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

第269章 鋼鐵長城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該昵稱已被使用一萬次 本章︰第269章 鋼鐵長城

    在銀術可的騎兵縱橫馳騁的同時,梁山也在調兵遣將。

    此時共有三股援軍,堪堪趕到了禹城。

    岳飛所部一直尾隨在敵人身後,是第一股援軍。

    附近的濟州府方面,也出動了部隊,是由孫立率領的五千悍卒。

    而身處聊城的王小飛和吳用,此刻親自掛帥,從麾下五萬新兵中挑出兩萬健卒,晝夜急進,終于在禹城附近,追上了女真軍隊。

    此時禹城外圍的梁山軍,數量有近四萬人,已經能與敵人扳扳手腕了。

    只是三方援軍次第趕到,未能統一作戰。

    而銀術可已經發動了對禹城的進攻,而且攻勢迅猛,形勢異常危及。

    從三個方向來的梁山軍,在不同的時間,對女真人展開進攻。

    禹城戰役,就此打成一場混戰。

    城內的部隊,在進行激烈的巷戰;城外的隊伍,也攪殺在一起。

    打了半天,站在禹城城頭的銀術可,終于覺出不對。

    城外的援軍越來越多,再打下去,可能會陷入被動。

    銀術可果斷下令,立即從禹州城內撤出,同時命金兀術將城外的亂軍聚攏起來。

    經過銀術可的調整,女真人的部隊重新集結,雙方的亂戰也告一段落。

    險死還生的胡銳,身邊只剩了三百不到的士卒。

    他的四千部眾,幾乎全部拼光。

    只差一點,胡銳就陣亡了。

    而隨著女真部隊的聚攏,梁山的隊伍,也終于靠到一起。

    雙方在禹城之下重新擺陣對峙,誰都不敢貿然動手。

    ……

    銀術可簡單清點了此役的戰損。

    之前攻取禹城,共陣亡八百人;接下來城外混戰,又死了三千人。

    現在敵軍大隊援軍已經開到,再打下去,沒有必要,甚至還可能有更大的傷亡。

    銀術可果斷下令,所有將士調轉馬頭,向北進發,重回恩州城下的金兵大營。

    ……

    女真人走了,而梁山大軍也沒有尾隨追擊,只是派出小股部隊監視之。

    此番混戰,梁山的傷亡很大。

    城外的混戰,足有六千余人喪生。

    算上胡銳麾下的四千步卒,禹城之戰,梁山的損失高達一萬。

    此役雖然慘烈,卻也將五萬女真鐵騎的攻勢阻遏在濟州府外圍,達成了戰略目的。

    梁山經過一番血戰,總算是鞏固了後方。

    ……

    恩州城三番戰。

    在皇帝吳乞買的親自指揮下,金兵再度攻城,可還是功虧一簣。

    張清利用剩余的霹靂彈,又留下了幾千具敵軍的尸體。

    攻城作戰之後三日,銀術可率領麾下的騎兵,返回了大本營。

    吳乞買听完銀術可的匯報,眉頭緊鎖。

    看樣子,梁山早就做好了大戰的準備,一個恩州,一個禹城,用不到兩萬人的代價,擋住了金軍迅猛的攻擊。

    眼前的梁山勢力,與腐朽的北宋朝廷相比,著實不屬于同一個物種。

    眼下連續攻擊受挫,吳乞買已經萌生退意。

    但此役是自己登基之後的首戰,就這樣放棄,殊為可惜。

    這位北方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

    另一邊,呂方、郭勝率領大軍,與王小飛的大軍匯合一處。

    至此,梁山的三萬騎兵終于聚齊。

    整個戰役打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一月有余,王小飛預感到,離停戰不遠了。

    因為金國鏖戰這麼長的時間,並沒有討得多少便宜。

    女真人雖然屬于蠻夷,但其實還是一個相當精明的部落,買賣有沒有虧本,他們自然是心知肚明。

    而且根據前方的線報,金兵攻城接連受挫,其士氣受到了很大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王小飛與吳用經過分析,決定詐一詐吳乞買。

    他們指揮各路大軍,舉大兵壓向恩州府,作出一番戰略決戰的態勢,看能否將恩州城下的三十萬金兵“嚇”走。

    吳乞買剛剛即位,手中並沒有多少本錢,晾他也不敢貿然動手。

    贏了固然光彩,但要是輸了,他的皇帝之位也就到頭了。

    而且金兵的士氣處于低谷,正是逼迫金人撤軍的好時機。

    對于梁山來說,現在就與金國打生打死,並非明智的選擇。

    若能將金兵逼退,梁山此役的目標,就算是達成了。

    ……

    在王小飛的部署之下,大名府、聊城、德州守軍,全部開出城外,向恩州靠攏。

    他自己麾下的五萬野戰部隊,也星夜北上,直逼恩州。

    梁山的二十八萬大軍,浩浩蕩蕩,大張旗鼓,擺出一副拼命的架勢,令完顏吳乞買心慌不已。

    正如梁山高層所預料的那樣,此時的金國皇帝,並沒有孤注一擲的打算。

    戰場上的事實證明,梁山部隊的戰力頗為強悍,與孱弱的宋兵相比,有天壤之別。

    雖然還沒到金兵正卒的程度,要真的打起來,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仗打到這個份兒上,再接下去是何種走勢,吳乞買的心中,並沒有底。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目前的損失並不大,如果撤走的話,雖然面子上不大好看,但好歹是保住了里子。

    吳乞買猶猶豫豫,思考了好多天。

    與此同時,梁山各部兵馬也陸續開到恩州附近,擺開陣勢。

    看著對面那黑壓壓的人群,高昂的士氣,不光是吳乞買,金軍陣中的其他將領,也是心有惴惴。

    以前一直以為,宋人都是溫順的綿羊,可現在看來,南方也是有猛虎出沒的!

    ……

    其實王小飛和吳用等梁山高層,內心的壓力,不比吳乞買小多少。

    如果對方頭鐵,非要打生打死,那梁山擺出的“決戰姿態”,恐怕就要轉為真正的決戰了。

    正因為此,梁山在“耀武揚威”的同時,也暗中做好了最壞的準備。

    王小飛私下里聯絡了張清、董平,告訴他們,必要時可以撤出城池,加入大軍陣中,大家聯合起來,與敵展開決戰!

    ……

    皇帝吳乞買輾轉反側,還是下不了決心。

    自己剛剛登基,根基不穩,如果此戰損失太大,可能會遭到部下的反噬。

    思來想去,吳乞買暗暗聯系完顏宗望,命他在軍事會議中,提出撤軍的設想。

    對于皇帝的指示,完顏宗望非常不情願。

    如果這樣做的話,事後的軍報,肯定會給自己安上個“怯戰”的名聲。

    但沒得辦法,此時的宗望是戴罪之身,不好違抗最高意志的命令。

    在吳乞買和宗望的“配合”之下,金國高層,最終做出了全面撤退的決定。

    此令一下,各位完顏家族的悍將,都松了口氣。

    金國三十萬大軍,在付出微弱損失之後,終于後撤了。

    但他們並未放下對南方的覬覦之心,終有一日,金人還會卷土重來,用手中的戰刀,將當面之敵粉碎!

    ……

    韃子們終于撤了!

    看著北去的敵人,王小飛、吳用、盧俊義等梁山高層,無不彈冠相慶。

    此役雖然只損失了兩萬兵馬,但梁山方面承受的壓力,是歷次大戰之最。

    與金國動手前夕,梁山只有十萬可用之兵,其中一小半還是新收服的義軍部隊。

    後面補充的十八萬軍卒,都是剛入伍的新兵,而恩州、德州、大名府三地,也是最近才攻下的城池。

    能依靠如此條件,將金國的三十萬大軍擋住,除了上下一心之外,還是有一定的運氣成分。

    如果吳乞買是一位意志堅定的統帥的話,梁山此役說不定會血流成河。

    當然,軍械所生產的新式武器,也為梁山增加了幾分勝算。

    經此一役,梁山的北部防線初步建立,河北的部分領土也納入梁山的地盤,實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增強。

    現在中原地區的各大勢力中,梁山已經成為首屈一指的存在。

    ……

    恩州城內,梁山好漢們的慶功宴,隆重舉行。

    其中在恩州與金國主力短兵相接的張清、董平,被定為頭功。

    而在外圍游弋作戰的岳飛、花榮,以及在禹州城內以弱敵強、險死還生的新生代將領胡銳,被定為二等功。

    其余參戰的將佐,也各自厘定了功勛。

    經此一役,梁山在較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都不會受到金國的襲擾了。

    北方民族的戰馬,在秋冬季節長膘,他們的士卒,也更喜歡在寒冷的氣候下作戰。

    所以留給梁山的喘息之機,少說也有半年之久。

    這半年的光陰,正是發展的良機。

    若能合理應用,金兵的下一波攻勢,梁山便不會手忙腳亂,損失也會更低。

    ……

    恩州城內,在慶功宴結束後不久,諸位梁山大佬齊聚一堂,商議接下來的各項事宜。

    梁山此役佔據了大名府、恩州、德州三處州府,另有宗澤率領磁州歸附,一下子就在河北打開了局面。

    但此時的河北,並不是梁山一家獨大,燕京府周圍的廣大區域,仍在金兵的控制之內。

    為了與金兵爭奪河北,梁山決定將整條戰線前移,以控制更多的土地。

    至于前移到哪里合適,成為擺在梁山面前最大的問題。

    “其實不管進到哪里,只要能夠守住,都行。守不住,咱們干了也是白干,完全沒有意義。”盧俊義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盧員外說的不錯,此番與金兵作戰,最終能迫敵撤兵,其實頗多僥幸。說實話,女真人確實不好惹,下一場戰役,咱們新佔的地盤能不能守得住,還真是個大問題。”吳用憂慮地說道。

    張清道“如果我們多佔城池,依托堅城固守,能否奏效?”

    “佔據的城池多了,會攤薄我方的兵力,更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到頭來還是咱們吃虧。唉,河北地方雖好,可都是平原,無險可守,真是令人頭疼吶!”即便是智計出眾的聞煥章,面對河北的地形地貌,也是一籌莫展。

    “既如此,咱們干脆佔據一座大城,仿效恩州之戰的做法,集中兵力,令敵人必須攻下此處,方可與我決戰!依我看,滄州府較為合適,此地剛好位于河北正中,又有運河通過,交通便利,此時也沒有金兵駐守,正好可以攻而取之。”聖手書生蕭讓,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而且還詳細說明了具體的進攻方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滄州府確實是個好地方,我方完全可以攻取此處。但滄州只是一個據點,過于單薄,若要控制整個河北,必須要建立起一整套防御體系,僅僅依靠某一座城,或者某幾座城,是擋不住女真人的。”王小飛身為寨主,適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聆听多時的宗澤,突然有了靈感“寨主所言,倒讓老夫想起一段往事。當年我軍在三川口敗于西夏皇帝李元昊,本朝名臣範仲淹臨危受命,擔任陝西都轉運使,經略西北防務。範大人啟用狄青、種世衡等名將,修築青澗城作為進兵基地,同時修復了二十余所營寨,各寨之間互為支援,結為一體,穩扎穩打,最終迫使李元昊求和。寨主所言的防御體系,與範文正公當年的做法,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將宗澤的一番話,點醒了眾人。

    大家有了新的思路,如何才能再河北之地,構築起一套合用的防御體系,以抵擋金兵的攻勢。

    諸位悍將接連提出好多套方案,但都互有利弊,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岳飛感慨道“若是能想個辦法,將所有的城池連接起來,就好啦!”

    韓世忠笑道“難道要像王母娘娘那樣,在各個城池之間架起鵲橋,方合你的心意?”

    “若真能如此,豈不妙哉?”

    ……

    岳飛不經意間的一句話,令王小飛腦洞大開。

    他將河北地圖攤開,仔細研究起來。

    “諸位,若以深州、滄州一線為基準,東至大海,西至太行山,共有多少里的路程?”

    在場眾人之中,聞煥章最為博學,很快給出了答案。

    “如果是滄州一線的話,總共是七百里之遙。”

    “七百里……也不是很長!剛才宗澤將軍說起範大人的英雄事跡,我突然想起一段典故。當年始皇帝嬴政統一天下之後,曾經派出上將蒙恬,起兵三十萬北擊匈奴,後來又組織能工巧匠,在崇山峻嶺之間,將燕、趙、秦三國的長城連接起來,成就了萬里長城的偉業。漫漫雄關,將胡人的兵鋒抵擋了百年之久。後世的驃騎將軍霍去病,也是依托長城防線,與匈奴作戰。設想一下,如果在河北境內,構築一道七百里長城,向西與太行山脈連接,向東直通大海,同時將各個城池連接起來,不就可以擋住金國人南下的道路了嗎?”

    王小飛此言一出,在場眾人無不咋舌。

    中原農耕文明與北地游牧民族之間的戰爭,已經持續了上千年之久。

    梁山與金兵的斗爭,其實也在這一範疇之內。

    秦漢時期的先民們,經過艱苦奮斗,在如何應對胡人騎兵的問題上,給出了萬里長城的解決方案。

    很多人都說長城沒用,其實相當的有用。

    如果真沒用的話,秦漢之後的王朝,也不會耗費巨資修葺長城了。

    明代為了防備蒙古殘余勢力南下,前後修築長城數十次,歷時101novel.com0多年。

    清代皇帝嘴上說不修長城,但身體卻很誠實,為了防備準格爾勢力,康熙帝還是決定大規模維修陝甘寧地區的長城;他的兒子雍正帝,也在外敵的壓迫下,不得已下詔修整古北、宣化、大同等地的長城。

    在抗日戰爭之中,我國軍民仍依托長城防線,與日軍展開殊死搏殺。

    最終以四萬余人的代價,在長城城關之下,留下了五千多具日軍的尸體,這就是著名的長城抗戰。

    所以老祖宗用的辦法雖然顯得笨了些,論實際效果,那自然是杠杠的。

    ……

    喜歡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方便以後閱讀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第269章 鋼鐵長城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第269章 鋼鐵長城並對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