝的命名傳統,但是王華陽並不喜歡這個名字,石東,望文生義還以為是石頭的東部呢,並且萬里石塘將來的名字是南海,這個名字更大氣。

    王華陽站起身來,舒展了一下筋骨說道“眾愛卿起的石東這個名字倒也符和中原王朝對行政區域起名字的傳統,但是石東這個名字朕不是很喜歡,具體一點就是是不喜歡萬里石塘這個名字。”

    文天祥說道“皇上,萬里石塘這個名字從漢朝時期就有了,這個名字是老祖宗起的。”

    王華陽說道“老祖宗起的名字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開封,原來叫大梁,漢朝是叫啟封,後來避諱漢朝皇帝劉啟,改名為開封,名字是可以改的嘛,咱們可以將萬里石塘的名字改一下。”

    文天祥說道“皇上當然可以改名字,只是我朝之前萬里石塘是中原王朝管轄的水域,現在安南獨立建國了,大家約定成俗的稱呼這片海域為萬里石塘,咱們改了,別人不改怎麼辦,並且現在萬里石塘被大元和大宋共同管理,咱們改名字,要不要統治大元?”

    王華陽說道‘文大人不用管他們的看法,咱們自己改名字就是了,並且命名這片海域,還要著眼于整個中原王朝的國土,朕剛才想過了,蒙古的北邊是北海,蔥嶺以西有片海被唐朝命名為西海,江浙以東的海域被命名為東海,唯獨缺少了一個南海,朕打算將萬里石塘這片海域命名為南海,眾位愛卿以為如何?’

    禮部侍郎張拱說道“臣以為南海這個名字非常合適,如此一來,我中原王朝就集齊了四大海,從此以後,五湖四海也要從新定義了。”

    文天祥說道“臣也認為南海這個名字非常適合萬里石塘,我中原王朝命名江河湖泊,大部分是一個字,很少與四個字的,現在將萬里石塘改名為南海,更符合中原王朝的命名傳統。”

    工部尚書展四平說道“如果將萬里石塘更名為南海,那麼棉蘭老島的名字就更簡單了,直接命名為海東路。”

    王華陽點了點頭說道“對,朕的想法正是將棉蘭老島命名為海東,但不是海東路,而是海東省,雖然是一字之差,但是變化重大,忽必烈賜婚特使朱林給吳又玄的詔書上出現過冊封吳又玄為海東行省平章政事,朕當時就在想如果有朝一日咱們光復中原,大宋三島該如何定位?是按照唐朝制度在一個地方設置節度使,讓武將監管軍政大權,還是按照大宋祖制讓文官成為一方大元,管理州府?大元給了朕很大的啟示,朕打算效仿忽必烈設置行省,而大宋設置的第一個行省就是海東省!”

    文天祥及眾大臣默默地听著王華陽進一步的指示。

    喜歡大宋第三帝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宋第三帝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宋第三帝國》,方便以後閱讀大宋第三帝國第189章 置大宋第一行省海東省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宋第三帝國第189章 置大宋第一行省海東省並對大宋第三帝國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