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

第255章 討賊檄文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該昵稱已被使用一萬次 本章︰第255章 討賊檄文

    新皇帝趙桓,昨晚上被折騰了一宿。

    早上起來,望著福寧殿的天花板,頗有些不知所措。

    朕現在,是大宋江山的皇帝了?

    接下來,該做什麼?

    想了想,還是決定按照慣例,先給父皇請安。

    剛從床上起來,太子詹事耿南仲,火急火燎地沖了進來。

    “陛下,不好了!太上皇連夜出城南狩,蔡京、童貫、王黼等人,也跟著一齊跑了!”

    “什麼?都……都跑了?”

    “是啊,如今朝野大亂,很多官員都在收拾行李,準備逃走!”

    宋欽宗趙桓聞此噩耗,心中慌亂起來。

    太上皇的南狩已成定局,但走得這樣急切,還是出乎趙桓的意料。

    這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非常緊張。

    “耿相公,眼下的局面,應該如何是好?”

    耿南仲在東宮十年,是趙桓最信任的臣子。

    他的意見,還是可以听一听的。

    “陛下,根據線報,兩路金兵均已經逼近黃河,距離汴梁不過日的路程。依下官愚見,不如派出使節,與金兵議和,方為上策。”

    趙桓嘆口氣。

    敵人過于凶狠,看來也只能如此了。

    “耿相公,你說得很有道理,要不就……”

    “陛下,此時萬萬不可議和!”

    又有兩位大臣闖入福寧殿內,分別是少宰吳敏、太常少卿李綱。

    耿南仲指著吳敏的鼻子開噴。

    “姓吳的,為什麼不能議和?咱們打得過金兵嗎?”

    吳敏不理耿南仲,直接向皇帝提出建議。

    “陛下,議和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使民心盡喪!微臣舉薦太常少卿李綱,此人熟讀兵法韜略,或可挽此危局!”

    耿南仲在一旁出言譏諷。

    “陛下有所不知,這位李相公,便是當日刺血上書,讓您提前即位的始作俑者!”

    趙桓聞言大怒。

    好嘛,老子昨天受了那麼大的委屈,罪魁禍首,終于找到了。

    不顧皇家威儀,直接上前揪住李綱。

    “你這賊廝,誰讓你出這個餿主意的,快說!”

    李綱暗道不妙,心念急轉,給出對答。

    “太子爺憂國憂民,心系天下,萬民無不景仰您的功德。下官是替百姓出的主意,這是民意,民意啊陛下!”

    這個馬屁,拍得很硬。

    總的效果,還算不錯。

    趙桓心頭的火氣,頓時消散不少。

    揪著李綱的手,也松開了。

    “那你說,現在應該怎麼辦?”

    李綱整整衣冠,說出自己的看法。

    “陛下,如今人心惶惶,頭等大事便是穩定人心。微臣听聞蔡京一黨已于昨日逃離京師,這便是禍亂的根源!他們一走,底下的臣子們有樣學樣,全都準備跑路,如此一來,朝政如何維持?軍隊如何調度?為今之計,應當立即封鎖京城四門,抓捕作亂官員,最好能干掉一批,殺雞儆猴,震懾宵小,同時彰顯陛下的龍威!”

    李綱的聲音振聾發聵,宛如一支強心劑,為年輕的皇帝,帶來了信心。

    “耿相公,立即傳令下去,封鎖京師四門,有擅闖者殺無赦!”

    “陛下,這……”

    “照本王……照朕說的做!李綱,你繼續講!”

    “蔡京一黨把持朝政二十余年,其麾下黨羽貪污腐敗,富可敵國,早已成為國家的毒瘤!如今在城內作亂的,大都是這些蠅營狗苟之輩。陛下可派出得力干將,將這批人控制起來。他們貪腐得來的財產,可用以招募城中壯士;府庫中的軍械兵甲,也要立即搬上城頭。只要我軍民有守城的決心,金兵即使有百萬之眾,也無法拿下汴梁!”

    趙桓有些猶豫“此時動手,會不會令朝野動蕩?”

    吳敏心想,朝野動蕩?那不是好事兒嗎?

    只有動蕩了,老夫才能趁機上位!

    “陛下,李相公此計甚妙,現如今蔡黨的匪首已經逃亡,剩下的不過是烏合之眾。只要您一聲令下,蔡黨的瓦解,指日可待!”

    “嗯,不錯,很有道理。”

    “臣附議,此事就交給臣來做吧!”

    “姓耿的,你td……”

    “吳相公,別吵了,此事就交給你二人共同負責!”

    ……

    在吳敏和耿南仲的聯合指示下,太學生陳東上書,正式提出“六賊”的概念。

    一時間,朝野議論紛紛,奏章如雪片般飛入御前,要求皇帝斬殺六賊,以謝天下。

    由于朱�A閹潰 嘆┐任邐環聳壯鎏櫻 實燮炔壞靡眩 荒苣盟塹牡秤鸝 丁br />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蔡京他們走得太急,小弟們沒有準備,財產啥的也沒來得及轉移。

    而吳敏與耿南仲動起手來,那真是一點都不含糊。

    最終的結果,抄出來一個天文數字。

    新皇趙桓拿到數據,氣得直跺腳。

    瑪德,我老宋家高薪養廉,對讀書人無比尊崇。

    結果養來養去,養出一大群吸血的臭蟲!

    也不管什麼祖訓不祖訓的,直接開刀問斬,彰顯皇家的意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面精彩內容!

    菜市口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六賊走後,眾多小弟的命,那真的不是命啊!

    ……

    被皇帝賦予權力的吳敏和耿南仲,這幾日真是志得意滿。

    他們聯起手來,大力懲治蔡黨。

    空出來的官位,也趕緊把自己人放上去。

    改朝換代的常規操作,再次上演。

    而前任的太常少卿李綱,也因為近期的出色表現,被皇帝提拔,擔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全權指揮京師的防務。

    靠著打擊貪官搜來的贓款,李綱在開封府,招募了兩萬余兵卒。

    加上京城戍衛部隊,總共是六萬兵馬。

    同時組織城中的百姓和官吏,抓緊時間,將石、火油、弓弩等物資,運到城頭。

    汴梁城有八個水門,容易成為敵人攻擊的目標。

    李綱又組織人手,將貪官家中搜羅的假山異石挖出來,堵住水門,借以阻擋敵人的攻勢。

    皇帝趙桓也沒閑著,他連著寫了十幾道聖旨,派偵騎派往各路,命令各地官員派兵勤王。

    在趙桓、李綱等人的努力下,京師汴梁終于運轉起來,不復往日的脆弱,勉強有了一戰之力。

    ……

    局勢進展之快,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不過十余日的光景,女真大軍已經推進到了黃河岸邊。

    王小飛之前還想著率軍北上,在河北境內阻擊金兵。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宋軍的防御一泄千里,根本擋不住人家金兵。

    最軟的當屬前國家元首宋徽宗,連皇位都不要了,只管跑路。

    對于梁山來說,是時候調整部署,制定新的戰略了。

    ……

    吳用推門進來時,王小飛正對著情報,趴在桌上,認真鑽研地圖。

    古人行軍作戰,需要考慮的方面有很多。

    身為統帥,必須做好預先的謀劃。

    戰爭的方方面面,都要兼顧到。

    所謂多算多勝,少算少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吳用拿來一卷文書,王小飛看了看,原來是朝廷發往各地的勤王告示。

    王小飛笑道“汴梁一片糜爛,真會有地方官員勤王救駕?”

    吳用搖搖頭“還真不好說。新即位的欽宗皇帝,頗有幾分明君氣象,他派了一個叫做張所的官員,此人拿著聖旨,在河北一帶糾集義軍,已得七八萬兵馬。除此之外,朔州的孫翊,府州的折可求,也率部北上,阻擊太原的金兵。死守京城的李綱,也並非等閑之輩。趙宋江山的這位新官家,若是能奮死一搏,是非成敗,尚未可知!”

    王小飛想了想,覺得宋欽宗趙桓逆襲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主要原因,是官府當中的議和派勢力,始終陰魂不散。

    這也是宋庭百年以來的頑疾。

    瘸腿走路的時間久了,真就成了瘸子。

    但凡有敵軍入侵,總是有人以和為貴,不敢輕言兵事。

    除非趙桓被人穿越,痛下決心,將議和派官員全部清洗,才有些許翻盤的可能。

    否則的話,被議和派掣肘的戰將,縱有戰心,也無戰力。

    最終的結局,不會有任何改變。

    ……

    吳用手中得到的情報,稍微有些過時。

    此時此刻,張所手中的義軍數量,已經超過十萬。

    河北的形勢,其實還算可以。

    但援救太原的兩路兵馬,被金兵殺得丟盔棄甲。

    孫翊將軍以身殉國,折可求將軍退守汾州。

    當然了,這些消息,王小飛和吳用不知道,情有可原。

    古時情報傳送的速度,就是很慢。

    再加上時局混亂,有些消息根本就傳不出來。

    所以只能用手頭現有的情報,作出下一步的決策。

    ……

    吳用提出建議。

    “不如咱們也打出勤王的旗號,與各路義軍合作,同向汴梁進發?”

    “軍師覺得,宋軍與金兵相比,孰強孰弱?”

    “這個……金兵雖然肯定更強,但十萬大軍深入中原腹地,後勤軍輜是個大問題;宋庭要是能頂住兩三個月,挫其銳氣,再調遣大軍壓迫之,最終的勝負,難以預料!”

    吳用的分析,很有道理。

    在真實的歷史中,金國也是連續發動兩次大的戰爭,才將北宋徹底推入墳場。

    此時的宋庭雖然孱弱,但也絕非任人宰割的癟三。

    兩國實際的國力對比,實際上非常接近。

    ……

    王小飛默然良久,隨後發問。

    “軍師,那到底是宋軍贏了好,還是金兵贏了好?”

    這一問,倒讓吳用犯了難。

    金兵者,胡人也,自古胡漢不兩立,但凡有異族入侵,中原華夏民族一定要想方設法,將這幫龜孫砍得渣都不剩。

    最好能追亡逐北,將其徹底斷根。

    可要是宋軍贏了,對梁山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

    替天行道的大旗打出來,最終目的,就是要取而代之。

    一個羸弱甚至分裂的朝廷,才更加符合梁山的現實利益。

    吳用目光連閃,最終長出一口氣。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難怪你小子能當寨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面更精彩!

    王小飛笑了笑,抓過一張紙,奮筆疾書。

    他要寫一篇痛斥朝廷的檄文。

    “趙宋朝廷倒行逆施,腐敗不堪,終致異族入侵,生靈涂炭。為君者不思進取,反而棄城潛逃,猥瑣懦弱,惶惶如喪家之犬。窮盡史書,此等廢物亦難再見。趙佶此獠一生輕佻,終日舞花弄月,全無人君氣象。朝中奸佞,投其所好,混淆視听,禍亂社稷,為天下英雄所不齒。我梁山英雄,欲效昔日陳吳劉項之壯舉,振臂一呼,替天行道,滅金兵,平汴梁,結此亂世。雖身死魂滅,固往之!”

    寫完後遞給吳用“照這個意思,叫蕭讓潤色一番,廣布天下。咱們梁山既然要反,那就一反到底!”

    “寨主的心胸,遠非旁人可及。但如此一來,梁山恐怕就成了眾矢之的!”

    王小飛信心滿滿。

    “我梁山二十萬虎賁,有何懼哉?只要戰場上能打贏,所有的反對派,都是td紙老虎!軍師大人,你現在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打贏這場該死的戰爭!”

    吳用的情緒被調動起來,發表了戰前感言。

    “好!老夫這次也豁出去了,所有的本錢,全部打出去!”

    ……

    梁山的本錢,遠非往日可比。

    從地盤上講,梁山已經佔據山東全境及荊湖地帶。

    這兩塊大的根據地,是與天下諸侯逐鹿中原的雄厚資本。

    此番拉出來征戰的十五萬兵馬,也都是實打實的可戰之兵。

    兩年前南方大戰時建立起來的軍械所,也在源源不斷地生產鎧甲、強弩。

    若非火器的技術還不成熟,梁山甚至可以打一場劃時代的戰役。

    天下公認戰績最強的金兵,與此時的梁山相比,其最大的優勢,是建制騎兵的數量。

    除此之外,梁山真的不怵他們。

    更何況,梁山也不是沒有騎兵。

    盧俊義麾下的關外鐵騎,正克服重重險阻,爭取與主力盡早會師。

    而作為暗子的林沖、段景住、張牛兒,也潛伏在金兵的內部,伺機發動。

    為了這場戰役,梁山上上下下,都進行了充分的動員。

    滅金兵、平汴梁的壯舉,若是操作得當,還真有幾分實現的可能!

    ……

    蕭讓的外號是“聖手書生”,其文字功底,還是相當可以的。

    得到上級的命令後,蕭讓不敢怠慢,嘔心瀝血,爆肝三日。

    一篇爆炸性的討賊檄文,新鮮出爐。

    蕭讓在檄文中大罵趙佶,將其斥為國賊。

    此番女真蠻子入侵,月余便兵臨京畿之地,比幾百年後的日本鬼子,還要快。

    這個責任,必須算在以趙佶為首的統治者頭上。

    實際上, 縱觀歷朝歷代,只要是涉及造反,發兵之前,都得弄一篇檄文。

    其主要目的,便是揭露敵方的罪惡,最好能達到人神共憤的地步。

    敵人越邪惡,我方的軍事行動就越顯正義。

    人言可畏,鐵筆如刀。

    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家之天下!

    喜歡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方便以後閱讀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第255章 討賊檄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第255章 討賊檄文並對水滸之開局干掉史文恭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